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海岸线问题
19世纪初,英国学者理查逊(L.F.Richardson,1881—1953)发现很多相邻的两个国家对公共的过境河岸长度测定不同,在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荷兰的百科全书中,各国各自测量的公共海岸线长度相差最多可达20%.于是,他向全世界提出了海岸线长度问题.
1967年,法国数学家孟德尔布罗(B.Mandelbrot,1924—2010)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统计自相似性与分数维数》.他从数学的角度对海岸线问题做出了分析与回答,“事实上,任何海岸线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无限长”,“随着测量尺度的变小,测出的海岸线长度无限增大.大海湾内有小海湾,小半岛之外有更小的半岛,直到原子的尺寸才达到终点,而那里的尺度是无限地复杂.”因此,孟德尔布罗的结论是:当测量尺子无限变小时,海岸线长度会无限增大;当尺子的长度趋于零的时候,海岸线的长度趋于无穷大,所以海岸线长度是不确定的.
测量海岸线的长度与测量规则图形周长的情况很不一样,例如古希腊或中国古代用“割圆术”求圆周的周长,得到的是确定的结果.孟德尔布罗突破了欧氏几何的束缚,意识到长度并不能完全概括海岸线这类不规则图形的特征.海岸线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自相似性:海岸线的任何一小部分都包含有与整体大致相似的细节,无论你以何种尺度观测图形,你都能看到同样的特征.孟德尔布罗从数学的角度,采用科赫曲线(见3.1.2小节)作为海岸线的数学模型,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在于海岸线图形的复杂以及不同的测量用尺.他于1975年提出“分形”这一术语,用以区分与欧氏几何中外形相仿的那些没有规则的几何图形.
3.1.2 科赫曲线
1904年,瑞典数学家科赫(H.von Koch,1870—1924)构造了今天称之为“科赫曲线”的几何对象.其做法是:先给定一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然后在每条边中间的1/3处再向外凸出作一个正三角形,原三角形变为12边形;再在12边形每条边的中间的1/3处向外作一个正三角形,得到48边形;在48边形上重复前面产生正三角形的过程,依次类推,在每条边上都做类似的操作,以至于无穷(图1-3).这样构造的图形其外形的结构越来越精细,它好像一片理想的雪花,称为科赫曲线(也称科赫雪花或雪花分形).
图1-3 科赫曲线的形成过程
第n次分形的周长为:
第n次分形的面积为:
这说明,科赫曲线是面积有限而周长无限的图形.科赫曲线处处不光滑,且具有自相似结构,这显然与欧氏几何中的任何平面图形都不一样.
科赫曲线的作图步骤是无限的,当测量用尺的长度趋于零的时候,测量得到的科赫曲线的长度便趋于无穷大.这与孟德尔布罗对海岸线问题研究得到的结论(当测量用尺长度趋于零时,海岸线的长度趋于无穷大)本质上是相同的.(www.xing528.com)
3.1.3 分数维
维数和测量有密切的关系,欧氏空间中的维数都是整数,例如,点是零维的,直线是一维的,平面是二维的,空间有三维的,也有n(n是正整数)维的.欧氏几何的传统形状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圆柱体、球体等规则而简单的图形,它们没有精细的结构,例如,将圆放大,它的任何部分看上去都越来越像一条直线.但是与海岸线一样,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没有合适的整数维数去度量的复杂图形,例如,参差不齐的山峦、无固定形状的云朵、大量枝叶组成的树木、无规则外形的闪电、人的掌纹等等这些分形.
为描述分形的维数,孟德尔布罗发明了“分数维”的概念,用以度量图形的不规则性和破碎程度.现在有许多定义分形维数的方式,如自相似维数、容量维数、信息维数、盒子维数、豪斯道夫维数等等,其中最容易理解的是自相似维数.对于非分形的形状,线段是1/5长度的5个线段之并,正方形是边长为原边长1/5的52个正方形之并,而立方体则为边长为原边长1/5的53个立方体之并.这里出现的5的幂次与形状的维数相同,线段是一维的,正方形是二维的,立方体是三维的.一般地,如果维数为D,并且我们必须将1/n大小的k段结合起来重组原形状,那么k=nD,从而,D=ln k/ln n.因此,数学家给出了如下的自相似维数的定义.
定义 如果某图形是由把全体缩小1/n的k个相似图形构成时,则自相似维数为D=ln k/ln n.
根据自相似维数的定义,考虑科赫曲线,其中k=4,n=3,因此可以算出科赫曲线的维数D=ln 4/ln 3=1.261 8….实际上,海岸线的维数接近于科赫曲线的维数,介于1和2之间.
维数理论告诉我们:对任何一个有确定维数的几何对象,只能用与它有相同维数的量尺去测量它.量尺的维数更小,则结果为无穷大;量尺的维数更大,则结果为零.孟德尔布罗指出对于任何一种不规则的分形,都存在一个可用于描绘分形不规则程度的分数维,这是几何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