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老人与海》,开篇就交代了即将离开“倒霉的圣地亚哥”的小男孩内心的难过和不舍,结尾也交代了小男孩为圣地亚哥老人失败而归的痛哭以及细致的关心,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作者在圣地亚哥老人出海捕鱼的许多重要情节中,也多处描述了老人思念小男孩的细节。我们不妨摘取几段加以赏读。
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圣地亚哥老人出发不久后的一段心理。“他记不起自己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在独处的时候,大声对自己说话。……大概是在那男孩离开他之后,开始一个人大声自言自语的吧。可他已经记不得了,当他和男孩在一起钓鱼时,通常只在必要时才说话。”从这段心理描写可以看出:文段语言表层是在叙述老人大声自言自语的缘由,实则是在写老人内心对小男孩难以自抑的想念以及那种独自出海打鱼难以自抑的孤独和寂寞。
作品还有几段文字细致描写了圣地亚哥老人在被大马林鱼拽着往前走,又困又累,受伤的左手被鱼线拉伤、滴血,极其疼痛甚至抽筋的时刻,心灵深处的大声呼喊。
(文段一) “真希望男孩在这儿,”老人大声道,“我竟被一条鱼拖着走,简直成了拴绳子的缆柱了!”
(文段二) 他(圣地亚哥老人)大声说:“要是那男孩在这儿就好了!”
可是那男孩并不在你身边,他想。你只有你自己,你最好现在就去收拾最后剩下的那根鱼线,不管天亮还是天黑,你要把它割断,把那两卷备用鱼线也接上。
(文段三) “要是男孩在这儿就好了,要是我带些盐来就好了。”他大声说。(www.xing528.com)
(文段四) 如果男孩在这儿,他会替我按摩一下,好让我从小臂起都放松下来,他想。
(文段五) 如果男孩在这儿,就会帮着把线卷打湿,他想。是啊,如果男孩在这儿,如果男孩在这儿。
我们可以通过上述语段分析一下圣地亚哥老人的内心世界。孤身一人漂泊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上,必须克服一切困难与大马林鱼周旋,眼看就可以捕到硕大强壮的大马林鱼,很快就可以洗刷以前屡屡“倒霉”的耻辱,可以向邻居、同伴们证明自己的价值,可是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遇到了如此强大有力、难以对付的对手,圣地亚哥老人的内心该是多么焦灼。此时此刻,哪怕只有一个帮手,即使只是帮他收拾一下鱼线、打湿一下线卷,或者哪怕只是陪着他,说句激励劝慰的话语,给点简单的建议,那都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这位在困境中努力抗争的老渔夫,此时他想到的是这位以前与他朝夕相伴的小男孩。“如果男孩在这儿”,圣地亚哥老人不停地在内心呼喊着这句话,从这句老人反复呼唤的简短的话语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圣地亚哥老人对小男孩马诺林的依恋之深、思念之切。缺少了小男孩的打渔生活,圣地亚哥老人必须独自去面对、去克服许多困难,老人对小男孩马诺林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由此可见,在圣地亚哥老人心中,小男孩不仅是他捕鱼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帮手,而且与他的感情有多么深厚,在他的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圣地亚哥老人在努力征服大马林鱼的过程中所说的话。圣地亚哥老人在看到大马林鱼即将上钩时,他内心充满喜悦、准备吃两条金枪鱼补充体力的时候说:“我真希望男孩在这儿,帮帮我,看看我正在做的这一切。”圣地亚哥老人在下定决心,准备捕杀大马林鱼时自言自语:“我对男孩说过,我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头儿”“现在是我证明这一点的时候。”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圣地亚哥老人的内心渴盼小男孩马诺林前来帮助他捕杀大马林鱼,助他一臂之力;更希望他的好朋友小男孩马诺林前来欣赏他捕杀大马林鱼的高超技艺,以便传承他引以为豪的谋生手段。英雄也有平常心,当他遇到挫折时,自然最容易想到的是希望得到最亲密的战友或亲人的帮助,而在他克服一切阻力、最终取得成功时,他更渴望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或亲人分享胜利的果实;更何况圣地亚哥老人还想好好教导他相濡以沫的伙伴捕鱼的技巧和谋生的手段。读者看到这里,不能不为圣地亚哥老人与小男孩的亲密感情而深深地感怀。
茫茫无际的大海上,一位孤独的圣地亚哥老人,虽然身怀绝技,但毕竟孤立无援,此时他的内心不停呼唤的是他生活中的伙伴、他精神世界中的帮手。我们可以想象,在小男孩离开老人以前的那些岁月,他们是如何的风雨同舟,共渡难关。我们可以断定,小男孩马诺林确实是圣地亚哥生活中非常称职的帮手,是老人非常值得依托的精神伴侣。小男孩马诺林和圣地亚哥老人不是父子,但情同父子,胜似父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