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代服饰变化
明朝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加强。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在思想上大兴“文字狱”进行思想控制。同时,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也为明朝服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明朝服饰根据汉族传统习俗,继承了西周、汉、唐、宋服饰的优点,调整了当时的服饰制度。最初制定了皇帝礼服制度,后又规定了冠服制,命妇以及士庶妻的冠服制,文武官常服,士庶巾服制等,各阶层身份所对应的服式基本上明确,这一制度覆盖非常全面完整而明确,实现了“贵贱之别,望而知之”的有序、有度、有制、有数的服饰规范,突出了服饰礼制性、阶级性、秩序性的特点,同时这一时期还制定了区别官阶的服饰标志——补子,也叫“补服”。补子用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官阶,每一品级都有对应的图案,这是服饰文化史上极具文化色彩的创新。补子在官服上的应用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只是在代表品阶上略有变动。此外,明代服装上还会绣吉祥图案,寄托了人们心中美好的期盼和愿望,衣服的前襟也用纽扣代替了以往的结绳系带的方式。
女子服装与唐代相比,在衣裙比例上大不相同,唐代是上短下长,明朝将上衣变长,衣领以圆领为主。明代女子服装有衫、袄、背子、比甲、霞披及裙子等。明代女子的冠服制度较前代更加完备,其中凤冠、霞披是最具代表性的贵族女子的礼服,“凤冠霞披”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女子的典型形象,在中国服饰史上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二)清朝服饰
清朝时,满族统治者强迫汉人依从满人的习俗,清朝统治者用暴力的方式强制百姓易服,这一时期服饰以满族服饰为主,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纤弱柔美、宽身束腰、长裙曳地的服饰传统和审美理念逐渐被窄袖短衣,制作简便、穿着便利的满族旗装取代。虽然清朝统治者强迫汉族人依照满族的服饰和习俗,但汉族服饰已经深深植根于当时的社会和人们的习俗观念之中。汉、满两大服饰体系并存,官场全部采用满族的服饰,但是民间仍有汉族服饰。(www.xing528.com)
清代官服中的“顶戴花翎”是其特色,顶子、花翎反映官员等级差别,除此以外,服装上的补子所绣的禽鸟和兽类也代表品级。顶戴花翎对清代官员而言非常重要,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当官员犯错被革职时都会庄严肃穆地取下“顶戴花翎”。顶戴花翎象征着官员的等级和资历,顶戴是官员帽顶上的装饰品,因官职大小,品质、颜色等会有区分,一品官员帽顶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是蓝宝石,四品是青金石,五品乃水晶,六品乃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是阴纹缕花金,九品则为阳纹镂花金。在顶珠之下,另有一根约两寸长的翎管,用来安插翎枝。翎枝大多用孔雀毛制成,叫作“孔雀翎”。有单眼、双眼、三眼,眼为孔雀翎上形如眼状的圆。三眼是最为尊贵的,只有皇室中的贝子与固伦额附才有资格佩戴,有资格享有双眼花翎的是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单眼花翎是五品以上的内阁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担任这些职务的人必须是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上三旗出身)佩戴的。花翎是清朝王室亲贵、王公贵族的专用。
清朝女子服饰大多仍沿袭明代旧俗,凤冠霞披仍作为礼服存在。日常着披风、袄裙,披风大袄、小袄,下身多穿裙子,服色上以红为贵。清末,女子日常服饰中还流行穿裤。裤有两种,分别是满裆裤和套裤。以绸缎制成,上面绣有各种花纹。
清朝满族女子的鞋崇尚高底,这是由于当时满族女子是不缠足的,而当时社会又以小脚为美,所以满族女子穿高底鞋,就可以将脚藏在裙子之下,这种鞋大多以缎、绒作面,鞋面浅而窄,鞋帮上有绣花、如意方头等装饰,有的甚至缀以宝石,这就是我们经常在清宫剧中看到的“花盆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