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约15km的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这座古老的桥又增添了新的意义。我们从小学课本里就已经熟知卢沟桥上雕工精巧、神态各异的石狮,而作为昔日“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见图14-1)也是不可多得的美景。
图14-1 卢沟晓月
民间流传着一个说法,如果在天将拂晓的时候,站于卢沟桥头极目西望,就可以看见星光依稀的天幕中一轮残月高挂在天边。雾霭中的西山重峦叠嶂,时隐时现;桥下的永定河水犹如一条巨龙,从远处蜿蜒而来,呼啸而过……“月沟落水玉痕冷,半空隐隐卧虹霓”,这便是昔日“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卢沟晓月这四个字因乾隆皇帝的御笔亲书(见图14-2)而闻名天下,那么为什么一代君王会在卢沟桥旁写下这四个字呢?
图14-2 乾隆帝御笔“卢沟晓月”
相传,喜欢游山玩水的乾隆刚登基不久,在一个闷热的午后和刘罗锅私自出宫游玩,随身只佩戴了龙泉宝剑作防身之用。当君臣二人来到卢沟桥时正赶上永定河恶龙闹水。眼见大水马上就要漫上东堤,城上官兵紧闭城门,抢运沙袋准备堵水。乾隆手举着寒光闪闪的龙泉宝剑大步走上卢沟桥。只见寒光一闪,血光迸现,恶龙被齐刷刷地斩为两截,而永定河顿时变得通红,一条巨大的龙身被洪水卷着冲到了一个土坡上,该土坡从此被称为了“晾尸台”。
龙泉宝剑掉到了桥墩上,那宝剑锋利无比,一下子就牢牢插进了桥墩,露出的一半剑刃迎着水流闪闪发光。乾隆于是传下旨意,让工匠们把桥墩迎水处都改成尖(剑)形,并在前面铸上斩龙剑,夏斩巨木,春破冰凌。这就是卢沟桥上斩龙剑的来历。半年以后,乾隆帝二次观赏卢沟桥时留下了亲笔御书“卢沟晓月”,为自己和卢沟桥扬名立碑。
乾隆皇帝的题词,或许可以吸引当时的文人墨客为之驻足,而如今的游客们慕名而来,大多是因为其气势如虹的英姿,抑或是冲着“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样的歇后语而来,但人们往往不大注意,卢沟桥下还有“斩龙剑”之说,即在10座桥墩的迎水面“分水尖”上,安装有10根三角铁柱(见图14-3)。这10根铁柱就像是10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将上游来的水切割成两股,让它们分别从桥拱的券洞下流过。
(www.xing528.com)
图14-3 斩龙剑
水是生命之源,失去它生命就会枯竭,但水患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也不罕见。西方有诺亚方舟的神话,中国有大禹治水的故事。颐和园的“镇水铜牛”(见图14-4)以及汇通祠的“通剑碑”(见图14-5)等,不仅昭示了我们的先人“治水”的经历和智慧,而且也是老北京应对水患的缩影。
图14-4 镇水铜牛
图14-5 通剑碑
其实,这个“卢沟桥下斩龙剑”只是个传说,但其中却蕴藏着一个非常深刻的科学道理。永定河(旧称卢沟河)上承源自山西宁武县的桑干河和内蒙古兴和县的洋河,每当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时,永定河水也随着上涨,并且夹带着大量尚未融化的冰块顺流而下,这就是“凌汛”。河水携带着冰凌冲开北京西山的官厅山峡直泻平原时来势甚猛,橫跨于永定河之上的桥梁每每因之而毁于一旦。为此,建桥匠师们在桥墩的设计上煞费苦心,他们将桥墩的平面建造成船形状,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尖端再安一根边长26cm的三角铁柱,以抗御冰凌的猛烈撞击;桥墩顺水的一面,自出券洞之后作流线型向内收进,形似船尾,使水流一出券洞之后即可分散,以减少券洞内水流的挤压力。此外,为了使突出的分水尖更为稳固,还在桥墩分水尖的凤凰台上加了6层压面石。第1、2层挑出于凤凰台面,由此以上4层逐层向内收拢,抵达顶上台面则微微隆起,作琴面状。这6层压面石对整个桥墩压力的平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分水尖很长(约占整个桥墩长度的2/5),压面石只压于桥墩的南半部。由于有了这6层厚达1.83m的压面石,将不再会使桥墩因压力不均衡而招致破坏。
所以,卢沟桥下的“斩龙剑”或称“凌汛剑”,实际是我们的祖先在充分认识了永定河的“脾性”之后,建造石桥时的一种智慧的结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