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族在广西近代定居及经商活动研究

回族在广西近代定居及经商活动研究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城镇者,自成街道,今桂林市民族路、马坪街在近代时期即为回族聚居区;在乡村者,自成村落,总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在今桂林地区,回族于清初来该地定居,后在此繁衍生息,子孙遍及桂林、柳州、南宁等地。据有关学者对百色张、白、傅等姓回族的调查表明,这些回族原籍桂林,“是清末因经商而迁入百色的;蔡姓回族系由广东迁来,解放前成为百色地区最大的工商业资本家”。

回族在广西近代定居及经商活动研究

自宋代以来,回族陆续迁入广西,据民国《广西年鉴》第一回记载,回族迁入广西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唐朝时从广东迁入,一是元代传入,“因元并中国,所置官吏,多西域人之信奉回教者,其政治力量所到之处,教权随之,今桂林回教中之著姓,多其遗裔”。[345]历经数百年的迁徙与变动,“到民国时期,今桂林、临桂、永福、灵川、平乐、龙胜、柳州、鹿寨、宜山、百色、靖西、南宁梧州等13个县市都有回族穆斯林定居”。[346]与其他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乡村不同的是,广西的回族大部分居住在城镇,少部分居住在乡村,主要分布在桂林、柳州、南宁、百色等地。在城镇者,自成街道,今桂林市民族路、马坪街在近代时期即为回族聚居区;在乡村者,自成村落,总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在今桂林地区,回族于清初来该地定居,后在此繁衍生息,子孙遍及桂林、柳州、南宁等地。据桂林《翁氏宗谱·始祖考》载:“始祖讳昌公,系江南江宁府上元县人,清康熙丁未六年(1667)避难来粤,寄寓广西桂林省城,既而迁居临桂西乡太平圩,遂落业焉。不肯入仕途,经营商业,公平处世,不数年发达万金,娶太平圩马文佐公之女马氏太君,蒙真主福佑,生二世祖云松公、云柏公、云开公,其后子孙绳绳绵绵延延,移居桂柳邕垣及桂南六塘圩各处,至今已十一代矣。”[347]至民国时期,桂林回族主要有白、马、以、何、傅、李、麻、翁、章、丁、方、刘、苏、萨、朱、海、黄等姓,其居住地域主要集中在今桂林市内的民族路、福旺路、马坪街、西城路等几条街道,郊区的西外街和草坪潜经村、大田村,临桂县的六塘镇、山尾村、旧村、傅家峒、厄底村等回族人数也不少。[348]

今灵川县大圩镇在清代隶属临桂县,民国初年至民国29年(1940)属桂林县第一区。民国29年(1940),桂林县改称临桂县,大圩属临桂县第一区,1961年该地划归灵川县。大圩回民多数与桂林市回族同宗,是“数百年来因慕大圩水陆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为从事商业、运输等,从桂林迁到大圩的”,也有“少部分是为经商、谋生从湖南、江西等地数户或独户而迁的。”[349]该地回民以白、李等姓为主。据《白氏世系图》和《白氏宗旨部》记载,白氏先祖白文灯、白文烛约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7)前后由桂林移居大圩。[350]回民李氏始祖李永健,系江南江宁府上元县人,于康熙年间携眷由湖南衡州府转来桂林,在西门外经商多年,发家致富后,全家移居大圩落籍,日后逐渐成为大圩回民中大姓;另一支白姓则由临桂会仙马面圩南村迁来,白世恒率子孙族众先后迁往大圩,从事小商贩的营生,之后,马面圩南村白姓全部迁出,多数迁至大圩,少数迁往桂林、平乐等地。[351]阳朔县的回族散居在白沙、葡萄、兴坪及阳朔县城等圩镇内。[352]平乐白姓回族,“原居住六塘,后到平乐码头打工,以后又开磨坊,遂在平乐定居。白姓回族现除居住在桂林、临桂外,还分布在大圩、永福、厄底、画眉山、板丈、富汴等地”。[353]永福县回族主要聚居在县城、罗锦圩、苏桥街等地,多为明清时期从河北、甘肃、云南、广东、湖南等地经桂林、临桂一带迁入,主要有马、白、章、张、萨、以等姓。[354]民国5年(1916),“伊斯兰教在永福县城和罗锦、苏桥设清真寺传教”。[355]

柳州很早就有“桂中商埠”之称,清代以后,柳州在广西的经济、政治、军事地位日益重要,加以桂林和柳州之间水陆交通便利,回民来此经商和定居者日益增多。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生齿日繁,至二百余户。”“他们大都分居在柳州的东门外的商业区,这里是柳州以达桂林的水陆交叉点”,并建有鹧鸪台清真寺,“是回民商人为了商业上的需要而建立在回民聚居区内的,它提供了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356]民国初年,从桂林、平乐、永福、鹿寨等县的回族迁来柳州者甚众,到民国中期仍未中断,抗战以后因外省回族逃来柳州者极多,回民数量因此明显增多,“至抗日战争时期,柳州的回族约150户,500人左右”。[357]鹿寨县回族主要是从桂林、临桂和永福等地迁入,散居于黄冕、榴江、鹿寨等地。黄冕白姓回族,清同治七年(1868年)由永福县罗锦迁居黄冕。[358]

在今南宁地区,也有部分回族居住。杨姓回族是南宁回族人口比较多的一个姓氏,他们的先世于清初从湖南迁居广西,后居于南宁,《杨氏族谱》载:“吾族始祖乃湖南衡州府清泉县人,居对河江东岸,世守天方回教。乾隆初年来广西各地贸易,因承南宁方上众戚留在清真寺掌教,故遂置产业于北城内而家焉。”[359]苏姓回族“原居崇左县,民国年间迁到南宁……田姓回族祖籍宁夏……曾辗转各地,清末迁人南宁”。[360]《田氏族谱》记载,清末民初,原籍山西的田姓穆斯林从柳州迁入南宁定居。[361]道光二十八年(1848),“庆远(今宜州市)清真寺建成。该寺位于西四街,后因回族人口外迁而消失”。[362]民国17年(1928),梧州清真寺建成,该寺位于地官祠,后因回族人口外迁而消失,[363]这些外迁的回族一部分到达南宁,“(南宁)回民大多数由桂、柳迁来。民初才有20来户,大量迁入在辛亥革命以后”[364]。民国《邕宁县志》载:“回教之人境,未悉始于何时。查仓西街清真寺,为该教总会,成立于清顺治间,其总机关,设于桂林西门外清真寺,组有广西回教俱进会,隶属于北平中国回教俱进会。该教统系一贯,无派别之分,其在邕地,主教为皇甫夔,教徒269人,不食猪肉,罕与他族联婚。”[365]

梧州位于桂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了部分回族来此定居或经商,“苍梧有回教礼拜堂一所,主教田钟祥,广西人,教徒六十人,地址在梧州平乐路,建于民国十七年春”。[366](www.xing528.com)

百色位于滇、黔、桂三省交汇处,聚集了部分回民,主要于民国时期由桂林、南宁、等地迁来。[367]清代至民国时期,部分回族因从政、行伍、经商、战争等原因迁入百色县城,其中又以经商原因迁入居多。据有关学者对百色张、白、傅等姓回族的调查表明,这些回族原籍桂林,“是清末因经商而迁入百色的;蔡姓回族系由广东迁来,解放前成为百色地区最大的工商业资本家”。[368]

从清真寺的数量和布局也可以看出广西回族的分布情况。随着回族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清乾隆年间,桂林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礼拜寺和回民聚居的街道”。[369]据20世纪30年代初的统计,广西有清真寺近30座,其中建于明代的7座,建于清代的21座,“分布于桂林、永福、平乐、榴江、苍梧、柳州、邕宁、百色各县。总机关设于桂林西门外清真寺,在本省分布情形,初以旧桂林道属各县为盛,渐次及于柳江、田南、苍梧道属各县,教徒现有8913人,各界人士均有之”。[370]民国31年(1942)的调查显示:“信仰回教者以桂林市及临桂县(今桂林市临桂区——引者注)为多,两地共有教徒六千人以上。”[371]20世纪40年代,广西有清真寺39座,其中桂林市8座,临桂县8座,义宁县(治今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9座,平乐县1座,阳朔县3座,永福县2座,榴江县(今属鹿寨县)2座,苍梧、柳江、宜山、邕宁、靖西、百色等地各1座,信教男女共9619人。[372]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51年12月刊发的《中国少数民族简表》称,回族在“广西省约一万人左右”。[373]因此,本文认为,近代广西的回族人口应在一万人以下。

与广西其他少数民族多从事农业不同的是,居住城镇的回族多以经营小商小贩和手工业为主,农村回民则以农业和肩挑小贩为主。据民国23年(1934)对3934名回民的不完全统计,从事农业222人,工业1099人,商业1443人,交通38人,教育544人,公务员270人,自由职业307人,其余31人。[374]“90%从事饮食业、牛、羊肉业、小商贩等”。[375]据有关调查,在桂林地区,“解放前,回族从事小商小贩活动的占很大的比重。临桂六塘的回民,有四分之三在六塘圩上做买卖过活。旧村的回民,除了几户地主、富农外,其余都是赶圩做买卖为生。雁山良丰街的回民,几乎都从事饮食业。住在城市的回民,也有约半数以上是做生意的。他们从事的行业多达数十种。少数比较大的有百货、药房、杂货、米庄等……大多数的是经营糖果、烟酒青菜、炸油条、炒花生,等等,本钱短小。营业额小,赚利微薄,生活比较差”。[376]桂林、柳州回民不少从事竹器手工业、饮食、屠宰业等。[377]桂林“回族土产杂货业最盛时,东门、西门、南门、北门以至四周农村的土产杂货业多为回族人垄断,成为桂林回族的一大产业”。[378]百色蔡姓回族“解放前成为百色地区最大的工商业资本家。”[379]

广西回族从事工商的人数虽多,但大多规模较小、资本微薄。民国时期,《月华》刊物对广西回民的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本省教胞生活之经济基础,过于脆弱,在调查之26个单位地区中,都计1867户,经商者在80%以上,又所从事之商业,复缺乏雄厚之资本与事业之训练,质言之,大数皆以‘赶圩’为事,而少直接的生产与事业的技能。此种经济生活,一遇社会略有变动,即首先蒙其影响,而罹悲惨之命运。”[380]以致出现了“回民中亦有打零工、肩挑或乞食的,多数生活困难”的现象。[3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