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共同财富:时代语文三维阅读四年级下册

人类共同财富:时代语文三维阅读四年级下册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将“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杰作”的称号授予世界上19项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现形式。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民族,人们生活的背景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但在历史舞台上,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巧夺天工的手绘艺术瓦努阿图沙画由于具有多种功能以及极高的传统与美学价值,于2003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归属传统知识技艺类。

人类共同财富:时代语文三维阅读四年级下册

在岁月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一颗颗凝聚了民族智慧的明珠,见证着文化的历史。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将“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杰作”的称号授予世界上19项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现形式。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民族,人们生活的背景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但在历史舞台上,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有保护它的义务。

(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斯洛伐克新兵舞[7]

斯洛伐克共和国是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面积4.9万平方公里,居民约542万。西北邻捷克,北邻波兰,东邻乌克兰,南邻匈牙利,西南邻奥地利,首都和最大城市均为布拉迪斯拉发。

斯洛伐克新兵舞是一种即兴的舞蹈,是居住在斯洛伐克的南摩拉维亚和捷克林兹地区的所有年龄段的男子最喜欢的一种舞蹈。舞名来自德文Werbung(后变为Verbunk),意思是招募新兵,反映了起源于18世纪招募年轻男子做军队舞蹈者和士兵的初意。如今,斯洛伐克的大部分乡镇的民间舞蹈团都会表演新兵舞,表演主要与节庆有关。

斯洛伐克新兵舞的伴奏音乐是一首新匈牙利歌曲,基本乐器小提琴、黑管和风琴。舞蹈表演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表演从一首歌曲开始,然后是慢舞部分,再进入加快速度的舞蹈部分。“新兵舞”极富斯拉夫民族特色,舞者不受严格的编舞限制,完全是一种自发的个人表达。

斯洛伐克新兵舞的表演不受场地限制,任何宽阔的硬地面都可以作为表演场地,在草坪上铺搭上木地板就成了很好的舞台。在乡村或社区,每逢重大活动或节日庆典都要表演“新兵舞”,舞者身着鲜艳的具有浓郁斯拉夫民族特色的服装、脚蹬马靴,几人为一组翩翩起舞。舞场的一边是观舞的同样身着斯拉夫民族服装的姑娘,似乎是代表着舞台的背景。

“新兵舞”是所有斯洛伐克斯拉夫男人熟悉和喜爱的一种文化活动,大人、孩子无不乐此不疲,在一些地区还经常会举办“新兵舞”的竞技比赛,斯洛伐克新兵舞分独舞、群舞、对舞等多种形式。斯洛伐克新兵舞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强调跳跃的舞蹈,在快舞当中,舞者在欢快的小提琴旋律的伴奏下或蹲舞或高高跃起,做出种种优雅的高难度动作。节日活动中的“新兵舞”表演最为壮观,几十名舞者在宽阔的场地上翩翩起舞,尽情地用舞蹈表达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斯洛伐克新兵舞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舞者对音乐的理解都具个人和地域特点。斯洛伐克新兵舞根据区域不同有六种不同的样式,舞蹈的构图和节奏多种多样。这些样式从20世纪早期逐渐演化并进一步发展到今天,这种舞蹈是地方风俗、典礼仪式和庆祝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各种场合,如国际民间艺术节的年度最佳舞者竞赛上表演。2005年,斯洛伐克共和国申报的“斯洛伐克新兵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相信这一殊荣将促使更多人去了解、去研究斯洛伐克新兵舞,从而领略其独具民族风情的魅力。

(二)瓦努阿图人的沙画世界[8]

曹 云

瓦努阿图独有的传统艺术——沙画,是为数不多流传至今的原创沙画传统。沙画不是单纯的图案,而是由歌曲、故事、宗教和世俗知识所交织成的综合体。这种“书写”不仅是当地悠久的艺术表现形式,还依靠不同背景有着不同的作用。它是用来记录和传播神话故事的工具,是一种真实的通信手段,是具有多种作用的“写”的形式。深入而言,它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宗教仪式、冥想和交流。

与沙画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发生在朋友的婚礼上。表演者双手舞动细沙,画出一幅幅生动的景象。新人从相遇到相爱的故事在细沙的隐现中,仿佛电影一般被勾勒出来,美妙极了。我被这温馨浪漫的影像感动了,于是便开始了对沙画的探索。

孜孜不倦的探索中,我发现了一个沙画世界——存在于遥远的大洋洲,比婚礼沙画更令人惊奇和感动的沙画艺术,那就是瓦努阿图沙画。

婚礼上的沙画表演很难与瓦努阿图沙画艺术相媲美。瓦努阿图沙画是瓦努阿图土著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绝活,较之世界其他地区的沙画艺高一筹。那是在露天的沙地、撒满火山灰或泥土的地面上,用手指直接勾画出的各种图案。

沙画诞生地瓦努阿图,一个令人神往的国家,如珍珠般散落在太平洋西南部的国度。

神秘的美拉尼西亚文化

在广垠浩瀚的太平洋上,有着大大小小无数个岛屿,这些岛屿分别组成了几十个不同的国家,瓦努阿图便是这其中的一员。瓦努阿图位于斐济和澳大利亚之间,是由呈Y形排列的83个岛屿组成的岛国,其中68个岛有人居住。主要的岛屿有桑托岛(Espiritu Santo)、埃法特岛(Efate)、马拉库拉岛(Malakula)和塔纳岛(Tanna)。这里人口约26.5万,仅相当于中国一个小城镇的人口。农业和旅游业是瓦努阿图的经济支柱。

虽然瓦努阿图建国于1980年,但它的历史却很悠久。据考证,瓦努阿图人的祖先是公元前3000年前后从东南亚经过印度尼西亚迁移过去的。他们通常以家庭和部落为单位,分散定居在各个岛屿上。那时候,每户人家都有一块祖传或由酋长分配的土地,世世代代在这座人间伊甸园里过着亚当夏娃式的生活,“吃饭一棵树,穿衣一块布”。

在瓦努阿图这一心之回归之地,在多元化文化的影响下,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默默地守护着朴实而神秘的美拉尼西亚文化。在这里,原始与现代和谐共存。一面是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一面是原始村落的椰林环绕、炊烟飘袅。在这里,你可以体验淳朴自然的民风,感受原始岛国的独特风情。

人们往往把拥有热带风光的岛国形容为天堂,而瓦努阿图不仅有着天堂般的美景,更是因为它悠久而独特的传统文化,使其成为太平洋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恰如一个绝色的美女,正徐徐向我们揭下神秘的面纱,等待着我们去欣赏,去感受……瓦努阿图虽然是个很小的国家,但这里传统文化之丰富,一定是你意想不到的。只要你来到这里,你就会远离城市的喧嚣,尽情享受阳光、大海、沙滩、美食,感受那些有着独特魅力的传统文化,而世界文化遗产——沙画便是瓦努阿图传统文化中令人叹为观止的一部力作。

巧夺天工的手绘艺术

瓦努阿图沙画由于具有多种功能以及极高的传统与美学价值,于2003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归属传统知识技艺类。

瓦努阿图沙画传统丰富而充满活力,已成为居住在瓦努阿图中部和北部岛屿80多个语言群体之间的沟通工具。比如,在安布里姆岛(Ambrym)上,沙画的图案就发现有180种。那里的原始部落艺术家用手指绘出的沙画,已成为一道著名的世界旅游景观。

瓦努阿图沙画的图案都是直接画在地面、沙土、火山灰或者黏土上的。画画的人根据想象的草图,用手指不间断地画下去,画出各种和谐的、经常是对称的几何图形。若隐若现的沙画图案多为抽象的几何图形及猪牛龟马、花鸟草虫等日常之物,或延展数米,精准严谨,似大师力作;或宽不盈尺,随意挥洒,似小童涂鸦。沙画裸露于天地间,经历风浪的侵蚀,很少能长期保持完整,又多了一种易逝和残缺的美。

具体来说,沙画首先是一种一气呵成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绘画与故事同时推进,相辅相成。画家用一根或两根手指当笔,用地面、沙土、火山灰当纸,一边浅唱低吟,一边按照一定规律,连续不断地画一条曲线。画家讲的、唱的是口口相传的故事,画的是与之相对应的、约定俗成的神秘符号。随着画家手指的挪移,线条不断延展,图案日渐丰满,故事跌宕起伏。故事讲完,画也画完,一幅匀称连贯、优雅规整的沙画图案跃然“纸”上。画一幅沙画,就是一场艺术演出,一次心与心的交流。目前,在瓦努阿图国家博物馆、《神秘园》生态博物馆等景点及国家艺术节等重大庆典活动中,都可看到沙画表演这一民间艺术展示。

我们有幸在瓦努阿图国家博物馆里观赏现场作沙画。沙画专家直接在沙面上使用手指作画,用一根手指画出一条线,不断延伸,组成优雅、匀称的几何学图案,不仅构图相当精确,而且所有线段几乎全是对称的。这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据介绍,一个沙画专家不仅要拥有图表、图案的丰富知识,而且也要深刻理解沙画的内涵,因为他必须能向观众阐明它们的意义。

沙画是瓦努阿图人身份的象征

沙画作为记录和传播宗教礼仪和神话故事的工具,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从中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宇宙观、部族体系、歌曲组合、农业技术建筑手工业和舞蹈编排。沙画也用作记载遗赠的财产并且传送仪式和神话知识,以及大量口头的关于本地历史的、技艺的、人文的各种信息,如当地宇宙学、系统亲戚关系、科学现象、歌曲联唱、技术耕作、建筑和工艺设计,以及舞蹈艺术图案等。瓦努阿图沙画已超越了“图”的概念,可以用不同方法来解读:可以是艺术品,也可以是信息的来源;或讲述故事,或签字署名;或是简单的留言,或是就某一对象沉思。沙画不是单纯的图案,而是由歌曲、故事、宗教和世俗知识所交织成的综合体。

瓦努阿图有100余种不同的语言,不同岛屿、不同部落间信息沟通与文化交流有一定困难。大自然赐予瓦努阿图无尽的沙滩,当地人便就地取材,将各种信息通过沙画这一形式记录下来。沙画每一笔线条,每一个起伏,每一处撇弯,都有特定含义,各种线条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不同意义,颇似我国的象形文字。它主要用于记录和传播财产遗赠、部族体系、宗教礼仪、神话传说、科学现象、耕作时令、家畜饲养、建筑手工、歌曲联唱、舞蹈编排等大量口头信息,涉及历史、技艺、人文等广泛领域,成为当地人记录和传播信息的工具。

让沙画远离消亡

目前,沙画仍旧流行于瓦努阿图各岛的众多部落之间,沙画图案已广泛应用于瓦努阿图钞票、邮票、花布、宣传材料设计及其他重要场合,成为瓦努阿图国家的名片和民族的骄傲。瓦努阿图沙画向外界打开了一扇展现其独特历史文化之窗,让我们一起分享瓦努阿图这份民间艺术之美。

然而,这种艺术经常被旅游宣传以及其他商业目的所借用。如果不给予特别的关注,长此以往任其发展,仅仅从审美的角度去看待沙画,沙画将失去它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和原本的社会功能。

为了弘扬沙画艺术、普及沙画知识、提高各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瓦努阿图中小学经常举行沙画比赛。2008年的比赛期间,组委会共收到全国近50所中小学2400多份沙画作品,有的甚至来自瓦努阿图最南部的塔菲亚省。瓦努阿图邮政公司及瓦努阿图航空公司等也积极参与,提供赞助。最后,马朗巴省马勒库拉岛的4名学生夺得头奖,获得减免2009年全年学费的奖励。

当我们开始怀念纯粹的自然、纯粹的情感,我们可以背对喧嚣都市,飞越太平洋,来到瓦努阿图。在这里寻找沙画艺术的足迹,漫步在某个小岛上,用心静静聆听古老灿烂的历史,体会源远流长的文化,感受当地人民的热情……

(三)“死者在棺,生者狂欢”——墨西哥亡灵节[9]

张晓沁

“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墨西哥人从古代印第安人哲学中继承了这种对生命的达观看法。因此每年的亡灵节,人们祭奠亡灵,却绝无悲哀,甚至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意在与死去的亲人一起欢度节日。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

墨西哥是美洲大陆印第安古文明中心之一,闻名于世的玛雅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均是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创造出来的。印第安人的节日特别多,与古代印第安人宗教仪式的纷繁复杂有关。印第安人崇奉万物有灵,各部落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图腾崇拜的宗教仪式。一些仪式流传演化下来,就成为至今魅力犹存的独特节日。

亡灵节是墨西哥最独特的节日之一。听到“亡灵节”这三个字,一般人会认为这是寄托哀思的节日,人们会怀着悲痛的心情度过。但墨西哥人不但不会如此,反而会举国欢度。亡灵节部分起源于古代印第安人的宗教仪式。在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之前,墨西哥人就有过亡灵节的习俗,它源于前西班牙时代居住在米去肯(Michoacan)山区的拉斯科(Tarasco)人的风俗,最少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古代印第安人的亡灵节差不多从7月底8月初开始,要持续热闹一个多月的时间。当时的死神是一位女性,宗教仪式的祭祀对象是孩童和死去的其他亲人。西班牙人征服拉丁美洲之后,把这个宗教仪式时间移到了11月开始的两天之中,与天主教万圣节时间相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土著宗教仪式和西班牙人的宗教节日相融合,产生了现今墨西哥的亡灵节。

在西班牙人来到美洲大陆以前,生活在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印第安人并不惧怕死亡。他们认为,人死后会根据各自不同的死亡方式去不同的天堂,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新生活方式的起点。从公元16世纪至18世纪,西班牙人来到美洲,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墨西哥人这种对死亡的豁达态度。公元19世纪末期,墨西哥著名版画家何塞·瓜达卢佩·波萨达(Jose Guadalupe Posada)用他一系列的版画作品重新唤起墨西哥民族对于死亡的豁达和调侃的态度。也是从这时起,每到亡灵节,报纸、杂志上就会出现政要和名人的骷髅画。此后,墨西哥民族珍视文化传统、追求民族个性的主导思想把这种对于死亡的调侃逐步推向极致。

与骷髅共舞

墨西哥的亡灵节与美国的万圣节虽然在时间上很接近,有些庆祝形式也雷同,但它还是有自己的特点:诙谐、热闹、神圣,是墨西哥人彰显亲情、怀念祖先、保持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全民节日。从11月1日下午开始,几乎所有的机构都会停止办公。11月2日更是属于法定假日,人们都回家或回乡去和逝去的亲人团聚。印第安土著人认为,只有善待亡灵,让亡灵高高兴兴地回家过个节,来年活着的人才会得到亡灵保佑,无病无灾,庄稼也会大丰收。这是一个生者纪念已故亲人的特殊节日。他们相信亡灵在每年的这一天会回家。

在亡灵节里,墨西哥人的快乐天性表露无遗。他们会在一块空地上建一个简单的“墓地”,很多著名人物包括现任总统、各部政要、各界明星,都会在这个“墓地”发现自己的名字或写着自己名字的骷髅头像和墓碑。在墨西哥城的宪法广场(zoCALo)上,有首都各区政府精心布置的祭坛,装饰着五颜六色的剪纸、黄色的万寿菊、美味的墨西哥传统食物,以及造型各式各样的骷髅。通常每个祭坛都有一个主题,比如纪念某位名人、总统、艺术家、演员等;宣传环保;号召人们不要忘记墨西哥的历史和传统;有的祭坛则表现了行业特点。墨西哥面包工业协会甚至会在广场上用砖头搭起大烤炉,现场烘烤亡灵节面包和糕点,免费送给老人和儿童。不少男女老幼戴着鬼样面具,穿着印着白骨的鬼怪衣服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行,表示亡灵归来。观看的人们纷纷与“鬼”合影,并载歌载舞。广场另一边的印第安民族歌舞热情奔放,路旁游人和群众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又跳又唱,欢声笑语不断,把亡灵节的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是这个节日中最高兴的群体——就如同美国的万圣节,他们会穿上各种鬼怪的服装,脸上画得“鬼模鬼样”或者戴上各种面具,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凑热闹”。

说到亡灵节,不能不提在墨西哥很流行的骷髅文化。史前墨西哥的一些部族,如阿兹特克人、玛雅人、纳瓦人等喜欢收集骷髅头作为战利品,并且在象征死亡和重生的宗教仪式上展示这些头颅。如今墨西哥人认为,只有死神才能公正地对待一切,用骷髅代表死神以表示公正最合适不过了;而且他们认为死亡是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所以他们对逝者、鬼魂没有畏惧感,反而有亲近感。因此,每年亡灵节前后,市场上的纪念品有不少是千奇百怪的“骷髅”,亡灵节的街头也会出现许多化装成死神、骷髅的人。中国人对骷髅的态度与此大相径庭,在中国骷髅代表晦气,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东西。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文化符号会产生不同的意义。(www.xing528.com)

亡灵节怎么过

设立祭坛是亡灵节的一个重要仪式。除了前面提到以“调侃”语调出现的祭坛,还有很多“正经”的祭坛。每年节前,在墨西哥的宪法广场上、各个政府机构的大门厅里,甚至每个主要办公室里,都可以看到精心摆设的祭坛和展示品,这是亡灵节一个不可或缺的仪式。展品中有一些必备的独具墨西哥特色的东西,如黄菊、骷髅形的糖、亡人面包、剪纸等,也有一些与世界其他民族相似的物品,如时令水果、酒类、先人和圣人的照片、民族图画,等等。在各家的祭坛上,还会摆上玉米羹、面包、粽子、辣酱、南瓜、甜点等供品,用巧克力制成骷髅头或骨架,写上已故亲人的名字,用以纪念亡灵并让亡灵享用。“亡灵节”祭坛上的面包与平常食用的面包是不同的,不同的形状又有不同的含义。不带“腿”的人形面包表示“鬼魂”;被叫作“罗斯凯特”的螺旋状面包表示生命的轮回;做成千层饼形状并带有装饰的面包“奥哈尔德拉”,则意在欢迎亡灵的归来。这些食物最终还是会被活人吃掉,但按照传统说法,这些食物在亡灵吃过之后就失去了营养。此仪式与中国人的祖宗牌位和过年时的祭祖有点儿相似,寄寓着希望已逝亲人回家看看的美好愿望。

亡灵节也是全家人团聚的日子。亡灵节前夕,全家人欢聚一堂,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当10月31日午夜教堂钟声敲响后,他们一边喊着已故亲人的名字,一边点燃祭坛上的蜡烛,并且在家门口撒上万寿菊花瓣、点上南瓜做的灯笼,为亡灵进家团聚引路。有的还要收拾好死者睡过的床,好让亡灵回家。

亡灵节另一个重要的活动是拜访墓地。墨西哥有一些公园墓地里布满各种搞笑的墓碑,比如用汽车轮胎做的墓碑,更有甚者就直接在墓前摆个手推独轮车当作墓碑!形状之怪、创意之多令人诧异,很多墓凭“墓碑”就能猜出墓主人的职业。与中国人扫墓时的情绪截然不同,墨西哥人的扫墓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狂欢。人们手持鲜花成群结队,拿着扫帚,带着食物和水,甚至雇了乐队一边歌唱,一边浩浩荡荡像游行似的走到墓地,去拜访已经一年没有“见面”的死去的亲人。在清扫了墓地、换好了墓前花瓶的清水、插好了祭祀鲜花、扫净了墓地周围之后,大家就开始跳起狂欢之舞以唤醒长眠地下的亡灵与之共舞,像极了一次野餐聚会。扫墓之后还会在墓地通往村庄或者小镇的路上撒下黄色的花瓣,让亡灵循着芬芳的小路归来。

用微笑面对死亡

墨西哥是个穷富差距很大的国家,但是不管多穷,别的节日可以不过,亡灵节一定是要倾囊操办的。有些人家家徒四壁,除了祭坛看不见别的家具,可奉上各种食物饮料的大方态度一点不亚于那些高门大户。一些墨西哥穷人辛辛苦苦干上一年,只为了在亡灵节能够招待一下那些在门口给他唱一曲的来宾。虽然节日表面上听起来有点阴郁,但是亡灵节已成为墨西哥举国上下共同狂欢的节日,参加节日的人们通常都很开心,甚至载歌载舞。节日强调庆祝这个主题的同时,也是对死去生命的一种尊敬和拜祭。

有的墨西哥人会带着一家人,拿着寝具和食物到墓地守灵,跟鬼魂一起过夜。亡灵节前夜的古老的墓地上,在墓碑前点燃数支蜡烛,摆放各色鲜花,教堂的钟敲响12下,然后燃放鞭炮,宣布小孩的亡灵归来了;11月2日到来时,教堂的钟再敲12下,宣布送走了小孩的亡灵,迎来了成人的亡灵。墨西哥人认为亡灵节是和逝去的亲人一年一度相聚的日子,是和他们共度的美好时光。正如他们在一句谚语里所描述的那样——“死者在棺,生者狂欢”。

墨西哥人把亡灵节过得像狂欢节一样,从根本上源自他们对于死亡所具有的豁达态度。但是,与我国的清明节情况类似,亡灵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在墨西哥大城市的影响正日益衰退,传统习俗越来越少,只剩下诸如家庭团聚吃粽子和孩子们化装讨要糖果的活动。不过,墨西哥政府还是努力宣传和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除了把11月2日定为法定假日之外,每年都会在宪法广场举办各种民俗活动,让墨西哥人民特别是儿童能够感受自己的民族文化魅力,缅怀祖先,和亲人共度一段快乐时光,也让那些来旅行的外国游客感受一下异国风情和古老的印第安文明。

(四)哥斯达黎加的牧牛传统和牛车[10]

背景简介

哥斯达黎加共和国位于中美洲南部。“哥斯达黎加”西班牙语意为“富饶的海岸”。面积5.11万平方公里。人口246万(1984年),白人占77%,印欧混血种人占20%,其余为黑人和印第安人。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首都圣约瑟(现译圣何塞)。1502年哥伦布第四次航行时发现哥斯达黎加海岸。此后西班牙殖民者曾多次入侵,1563年建卡塔戈城,哥斯达黎加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划归危地马拉都督府管辖。殖民统治时期,在西班牙殖民者的残酷奴役和压榨下,印第安人几乎被消灭殆尽。由于可供奴役的劳动力很少,西班牙殖民者不得不自己耕种小块土地,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

传统的牛车是哥斯达黎加最著名的工艺品。从19世纪中叶开始,牛车就被用来运输咖啡豆。从哥斯达黎加中央谷地,越过群山,送到太平洋海岸的潘塔热那斯,全程需要10~15天。牛车采用没有辐条的车轮,这是一种阿兹台克人的圆盘和西班牙辐条车轮的混合物,这是为使车辆穿过泥浆路时不至陷入泥沼。许多情况下,牛车是一个家庭唯一的运输方式,它也经常被当作社会地位的象征。

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哥斯达黎加的牧牛传统和牛车”榜上有名。1988年,更被哥斯达黎加政府正式规定为国家象征,使这项国粹成为哥斯达黎加民族的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定报告中说,虽然牛车是一件具体的东西,但是伴随它存在的哥斯达黎加民间传统和文化却是难以触及的珍贵遗产。

基本内容

哥斯达黎加的牛车不大,比我们常见的大车要小差不多一半,却用两头牛驾辕拉车,牛身往往比车厢还要长得多,看上去颇有些滑稽。一开始的哥斯达黎加牛车跟别处的并没有太多不同。19世纪中叶,咖啡种植在哥斯达黎加蓬勃兴起,由于咖啡种植园在内地中央谷地,而咖啡豆主要供出口,需要送到太平洋海岸的蓬塔莱纳港,路程遥远不说,道路狭窄坎坷,需要跋山涉水、穿林越莽,还要穿过隘口和沼泽,只有牛车才能适应这样的道路条件。在实践中,聪明的哥斯达黎加人发现,过大过长的车厢无法适应恶劣的道路条件,而传统的辐条车辆在通过沼泽时容易沾上很多淤泥,影响行车速度,因此他们将车厢缩短,车轮换成一块实心的大木头圆盘,于是便形成了今天的牛车结构。

在牛车上绘画和装饰牛车的传统始于20世纪初。圣何塞、阿拉胡埃拉等四个省的工匠开始在车厢和车轮上绘制传统的花纹,比如部族图腾、区域内代表性动植物和景观等,一开始是为了醒目:熟悉情况的人只需一眼,就能从花纹中辨认出牛车主人的家乡。渐渐的,工匠们把绘制牛车图案当作同行比武的最好舞台,殚精竭虑、争奇斗艳,不单是花卉、动物,甚至牛车主人或者其心爱的人的面容也会出现在车厢和车轮上。到1915年,彩绘牛车终于成了一项全国性的民俗。从这年起,在“牛车之都”阿拉胡埃拉省萨尔奇,每年都会定期主办“牛车彩绘大赛”,获奖者不但能获得丰厚的奖品,还会被当作“最具创造力的工匠”,受到人们广泛的尊敬和景仰。这种竞赛一直延续至今。

哥斯达黎加牛车不但看着悦目,内中还有不少机关:工匠为每辆车都设计了一个独特的车铃,悬挂在车轴边,行进时车铃撞击木头车轴,发出悦耳的声音。由于车轴用木不同,车铃构造各异,每辆牛车的铃声都不同。在乡下,熟悉的人远远一听车铃就知道是谁回来了,他们因此把这种铃声亲切地称为“牛车之声”。一旦牛车成为自尊之源,车主在制造中就会投入更多关注,选择最优质的木料以使其发出最美的声音。要说这个设计一开始可绝对是不怀好意:这本是咖啡园主为防止雇工偷懒想出的“监督劳动”的办法,后来却成了人人喜爱的小点缀,成了牛车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牛车装饰丰富多彩,已经与原来那种粗糙、矩形的、加藤条框并蒙以生牛皮油布的车辆完全不同了。尽管在哥斯达黎加的大部分地区,卡车和火车代替牛车成为主要运输工具,但是牛车仍然是哥斯达黎加农村生活的有力象征。牛车仍然在游行、宗教和世俗庆典中起着重要作用。

现存状况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牛车是哥斯达黎加人最常用甚至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更是身份的象征,在20世纪40年代,拥有一辆顶级牛车,是比今天拥有一辆最新款“宝马”或法拉利更有面子、更让人羡慕的事,许多有钱人为获得一辆与众不同的牛车不惜工本、一掷千金。不过花无百日红,随着火车、汽车的普及,牛车在大多数地区无奈地退出了交通工具的主力行列。

实用功能虽然被取代,但牛车的崇高地位却丝毫未见动摇,如今它已成为哥斯达黎加最出名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如今,在哥斯达黎加的每家工艺品店里,都能看到大大小小、色彩鲜艳的牛车模型。在牛车之都萨尔奇,每一条街、每一个店铺、每一户住家,就连公园中的椅子和垃圾桶都被彩绘上了亮丽的颜色和图案,而这些无不来源于牛车装饰。这里的工匠还造出了一辆长14米,高4.75米,宽4.8米的超级牛车,并向吉尼斯申请“最大牛车世界纪录”。如今,在节日游行、宗教庆典和婚俗嫁娶等场合,牛车仍是哥斯达黎加人最热门的花车选择。

(五)树衣给人穿[11]

王祖远

把树皮穿在身上?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用树皮制成的衣服好像不怎么保暖,也不舒适,可若干个世纪以前的乌干达人就是这么做的。他们用树皮做成了服装,据说还风行一时呢!

寻找树皮布

地处非洲的乌干达拥有典型的热带气候,而热带丛林里恰好生长着许多适合制作树皮衣的植物,所以树皮衣在此地盛行也是意料之中。

制作乌干达树皮衣的第一个步骤是制作树皮布。在当地,树皮衣有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是纯粹的树皮衣。即将用来制作树皮衣的树皮从树上剥下来,经过敲打、浸泡、晒干等工序,缝成树皮衣。

另一种是将树皮最外面的表皮去掉,取里层树皮,经过一整套制作树皮布的工序后,巧妙地取其纤维并将其纺成线,织成衣服或被子。

通常制作树皮布的树要求树干粗大,且表面光滑。加工树皮布的第一个步骤是扒树皮。当地人用一种叫石拍的工具拍打、拉松树皮与树干的结构,如此反复直到树皮全部被拍松,再从树皮表面自上而下拉出一道口子,树皮立刻被轻而易举地剥离,露出白生生的树干。

树皮布制作的第二个步骤是修整,修整要边清洗边进行。把刚扒下来的树皮压平,削掉疤节,再用石拍进行第二次拍打,可使表皮与树皮纤维结构松动。好的树皮纤维含有大量水分,所以还要晒干去除水分。接下来对树皮进行第三次捶打——口果树皮布不平整,还要去厚补薄,使纤维分布均匀,形成平整的片状,这样一块洁白的树皮布就做好了。

相比以上四道工序,最后一步缝制最为简单。

研究树皮衣的专家指出,树皮布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穿着用树皮布做的衣服,不是野蛮落后的标志,而是文明进步的象征。所以树皮布在人类学及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因为只有树皮布才能证明人类衣物从无纺布到有纺布的发展过程。

曾经的皇室专享

根据考古专家的考证,世界上最早的树皮衣出现在中国南部,距今至少有6.5万年的历史。但随着中国纺织技术的发展,树皮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棉帛丝绸所替代(但仍有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这门手艺)。可乌干达使用树皮衣的年头相当长,直到600多年前,树皮衣还是乌干达人的主要服饰。

在乌干达,男女款式的树皮衣都像宽袍,女式树皮衣的腰间系有装饰带。普通树皮衣的颜色是陶土色,只有国王和酋长的树皮衣被染成白色或黑色,并以不同的方式穿着以显示其地位。

在当时,乌干达王国几乎每个村庄制造这种树皮产品的手工作坊生意都很兴隆。但随着20世纪初阿拉伯商队引入棉花贸易,树皮衣的生产开始放缓并几近消失,树皮衣似乎只剩下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的传承。所以树皮衣及其制作工艺一度面临消失和失传的危险。

幸运的是,一些艺术家们发现了树皮布工艺的宝贵价值。他们用这种树皮材料制成壁挂、皮包、垫子以及桌布,甚至用来画画,使树皮布制品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不同色调的树皮布套印上其他颜色或绣上不同的图案,可制成台布、床单、枕套,也可做成坐垫、提兜、钱包。所有这些树皮布制品都显得极为古朴而典雅,别具特色,受到国内外游客的欢迎。

与此同时,树皮衣服装店如今在乌干达也非常火爆,古老的树皮布工艺又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进化赋予的新生

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了生物在世代与世代之间具有变异现象,可是树皮衣作为“非生物”群中的一员,竟然也符合进化论的规律——它不仅仅是博物馆里展出的“老古董”,还“穿越”到现代人的生活中,成为“乐活族”(指以健康的、自给自足的方式生活的群体)成员的必备之物,它进化后的名字是无纺布。

无纺布由定向或随机的纤维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价格低廉、可循环利用等特点,是现代“乐活族”的新宠。

虽然无纺布看上去与树皮布天差地别,但它们却有一样的“血统”。树皮布是将树皮的纤维经过湿润后进行长时间拍打,使韧皮纤维交错在一起形成的布料。这与如今的无纺布制造工艺如出一辙,只不过无纺布由机械拍打制成。它们都不同于纺织布的经纬织造技术,属于另外一个技术系统。

树皮布与无纺布都属于环保工艺,易分解、无毒无刺激,虽然树皮布制作工艺复杂,但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之一,应该得到合理的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