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其服饰基本相似,但是各有特点。在服饰的色彩方面,更加自由多样,同时这一时期由于战乱频发,军服甲胄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丧服制度也在这时逐步完备,服饰民俗的内容更加多元化。
(一)和而不同的服饰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并立,各国由于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统治阶级喜好的不同,服饰的地域差别明显。比如楚国人喜欢戴高冠,穿丝履,男女衣着华丽,色彩缤纷,服饰的整体造型多为曲线形;魏国男子习惯在黑衣外面再加上白色的罩衣;秦国的武士“头上皆裹绛帕”;赵国儒生穿的是褒袖的长衣、脚着方履;齐国上下皆好穿紫色的衣服。《晏子春秋》中记载:“齐王好服紫,齐人皆服紫。”可见,当时在服饰的色彩上还没有严格的等级规定,齐王和百姓都能穿紫色的服饰,在服饰颜色上仍然较为自由。
不仅由于国别的不同,服饰会有不同,诸子百家对服饰的主张也有不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其中以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影响较大,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认为服饰一定要能区分贵贱,必须“约之以礼”,这一原则是儒家服饰观的基本准则,不同的身份、场合、时间穿什么样的衣服,怎样着装,都应该合乎礼法,孔子认为这样才有利于建立秩序,维护统治。关于孔子对服饰的见解,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身着华丽的服饰面见孔子,孔子看到弟子的服饰后非常不悦,说到:“你穿得如此华丽,春风得意,谁还会教授你呢?你难道不想学习了吗?”于是子路赶忙去换了一套合适的衣服。道家对服饰的态度是“被褐怀玉,顺其自然”,对服饰的要求仅停留在最低的实用的标准,不追求服饰的审美价值,反对修饰。墨家一贯主张“节用”,“尚用”,因此认为服饰不应该追求奢侈,更不能受繁文缛节和等级制度的影响。
(二)丧服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比较严格、完善的丧服制度。这一时期的丧服分为五等,称为“五服”。五服各等级的服饰用料、穿戴方式都有所不同,轻重有别。地位尊崇者服重,地位低位者服轻;与死者关系亲者、近者服重,疏者、远者服轻。五服以内的为有服亲,五服以外的为祖免亲即无服亲。五服的观念在中国影响极为深远。直到今日,民间仍以是否“出了五服”来界定亲属关系的远近。
(三)军服开始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兵戎相见,在这一客观条件下促进了当时军服的发展,军服甲胄大多以皮革制成,上以彩绘装饰,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组成,甲身是大块长方形的甲片,横向都是左片压右片编缀,纵向是下排压上排编缀。袖甲的甲片较小,是按从下到上层层反压,这样的方式是为了便于手臂的活动。另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铁甲,但数量较少,皮甲仍然是重要的军事装备。(www.xing528.com)
胄在军事上用于保护头部,它由18片甲片制成,古人在戴胄时并不会把冠摘下,而是将冠扣于胄之下。但是见到尊者必须摘下,露出冠来,以示尊敬,这一礼节被称为“免胄”。就算是在战场上,如果己方是由臣子领兵,对方是由国君领兵,也要向对方国君“免胄”致敬。
(四)胡服骑射
胡服,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以短衣、长裤、革靴为主,衣服长度仅至膝盖,衣袖较窄,长裤裹腿,与中原宽松的服饰有较大的差异。但因其具有便于征战,适于进行马上活动的优势,于是赵武灵王颁布了胡服令,在本国推行胡服骑射,此后赵国在军事上很快强盛起来。后来,各国出于战事需要纷纷效仿,胡服骑射在中原地区日趋流行。
(五)深衣的出现
西周以前主要为上衣下裳制,不论男女,一律分成上下两截:一截穿在上身,称“衣”,一截穿在下身称“裳”。到春秋战国,出现了一种服装,把上衣下裳合成一件,连成一体,叫做“深衣”。
深衣用途十分广泛,不分尊卑,不论男女都可穿着,也可同时被用作礼服和常服,是诸侯、士大夫的常服,平民的礼服,深衣上下共由十二片布缝合而成,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体现了古人对天时的崇拜。深衣的长度不至拖到地面,也不会露出皮肤,袖子刚好与手臂等长,既保暖又方便,因此当时的人们大多愿意穿深衣。深衣的出现在中国服饰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此上下连属的服装形制成为古代主要的服装形制,历代沿袭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