首页 理论教育 铁锹的历史与重要贡献,曹妃甸地的关联

铁锹的历史与重要贡献,曹妃甸地的关联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便于手脚并用,铁锹上部铁裤儿两旁,有双肩,恰好可容一脚,用以挖泥时下脚重踏。考证铁锹的历史和它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与曹妃甸古时挑坨地息息相关。在李八廒村拍摄的这把铁锹,锹宽23厘米,长37厘米,含裤儿50厘米,把长85厘米,直径4厘米,短拐12厘米。据说军人最早使用的工兵铲,就是民用的铁锹,木柄较短,有的可以折叠,收放自如,更便于携带。

铁锹的历史与重要贡献,曹妃甸地的关联

“锹,亦作鍫(读qiāo),一种掘土器。用熟铁或钢打成片状,前一半略呈圆形而稍尖,后一半末端安有木把。”“插地起土的工具,即锹。”——《汉语大词典》这样解释。铁锹古代叫臿(读chā)。根据考古发现,中国炼铁始于春秋晚期,到汉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已经很普遍,犁、镢、锄、镰等农具被广泛使用。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非常难得的两件生产工具:一件木柄铁口臿和一只残破的竹筐。臿为刃部铁质,呈凹字形,面窄长,适合切挖泥膏、塘泥等板实的黏土。这是当时筑墓使用的起土和运土工具。据估算,马王堆3座墓葬需动土方6万立方米以上,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臿是在汉代水利农业生产中使用极为普遍又极其重要的掘土起土工具,在文献记载中屡见不鲜。《汉书·沟洫志》上说:汉武帝时开凿白渠,“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当时一首歌谣就有“举臿为云,决渠为雨”的词句。颜师古注:“臿,锹也,所以开渠者也。”

锹是一种直插式的挖土工具,作为一种古今通用农具,远古之臿为木制,之后炼出铜和铁,便称插。现今无臿,亦无插,唯有锹。正合王祯所言:“古谓臿,今谓锹,一器二名,宜通用。”在曹妃甸沿海地区,这种锹并不是古书插图所描绘的模样,而是经过先人的改良,锹面不是直的,而是略带弧度,也不带尖,刀锋也是直的,当地人把这种带有弧面的铁锹,称之为挖锹或筒锹、桶锹,也叫大锹、大铁锹。锹面呈半圆筒状,锹刃锋利,在盐碱地带板结又潮湿的土质上,这锹似有削铁如泥之功,能切挖出巨大的泥土块来,俗称土垡子。为便于手脚并用,铁锹上部铁裤儿两旁,有双肩,恰好可容一脚,用以挖泥时下脚重踏。木柄一端装有短拐,正好手握,可以端起锹来将泥土块甩出很远。考证铁锹的历史和它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与曹妃甸古时挑坨地息息相关。清光绪三年(1877年),李八廒人李明在发明防涝沥碱、抬高坨土、筑成台田的“挑坨地”新方法,有效地将盐碱之地改良为可耕之田,沿海地区百姓纷纷效仿。这种垦荒造地的方法虽然很快流行起来,但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村民李殿顺、李明玲便与铁匠共同研究,反复试验,改造挖土取土的工具,改变了平板式铁锹,打造出长1尺3寸、宽8寸的凹型铁锹,一锹就能挖起二十多公斤泥土,“甩”起来效率大增。后来,又有人改单人单锹甩土成坨,为双人双锹挖土、抬筐、运土垒地,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速度。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柏各庄农场,初期的开渠引水,清淤畅流,主要工具是一条扁担两把锹,主要方式是两人一副抬筐,“抬大筐”成为盐碱荒滩农业开发建设史上一笔浓墨重彩。“从1958年开始,对各级渠道每年秋季清淤一次,输水干渠和总用干渠年均清淤土方在30万立方米,干渠以下渠系每年平均土方量都在30~40万立方米”[1],铁锹功莫大焉。使用铁锹多为男人,要有力气,还要有技巧,下锹要准,脚踩锹肩,手撬锹柄,腰背发力,配合默契,熟练的人能挖出节奏。

在李八廒村拍摄的这把铁锹,锹宽23厘米,长37厘米,含裤儿50厘米,把长85厘米,直径4厘米,短拐12厘米。据其主人李学本老人说,这把大锹是过去农场挖河年代里使用过的,那时这把锹更大,因为不再挖河用了嫌其过于笨重,锹面长宽各裁去了2厘米。(www.xing528.com)

这种以挖为主的铁锹,曾在旧时的国营农场大有用武之地,挖河挑沟最能发挥作用,泥土必须成团才好使,如果是沙壤土质的地区就不行了。民间还多使一种牛心锹,也叫桃锹,锹面有尖且略有斗状,是铲挖两用锹。据说军人最早使用的工兵铲,就是民用的铁锹,木柄较短,有的可以折叠,收放自如,更便于携带。

【注释】

[1]孟祥川、王凤龙主编,唐海县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