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改革的最终指向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用教育评价改革“倒逼”课程建设、教师发展等学校全面改革,是力量,也是途径。评价改革的变化必然引起教师与学生关注考试内容的变化。那么语文阅读考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试题的变化。
这是小学语文PISA测试题,题目为《刷牙》。原文:是不是我们刷牙时间越长、力气越大,牙齿就会越干净呢?英国的研究人员说并非如此。他们实际尝试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最终提出了最佳的刷牙方法。刷两分钟,不要太用力,这样效果最好。如果刷的太用力,就会损伤你的牙釉质和牙龈,还没法清除食物残留和牙菌斑。本特·汉森是一位研究刷牙的专家,她说用握笔的姿势握住牙刷是个好主意。“从一角开始,沿整排牙齿刷,别忘了舌头!实际上它上面也会有大量导致口臭的细菌。”
问题一:这篇文章是关于什么的?
A最佳的刷牙方法B最好的牙刷
C牙齿健康的重要性D不同人刷牙的方法
问题指向认知活动:找文章的主要观点——整合和解释。
问题二:英国研究者有什么建议?
A要尽可能经常刷牙B不要设法刷舌头
C不要太用力地刷牙D刷舌头要比刷牙齿更频繁
问题指向认知活动:提炼关键的信息——提取和整合
问题三:根据本特·汉森的观点,为什么要刷舌头?
只需指出清除细菌、或消除口臭、或两者都写。
问题指向认知活动:为重要信息找寻理由——作出解释。
问题四:为什么文中提到笔?
A帮助你理解怎样握牙刷(www.xing528.com)
B因为用笔和牙刷都是从一角开始
C表明可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刷牙
D因为刷牙要像写字那么认真
问题指向认知活动:反思和评价文本——反思与评价。
下面是北京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完成14—16题:
14.阅读文章,请你说出作者在与蒲公英的“默契”中得到了哪些感悟,这些感悟又是怎样形成的。(4分)
15.老师在田野上的讲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请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老师的讲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4分)
16.阅读前三段,就其内容或写法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这个问题对于你阅读这篇文章会有怎样的帮助。(4分)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来看看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对马的态度。
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纵观各类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变化:文字量加大、多文本阅读、非连续文本阅读▲综合性,听说读写的综合▲情境性,对接学生的语言生活▲应用性,为学生的真实语言文字运用提供典型范例▲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考查学生思维的题目量增大,对应的是学生高阶思维的考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