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徽是一个素为史界忽略的人物,其实他对契丹发展强大乃至建国的作用很大,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出中原文化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韩延徽(882—959),字藏明,幽州安次(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人,出身于北方一重镇刺史之家,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但此人少即聪颖,才华出众。早年和冯道一起在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手下任职。后来奉刘守光之命,出使契丹。因没有向耶律阿保机磕头,被“打入冷宫”——送到牧场去放马。韩延徽在牧场吃了苦头,又可能听说了刘守光的一些自取灭亡的暴行——冯道被抓进了牢房,后来跑到了太原;孙鹤因为劝谏刘守光不要称帝而被剁成了肉酱……于是不得已之下,只能投身阿保机,成了他身边的主要谋士。
作为辽国的开国功臣,韩延徽是契丹最早继续倡导“胡汉分治”的汉族政治家。东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前汉”国,设单于左辅、右辅,专治理胡人;另设左右司隶,专治理汉人。实行的是民族压迫制度——依靠和利用匈奴及其他胡人贵族压迫汉人。韩延徽的做法有所不同,基本上倡导民族平等。他设置南北两院:北面官,用契丹国制度;南面官,仿中原制度。南面官的推行也渐渐让汉人的文官制度进入草原地区。
由于思念家乡及自己的亲人,韩延徽曾经一度潜逃回幽州,还到过太原,在李存勖手下做过事,但后来还是回到了契丹。为了报此知遇之恩,李存勖在位时,韩延徽力主避战。《契丹国志》称:“故终同光之世,契丹不深入南牧,延徽之力也。”“同光”,即李存勖称帝在位时的年号。
后来韩延徽去世后葬于幽州鲁郭。鲁郭,即辽代宛平县房仙乡鲁郭里,今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北京八宝山附近。其子孙世代在辽为官,子孙繁衍众多,对中国北方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韩延徽式的“文化传播”在中国历代均不鲜见。早在商周时期,箕子入朝鲜,对于朝鲜半岛的开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汉族读书人(官员)都能在契丹获得韩延徽式的高级别礼遇而安然无恙;汉族读书人、官员也并不是被所有的契丹族官员所欢迎。后唐同光年间选拔出的进士张砺在契丹入主中原时被俘北上,也曾一度逃亡。
他在逃亡时被契丹兵抓住后说:“砺汉人也,衣服、饮食与此不同,生不如死,请速就刃!”(《旧五代史》卷九十八)这一席话表明了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存在着巨大鸿沟。
张砺在耶律德光入主中原时劝谏契丹主及诸将领:不要滥杀无辜百姓,应该制止那种抢劫百姓以供应军队粮草的旧习,却没有得到契丹君臣的积极回应。
入汴,诸将萧翰、耶律郎五、麻答辈肆杀掠。砺奏曰:“今大辽始得中国,宜以中国人治之,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上不听。(《辽史·张砺传》)
947年,耶律德光死后,张砺因受到契丹大将萧翰责骂和侮辱,气愤而死。
这说明,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从传播到融合,是一个极其漫长而艰难的过程。(www.xing528.com)
【注释】
[1]李淑梅,宋扬,宋建军.中西文化比较[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1.
[2]弗雷德·英格利斯.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3]李淑梅,宋扬,宋建军.中西文化比较[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1.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5]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gudai/default.html.1994年,出土于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西燕川村西坟山上的王处直墓。王处直(?—922),字允明,京兆万年人,唐末兴元节度使王宗之子,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之弟,义武军节度使王郜的叔父,五代十国初期北平国统治者。921年被其养子王都囚禁,后为其所杀。养子王都为了掩人耳目,怀着赎罪的心理,请了最好的工匠为其养父修建墓穴。中国博物馆赵永撰文认为,这件彩绘武士像是在长方形汉白玉上高浮雕而成,身着盔甲,手持宝剑,立于麋鹿之上,肩上立一龙,应是佛教护法神的天王形象。其艺术风格上承唐代之遗韵,下开宋元之先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可参见彩图6。
[6]欧潭生,李磊.唐末甘棠港究竟在何方?[J].福建日报,2016-10-11(11).
[7]王心喜.论五代吴越国与日本的交往[J].海交史研究,2004(1):29—38.
[8]何勇强.吴越国对外贸易机构考索[J].海交史研究,2003(1):106—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