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海军潜艇部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兴趣,许多外宾来中国,都把参观潜艇列入“重要日程”。据不完全统计,我海军潜艇部队已接待了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的近百批党政军代表团,至于其他来参观的外宾,就无法一一统计了。
在前来参观的外宾中,有当过潜艇艇员的总统、总理、国防部长、海军司令、舰队司令,可以说,他们都是行家里手。
在上海,一位当过潜艇艇员的西方潜艇强国的总统坦率地说:“你们的常规潜艇不少地方比我国好。”
在大连,一位身穿洁白海军礼服的外国海军司令幽默地说:“我担心的不是你们的潜艇污染了我的衣服,而是担心我的衣服是否会污染你们的潜艇。”
在青岛,一位发展中国家的总理参观后激动地说:“我参观过许多国家的潜艇,就数你们的潜艇最适合我国使用,能卖几艘给我们吗?”
这就是中国海军的常规潜艇,它正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要想更系统地了解常规潜艇,必须从常规潜艇的发展历史说起。
潜艇的历史相当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当时的罗马国王亚历山大有一天好奇心大发,命令工匠赶制一个能沉入海底的玻璃容器,来观看水底奇观及水族生物的生活情形。然而,真正潜艇的鼻祖恐怕要算17世纪初的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尔,他于20年代初制造了一条潜水船,以划桨作动力。这艘木质潜水船,外面蒙有一层涂油的牛皮,可以下潜4~5米。船内装有羊皮水囊,当皮囊灌满了水,船就下潜,把羊皮囊内的水挤压出去,船就上浮到水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潜艇只起辅助作用,但在战斗中它们却常常出奇制胜,成为海上作战的一种有效兵器。仅1917年头4个月,德国潜艇击沉协约国船只的吨位数就超过了200万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艇已发展成为种类最多的战斗舰艇,共拥有690余艘,其足迹几乎遍及各大洋,先后击沉了300余艘大、中型水面战舰,同时还击沉了运输船只约5000艘,总吨位达1500万吨,约占被击沉舰船总吨位的7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对潜艇的改进和研制极为重视,尤其是前苏联,除了加紧研制核潜艇外,非常重视常规潜艇的研制和建造,这是因为常规潜艇体积小、机动灵活、噪音低且造价廉。
据国外报道,目前世界上常规潜艇数量首屈一指的是前苏联,共150余艘(也有说170余艘);型号也最多,有9种型号。美国在此领域却相形见绌,战后仅建成5种型号服役。倒是德国、日本、法国、英国比较热衷此类潜艇,如海岸线不太长的前联邦德国居然拥有24艘常规潜艇。
在旧中国,有海无防,国民党海军当然谈不上有潜艇。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国海军立即组建了潜艇学习队,任务是向前苏联太平洋舰队驻旅顺的潜艇支队学习潜艇业务。1954年6月19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指导下,正式成立了我国第一支潜艇部队;海军独立潜水艇大队。大队下辖2艘又老又旧的小型潜艇;“新中国11号”和“新中国12号”。同年7月,又接收了另外2艘潜艇,分别命名为“国防21号”和“国防22号”。9月,海军独立潜水艇大队进行了改编,加上1955年新从前苏联接收的2艘潜艇,从此,中国人民海军有了自己的潜艇部队。
潜艇部队是一种在水下进行战斗的兵种。要充分发挥潜艇部队坚持水下作战的特点,平时就要进行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练生活的水下远航训练。我国的潜艇部队远航训练,早在1959年7月就开始了。参加第一次远航的有三艘潜艇:426、425、414。当时进行远航,困难很多:没有航行资料、没有操作经验、没有完整的备品、没有适用的成套食品。但三艇指战员迎着困难上,硬是闯出了路子,完成了为期22天的远航任务。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当时的远航够不上真正的远航,不过它起到了“开道取经”的作用,意义是深远的。现在,我国的常规潜艇最大自给力、航行距离和深度,均可以达到潜艇性能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www.xing528.com)
40年来,我国的潜艇经过了准备阶段、初建阶段、发展阶段,现已开始全面向现代化迈进。我国的潜艇也早已由购买阶段、仿制阶段,而进入自制阶段。无论是潜艇的数量和吨位都增加了数十倍,支持潜艇活动的基地保障能力也增加了几十倍,至于潜艇质量的提高,更不是用数字可以计算的。它们已成为近海防御、中远海作战的一支重要突击力量。
潜艇使用初期,一些潜艇还装备有从25~100毫米的不同口径的火炮。但到20世纪60年代末,几乎所有的作战潜艇都取消了甲板炮。
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潜艇使用的武器主要有鱼雷和水雷。20世纪80年代起,我海军又研制并逐步装配了反舰导弹,以增强攻击能力。
目前,飞航式导弹已风靡世界各国海军,其中佼佼者为美国和前苏联。美国飞航导弹发展起步早,型号多,特别是近10多年来研制成功的“战斧”在海湾战争中曾多次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它共分为4个型号:BGM—109AC潜射攻击型)、BGM—109B(舰/潜射反舰型)、BGM—109C(舰/潜射对陆基常规攻击型)、BGM—109G(陆基机动核攻击型)。
前苏联海军起步虽晚,但从未放松过对飞航式导弹的研制和建造,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发展成为一支在数量、型号和作战能力上首屈一指的巡航导弹潜艇部队。
核潜艇的问世一度曾使常规潜艇黯然失色,发展几度停滞。然而,常规潜艇仍以其自身独具的魅力:艇体小、机动灵活、噪音低及性价便宜,渡过了难关,重新受到各国海军的垂青。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项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使得常规潜艇全面焕发了青春,它的许多战术、技术性能大为提高,几乎可与某些核潜艇相媲美。
一是水下航速明显提高。目前各国建造的常规潜艇已有不少采用了大直径、小长宽比的小滴型艇体,并在易产生气泡的舰桥附近安装了导流罩,以保证艇体的流线型,降低水的阻力;同时采用大功率的高速、中高速柴油机,致使常规潜艇的水下航速增至20节左右,最高的达25节以上。
二是隐蔽性增强。隐蔽性对于潜艇来说至关重要,为此潜艇专家绞尽脑汁,殚思竭虑,主要着重从降低噪音、增大潜深和减少暴露等环节入手。为了降低噪音,开始使用多叶片螺旋桨,对容易产生噪音的机件安装减震、隔音装置,在艇壳上敷设吸音材料等。潜艇的潜深也由于高强度钢的使用而大幅度地提高。
三是攻击威力骤增。常规潜艇的传统鱼雷武器经过战后几十年的翻新、改进,现已出现制导鱼雷、核弹头等多种新型鱼雷。现今常规潜艇装设导弹也已不再是稀罕事。不仅如此,前苏联的常规潜艇还安装了弹道式导弹,使常规潜艇的攻击威力急剧增加。
不过,最使各国军事家感兴趣的是:常规动力领域的研究又有了全新的突破,一些不同以往的动力相继问世,使常规潜艇的续航力等出现了里程碑性的变革。诸如燃料电池、过氧化氢动力装置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柴yy电动力系统固有的必须在通气管状态下,靠柴油机充电或直接带动螺旋桨,使潜艇航行的方法,真正步入续航力大、自给力强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