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典型案例:五代新闻传播分析

典型案例:五代新闻传播分析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传播的正规化、正常化对社会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五代时期的新闻传播也是统治者进行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三是信息的正常传播。李存信的构陷、李存孝的暗中通敌都是秘密进行的,毫无新闻性可言;但这种私下向主帅传播的不正确信息却引起了至少三方军阀的混战。以唐庄宗为例,他的信息系统主要是宦官、伶人以及自己的亲信,而朝廷正式上传下达的机构及有相关功能的新闻机构反而处于失真或失灵的状态。

典型案例:五代新闻传播分析

新闻传播的正规化、正常化对社会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五代时期的新闻传播也是统治者进行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一般认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对官员的任免,要求选贤与能,以军功、地方管理上的绩效等为准绳。要求基本上能照顾到军、民、吏、官、君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即使做不到公开、公正,也要求做到比较公允。二是对百姓的管理,主要是劝农耕织,兴修水利,治安救灾,使百姓免于饥寒。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两点,即使国家不能兴旺,也能使统治得以维持下去。三是信息的正常传播。如果统治者无法及时了解民情、军情,而中央的诏令又无法正常地广而告之或下达到地方,则往往会引起混乱。李存勖的失败,原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他抛弃了唐代行之有效的驿传、邸报制度,而自行其是、意气用事。

梁唐混战时,双方的部下、大臣都彼此或刺探对方政治军事情报,或暗中投敌,如“(景福二年)十月,邢州李存孝叛,纳款于梁(朱温),李存信构之也。景福二年春,(李克用)大举以伐王镕,以其通好于李存孝也。”(《旧五代史》卷二十六)该故事的主角李存孝就是被谣言中伤的受害者,后来只好通敌。李存信的构陷、李存孝的暗中通敌都是秘密进行的,毫无新闻性可言;但这种私下向主帅传播的不正确信息却引起了至少三方军阀的混战。

以唐庄宗为例,他的信息系统主要是宦官、伶人以及自己的亲信,而朝廷正式上传下达的机构及有相关功能的新闻机构反而处于失真或失灵的状态。

李存勖用伶人在战争中鼓舞士气,这可以说是他的一大“发扬”——因为用“发明”一词不准确——军中早就有优伶存在,至少在汉代就有史书记载。到了唐代还得到了一定的传承,高适在《燕歌行》中就有诗云:“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李存勖不仅让伶人教唱军歌,还自己编曲让人演奏,以鼓舞士气。但是到了和平年代,伶人能起到的作用极为有限,大多数时候起到的是“利其一人而戕害天下”之反作用。比如,他自己粉墨登场扮“李天下”,反而被伶人利用,最后死于伶人之手。

唐庄宗对伶人的过度宠幸直接践踏了朝廷的统治规则。戏子的权力大到无法无天,他们可以自由出入宫廷,可以和皇帝打打闹闹,还可以侮辱、戏弄朝臣!李存勖还用伶人做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得到了往往是哈哈镜般歪曲的信息。

此外,李存勖还感情用事,把对张承业的愧疚(因不同意李存勖称帝而被活活气死)“移情”于其他的太监身上,把他们视为心腹,任诸地节度使的监军。将领们在前方冲锋陷阵,不但得不到正常晋升,还受到宦官的监视、侮辱,因此非常不满。正直忠贞、有才干之人得不到重用。围在庄宗身边的大多是些佞臣和小人。因此,他接收到的所谓“信息、新闻”都是“伟大”“阳光”“正确”“万寿无疆”之类片面的东西。最为荒唐的是,看到后宫冷冷清清,居然听信太监的胡说八道,纵容他们抢民女入宫提升所谓的“人气”,这些“民女”甚至包括了驻守北方重镇的将士们的妻子和女儿;搞得众叛亲离、怨声四起。而在这个时候,也正是宦官,在后唐灭前蜀后准备班师回朝的关键时期,与自己的“败家娘们”刘氏相勾结,冤杀了柱国大臣郭崇韬——没有皇帝的诏书和命令,一个后宫之人居然可以随意杀害一个手握重兵、涉及国家安危的开国功勋!郭崇韬的死讯在后唐王朝上上下下掀起滔天巨浪,军队和民间甚至传出刘皇后勾结军官、将领杀死庄宗的谣言!天怒人怨之下,一个假消息都能成为压垮庄宗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下面,我们截取这段后唐同光四年政变前的片断,看民间的“族谈巷语”是如何掀起“海啸”而葬送“战神皇帝”李存勖的。

(同光四年二月)丙申(九日),武德使史彦琼(注:此为伶人,并无战绩)自邺(军事重镇,即邺都,其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驰报(飞马来报,可见事情紧急)称:“今月六日,贝州屯驻兵士突入都城,剽劫坊市。”(报告声称贝州驻军在闹市抢劫,实际上兵变已经开始了)[6]

初,帝令魏博指挥使杨仁晸率兵戍瓦桥(边防重要门户,今河北雄县瓦桥关),至是代归,有诏令驻于贝州。(交代了兵变的原因,驻扎时间到了,却还要移防他处、不能回家)上岁(去年)天下大水,十月邺地大震,自是居人或有亡去他郡者,每日族谈巷语云:“城将乱矣!”人人恐悚,皆不自安。(民间舆论表明,庄宗统治已是天怒人怨了!然而他一无所知。)

十二月,以户部尚书王正言为兴唐尹、知留守事。正言年耄风病,事多忽忘,比无经治之才。(王正言年老体衰,已接近于中风状态,却委以户部尚书等重任)

武德使史彦琼者,以伶官得幸,帝待以腹心之任,都府之中,威福自我,正言以下,皆胁肩低首,曲事不暇。由是政无统摄,奸人得以窥图。(武德使是一个类似于“驻京警备司令”+“大内侍卫长”的角色,职位非常重要,庄宗却以无德无才之伶人为心腹)

洎郭崇韬伏诛(926年正月七日被害于四川成都,按传统的说法,正月是一年之春。这个节点杀人,是一件非常忌讳的事情),人未测其祸始,皆云:“崇韬已杀继岌,自王西川,故尽诛郭氏。”(这些谣言显然是宦官和伶人们串通好的系统性的流言,以混淆视听,欺上瞒下)先是,有密诏令史彦琼杀朱友谦之子澶州刺史建徽(正月三十日,朱友谦等七人被杀)。史彦琼夜半出城,不言所往。(史彦琼夜半出都城,时间应该是二十九日晚上)诘旦,阍报正言曰:“史武德夜半驰马而去,不知何往。”是日人情震骇,讹言云:“刘皇后以继岌死于蜀,已行弑逆,帝已晏驾,故急征彦琼。”(史彦琼杀朱友谦被讹传为庄宗已死引起京城及周边地区的恐慌)

其言播于邺市,贝州军士有私宁亲于都下者,掠此言传于贝州。军士皇甫晖等因夜聚蒱博不胜,遂作乱。(谣言传播路径:都城洛阳邺都街市贝州军中:由都城向边境扩散)

由上可知,后唐军士作乱的起因近乎一个黑色幽默——一场赌博引发的兵变!详情如下: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初六,正是过完新年后青黄不接的时节,贝州士兵皇甫晖等人赌了一个晚上,输红了眼,还不起赌债,就耍起无赖——吵吵架,动动手——于是就“造反”了。(《新五代史》卷四十九云:“晖为人骁勇无赖。”)(www.xing528.com)

社会环境:①去年水灾地震;②年初各地不断上报灾情,少则一两千人,多则六七千人饿死;③郭崇韬被杀后,引起的一连串的社会反应: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农历四月一日,即贝州兵变后的一个多月,庄宗李存勖称帝三年之后被乱箭射中,流血过多,说是口渴,水都没得喝。刘皇后让太监拿了点奶酪过去,喝了没多久,就死了。不知道他死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四五年前、大唐河东监军使张承业拼死命地劝他不要称帝的耿耿忠言!

如今,现代政府更加注重社会舆情的研究,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舆论也是民意的一种表达方式。风起于青之末,没于草莽之间。社会稳固的基础应该是统治者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趋势、顺应民心,以使社会制度更加趋于合理。或许,这才是新闻研究对于社会治理的真正价值。

相反,历经变乱的唐明宗李嗣源汲取了前任的教训,任用冯道为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询问大臣。能够从聂夷中等人的诗中读出民生的疾苦,了解为什么丰收之年农民还不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原因。因而使中原地区在历年的战乱中偶尔有了一段“粗为小康”的时期。

有谚语云: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伤田家诗》虽然不是当时诗人的即兴之作,但反映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冯道用名人诗歌来规劝明宗了解民间的疾苦,本质上也是民情的“上传”,让皇帝能了解到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对于明宗统治能达到“粗为小康”的局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注释】

[1]赵云泽,楚航.古代传播媒介“露布”政治功能考察[J].新闻春秋,2017(1):19—22.

[2]五代十国奇葩帝王有哪些雷人诨号?http://help.3g.163.com/16/0613/12/BPELNNNF 00964JT6.html.

[3]述律立改元应历,号天顺皇帝,后更名“璟”。述律有疾,不能近妇人,左右给事,多以宦者。然畋猎好饮酒,不恤国事,每酣饮,自夜至旦,昼则常睡,国人谓之“睡王”。(《新五代史》卷七十三)

[4]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0.

[5]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6—37.

[6]引文括号内宋体文字皆为作者分析之语,下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