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山地民族,是广西今人口仅次于壮族的少数民族,自隋唐以来就生活在五岭山区,有“五岭无山不有瑶”[222]之称。近代时期,瑶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其中广西瑶族最多,“其散播地点,几乎遍于省境”。[223]民国学者张先辰在《广西经济地理》中写道:“(瑶族)在广西境内散布最广,达六十一县。最多之处,为武宣,桂平,象县,平南,修仁,荔浦及蒙山七县交界处之傜山。是即所谓大藤傜,数约二万人。此外如东部之富,钟,贺及恭城等县,东北部如兴,全,灌及资源,义宁,龙胜,三江,融县等县,西北如南丹,河池,宜山等县,西部如凌云,万岗,东兰,田西及田东等县,西南部如上思,镇边等县,中部如上林,平治,都安,隆山等县,皆有傜族聚居之区。”[224]瑶族的支系较多,十分复杂,文献中记载的有盘瑶、过山瑶、顶板瑶、花篮瑶[225]、白裤瑶、蓝靛瑶、红瑶、八排瑶等称谓。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
关于广西瑶族在清代的分布情况,今人胡列箭认为清嘉庆《大清一统志》对嘉庆时期或嘉庆以前广西各地的瑶人分布情况有较为详细的记录,而此前的乾隆《大清一统志》并无相应的记载;他认为广西瑶人遍布各府诸多州县,桂东北诸府都有瑶人,而桂西南的南宁府及太平府瑶人较少,超过一半地区没有瑶人;光绪年间瑶人主要分布在桂北地区,而桂南地区有瑶人的州县很少;在所有府级政区中,平乐府有瑶人的州县最多,如平乐、恭城、贺县、修仁、永安、荔浦及富川等地都有瑶人;在北部省界附近的诸多州县也有瑶人,如桂林府的灌阳、全州、兴安、龙胜,柳州府的怀远、融县、罗城,庆远府的思恩、南丹等。[226]
民国初中期,政府对瑶族的调查较少。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有关瑶族的调查资料逐渐出现,但因政局不稳定和瑶族居住地域的偏远而导致调查困难,关于瑶民总数的数据,也说法不一。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的调查认为广西的瑶民“数约五万”,[227]闭元璋估计广西瑶民总数少于3万。[228]这些数字都是偏仫的。民国学者莫一庸认为:“傜族人口,约二十余万。”[229]据民国35年(1946)12月的调查,瑶族总人口为205916人。[230]今人胡列箭利用均值还原法得出1947年前后广西的瑶民总数约为202400人。[231]由上述数字,可以认为近代时期广西瑶族人口在20万左右。
对瑶族是广西人口第二的少数民族这一问题,当前已是共识。民国时期广西特种师资训练所所长刘介指出:“广西民族,汉僮之外,徭为最巨。”[232]为对瑶族的分布情况有明晰的了解,以下分区对清代至民国时期广西瑶族的分布及变化情形作一简要阐述。
(一)桂北地区
桂北地区是瑶族的主要分布区,近代时期,桂北各府、县治的偏远山区多有瑶人居住。
在今桂林地区,宋代就有瑶族居住于该地,据文献记载:“静江府五县与傜人接境,日兴安、灵川、临桂、义宁、古县。”[233]清代时期,义宁、临桂、兴安、灵川、阳朔、永福、全州、灌阳及龙胜等地的偏远山区均有瑶族居住,如“临桂皆熟瑶,居三乡,男女挽髻,青衣绿绣,风俗与土民无甚异”“兴安傜,居五排、七地、六垌及融江、穿江、黄柏江,与民杂处”“灵川六都多傜”“全州西延洞皆傜人居,以布缭头,红布者曰隘傜,青布者曰令勾傜,绩木皮为铠曰狗傜”;灌阳县“民七傜三,散处归化上下二里”[234]。灌阳县“归化里傜人,并有千余丁”。[235]修仁县(今荔浦县)“境东,自晓村而南皆瑶所居,又有秀里金峒诸傜不与民通”。永福县“有白傜,居毛垌、里定二里,衣缟素,以锡饰笠顶,望之皆白,故名,亦称木皮傜”。[236]。
民国时期,桂北地区瑶族分布格局变动不大。据民国17年(1928)的调查,恭城县(今恭城瑶族自治县)汉族人口113095人,瑶族14078人,壮族3915人;[237]民国22年(1933)兴、全、灌、龙四县瑶民因不堪当局的苛政,发动事变,据新桂系的调查,桂东北“有五万人之众,声势洵属浩大”,其中兴安县清水江、华江参加的瑶民“不下五千人”,灌阳县“达六七千人”,龙胜县(今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数计达万余”,全县(今全州县)“计万余人”[238]。
据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全州县和灌阳县瑶族共有23522人,“全州以东山瑶族自治区(今全州县东山瑶族自治乡——引者注)的瑶族最为集中,全自治区人口27304人,其中瑶族13039人,占总人口的48%…在灌阳县的瑶族共有9072人,占全县总人口141243人的6.42%”。[239]兴安县的“瑶族分布在8个区38个乡,其中以两金区和华江乡为最多,其余各乡都是散居和杂居”。1953年成立的两金瑶族自治区(辖今兴安县金石乡和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大寨村),有11739人,其中瑶族4581人。[240]临桂县(今桂林市临桂区)宛田区柳厄乡“全乡277户1234人,其中瑶族206户707人,僮族9户44人,汉族61户278人”。[241]
(二)桂中地区
今柳州、来宾地区,瑶族分布同样广泛。清代至民国时期,瑶族居住区域较为固定,很少有人迁出。如清代时期,马平县(治所设于今柳州市柳北区雀儿山附近)“百里外,耕田输赋,皆熟傜也”。融县(今分属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瑶“居背江村,各成村落,有红、黑、白三种,自谓诸葛武侯征孟获流入背江居者”。[242]民国时期,关于桂中地区瑶族的记载很多,“桂省住民……惟傜族十之七八是聚住在大藤傜山中”。[243]“(瑶人)最多之处,为武宣,桂平,象县,平南,修仁,荔浦及蒙山七县交界处之傜山。是即所谓大藤傜,数约二万人”。[244]“大藤傜尤为瑶族之大本营”。[245]“广西傜山为平南、修仁、象县、桂平、蒙山、昭平、武宣七县所包围”。[246]
据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大瑶山(今金秀瑶族自治县)有瑶、壮、汉三个民族,“瑶族为最多,共19426人……汉族次之,共7482人。壮族最少,共4129人”。[247]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纂的地方志记载,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瑶族有两支,一支称板瑶,一支称红瑶,板瑶主要居住在英洞瑶族乡,汪洞、香粉、中寨、四荣亦有少部分;红瑶主要分布于白云、大浪、安陲、滚贝、洞头等。[248]据2004年统计,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基瑶族乡瑶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29.3%。[249]这说明,这些地区在近代时期是瑶族居住区。
(三)桂西北地区(www.xing528.com)
清代时期,桂西北各地都有瑶人。清乾隆《庆远府志》提到:“流土各属,皆有傜人盘踞”。[250]嘉庆末年,大部分瑶人已聚集在有关州县的偏远山区,包括天河、河池、思恩、东兰、南丹等地。如“罗城通道镇板傜,在大蒙山”,“怀远傜有二种,居上下陇,耕田纳赋,谓之住傜。种山而食,去来无常,谓之流傜。”“天河傜百余户,有顶板、赤膊、过山诸种,居阿练里之山峒、念峒。”“思恩傜,居五十二峒及仪凤、茆滩、上中下瞳之间。”[251]光绪《百色厅志》亦载有:“汉土各属,间有傜民散处陇峝。”[252]
民国时期,广西“西北如南丹,河池,宜山等县,西部如凌云,万岗,东兰,田西及田东等县,……皆有傜族聚居之区。”[2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组织人员对这些瑶族地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在今河池市所辖地区,据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南丹县大瑶寨有瑶族10466人;环江县(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长北乡后山屯有张达望、必改、尾泡、金明、达兵五个自然村,“除一户是汉族外,全是瑶族”;[254]巴马县甘长乡(今属巴马瑶族自治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东兰县武篆区的巴学、江平两乡,“全乡共有200户人家,1029人……除有汉民1人、壮民82人外,其余全部是瑶族人民”。[255]都安县(今都安瑶族自治县)全县164个乡,人口333002人,有57个是民族乡,其中瑶族聚居的乡有16个,纯壮族的乡1个,壮、瑶族杂居的乡40个,壮族人口为69683人,瑶族总人口为27886人;[256]该县三只羊乡有13000多人,其中瑶族8600多人,壮族4000多人,毛南族74人;[257]下坳乡“共有6167户26215人,其中瑶族2203户10322人,壮族2944户11440人苗族240户1023人”;[258]七百弄乡“居民共有3047户13469人,其中瑶族占多数,计1962户8305人,壮族533户2593人”;[259]文华区“18个乡共有6289户28572人,其中壮族最多,有4700户21385人占74%;瑶族次之,有1584户7178人;汉族最少,仅有5户9人”。[260]
今百色市下辖各县(自治县)的民族以壮族为主,但在部分县瑶族居住仍较为集中。据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田东县平略乡全乡人口1643人,瑶族有1394人;[261]百色县洞好乡(今属百色市龙川镇)是瑶、壮、汉三个民族杂居的民族乡,据1958年统计,“全乡共有308户1357人。其中壮族172户776人,瑶族133户554人,汉族3户8人”。[262]田东县“分为九区,约有十一万五千一十五人,除瑶族八千八百二十七人及居县城少数汉人外,都是壮族”。[263]凌云县[264]是“壮族与瑶族交错杂居的山区。壮族聚居于山下的田峒,瑶族遍布山间”。[265]该县后龙山是瑶族聚居地,俗称“背篓瑶”,据1957年调查,该地有91户居民,除3户为汉族,其余均为瑶族。[266]该县览金乡境内的青龙山素有“大青山”之称,是瑶族聚居区,该地的瑶族分蓝靛瑶和背篓瑶,前者195户1292人,后者32户223人。[267]西林县那兵乡有12个村屯,“居住着瑶、壮两个民族,共有237户1265人。据1958年统计,其中壮族最多,共195户1016人;瑶族较少,仅42户249人”。[268]田林县东部的凡昌乡,“全乡人口共有896人,其中瑶族82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1.62%”。[269]该县西部的那拉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西林县的定安乡管辖,据1953年调查,全乡共有144户,其中瑶族114户,壮族30户。[270]田林县中南部的谓标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谓标村,属田西县管辖,该乡的“主要民族是瑶族,全乡159户中只有3户是壮族”。[271]据1951年中央访问团在平果县的调查,该县人口“约二十三万人,兄弟民族约三万”;[272]中央访问团在此未指明“兄弟民族”是何族,但后编者将该调查报告列入《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九册,这说明该处的“兄弟民族”应为瑶族。
(四)桂东南地区
清代时期,梧州府辖苍梧、藤县、岑溪、容县、怀集等五县,各县都有瑶人,他们主要居住在偏远地区。如“苍梧傜居大山中,居止无常,伐木为业”。藤县瑶“居永顺,永化二乡”。岑溪“连城乡,上里为平河等二十村,中里为大峒等四村,下里为佛子等五村,皆傜所居。……又六十三山,幽僻阻险,皆诸傜蟠据”。怀集瑶人“皆盘姓,刊木畲禾,婚姻不避同姓,居谠山、白带、大凹、鸡头、哆罗及开建界金口诸处”。[273]鬰林直隶州(今玉林市)辖博白、北流、陆川、兴业4个县,这些地区的山区都有瑶人。如博白县瑶人“自明成化间平藤峡后来县治,无户籍,散居各堡,有瑶总领之”。北流县(今北流市)瑶人“居县治南鸡儿坡、南禄、茆田、那留等十二村,男女跣足或着木屐,性颇驯”;陆川瑶人,亦“居深山中”。[274]浔州府所辖的桂平、平南、贵县、武宣四县,亦有瑶人居住。如平南“有平地瑶、盘古瑶、外瑶三种”。贵县瑶人“居深山,不赋不役。善射猎,伏弩搏虎,得虎则输之官”。武宣“东乡之峡江、花灵、花周、花樊诸村皆瑶人”[275]。
民国时期,这些地区仍有瑶族居住。张先辰《广西经济地理》写到:“钟、贺及恭城等县,……皆有傜族聚居之区。”[276]据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历史调查,贺县新华乡(今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有瑶族1103人,占全乡人口的92%;[277]该县狮狭民族乡瑶族人口有1824人,占全乡人口91.8%;[278]钟山县两安圩有1855户,8147人,全部为瑶族;[279]富川县洋新、涝溪两地(今属富川瑶族自治县)是该县瑶族的主要聚居地,“洋新1297户,瑶族户口过半;涝溪共228户,全是瑶族。”[280]等等。这些都说明,近代时期这些地区是瑶族居住区。
(五)桂西南地区
清代时期,桂西南地区瑶人不多。如清代时横州(今横县)有少部分瑶族,“两广总督马尔泰疏称,横州傜、僮杂处”。[281]“上思那懒圩及那标上下洒三村,大半皆傜”[282]。太平府(今属崇左市)瑶人主要分布在宁明州、思州及江州,如宁明州瑶人,“男子初昏(婚)别栏另爨,习俗朴鄙”,“江州傜,与民杂处”,“思州傜,以踏青为媒。葬则歌舞而送。”[283]
民国时期,桂西南地区瑶族的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上思,镇边等县,中部如上林,平治,都安,隆山等县,皆有傜族聚居之区”。[284]据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上思县,有南桂、米强、常隆等三个纯瑶族乡。[285]十万大山地区瑶族居住十分集中,“计有一万五千六百余人”,其中“上思县五千二百八十三人”,“宁明县数百人”。[286]上林县瑶族约有1230多户,5000余人,“散居于该县西北部及东部的四、五、六四个区的深山中,其中西北七区的正万乡,居住着1048人,是瑶族较大的聚居区。”[287]
瑶族是典型的“游耕”“山耕”民族,大部分居于高山深谷,生活环境十分恶劣,“所处地位均属高山大泽”[288]。《十二姓瑶民过山榜文书》写到:“第一山场山田,第二山坡岭田、荒地,偕(皆)与瑶人管业之地。”[289]他们以农业为主,“耕种概以山芋及木薯为主,禾稻次之”。[290]其基本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即先砍伐山林,就地焚烧后稍加松土即播种,耕种几年,地力耗尽后又另觅新地开垦。瑶族古籍《评皇券牒》即有评皇准令“王瑶子孙,居住山林,搬移家眷,刀耕火种营身活命”[291]的内容。又如兴安瑶人“耕山为活”。[292]灌阳瑶人“耕山种畲”,[293]“向来山居耕种”[294]。罗城县(今罗城低佬族自治县)瑶人“伐山火食”。[295]桂平县(今桂平市)“傜人多种山”。[296]陆川瑶人“居深山中。伐木烧地,种稻、粟、姜、瓜、茹、芋为食。”[297]这种粗放式的耕作方式使得瑶族的收获极低。因此,瑶族的生产方式极为落后,瑶民生活较为困苦。正如民国调查所言:“简直像逐水草而居的民族一样,子子孙孙都是穷,都是苦。”[2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