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之,有两种用法:一是“称之为”,二是“对……说”,这里讨论的是前者。“谓之”后往往是被评论对象的外号、谚语、典故等,这些民间口口相传的言语往往是最富于时代特色的新闻和信息资料,从中可以嗅到当时鲜活的生活气息。
《旧五代史》电子版的检索共有“谓之”105个匹配,去掉“谓之曰”34例,约有一半为有称谓性质、可称得上传播消息、新闻的例子。另有5例“所谓”的例子,也一并在此叙述。
(1)扬州诸步多贼船,过者不敢循岸,必高帆远引海中,谓之“入阳”以故多损败。(卷二十)
(2)至太祖生,眇一目,长而骁勇,善骑射,所向无敌,时谓之“独眼龙”,大为部落所疾。(卷二十五)[11]
(3)思安退保坚壁,别筑外垒,谓之“夹寨”,以抗我之援军。(卷二十六)
(4)初,帝令往市蜀中珍玩,蜀法严峻,不许奇货东出,其许市者谓之“入草物”。(卷三十三)
(5)丁未夕,偏天阴云,北方有声如雷,野雉皆鸣,俗所谓“天狗落”。(卷三十三)
(6)光武所谓“使成帝再生,无以让天下”。(卷三十五)
(7)自乱离已前,常参官每日朝退赐食于廊下,谓之“廊餐”。(卷三十六)
例(6)中,当庄宗为民所弃、军队哗变时,部下劝李嗣源顺应形势、不必拘泥于条条框框。
(8)大树将倾,非一绳所维。今以五十骑奔窜,无将相一人拥从,安能兴复大计,所谓“蛟龙失云雨”者也。(卷四十五)
(9)光化二年三月,汴将氏叔琮率众逼太原。有陈章者以骁勇知名,众谓之“夜叉”。(卷五十六)
(10)任圜奏曰:重诲被人欺卖,如崔协者,少识文字,时人谓之“没字碑”。臣比不知书,无才而进,已为天下笑,何容中书之内更有笑端?(卷五十八)
(11)及循至,入衙城见府廨即拜,谓之“拜殿”。(卷六十)
(12)清泰初,移授西京留守、京兆尹。先是,秦、雍之间,令长设酒食,私丐于部民者,俗谓之“捣蒜”。及重霸之镇长安,亦为之,故秦人目重霸为“捣蒜老”。(卷六十一)
(13)《传》所谓“货以藩身”者,(张)全义得之矣。(卷六十三)
例(13)中,“货以藩身”,即“以货藩身”之义,即张全义在乱世之中召人耕作,以财富来保护自己免于灾祸。
(14)石君立,赵州昭庆人也,亦谓之“石家财”。初事代州刺史李克柔,后隶李嗣昭为牙校。(卷六十五)
例(14),石君立,又称“石家财”,又作“石实才”或“石嘉才”,其名号似有来历,但现已不可考。
(15)—(16)唐朝定令式:南衙常参官、文武百僚,每日朝退于廊下赐食,谓之“常食”。自唐末乱离,常食渐废,仍于入起居日赐食。每入礼毕,门宣放仗,群官俱拜,谓之谢食。(卷七十六)
(17)史匡翰,字元辅,雁门人也。父建瑭,事庄宗为先锋将,敌人畏之,谓之“史先锋”。(卷八十八)
(18)(李)德珫幼与明宗俱事武皇,故后之诸将多兄事之,时谓之“李七哥”。(卷九十)
(19)初,桑维翰登第之岁,(陈)保极时在秦王幕下,因戏谓同辈曰:近知今岁有三个半人及第。盖其年收四人,保极以维翰短陋,故谓之“半人”也。(卷九十六)
(20)—(21)将离彭城,尝一日,天有白光一道,自西来,照城中如画,有声如雷,时人谓之“天裂”。又有巨星坠于徐野,殷然有声,或谓之“天狗”,后赟果废死。[12](卷一百五)
(22)旧制:秋夏苗租,民税一斛,别输二升,谓之“雀鼠耗”。乾祐中,输一斛者,别令输二斗,目之为“省耗”,百姓苦之。(卷一百七)
(23)—(24)(王)章与杨邠不喜儒士,群官所请月俸,皆取不堪资军者给之,谓之“闲杂物”。命所司高估其价,估定更添,谓之“抬估”。(卷一百七)
例(22)至例(24)讲的都是后汉时期王章横征暴敛之事。王章(?—950),大名南乐(今河南南乐县)人。少为吏,后升迁到都孔目官的职位,是五代又一个孔谦式的人物。王章急于搜刮民财、征收赋税,而且习惯于用严刑峻法来达到目的。中国古代,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后唐明宗时的“雀鼠耗”只是在赋税的基础上加了2%,而王章却增加了20%,大大增加了百姓的负担。而他歧视读书人,给群官的俸粮、钱物等都是士兵们不用的“闲杂物”,而且往往把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定个很高的价钱(供应给当官的儒生)。他是刘知远病逝时托孤的顾命四大臣之一,后被刘承祐所杀。
(25)—(26)(刘铢)每亲事小有忤旨,即令倒曳而出,至数百歩外方止,肤体无完者。每杖人遣双杖对下,谓之“合欢杖”,或杖人如其岁数,谓之“随年杖”。(卷一百七)
刘铢(?—951),后汉时官员,因与刘知远有旧,刘知远称帝时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他生性残忍,好滥杀无辜——把双杖齐下打人称之为“合欢杖”,或按照被打人的年龄来确定被打的杖数,称之为“随年杖”。郭威妻子儿女、柴荣的家属十多人即被其无辜残杀。他后来也为郭威所诛。
(27)时河冰初解,浮梁未构。是夜北风凛冽,比旦,冰坚可渡。诸军遂济,众谓之“凌桥”。济竟冰泮,时人异之。(卷一百十)
这是《旧五代史》卷一百十《周书一·太祖纪一》中的内容。乾祐三年农历十二月,郭威因被逼“清君侧”。在从边境杀回京城的过程中,黄河解封了,没有办法过河,然而当晚刮起了很大的北风,第二天早上人们一看,河面结了厚厚一层冰,可以从河面上走过去了,便称之为“凌桥”。
(28)先是,诸道州、府各有作院,每月课造军器,逐季搬送京师进纳。其逐州每年占留系省钱帛不少,谓之“甲料”,仍更于部内广配土产物,征敛数倍,民甚苦之。(卷一百十二)
作院是设置于各地制造军器和各类军需物资的官营手工业作坊,聚集工匠人数多、军器生产规模大。地方政府借这个名义扣下上交的钱帛,称为“军需用品”(“甲料”)。
(29)(节度使安)叔千,鄙野而无文,当时谓之“安没字”,言若碑碣之无篆籀,但虚有其表耳。(卷一百二十三)
安叔千(881—952)是沙陀人。他的大号“安没字”远近闻名,后来契丹主入侵中原时指名要他这个“安没字”安排吃饭。
(30)(马)胤孙好古,慕韩愈之为人,尤不重佛。及废居里巷,追感唐末帝之平昔之遇,乃依长寿僧舍,读佛书,冀申冥报。岁余,枕藉黄卷中,见《华严》《楞严》词理富赡,由是酷赏之,仍抄录事相,形于歌咏,谓之《法喜集》。又纂诸经要言为《佛国记》,凡数千言。(卷一百二十七)
马胤孙,即上文中提到的“三不开”宰相。936年石敬瑭杀末帝时,满朝文武都指望他拿个主意,他却一言不发。后罢官居家抄佛经,把自己的诗歌集命名为《法喜集》,“法喜集”这一名称似为其首创。
(31)如成绩之文采、玄锡之履行、景范之纯厚,皆得谓之“君子儒”矣!(卷一百二十七)
例(31)中这段话是史臣的感叹之语。“成绩”是和凝的字。和凝(898—955),五代时著名出版家、法医学家,历仕后梁、后唐、后晋、后周,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有《宫词》《疑狱集》传世,史书称之为“君子儒”。玄锡,即苏禹珪(894—956),祖籍为陕西武功,近世迁居山东高密。他性格谦和,虚怀若谷。公元950年,后汉内乱时,史弘肇、杨峻、王章等被诛,苏逢吉自杀,而苏禹珪则以仁德远离灾祸,因此他也被称之为“君子儒”。景范(903—955),字万卿,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人。他是五代时杰出的政治人物,官至后周宰相,后积劳成疾,吐血而亡,卒年52岁,世称景相公,史称“君子儒”。
(32)卢损,其先范阳人也,近世任于岭表,父颍游宦于京师。损少学为文。梁开平初,举进士,性颇刚介,以高情远致自许,与任赞、刘昌素、薛钧、高总同年擢第,所在相诟,时人谓之“相骂牓”。(卷一百二十八)
誶,今作“榜”。五代后梁时,卢损等五人同时中榜进士及第,因为他们常常互相诟骂,时人称之为“相骂榜”。唐代早就有所谓的“五老榜”“龙虎榜”等。
(33)慕容彦超……即汉高祖之同产弟也,尝冒姓阎氏,体黒面胡[13],故谓之“阎昆仑”。(卷一百三十)
(34)先是,填星初至角、亢,占者曰:角,郑分,兖州属焉。彦超即率军府宾佐,步出州西门三十里致祭,迎于开元寺,塑像以事之,谓之“菩萨”,日至祈祷。(卷一百三十)
例(33)和例(34)都与“阎昆仑”慕容彦超有关,上文提到的“铁胎银”也是他在历史上留下的笑料。例(34)记述了他把填星迎接下凡、放在开元寺当作菩萨供奉之事。可见,在五代时期,军中将领多愚昧无知,不懂得善待民众才是最好的治国之道。
(35)(孙)晟以家妓甚众,每食不设食几,令众妓各执一食器,周待于其侧,谓之“肉台盘”,其自养称惬也如是。(卷一百三十一)
(36)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杭州八县,每县招募千人为一都,时谓之“杭州八都”。(卷一百三十二)
(37)德光北还,初离东京,宿于赤岗,有大声如雷,起于牙帐之下。契丹自黎阳济河,次汤阴县界。有一岗,土人谓之“愁死岗”。(卷一百三十七)
(38)唐同光二年,日有背气,凡十二。三年九月丁未夜,遍天阴云,北方有声如雷,四面鸡雉皆雊,俗谓之“天狗落”。(卷一百三十九)
(39)元者,岁、月、日、时皆甲子,日、月、五星合在子正之宿,当盈缩先后之中,所谓“七政齐”矣。(卷一百四十)
例(39)中所说的“七政齐”,是指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与日、月排成一线的现象。
(40)尔雅曰:籥如笛,三孔而短,大者七孔,谓之“簅”。(卷一百四十四)
(41)—(42)武舞郎六十四人,分为八佾。左手执干。干,楯也,今之旁牌,所以翳身也。其色赤,中画兽形,故谓之“朱干”,周礼所谓“兵舞”。取其武象,用楯六十有四,右手执戚。戚,斧也,上饰以玉,故谓之“玉戚”。(卷一百四十四)
(43)十二律中,惟用七声,其余五律谓之“哑钟”,盖不用故也。(卷一百四十五)[14]
《新五代史》中“谓之”24例,兹列举如下:
(1)先时,庄宗攻梁军于夹城,得符道昭妻侯氏,宠专诸宮。宮中谓之“夹寨夫人”。(卷十四)
(2)(符存审)从战胡柳坡。晋军晨败,亡周德威,存审与其子彦图力战,暮复败梁军于土山。遂取德胜,筑河南北为两城,晋人谓之“夹寨”。(卷二十五)
例(1)和例(2)讲的是后梁朱温与李克用的争战之事。公元908年,李克用病死,朱温趁机发动了潞城之战,妄图一举灭晋。不料李存勖用兵如神,在大雾弥漫中,发动突然袭击。梁军守将符道昭败亡,他的妻子侯氏天生丽质、通晓音律,被李存勖当作战利品俘获。李十分宠爱她,人称“夹寨夫人”。清代翟颢在其著作《通俗编·妇女》中认为,“压寨夫人者,前无所闻,拟即夹寨之讹”。宋元以来的戏曲小说中的“压寨夫人”很有可能就是由此讹传而来的。
(3)庄宗闻之大怒曰:物归中国,谓之“入草”。王衍其能免为“入草人”乎?(卷二十六)
前蜀国第二代君王王衍把贸易中出口到中原的东西称为“入草”物,有鄙视胡族建立的朝廷的意思,因而招来了杀身之祸。
(4)(苏)逢吉为人贪诈无行、喜为杀戮。高祖尝以生日遣逢吉疏理狱囚以祈福,谓之“净狱”。逢吉入狱中阅囚,无轻重、曲直,悉杀之……(卷三十)
后汉大臣苏逢吉为人贪婪狡诈、草菅人命,刘知远为祈福让他去赦免囚犯,他却领会错了刘的旨意,把囚犯杀个精光。(www.xing528.com)
(5)百官俸廪,皆取供军之余不堪者,命有司高估其价,估定又増,谓之“抬估”。章犹意不能满……(卷三十)
(6)—(7)民有过者,问其年几何,对曰若干,即随其数杖之,谓之“随年杖”;每杖一人,必两杖俱下,谓之“合欢杖”。(卷三十)
例(5)至例(7)中,“抬估”“随年杖”“合欢杖”讲的是王章、刘铢在五代时的丑行,他们侮辱士人,对百姓十分刻薄,后来皆在变乱中为人诛杀。
(8)赵光逢,字延吉,父隐,唐左仆射。光逢在唐以文行知名,时人称其方直温润,谓之“玉界尺”。(卷三十五)
赵光逢(?—927),字延吉,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人。唐代尚书右仆射赵隐长子。他的一举一动都很守规矩,当时的人把他看作像“玉界尺”那样正直温和的人。他的品行可比“君子儒”。
(9)其后,友谦叛梁降晋。晋王将即位,求唐故臣在者,以备百官之阙。友谦遣(苏)循至魏州。是时,梁未灭,晋诸将相多不欲晋王即帝位。晋王之意虽锐,将相大臣未有赞成其议者。循始至魏州,望州廨厅事即拜,谓之“拜殿”。及入谒,蹈舞呼“万岁”而称臣,晋王大悦。(卷三十五)
苏循(?—922),为人巧言谄媚,阿谀奉承,毫无廉耻。曾被朱温驱除出朝廷,后投靠朱友谦,朱友谦叛变投靠李存勖时派他前往魏州(今河北大名)。这时李存勖想称帝,但他父亲的托孤宦官张承业坚决反对,因此大臣们都不赞成。而苏循刚到魏州就对着州府(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政府办公楼)跪拜,称之为“拜殿”。
(10)夫为君子者,固尝寡过,小人欲加之罪,则有可诬者,有不可诬者,不能遍及也。至欲举天下之善,求其类而尽去之,惟指以为朋党耳。故其亲戚故旧,谓之朋党,可也。交游执友,谓之朋党,可也。宦学相同,谓之朋党,可也。门生故吏,谓之朋党,可也。是数者,皆其类也,皆善人也。故曰:欲空人之国而去其君子者,惟以朋党罪之,则无免者矣。夫善善之相乐,以其类同。此自然之理也。故闻善者,必相称誉,称誉则谓之朋党。得善者,必相荐引,荐引则谓之朋党,使人闻善不敢称(誉),则人主之耳不闻有善于天下矣。(卷三十五)
例(10)是欧阳修在史书中的一段话,“谓之”在这里用作排比的修辞语,故视作一例。该文通篇论述了一个观点,即“小人无朋,唯君子有之”的观点。下面是该段文字的译文:
(因为)那些君子虽然很少有过错,小人想强加上罪名,有可以诬告的,也没办法诬告的,不可能都找到借口。至于想把全天下的君子都一下去掉,只有指认他们为朋党了。所以他们的亲戚故旧,可以称之为“朋党”;友好往来的,也可以称作“朋党”;一起学习做官的,也可以称作“朋党”;门生故吏,还可以称作“朋党”。这些都是一类人,都是好人。所以说,想亡人之国而除掉它的君子的人,只有以朋党来问罪,那就没有能逃脱的。[15]
朋党问题历来是统治阶级比较忌讳的事情。道德高尚的人往往品行高洁,不去捕风捉影,更不会东家长、西家短地包打听各方面的信息;因而君子往往在信息、新闻的获取方面有一定的劣势。而品行卑劣之人往往结党营私、串通一气,四处煽风点火、制造舆论,五代的好多历史故事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从信息、舆论、新闻的传播角度来看,君子的传播能力是大大不如所谓的“小人”的。
(11)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卷三十七)
例(11)中,在欧阳修生活的北宋年间,仍能在山西太原地区听到那些所谓的“御制”的曲子在民间传唱。李存勖,字亚子,当时人也称“亚次”。不知道这是不是方言讹变的缘故。
(12)(张)筠居洛阳,拥其赀,以酒色声妓自娱足者十余年,人谓之“地仙”。(卷四十七)
张筠(?—938),海州人(今江苏连云港),世代经商,后官至节度使,因为其家庭富有,为官时并不搜刮民财,且乐善好施,百姓对其较有好感。他晚年尽情享受,快活似神仙,故人称“地仙”,意思是“神仙下凡”“地上的仙人”。这也算得上是五代时的一朵“奇葩”。他的弟弟张抃品位就低多了,因为在庄宗死难的变局中获得了前蜀王衍的大量财宝而暴富,却因为做马匹生意不佳而郁郁而终。
(13)(白)再荣默然,乃止。而悉拘尝事麻答者取其财,镇人谓之“白麻答”。(卷四十八)
(14)(安)叔千状貌堂堂,而不通文字,所为鄙陋,时人谓之“没字碑”。(卷四十八)
安叔千是沙陀人,武将出身,相貌堂堂而不识字,人称“没字碑”。用现在的话来讲,即“绣花枕头”。《新五代史》中记载,耶律德光南下中原时直呼其名地称安叔千之为“安没字”。
(15)(徐)温客尤见信者,惟骆知祥、严可求。可求,善筹划;知祥,长于财利。温尝以军事问可求,国用问知祥,吴人谓之“严骆”。(卷六十一)
例(15)是《新五代史·吴世家第一·徐温》中的文字。“严骆”是五代吴国严可求与骆知祥的并称,前者为军事专家,后者为理财高手。
(16)(李)景以冯延巳、常梦锡为翰林学士,冯延鲁为中书舍人,陈觉为枢密使,魏岑、查文徽为副使。梦锡直宣政殿,专掌密命;而延巳等皆以邪佞用事,吴人谓之“五鬼”。(卷六十二)
冯延巳曾官至宰相,他与魏岑、陈觉、查文徽、冯延鲁五人被称为“五鬼”。这固然是政敌的攻击之辞,但他政治上的无能也是众所周知的。冯延巳当政期间,先是进攻湖南,大败而归,后是淮南被后周攻陷,冯延鲁兵败被俘。他与宋齐邱、陈觉、李征古等人为同一派系,被称为宋党;而孙晟、常梦锡、韩熙载等人则为另一派系,有人称之为反对党。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描绘了韩熙载为了躲避政敌攻击,故作寻欢作乐之态,让他的对手和皇帝放心。
(17)王建,字光图,许州舞阳人也。为人隆眉广颡,状貌伟然,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卷六十三)
王建是前蜀国的建立者。按照一般的思维逻辑,这种无赖之徒在安定的社会只能混迹于下层社会或者关在监狱中。但这个杀牛、走私盐巴、偷驴子的“贼王八”却因为风云际会成为前蜀国的开创者。“贼”,古时称江洋大盗,乃祸国殃民之人;而“王八”一词民间似从五代时已用来骂人了。
(18)蜀人富而喜遨,当王氏晚年,俗竞为小帽,仅覆其顶,俛首即堕,谓之“危脑帽”。(王)衍以为不祥禁之。(卷六十三)
(19)周太祖少贱,黥其颈上为“飞雀”,世谓之“郭雀儿”。(卷七十)
周太祖,即郭威(904—954),是历史上著名的有仁德的皇帝,因为其脖子上有一个飞雀的刺青,人们称他为“郭雀儿”,用现在的话,即“郭麻雀”。
(20)(耶律阿保机)自号天皇王,以其所居横帐地名为姓,曰世里。世里,译者谓之耶律。名年曰天赞,以其所居为上京,起楼其间,号“西楼”。(卷七十二)
耶律阿保机,清代史书中改称“安巴坚”,“耶律”是姓。这是欧阳修对“耶律”之姓氏的考证与解释,而其女婿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则认为是“刘”的译音,契丹族敬慕刘邦,故以刘为姓,“刘”在契丹语中即读作“耶律”,“耶”似为发语词。
(21)阿保机见之,果大喜,以谓自天而下。阿保机僣号,以(韩)延徽为相,号政事、令契丹,谓之“崇文令公”。(卷七十二)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872—926),又名耶律亿,是契丹的第一位皇帝。韩延徽(882—959),字藏明,幽州安次(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人,辽国的开国功臣。他是契丹最早继续倡导“胡汉分治”的汉族政治家,起初和冯道在刘守光手下共事,后被派往出使契丹,被阿保机相中,成为其重要的谋士。多年后因思念故乡,南奔晋王李存勖。例(21)即讲述了他因在晋王府与王缄不和,担心遭到迫害而北归契丹。阿保机并没有责怪他。反而被拜为宰相,颁布政令,使契丹走上了“崇文”的汉化之路,奠定了辽国雄起的大略。
(22)德光大悦,顾其左右曰:汉家仪物,其盛如此!我得于此殿坐,岂非真天子邪?其母述律遣人赍书及安巴坚眀殿,书赐德光。眀殿,若中国陵寝下宫之制,其国君死,葬,则于其墓侧起屋,谓之“眀殿”。(卷七十二)
(23)契丹破其腹,去其肠胃,实之以盐,载而北。晋人谓之“帝羓”焉。永康王兀欲立,谥德光为嗣圣皇帝,号阿保机为太祖、德光为太宗。(卷七十二)
例(22)和例(23)讲的都是辽太宗耶律德光(902—947)的事,公元927—947年在位。例(22)记载其称帝前后的各项工作。例(23)中的“帝羓”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木乃伊皇帝”的意思。耶律德光入主中原后,因其祸国殃民,动辄屠城,遭到中原地区人民的强烈反抗,在返回北方的途中死了。其部下依契丹旧俗,把他的遗体制成干尸带回安葬。
(24)述律立,改元应历,号天顺皇帝,后更名“璟”。述律有疾,不能近妇人,左右给事,多以宦者。然畋猎好饮酒,不恤国事,每酣饮,自夜至旦,昼则常睡,国人谓之“睡王”。(卷七十三)
“睡王”,即耶律璟(931—969),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天禄五年(951年)九月,辽世宗耶律阮被耶律察割等人所杀。耶律璟随即诛耶律察割,即帝位,成为大辽第四任皇帝。
《十国春秋》中“谓之”例句多与《旧五代史》《新五代史》里的例句重复,共49例。兹以其1—28卷进行计量考察。兹列举如下:
(1)王与钱氏不相能,常命以大索为钱贯,号曰“穿钱眼”。两浙亦岁以大斧科柳,谓之“斫杨头”。(卷一)
此例记载了唐末杨行密与钱氏政权相互攻讦之事。
(2)张训,其先广陵人,祖昇,唐末官清流令,卒葬滁,遂为清流人。训,勇悍多胆略,时人谓之“大口张”。(卷五)
张训祖籍是江苏扬州,因祖先到清流(今安徽滁州市)做官,遂成为在清流出生之人。他生性勇敢强悍,人称“大口张”,用今天的话来说即“张大嘴”。杨行密封吴王时,他任司徒。
(3)(徐)知诰闻而嗟叹久之,颇憾焉。台符常请括定田赋,每正苗一斛,别输三斗,官授盐一斤,谓之“盐米”。(卷十)
(4)(徐)知诰武义元年,拜左仆射参知政事,国人谓之“政事仆射”。(卷十五)
例(3)和例(4)讲的都是徐知诰的事。徐知诰(889—943),吴国大将徐温的养子,后篡位建立了南唐,恢复原来的姓名李昪。他开国后采用了歙州(安徽歙县)人汪台符的方案,按照田力的等级征收赋税,在百姓交粮时,于民便利,以米换盐,受到百姓欢迎。
(5)岭南妖贼张遇贤,犯虔州。遇贤兵皆绛衣,时谓之“赤军”。(卷十六)
例(5)讲的是岭南张遇贤起义的事,因其军服为深红色,故称“赤军”。
(6)民间……积纸为甲,农器为兵,号“白甲军”。(卷十七)
例(6)讲的是南唐百姓起义的事。后周于956年攻伐南唐,南唐城池陷落大半,百姓不堪南唐压迫,自发给后周军队送粮、送酒等。然而后周将领草菅人命,毫不体恤百姓,南唐人民纷纷起义,以纸作铠甲,名为“白甲军”。
(7)又帝(烈祖)在位,常构一小殿,谓之“龜头”,居常处以视事。(卷十六)
(8)每岁,大江春夏暴涨,谓之“黄花水”。及宋师至,而水皆缩小,国人异之。(卷十七)
(9)—(10)客户有三丁者出一卒,谓之“团军”,后作“拔山军”。保大中,许郡县村社竞渡,每岁重午日,官阅试之,胜者给彩帛、银椀,谓之“打标”。(卷十七)
例(7)至例(10)讲的都是南唐的事情。烈祖即李昪,以龟头状的便殿为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江宁府(今南京)等地把春夏之季的水汛称之为“黄花水”。另外,端午节时南唐地区的龙舟赛事也十分流行。
(11)初平建州,兵所擒获惟以全活为务,闽人德之。且行师常载佛事以行,人皆谓之“边罗汉”。(卷二十二)
(12)贾崇,少勇果,俗谓之“贾尉迟”。事烈祖,积官至侍卫都虞侯。(卷二十三)
(13)(卢)文进在金陵时,为客言往陷契丹。常猎于郊,遇昼晦如夜,星象灿然,大骇,偶得一土人问之,曰:此谓之笪日,何足异?顷自当复。良久,果如其言,日方午也。(卷二十四)
例(11)至例(13)讲的几个南唐人物皆当时的英雄豪杰类人物,如人称“活菩萨”的名将边镐。而人称“贾尉迟”的贾崇则有可能是一个“假尉迟”,因后来与后周军队作战失利,而被贬长沙。卢文进,即上文提到的“走北闯南”、女儿外号“女学士”的那位。他后来投靠南唐,讲起往事时,称契丹人把日食叫作“笪日”——大概由于日食时白天昏暗如夜。
(14)林仁肇,建阳人,刚毅多力,身长六尺余,姿貌伟岸,文身为虎形。事闽为禆将,与陈铁齐名,军中谓之“林虎子”。(卷二十四)
林仁肇(?—972),建阳(今福建南平)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将,因身上刺有虎形文身,故名为“林虎子”,即“林中飞虎”的意思。北宋建立后,林仁肇力劝南唐后主,请求收复淮南,未被采纳,改任南都留守。开宝五年(972年),南唐后主中了宋太祖的反间计,将林仁肇杀害。不久,南唐灭亡。
其他还有“谓之陈橘皮”(指乔匡舜)、“谓之韩徐”(指韩熙载、徐铉)、“谓之江高”(指南唐江文蔚、高越)、“谓之铺殿”(指徐熙的画作被南唐主挂在宫中)、“谓之掉书袋”(指彭利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老学究”“老夫子”)、“谓之命灯”(指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时佞佛,任由佛徒胡作非为干政,让罪犯花钱买命或抵罪)、“谓之陈百年(指江西饶州道人陈允升)、“谓之淘虏”(蜀中兵丁有抢劫山中流民的恶习。王建攻取蜀地时,王先成劝王宗侃招安从彭州逃离出来的百姓)、“谓之南州”、“谓之锁峡”、“谓之十哲”、“谓之赵圣人”、“谓之应梦罗汉”、“谓之惊婚”(指后蜀孟昶时百姓因害怕未婚女子被选入宫而将其火速出嫁)、“谓之水狱”、“谓之土龙”、“谓之李老虎”(指李琼,每顿饭都要吃十几斤肉)、“谓之邓驼”(指邓洵美)、“谓之笕头神”、“谓之王百艺”、“谓之撩清”、“谓之随使百姓”、“谓之瓜战”、“谓之三罗”、“谓之宅泣”(顾全武在宅子建好之时,梁、窗都有水流出,不能居住。他怀疑是攻打苏州昆山时以水淹城而遭的报应,所以有“宅泣”之说)、“谓之虎子”(指杜建徽)、“谓之身丁钱”、“谓之招宝侍郎”、“谓之尸解”、“谓之北海”、“谓之高足椀”。
另外,已在《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中出现过的例子就不一一罗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