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方民俗传统-北方祭祀食俗

北方民俗传统-北方祭祀食俗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圆,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二)清明节北方清明节的主要食俗:1.子推馍“子推馍”,又称老馍馍,是山西省清明节的美食。关于端午节,北方的食俗主要有:1.粽子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形、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祝福老人,辟邪躲灾,祈求健康是重阳节的主题,食俗也围绕这些主题成为一种较为独特的文化体系。下面笔者将主要介绍北方人民在重阳节时的主要食俗。

北方民俗传统-北方祭祀食俗

(一)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传统也是最隆重的节日,亲朋好友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最有特色的当属除夕夜这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可见食物在春节习俗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圆,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上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钱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就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幸福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拼、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煮沸,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人,也要多少喝一点。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做“隔夜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夜饭一般用大米小米混合起来煮,北方俗话叫“二米子饭”,因为又黄又白,意为“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二)清明节

北方清明节的主要食俗:

1.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是山西省清明节的美食。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诱人的子推馍

2.面花

做面花是陕北妇女的拿手好戏。她们能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日用品,辅料则是红豆黑豆花椒和食用色素。蒸出来的面花栩栩如生,犹如艺术珍品,令人爱不释手,舍不得马上吃掉。

“子推馍”和面花除了自己食用,还用来馈赠亲友。母亲要给当年出嫁的女儿送,称为送寒食农村孩子给自己老师送,让离开家门独自在偏僻的山乡小村教书育人的园丁,共享节日的美食。

3.薄饼合菜

北方人称为“合菜”,其正名叫“春饼”。以面粉或米粉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薄皮,再卷上葱酱、摊黄菜(即鸡蛋)以及粉丝、胡萝卜丝韭菜、肉丝、芜菁等作馅,制食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

4.馓子

作为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品种形态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料。

5.烙盒子

地域不同称谓不同,河北人、山东人、东北人称为“盒子”,河南人叫“菜馍”。

(三)端午节

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来悼念他。有的地方如青海还有系索(用五色丝线拧成细绳,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

关于端午节,北方的食俗主要有:

1.粽子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形、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北方人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北方的粽子是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备,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北京的粽子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用纯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还有一种是豆沙粽。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后,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www.xing528.com)

2.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3.吃臊子面

陕西人在端午节当天是一定要吃臊子面的。臊子面是陕西的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它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柔韧滑爽。

(四)中元节

北方中元节主要食俗:

1.粗茶淡饭

在山东的独陵县,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户户要吃粗茶淡饭,寓意来年幸福美满,家人多福多寿!

2.蒸花馍

山西人在中元节这天要吃花馍,花馍的图案也是有讲究的,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形,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形,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形,意喻年年有余。

3.蒸面

蒸面羊

河北人在中元节这天是要吃蒸面羊的,民俗的说法是,母亲为出嫁的闺女用白面塑一双羊,蒸熟以后在“羊头”上挂上红布条。娘家要组成一支小型送羊队伍到新姑爷家,由新姑爷动手切开面羊,并将切下的第一块用红绳拴挂在客厅中,这块“面羊肉”等到来年的七月十五送来新面羊时才能取下来。这其中的讲究是“陈羊见新羊,年年有余粮。”

(五)重阳节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重阳节的食物大多是以敬献老人为主,如吃花糕、螃蟹,有些地方还吃羊肉和狗肉。祝福老人,辟邪躲灾,祈求健康是重阳节的主题,食俗也围绕这些主题成为一种较为独特的文化体系。下面笔者将主要介绍北方人民在重阳节时的主要食俗。

1.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北方的重阳糕,以发面花果蒸糕最为著名(又名发糕)。发面蒸糕是将面粉发酵后扣入小碗中,每小碗底放上各种花果,如红枣、果仁、蜜饯、红丝、绿丝等,上蒸笼蒸熟后将面糕倒出,各种花果正好均在顶糕上面,呈馒头状,且松甜软糯。

在我国有些地方至今还留有这样的风俗,到了重阳时节,已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重阳糕,一般是两个大的,九个小的,取其“二九”相逢之意。北方农村流传“中秋刚过了,又为重阳忙,巧巧花花糕,职位女娘娘”的民谣,正反映了重阳节的民俗风情。

2.饮菊酒

重阳节正值一年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与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他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仿,便有了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之俗。

3.吃柿子

这也是重阳节的一大食俗。《奇园奇所奇》曾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访,正值重阳节,他已经一天未进食,感到饥饿口渴,行至剩柴村时,只见家家墙倒树凋,均为兵火所烧,朱元璋暗自悲叹,举目环视,唯有东北隅有一柿子树,柿子正熟,遂采摘食之,食了约十枚,又惆怅而去。乙未夏,太祖攻采石取太平时,道经于此,柿树犹存,便将以前微服私访食柿的事告于侍臣,并下旨封柿为凌霜候,令天下人在重阳节均食柿子,以示纪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