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ooch方法
Booch最先描述了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的基础问题,指出面向对象开发是一种根本不同于传统的功能分解的设计方法。它描述了模型对象之间的互相作用。
Booch方法的图示符号体系,包括:
(1)类图(类结构—静态视图):用来表示系统逻辑观点中类的存在及其间的关系,并描述系统类的结构。
(2)对象图(对象结构—静态视图):用来表示系统逻辑观点,对象的存在及其关系。
(3)状态转移图(类结构—动态视图):描述类的状态,从一个状态转换至另一个状态的事件的结果。
(4)时态图(对象结构—动态视图):对应对象图场景,表达执行过程,往往说明事件发生的次序。
(5)模块图(模块体系结构):描述系统实体设计时对象、类配置及模块情形。
(6)进程图(进程体系结构):用来描述系统实体设计时处理器的情况。
Booch方法在设计的初期可以用符号体系的一个子集,随后不断填加细节。对每一个符号体系还有一个文本的形式,由每一个主要结构的描述模板组成。符号体系由大量的图符定义,但其语法和语义并没有严格的定义。
Booch方法的开发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识别类和对象
(2)识别这些对象和类的语义
(3)识别这些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
(4)设置类和对象
这四种活动是对系统的逻辑和物理视图不断细化的迭代和渐增的开发过程。类和对象的识别是找出问题动态行为,开发人员可以通过研究问题域发现关键的抽象。语义的识别主要是建立类和对象的含义。开发人员确定类的行为和对象之间的互相作用。该阶段利用状态转移图描述对象的状态模型,利用时态图和对象图描述行为模型。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中,Booch区别了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模型。然而,这种方法偏向于系统的静态描述,对动态描述支持较少。
2.Coad方法(www.xing528.com)
Coad方法是1989年Coad和Yourdon提出的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是由信息模型面向对象语言及知识库系统衍生出来的。该方法是将经验与面向对象概念有机结合,在对象、结构、属性和操作的界定方面,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原则。
该方法主要以类与对象图以及对象状态图为辅助工具,建立问题的五层模型。这五个层次的活动包括:
(1)定义类及对象,建立类与对象层;
(2)识别继承及合成结构,建立结构层;
(3)定义主题,主题由一组类及对象组成,建立主体层;
(4)确定对象属性,建立属性层;
(5)确认对象的状态图,包括定义类的实例(对象)之间的实例连接。
在面向对象分析阶段,经过五个层次的活动后的结果是一个分成五个层次的问题域模型,包括主题、类及对象、结构、属性和服务五个层次,我们用类及对象图表示。
在面向对象设计阶段,将面向对象分析的结果,放入问题空间单元,加上人机接口单元、任务管理单元、数据管理单元进行设计,他们的内容如下:
(1)问题空间单元:面向对象分析的结果直接放入该部分。
(2)人机接口单元:它的活动包括对用户分类,描述人机交互的脚本,设计命令层次结构,设计详细的交互,生成用户界面的原型,定义相关类。
(3)任务管理单元:它的活动包括识别任务、任务所提供的服务、任务的优先级、进程的驱动类型以及任务与其他进程和外界的通信。
(4)数据管理单元:它借助存储技术,采用文件系统或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工作。
3.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语言
软件工程领域在1995—1997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其成果超过软件工程领域过去15年的成就总和,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出现。UML将是面向对象技术领域内占主导地位的标准建模语言。
UML不仅统一了Booch方法、OMT方法、OOSE方法的表示方法,而且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最终统一为大众接受的标准建模语言。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它融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它的作用域不限于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全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