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王祯诗云:“直躬横首制为杷,入土初疑巨爪爬。解与当途除瓦砾,且将疏迹混尘沙。”耙,具有猛兽锋利的牙齿状耙齿,为“碎土平地的农具”(《汉语大词典》)。在汉代画像石中虽未见有耙的形象,但经隋唐到宋代的许多壁画里都有耙田的图像。清代学者郝懿行《证俗文》:“《农政全书》,耙制有方耙,有人字耙。如犁,亦用牛驾,但横阔多齿,犁后用之。盖犁以起土,惟深为功,耙以破块,惟细为功。”北魏之后畜力牵拉的耙已相当普遍。《西游记》:“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这自然让人联想起天蓬元帅猪八戒肩扛手提的九齿钉耙,有五千零四十八斤重,应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当然,那只是神话故事。
钉耙是中国传统的、常用的农具之一,是经过劳动人民长期实践发现和发明的。耙齿有木齿和铁齿,木齿是硬木,铁齿为铁匠用毛铁打造,加坚硬的木柄制作而成,一般人习惯拉着耙子走。王祯称“耙”为“镂鏉(读sōu)器也”,即是搂聚或剔除的农具,古今形制差不太多。“《方言》云:‘宋魏间谓之渠挐(读ná),或谓之渠疏。’直柄,横首,柄长四尺,首阔一尺五寸,列凿方窍,以齿为节。夫畦畛之间,锼剔块壤,疏去瓦砾;场圃之上,耧聚麦禾,拥积秸穗,此亦农之功也”(《东鲁王氏农书·农器图谱》)。
据民间调查,曹妃甸旧时的钉耙,无论木齿还是铁齿,均为旱地耙,由人力操作,基本功能是粉碎土块、清除杂草、熟化土壤。铁齿耙多为8齿,齿长15厘米左右,宽30厘米,把长1.3米。主要用途,是春播之前的平整土地,再就是播种之后的揽地覆土,多用于小片开荒、菜园及房屋前后的园子。这种钉耙大小和重量适中,可推可拉,为区别于搂草的竹耙、钢丝耙,家乡人俗称钉耙子,又戏称猪八戒耙子。使用耙子的大多是男人,因为要有一把子力气,尤其要有好臂力,先往掌中吐一口吐沫,双手再一搓,然后握住把柄干起来。吐沫有助于握紧耙柄,因为这点生活经验,小时候初识成语“唾手可得”时,觉得特别生动,也易记。(www.xing528.com)
过去,当地还有一种俗称的“大耙”,专门用于草泊里搂草用的大钉耙。在冬季的泊场上,先用钐镰左右开弓晃草,再用大耙归拢一起,搂三耙堆在一起,用在冰面碾压的白高粱秫秸捆上两道儿,成为近1米的大个草捆。还有很多的荒滩地块,遍地长满马绊草,层层叠叠的葡萄茎满地爬,也是靠大耙来拢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