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传驿系统空前发达的唐代,传送信息也不那么容易,盼星星盼月亮,才好不容易遇上传驿系统的官员,却又无准备好的书信或函件,只能借用路边的花朵来传递信息。如《杂曲歌辞·穆护砂》中说:
玉管朝朝弄,清歌日日新。
折花当驿路,寄与陇头人。[4]
因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要了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新闻信息更是难上加难。(www.xing528.com)
到了唐代初年,驿传系统和制度有了很大的完善。中央政府尚书省六部中的兵部直接掌管驿传系统,设驾部郎中等19人管理。在驿道上乘传驰驿,也需凭“传符”通行。什么级别的官员乘什么级别的车,都有严格的规定。一品官员配八匹驿马,二品官员配7匹驿马,以此类推,七品及以下官员2匹马。且乘车日行四驿(120里)骑马日行六驿(180里)。传递公文耽搁一天,杖八十。传递军情耽搁一天,处一年徒刑。[5]除了书信之外,口信也是最便捷、最流行的新闻、消息传播的方式。诗人岑参为报效国家,建功立业,一路西行,就在路上碰到了回京城汇报工作的使者,幸好还是熟人,于是便有了这首传诵千古的诗《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文人作为新闻和信息的记录者、传播者在五代时期有着特殊的作用。在当时,稍有名气的读书人之处境一般都比较尴尬,他们要么投身于或被征用于某军阀势力、割据势力,要么背井离乡,游走于山川草野,以寻求赏识自己的“明君”;稍有不慎,即有杀身之祸。因为他们一旦离开此地,前往另一个“小国”,就有可能向对方国度传递出“本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信息,而这些都是敌人可以乘虚而入的极有价值的“情报”,因而对“本国”带来损害。因此,文人渠道的信息传播处在一种地下而隐蔽的状态。比如,王缄就是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的幕僚,因前往凤翔拜见唐末帝,在经过李存勖管辖的太原时被截留了下来,为晋王服务。
五代时期,文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备受各地统治者的青睐。比如,吴越国就曾在长江南岸设立招纳贤才的亭子,顺便了解流落人员所在地的信息,这些士人一旦受到礼遇,大多会“士为知己死”,为自己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