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简牍地理研究:今地域范围地图

秦简牍地理研究:今地域范围地图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判定木板地图所表示的今河流、山谷及其地域范围,大致有两条途径:其一,是比对木板地图所写绘河流、山谷与今地理环境的相似性。再次,地图3 表示的分水岭界线,与今花庙河与永川河、东柯河的分水岭界线、走向完全一致。以秦对地图管理的严格和对人身控制的严厉,放马滩墓主人恐不能将涵盖地域广泛的地图随葬地下。

秦简牍地理研究:今地域范围地图

判定木板地图所表示的今河流、山谷及其地域范围,大致有两条途径:其一,是比对木板地图所写绘河流、山谷与今地理环境的相似性。其二,是利用地图的注记地名与传世文献所载地名定位的一致性。此前的研究者皆不出此二途。此外,还必须充分考虑木板地图各图幅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者对第二图组表现的水系的研究最为出色,张修桂先生首先通过图中里程数据,将其水系干流局限在25 公里范围内,然后通过源流方向、峡谷位置、支流对应、干流长度等四个方面详细考证地图4、地图6 所表示的就是今花庙河,它源出放马滩东北,西南流至放马滩南,折南流经燕子关、党川、黄家坪、花庙,最后继续南流进入徽县称永宁河而注入嘉陵江[20]曹婉如先生则指出今地图上的东沟、西沟即木板地图之东卢、西卢,今燕子关即木板地图之“燔夬闭”(曹文作“杨夬闭”)。[21]唯张氏说:“燕子关之名与燔史关尚有谐音关系,或是语音文字演变的结果。”[22]则似不确。晚清民国编修地方志都说燕子关原为现子关,[23]现子关见《方舆胜览》卷六十九《利州西路·天水军·山川》“现子关”条:“去天水县百里,对陇州吴山路。”[24]《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九《巩昌府附巩昌卫》“石榴关”条下亦云:“现子关当陇川、吴山之大路。”[25]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七十四《甘肃统部·直隶秦州·山川》“燕子山”条:“在州东南一百十里,有燕子关。地多林木,党水出焉,东流入嘉陵江。”卷二百七十五《关隘》“石榴关”条下云:“又有现子关,去天水县百里。《元统志》:……现子关对陇州吴山路。《通志》: 石榴关在州东南九十里。又十里为燕子关,即‘现子’之讹也。”[26]可见此关南宋称现子关,后讹为燕子关,以迄于今。木板地图作“燔夬闭”,当是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名称的缘故,恐与读音无关。

曹婉如、张修桂对第二图组论证详确,应该就是今自花庙以上的花庙河,无可置疑。二位先生之所以在摆错地图方位的前提下仍能准确判断此地图所表示之今地理范围,盖因第二图组所绘河流有东卢、西卢、北道口等方位名词,即便是摆错地图方位,也不影响对该河流实际流向的判断。东卢、西卢既位于河流两岸,北道口位于河流上游,则此河干流只能是自北向南流,而无论南方在上还是北方在上都不影响对河流实际流向的判断。但对第一图组而言,由于没有类似的方位指示词,地图方位摆错则意味着河流流向完全相反。前此学者皆认为木板地图为北上南下方位,则第一图组所绘两条河流就只能是从北往南流,从而将河流的实际流向完全弄反了。

现在我们既然知道了第二图组为自北向南流之花庙河,则与它相对而流,隔着一道分水岭的,理应就是今东柯河和永川河。这是由前文论证各图之间相互关系推导出来的。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下述四个方面加强论证。

首先,东柯河、永川河从南向北注入渭河,地图1 左边(东边)那条河即东柯河,右边(西边)那条即永川河。地图1 下方的那条弯折的曲线和地图2 下方的横线亦即渭河。地图1 中位于“□里”与“”之间的那条短横线,当是从西向东流注入渭河的藉河。渭河和藉河不是地图表现的重点内容,地图的作者并没有完全表示,仅作示意而已。从总体上看,木板地图与今地理形势相符。

其次,地图1 右边的永川河右侧有四条支流,今永川河亦有四条支流。今永川河在甘泉(甘泉寺)附近分叉,其上流另有五条小支流,木板地图1 之上流亦有五条支流,只不过木板地图的支流较偏向左边(东边),与今地图居中稍偏西略有差异,这也许是古地图画法不够精确的缘故。今东柯河在街子以上分叉,表现为众多的支流。地图1 左边(东边)在中田附近分叉,亦表现为众多支流。从地图2 看,乍格、光成所在那条支流,当是今地图中流经陈家山的那条支流;地图2 中的明溪,与今流经仙人崖的那条支流相当;地图2“□西山”“故束谷”所在的那条支流,则与今滩子(滩子头)处的分叉支流形似。地图1 在封丘附近有一条自西向东折北入今东柯河的支流,在今地图上不见,然而在20世纪50 年代1 比5 万的军用地图上,还分明可见有一条干涸的古河道与之相当,可见这条小河今已消失不见了。所以,从永川河、东柯河的流向,及其支流的分布看,与木板地图也是大体相当的。

再次,地图3 表示的分水岭界线,与今花庙河与永川河、东柯河的分水岭界线、走向完全一致。(www.xing528.com)

最后,今东柯河上游有苦托峡,又名峡,当是音近讹变。从上文各图相互关系的分析看,此峡应即地图7 的苦夬。此外,木板地图的苦谷,从图中所处地理位置和河流走向看,应即今花庙河上游之窄峡子沟。由苦夬的地理位置,又可推导出广堂夬的位置。现将苦夬、苦谷、广堂夬、广堂画在今地图上(见图6-8),图中可见苦夬与苦谷仅隔一道分水岭,广堂夬与广堂亦彼此邻近。由这4 个地名的内在联系,亦可证明木板地图所表现的即今东柯河、永川河与花庙河。

图6-8 放马滩木板地图所反映的今地域范围示意图

总之,整个放马滩地图主要表示了三条河流,即东柯河、永川河以及永宁河上游的花庙河,其地域范围,东西约40 公里,南北约50 公里,约计2000 平方公里。这个地域范围,还可以有两点旁证。

第一,按照本方案,第一图组与第二图组表示的地域范围大致相当。由于木板的大小相近,由此亦可推测二个图组的比例尺也是一致的,不致相差悬殊。根据整理者的意见,木板地图“从木质、尺寸、制作痕迹看,系一次制作而成。地图内容,从用笔技术、地形、水状、图形走向、构图思路、地名、字体墨迹看,不仅是一次绘制而成,而且各图之间有必然的联系”[27]。这个意见,可以印证我们的结论。

第二,考古工作者根据墓葬规模和随葬器物,推测放马滩一号墓主为士一级人物。[28]我们以为其职务大概相当于县乡一级的地方官吏。王庸先生曾推测秦代地图由御史中丞掌管。[29]新出里耶秦简牍有云:“其旁郡县与椄(接)界者毋下二县,以□为审,即令卒史主者操图诣御史,御史案雠更并,定为舆地图。有不雠、非实者,自守以下主者……”[30]可知秦对地图管理严格,各级官员各负其责。以秦对地图管理的严格和对人身控制的严厉,放马滩墓主人恐不能将涵盖地域广泛的地图随葬地下。而按我们考定,放马滩地图东西40 公里、南北50 公里,这样的地域范围,与墓主人生前的身份地位是相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