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来源于对交易成本的节约,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交易成本包括那些不可能存在于一个克鲁梭·鲁滨逊(一个人)经济中的所有成本。[164]通俗地讲,交易成本实际上是人为制造的成本,也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隐藏的成本。交易成本是一种制度成本,制度是由人决定的,如果这个社会能够达成一定的共识,设计一种好的制度或者创造一个好的制度,那么这个制度就有可能节约很多成本,从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总之,交易成本主要有两种:事件的成本和信息的成本。如果在一种制度下,合同的签订是自由的,合同的效力是可靠的,合同不履行时的制度补救是充分的,那么,交易的效率就高,费用就低。
民间借贷是一种古老的借贷方式,在中国各地存在已久,一般民众都很熟悉其运行程序,借贷双方通过中保人或直接与债主进行交易或双方直接交易,减少了交换的有关环节。只要借贷双方愿意,就可通过中保人签订借贷合同。这样,合同的签订是自由的。对债主来说,借贷合同中规定的各种方式的抵押与中保人的介入对贷款的偿还起了保障作用。这说明,合约的效力是十分可靠的,合同不履行时的制度补救也是充分的。传统的中国乡村基本是“熟人社会”,特别是民族地区,民众素重交情,人与人之间有互助传统,民众在缺少资金和粮食时,不但能向亲友借贷,而且可以借入高利贷。一些高利贷者为了获得利润或夺人田地和房产,甚至主动贷款给贫民,即使手中暂时缺少钱财,他们也想法筹集资金放贷。对债户来说,民间借贷手续简便,债主与债户多是熟识,到处都有,随时可借,这就使得高利贷成为最合适他们借贷的方式。据中央农业实验所《农情报告》第11期(1934年)的统计,广西乡村的借贷来源中,当铺占22.3%,商店占8.9%,地主占31.8%,富农占13.4%,商人占19.1%,而来自银行的仅占3.7%。[165]当时民间放贷机构特别是典当更遍及农村圩市,这为债户借贷提供了十分方便的资金来源。
对农户来说,大部分人一般不习惯于与政府打交道,他们天生就有一种惧怕官府的本性,很多人在资金缺乏时也从未想到过去寻求政府的支持,他们认为即使寻求政府也不一定有很大的效果。广西民族地区大部分乡民包括部分基层官吏也从未去过银行,甚至不知新式借贷为何物。20世纪30年代,千家驹在调查时写到:“我曾不止一次将广西银行农村放款的事,询问各乡村的村长,他们甚至大多数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情。”[166]因此,当时能获得农行贷款的也只是农户中较富裕阶层的极少数,绝大多数农户仍然是借贷无门的。“由于农贷办理得无效,一般穷苦的农民,为了肥料、种子、耕牛以至于青黄不接的粮食,只有乞灵于高利贷”。[167]民国后期,曾有人向政府提出要求禁止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利贷,但遭到当局拒绝,如在田东县瑶族地区,“由于高利贷的盘剥,瑶族农民不断陷于破产的境地。1946年,瑶族教师谭国法写了三份呈文‘申请制止高利贷,以苏民困’,一份交省政府,一份交百色,一份交田东。但政府拒绝了他的要求”。[168]面对资金困难,农户习惯于先求助亲友借入无息或低息贷款,无法借入时再寻求高利贷解决。再加上文化的落后,对于政府举办的农贷,他们更是敬而远之,认为这种制度手续复杂,会增加借贷的交易成本。从这方面来说,民间借贷节约了债户借贷的交易成本,使得他们在资金缺乏时习惯于寻求民间借贷支持。
总而言之,民间借贷特别是高利贷在广西民族地区的盛行,农户自身的贫困化是最重要的原因,而频繁的天灾人祸、农户的生活陋习则增加了农户的开支,导致他们不得不借贷。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政府大力推行新式农贷,试图减轻高利贷对农户的盘剥和掠夺,但新式借贷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导致新式借贷对高利贷的顽固堡垒无所作为,而民间借贷所固有的种种优势更使得其自身能够长期盛行,居于乡村特别是民族地区乡村金融的垄断地位。
【注释】
[1]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编:《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四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308页。
[3]程大璋纂:《桂平县志》卷二十九,食货中,农业,民国9年(1920)粤东编译公司铅印本。
[4]梁杓修,昊瑜等纂:《思恩县志》第四编,产业,农业,民国24年(1935)铅印本。
[5]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48~49页。
[6]薛暮桥、刘端生:《广西农村经济概况调查报告》,表2,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农村经济研究会印,1934年。
[7]旧桂系统治广西时期,广西在行政区划上沿袭清代,有一定变化,设六道,其中郁江道(苍梧道)辖苍梧县、藤县、容县、岑溪县(今岑溪市)、怀集县(今广东省怀集县)、信都县(今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桂平县(今桂平市)、平南县、贵县(今贵港市)、武宣县、鬰林县(今玉林市)、博白县、北流县(今北流市)、陆川县、兴业县等15县;邕南道(南宁道)辖邕宁县(今属南宁市城区)、新宁县(今属扶绥县)、隆安县等14县及果化土州(今平果县果化镇)、白山土司(今属马山县)等土州;漓江道(桂林道)辖临桂县(今桂林市临桂区)、兴安县、灵川县、阳朔县、永福县、龙胜县(今龙胜各族自治县)、平乐县、灌阳县等22县;柳江道辖马平县(治所设于今柳州市柳北区雀儿山附近)、雒容县(今属鹿寨县)、融县(今分属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罗城县(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柳城县、天河县(今属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河池县(今河池市金城江区)等14县及南丹土州(今南丹县)、忻城土县(今忻城县)等土司地区;镇南道辖龙州县、凭祥县(今凭祥市)、崇善县(今属崇左市)等13县及上下冻土州(今属龙州县)、思陵土州(今属宁明县)等土州;田南道辖百色县(今百色市)、思隆县(今田东县)、恩阳县(今属田阳县)、凌云县、田林县、西隆县(今隆林各族自治县)、东兰县、天保县(今德保县)、奉议县(今田阳县)、向都县(今属田东县)及那地土州(今属南丹县)、凤山土州(今凤山县)等土州。民国15年(1926),新桂系撤道设区。(郑宝恒:《民国时期政区沿革》,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170页;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2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45~647页。)
[8]张长弓:《九渡的傜胞》,《开明少年》1947年第30期,第58页。
[9]《武鸣县两江、府城两公社社会历史调查资料》,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所编《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3集,1984年11月,第221页。
[10]谢裕光、吴其玉:《柳城农村经济调查报告》,广西省政府农业管理处编印《广西农业通讯》1946年第7、8期合刊,第17页。
[11]任国荣:《傜山两月观察记》,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傜山调查专号》第四集,第四十六、四十七两期合刊,1928年,第3~4页。
[12]黄宜生:《广西扶南县农村概况》,《农报》1934年第26期,第680页。
[13]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53页。
[14]千家驹、韩德章、吴半农编:《广西省经济概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页。
[15]二影:《龙州社会实况》,《华年》1934年第21期,第416页。
[16]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51页。
[17]梁宁:《访贫问苦》,广西团校青年运动史研究室编《铁打的一群——第三届广西学生军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2008年,第367页。
[18]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五册,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19]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五册,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20]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五册,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2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九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
[22]《解放前武鸣县陆斡公社及罗波公社社会经济调查资料》,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所编《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3集,1984年11月,第192~193页。
[23]黄体正:《带江园诗草》卷三,桂平黄氏家塾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第18页。
[24]崔毓荃(1876~约1934),字薰生,壮族,广西宁明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州试,冠童子军。民国后,在家乡执教于县立小学。1920至1923年在广州、龙州等地担任军中幕僚,后任万承州(今广西大新)知州,因不堪其劳,旋辞官归里。
[25]崔毓荃:《地方多故,民不堪苦,因作一律以寄慨》,见曾庆全选注《历代壮族文人诗选》,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7页。
[26]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59页。
[27]陈勉恕:《广西东兰农民运动之实际状况》,见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的广西农民运动》(1921.7—1927.7),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56页。
[28]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59页。
[29]覃兆福、陈慕珍编:《壮族历代史料荟萃》,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335页。
[30]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332页。
[3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四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92页。
[32]云南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四川广西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239页。
[33]二影:《龙州社会实况》,《华年》1934年第21期,第416页。
[34]傅恒等撰:《皇清职贡图》卷四,永宁州梳傜人,图说,辽沈书社1991年据武英殿刻本影印。
[35]傅恒等撰:《皇清职贡图》卷四,修仁县顶板傜人,图说,辽沈书社1991年据武英殿刻本影印。
[36]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四册,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
[37]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四册,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页。
[38]广西民政厅秘书处谢祖萃编:《绥靖兴全灌龙瑶变始末》(1934年),见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四册,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39]陆定一:《老山界》,见刘统整理注释《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95页。(注:本文为陆定一记述1934年12月4~5日中国工农红军军委第一纵队长征经过老山界的情况,陆当时为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
[40]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五册,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页。
[4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五册,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42]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编:《中法战争调查资料实录》,广西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第314页。
[43]黄旭初修,岑启沃纂:《田西县志》第五编,经济,(一)金融,民国27年(1938)铅印本。
[44]刘策群纂:《象县志》第四编,经济,第一项,金融,民国25年(1936)。
[45]谢次颜、潘鼎新修,黄文观纂:《凤山县志》下册,第五编,经济,金融,广西博物馆油印本,1957年。
[46]石兆棠:《僮人调查》,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西南民族研究专号》第三集,第35、36期合刊,1928年,第86页。
[47]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四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页。
[48]洛夫:《苗区杂写》,《广西日报》(桂林版)1941年12月16日,第3版。
[49]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五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27页。
[50]广西省政府统计处编:《广西年鉴》第三回,1944年,第25页。
[51]宾敏陔:《桂游日记》,1938年湖南地方行政干部学校铅印本,第60页。
[52]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02页。
[53]广西省政府统计室编:《广西抗战损失调查统计》,1946年,第20页。
[54]广西省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三回,附录,1948年,第11页。
[55]广西省政府统计室编:《广西抗战损失调查统计》,1946年,第30页。
[56]吴克宽、梁方津修,刘策群纂:《象县志》,第四编经济,第七项农村经济概况,民国37年(1948)铅印本。
[57]白崇禧口述,陈存恭、马天纲、陈三井、贾廷诗访问兼记录:《白崇禧先生访问录》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89年,第13页。
[58]邵雍:《民国绿林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6页。
[59]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03页。
[60]王昭武收集、韦顺莉整理:《万承诉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6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147页。
[62]庞新民:《两广傜山调查》,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83页。
[63]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六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50页。
[64]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六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页。
[65]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彝族仡佬族水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页。
[66]法光:法国侵占越南和印支半岛期间发行的银币,清光绪年间流入广西,广西人称其为法光。
[67]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彝族仡佬族水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143页。
[68]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民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69]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11页。
[70]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09~210页。
[71]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11页。
[72]梁小中:《八桂子弟不怕寂寞》,《申报》1946年10月17日,第9版。
[73]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民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4页。
[74]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五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83页。
[75]莫济杰等编:《新桂系史》第3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76]明雪:《饥饿中的罗城人》,《民主》(桂林版)1946年第18期,第10页。
[77]马宗晋、高庆华等著:《灾害学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78]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19页。
[79]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17页。
[80]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47页。
[81]《武宣县志》(八编·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娱乐,见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年版,第973页。
[8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72页。(www.xing528.com)
[83]熊有凤等:《富川瑶族婚姻琐事》,见南宁师范学院广西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室编《广西少数民族与汉民族风俗调查》第4集,第202~203页,1983年。
[84]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四册,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85]庞新民:《广西傜山调查杂记》,《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一分册,1932年,第64页。
[86]魏任重修,姜玉笙纂:《三江县志》卷二,社会,风俗,婚,民国35年(1946)铅印本。
[87]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337~338页。
[88]赖健生:《广西大藤傜山之傜民生活》,《建设研究》1939年第5期,第73页。
[89]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五册,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页。
[90]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三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213页。
[9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三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214页。
[92]田曙岚:《广西旅行记》,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4~15页。
[93]杨盟等修,黄诚沅纂:《上林县志》卷之六,社交部,风尚,民国23年(1944)广西上林县图书馆铅印本。
[94]黄旭初修,吴龙辉纂:《崇善县志》第二篇社会,风俗,民国26年(1937)抄本。
[95]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47页。
[96]白崇禧口述,陈存恭、马天纲、陈三井、贾廷诗访问兼记录:《白崇禧先生访问录》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89年,第15页。
[97]政协广西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晚清广西大事记、广西文史资料目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38辑,1993年10月,第23页。
[98]戴焕南修,张灿奎纂:《新宁州志》卷二,风俗,据民国3年(1914)刻本复印。
[99]宾上武修,翟富文纂修:《来宾县志》上篇,县之人民三,风俗,其六游戏,民国25年(1936)铅印本。
[100]《广西军政界之现象》,《申报》1915年1月27日,第6版。
[101]任国荣:《傜山两月观察记》,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傜山调查专号》第四集,第四十六、四十七两期合刊,1928年,第12页。
[102]任国荣:《傜山两月观察记》,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傜山调查专号》第四集,第四十六、四十七两期合刊,1928年,第13页。(注:坭砻,一种给稻谷去壳的农具,形状略像磨,多以竹、泥制成。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粹精·攻稻》记载:“凡稻去壳用砻。”)
[103]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彝族仡佬族水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104]《广西军政界之现象》,《申报》1915年1月27日,第6版。
[105]邓赞枢修,梁明伦等纂:《雷平县志》第三编社会,四社会问题,民国35年(1947)油印本。
[106]黄旭初修,吴龙辉纂:《崇善县志》第二编,社会,社会问题,民国26年(1937)抄本。
[107]樑植:《沦陷后的龙州》,《救亡日报》(桂林版)1940年10月29日,第3版。
[108]镇亚:《桂南的魔窟—“—南地区”》,《广西日报》(桂林版)1940年8月7日,第2版。
[109]丁明:《敌人是怎样统治南宁的》,《救亡日报》(桂林版)1940年11月24日,第3版。
[110]梁杓修,吴瑜纂:《思恩县志》第二编,社会,社会问题,民国24年(1935)铅印本。
[11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仫佬族毛南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11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仫佬族毛难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113]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三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81页。
[114]《广西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广西民贸工作的情况和今后意见》(1963年),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编《广西民族工作档案选编》下册,1998年,第342页。
[115]任国荣:《傜山两月观察记》,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傜山调查专号》第四集,第四十六、四十七两期合刊,1928年,第8页。
[116]庞新民:《广西傜山调查杂记》,《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一分册,1932年,第59页。
[117]庞新民:《两广傜山调查》,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99页。
[118]崇瑚:《广西傜山采集纪略》,《生物世界》1934年第1期,第33页。
[119]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六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页。
[120]黄兴球、韦顺莉编:《中国南方民族历史文选》,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107页。
[121]廖位伯:《山村杂兴》,见曾庆全选注《历代壮族文人诗选》,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页。
[122]邓赞枢修,梁明伦等纂:《雷平县志》第三编社会,二风俗,丁居住饮食,民国35年(1946)油印本。
[12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编:《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僮族社会历史情况调查(初稿)》,1958年4月,第48页。
[124]雷雨:《广西西隆县苗冲纪闻》,广西民政厅秘书处出版,1933年,第46页。
[125]田曙岚:《广西旅行记》,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211页。
[126]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苗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127]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仫佬族毛南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128]闭元玮:《广西蛮荒概要》,《时事月报》第二卷合订本,1930年1月至6月,第118页。
[129]梁杓修,吴瑜纂:《思恩县志》第二编,社会,好尚,民国24年(1935)铅印本。
[130]覃玉成纂:《宜北县志》第二编,社会,风俗,好尚,民国26年(1937)铅印本。
[131]梁杓修,昊瑜纂:《思恩县志》第二编,社会,社会问题,民国24年(1935)铅印本。
[13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编:《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僮族社会历史情况调查(初稿)》,1958年4月,第48页。
[133]刘锡蕃:《岭表纪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86页。
[134]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四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09页。
[135]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四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296页。
[136]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五册,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
[137]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六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页。
[138]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四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296页。
[139]《调查:龙州“鸡鬼病”》,《广西卫生旬刊》1935年第2期,第21页。
[140]《桂龙州一带之鸡鬼病》,《家庭医药》1935年第23期,第27页。
[141]戴焕南修,张灿奎纂:《新宁州志》卷二,风俗,据民国3年(1914)刻本复印。
[142]黄旭初修,吴龙辉纂:《崇善县志》第二编,社会,风俗,民国26年(1937)抄本。
[143]田曙岚:《广西旅行记》,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65页。
[144]田曙岚:《广西旅行记》,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09页。
[145]覃兆福、陈慕珍编:《壮族历代史料荟萃》,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81页。
[146]林光棣修:《天河县志》卷上,舆地,风俗,清道光六年(1826)修抄本。
[147]刘锡蕃:《岭表纪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81页。
[148]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仫佬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149]覃兆福、陈慕珍编:《壮族历代史料荟萃》,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92页。
[150]廖炯然编著:《傜民概况》,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71~72页。
[151]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二回,1934年,第276页。
[152]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二回,1934年,第284页。
[153]吴克宽、梁方津修,刘策群纂:《象县志》,第四编经济,第一项金融,民国37年(1948)铅印本。
[154]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58页。
[155]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广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58页。
[156]蒋晃纂修:《东兰县政纪要》,金融与经济,民国36年(1947)。
[157]韦家硕:《田西农村概况》,广西省政府农业管理处编印《广西农业通讯》1946年第3、4期合刊,第30页。
[158]辛涛:《大后方农民离开土地的问题》(《新华日报》1940年7月15日),见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抗战中的中国经济》,1957年,第96页。
[159]罗俊:《战时的农业金融问题》(《中国农村》战时特刊1939年第8、9期),见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抗战中的中国经济》,1957年,第98页。
[160]毅之:《今日的武宣》,《广西日报》(桂林版)1941年10月24日,第3版。
[161]胡学林等编:《广西经济建设诸问题》,广西省民团训练教材,1948年,第132页。
[162]邱昌谓:《广西县政》,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版,第176~194页。
[163]孙晓村:《民元来我国之农村经济》(1946),见王秀清、谭向勇编《百年农经(1905-2005)》第一部(1905—1949),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页。
[164]斯蒂文·N·S·张五常(Steven N.S.Cheung)《关于新制度经济学》,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6490-1-1.html
[165]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345页。
[166]千家驹:《桂省经济调查印象记》(续),《申报》1934年6月5日,第10版。
[167]胡学林等编:《广西经济建设诸问题》,广西省民团训练教材,1948年,第126页。
[168]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六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