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人与海》的主题,文学界曾有过热烈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结论是“硬汉子形象”论和“丛林原则”论。
在《老人与海》中,作者塑造了许多富有象征意蕴的形象,如:圣地亚哥老人象征努力奋斗、永不言弃的硬汉子,小男孩象征人类美好精神的诠释者、传承者,大马林鱼象征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鲨鱼象征人生道路上邪恶、冷酷的破坏性力量,大海象征各种力量汇聚的社会现状,大海的变化无常象征人类社会的复杂多变,老人梦中数次出现的狮子象征勇武健壮、仇视邪恶和能创造奇迹的强大力量,等等。我国海明威研究专家董衡巽先生在1999年出版的《海明威评传》一书中说:“作为读者,读了《老人与海》,各人可以有自己的体会、自己的理解,不过从海明威一贯表现的主题来考察,我以为《老人与海》‘硬汉子’ 精神的表现,是海明威式的英雄主义的赞歌。这个寓言式故事说明,人在同外界势力的斗争中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这外界势力可以是战争、是黑社会,也可以是自然界不可阻挡的异己力量,在这些强大的对手面前,孤立无援的人免不了失败,但是海明威强调的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这一主题。”美国批评家利奥· 顾尔科评论说:“海明威的大多数小说强调人不可为之事,解释世界的局限、残酷或固有罪恶。但《老人与海》却突出地强调了人的可为之事,强调了在世界这个竞技场上英雄行为是可能的。”因此,以往的评论大多把老人圣地亚哥看成人类的“硬汉子” 代表,把他出海捕鱼的遭遇看成人类同厄运不断抗争的象征,把老人看成一个遭受不幸但没有被打败的英雄形象。
但是,另一位海明威研究专家聂珍钊则持不同观点,他在2009年发表的《〈老人与海〉与丛林法则》一文中提及,“如果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分析,就会发现‘狮子’意象表达的象征义并非老人的英雄品质或硬汉精神,而是老人的丛林法则意识。”
丛林法则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生存竞争的基本法则,是维护自然秩序的规律。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曾阐述了生物进化和生存竞争的规律,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典型特征的丛林法则。《老人与海》的主题更大程度上符合丛林法则的特征。小说中反复提及老人梦见狮子的情节,作者并不是把狮子意象作为圣地亚哥老人坚忍顽强、永不言败的硬汉子形象的象征,而实际上是借雄健有力的狮子意象揭示潜藏于老人内心的一种生存竞争的伦理意识。在老人看来,大马林鱼显得高尚伟大和富有力量,但是老人一定要像雄健有力的狮子一样制服它,以此来显示自己比大马林鱼更有智慧和更强大,因而在老人与大马林鱼以及成群结队的鲨鱼展开殊死搏斗时,他总是想到狮子,期盼从强健有力的狮子身上汲取力量,获得继续搏斗下去的勇气。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而言,老人同大马林鱼的搏斗是一个生存竞争的生动范例。(www.xing528.com)
上钩的大马林鱼用尽一切力量,仍然无法摆脱老人的控制;老人历尽艰辛,差点死去,但努力坚持,最终使出全身力气将鱼叉扎进大马林鱼的心脏。这就是丛林法则——自然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原则。老人是这场生存竞争中的强者——犹如狮子,他按照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同大马林鱼搏斗,用杀死大马林鱼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像狮子一样强大。
自然,老人捕杀了大马林鱼,但这不是一场弱肉强食的结束,而是另一场生存竞争的开始。因为捕杀了大马林鱼的老人又遇到了成群结队的鲨鱼,老人最后赶走了鲨鱼,但是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老人要保护自己的胜利果实,鲨鱼要抢夺老人的胜利果实,在这场老人与鲨鱼的生存竞争中,老人被打败了,因为老人虽然赶走了鲨鱼,最终还是失去了与鲨鱼相互争夺的食物大马林鱼。丛林法则是动物界在自然生存中形成的规则,是动物界的生存伦理。《老人与海》集中要体现的是老人的丛林法则意识,这是另一类代表性观点。
一部作品可作多主题解读,正是《老人与海》的魅力之一。在本书解读中,我们还是倾向于“硬汉子形象”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