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民俗传统中的烹饪器具,南北方的差异

中国民俗传统中的烹饪器具,南北方的差异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南北方,因为地理环境、气候、地势、粮食作物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在饮食器具方面有所差异。

中国民俗传统中的烹饪器具,南北方的差异

无论岁月的年轮如何转动,时间的双手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推动着我们前进,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中,饮食对于人类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习俗。我们所驻足的每一个角落,都会看到袅袅炊烟升起,听得见锅碗瓢盆碰撞。人们会根据自己喜好、需求等因素,对饮食器具进行形状、大小、颜色、材质各方面的加工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器具甚至会被赋予特定的文化意义,因此仅仅是从饮食器具的横向方面考究,其呈现的器具种类也可以称得上琳琅满目。同时饮食器具不仅仅会受到人类饮食习惯和偏好的影响,时代和地区的差异也会影响着饮食器具的设计。

(一)古代饮食器具

1.夏商周时期

这个时期因为有了铜器的出现,给当时的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生产使用的工具由“石器”过渡到了“青铜器”,人类的生产力也得到大大提高,这势必会带来农业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人类的膳食品种。从商周时期开始,青铜铸造的工艺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青铜制饮食器具取代了之前的陶制饮食器具。在贵族阶层,青铜器已经成为一种高贵身份的象征,成为礼仪、葬俗、祭祀等社会活动的必备品,因此也形成了严格的礼仪制度。常用的饮食器具主要有:

鼎:一般是三足两耳圆腹,也有无足鼎和四足方鼎,鼎壁较厚,不适宜用来做烹饪,而适于用作调味盛食,也会作贵族宴请和祭祀之用。

鬲(lì):有陶制鬲和青铜鬲,多数为侈口,有三个中空的足,特别适合卤煮加沸。

簋(guǐ):古代较为常用的盛放五谷的器具,大多为圆口双耳,最早出现于商代,一直沿用至战国时期

甗(yǎn):主要是在先秦时期用的一种蒸食器具,可以一分为二,下半部分呈锅状,是用来煮水的,上半部分类似于现如今我们用的笼屉,底下有很多小孔,可以用来放置食物,也可以用来通蒸汽。[2]

2.春秋战国时期

这是一个战争纷乱的年代,但是因为“铁器”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再一次得到解放,对于饮食器具也产生了影响,虽然在材质方面仍然以厚重沉稳为主,但是在种类上却有所增加。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下阶层的饮食器具仍然以陶瓷为主,贵族阶级仍然以青铜为主,但是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特色。

敦:在祭祀和宴会上用作盛放五谷,出现在春秋时期,后来逐渐演变出现了盖子,多为三足;

豆:类似于高脚盘,最初是用来盛各种粮食作物,后来渐渐发展成为用来放置肉酱与肉羹。

3.秦汉时期

经过了春秋战国时期战火的洗礼,到了秦汉已经是天下统一的时期,夏商周的礼乐制度分崩离析,曾经一度作为礼制载体的饮食器具,脱去了充满祭祀鬼神的神秘外衣,[3]人们更多是将其当做日常的生活用品。因此在这个时期,饮食器具的类型更加丰富,在设计上更为轻巧方便。其中,鼎已经纯粹成为一种饮食器具,鬲已经不复存在,而作为盛食器的豆、簋更是完全绝迹,由于人们更加追求饮食器具的生活之用,因此青铜饮食器具渐趋消失,陶瓷器、漆木器大量涌现出来。

4.魏晋南北朝(www.xing528.com)

由于南北民族的融合和中西贸易通道的开发,各个民族的文化得到交流,反应在饮食器具方面,就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浓厚,丰富了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5.隋唐五代

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农业和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陶瓷、金属制品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瓷器在这个时期非常盛行,从产生之初起就被用于饮食方面,陶瓷也不再局限于中下层阶级,上自王亲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所使用的餐具多为瓷器。以唐代为例,唐朝的饮食器具在设计上体现出一种包容之美,玻璃金属器皿盛行,华丽而又精巧,不负大唐盛世美名。根据考古学家对饮食器具的研究,唐代主要以金银器物为主,黄金白银自古以来就是富贵权势的象征,但是在唐以前,由于材料本身的稀缺以及技术的问题,使得这些器具较少与帝王的饮食生活相伴。同时唐朝对于外来物品并不排斥,更多的是采取包容接纳的态度,因此才会出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景象美景

黄金碗

6.宋辽夏金元时期

这个时期的人们继承了唐代对外包容接纳的传统,因此在饮食器具上以陶瓷、金属为大宗。其器具特点除在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西方的文化因素。这一点在元代的陶瓷工艺上体现尤多,元陶瓷在宋代陶瓷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了磁州窑、霍窑、德化窑等主要窑厂,负责生产传统的陶瓷器。

7.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的瓷类饮食器具在前朝的基础上又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器具更加精致美观,品种丰富,可以说是达到古代瓷艺水平的高峰。

到了明清时期,饮食器具的使用已经接近于现代的饮食器具格局。在分类基础上更加细致,比如茶具和酒具已经单独分立出来。其中最大的特色在于材质方面,饮食器具已经不再以单一的材质制作而成,人们开始将雍容华贵的金属器具、晶莹雅致的玉器、绚丽多彩的瓷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饮食器具界“美器争艳”的繁华景象。

明清茶具

(二)现代饮食器具

到了近现代,人们深刻认识到闭关锁国的严重弊端,格外强调改革开放,对外采取更为开放、自由的包容态度,这也使得现代饮食器具的面貌呈现出超越以往的中西结合的特点。又由于现代工业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饮食器具不论是在品种、材质还是数量上都空前增加,精美实用的玻璃、铁质、陶瓷器具受到现代人的追捧,同时一些瓷器也用于装饰。

现代饮食器具

婺州窑——子非鱼尊

(三)南北方饮食器具的差异

中国素来就以秦岭—淮河为地理分界线划分南北,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淮河位于中国的东部,秦岭则是位于中国中部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二者都地处长江黄河之间。

我国的南北方,因为地理环境、气候、地势、粮食作物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在饮食器具方面有所差异。

种类与数量:北方农作物种类比较少,基本上是保证人们一日三餐的日常需求,因此饮食起居在功能上也比较单一;南方气候适宜,水分充足,因此农作物种类较多,其饮食器具的种类、数量相比于北方更为丰富,同时还根据食物的类型设计了不同尺寸的饮食器具。

材质:北方的饮食器具,材质一般都是以玻璃、陶瓷、金属为主要制作材料。因此北方的饮食器材,看上去都较为厚重沉稳;南方的饮食器具,材质较为丰富,玻璃、陶瓷、竹制、木制等都被使用过,追求体态上的轻盈,造型上的多样,使用上的简便。比如“碧筒饮”就是一种典型的南方饮食器具,主要是以新鲜采摘的荷叶当盛酒的器具,这样就融合荷叶独特的造型与清新的气息,又满足了饮酒者的需求,有一箭三雕之妙。

颜色:北方饮食器具颜色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以黑白色彩和较艳丽色彩为主;南方饮食器具在色彩搭配上,多以朴素淡雅见长,这与北方的饮食起居色彩有所不同,并没有追求色彩上的姹紫嫣红,以景德镇的青花瓷为例,它主要采用了蓝白两个色系,给人一种清新素雅之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