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期哥特式风格在13世纪颇为流行,13世纪末时,哥特式风格已成为欧洲建筑的主流。当然,游历过法兰西岛(哥特式建筑诞生地)或临近地区的朝圣者有机会领略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最壮观的哥特式建筑。贵族出身的游客还能获准进入巴黎的圣礼拜堂(Sainte-Chapelle,于1248年建成并被奉献给上帝)这座王室专属的教会建筑。圣礼拜堂的柱子很细,因此从内向外看时,仿佛整个建筑都是由绚丽的彩窗构成的。这座礼拜堂是为收藏耶稣受难的遗物(包括耶稣所戴荆冠的残片)而建的,这些遗物据称归法国王室所有。圣礼拜堂是哥特式建筑的明珠,成了众多建筑的模仿对象。
出身不够高贵的朝圣者只能远远地欣赏圣礼拜堂。如果他们对大型纪念性建筑有兴趣,就可以在附近看看,那里有数不胜数的新建或改建教堂,这些建筑高耸入云,仿佛可以直达天堂(许多教堂在高度上都大大超过王室的礼拜堂),而且都有尖券、飞扶壁和高耸的塔楼,众多的彩色玻璃窗镶嵌在墙上,其中包括至少一扇玫瑰花窗,而窗格与外立面的装饰也分外精致。
欣赏过壮观的大教堂和修道院教堂之后(这些建筑外面总是搭着脚手架,因为工期往往达数十年之久),有兴致的朝圣客还有许多小教堂可以参观。到了这个时代,每个村庄至少都有一座教堂。乡村教堂通常用石头建造,往往会用到哥特式的建筑结构或装饰风格。小教堂可能没有塔楼,能显出哥特式工艺的也许只是一个楣饰或一扇彩窗,但小教堂使用的尖券、外部扶壁和雕饰都指明了它和那些大教堂之间的亲缘关系。
使用法语的地区有如此多盛期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在其他许多地区也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建筑,比如建于13世纪20年代的西班牙托莱多(Toledo)和布尔戈斯(Burgos)大教堂,以及建于13世纪50年代的莱昂(Léon)大教堂。此外,在法兰西—德意志边境地区和莱茵河谷区域,也有许多造型优美的建筑(或未完成建筑),例如特里尔的圣母教堂(Liebfrauenkirche)、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大教堂、图尔奈(Tournai)大教堂和科隆大教堂。圣母教堂的建造时间在1235年前后,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正厅修建于同一时期,图尔奈大教堂的唱诗楼要过好些年才能完工,而科隆大教堂虽然在1248年时就已美轮美奂,但全部完工则在很久以后了。
哥特式建筑流行,但各地区的建筑特色还是得到了保留。举例而言,在英格兰,于13世纪中期建造的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是盛期哥特式风格建筑的极佳代表。威斯敏斯特修道院一方面延续了英格兰建筑史学家所说的“早期英式哥特风格”(early English Gothic),突出地区特色,另一方面体现了之后的建筑风格,即史学家们所谓“装饰哥特风格”(Decorated Gothic)。总体来说,和欧洲大陆的情况不同,花饰窗格在英格兰不太受欢迎,使用率也不高,因此玫瑰花窗(以花饰窗格环绕的窗户)并不多见。13世纪50—70年代的早期的装饰哥特风格建筑,其外观依然以严肃的格子窗或直线条外立面为主,这一点在13世纪70年代的建筑上特别突出。直到13世纪末之后,才在晚期装饰哥特风格建筑上出现了运用曲线的花饰窗格[用术语说,是火焰(flamboyant)哥特式]。虽然火焰哥特式风格应该是起源于英格兰的,但这一风格在德意志的建筑中更常见。
和其他的地区性风格一样,英式哥特建筑还有一些明显甚至独有的特点,比如从墙体和柱子顶端延伸出的精细装饰性线条,以及纹章盾饰。纹章往往使用色彩鲜明的复杂抽象图样和动物形象来象征贵族的家系传承,常被用于装饰建筑与盾牌,13世纪时,其使用范围已遍及整个欧洲。但正如英格兰的情况所示,纹章元素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方式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
哥特式建筑的一些最精妙发展源自拱形结构的演化。建筑史学家有一套复杂得吓人的术语来给拱形结构分类[比如居间拱肋(tierceron)、枝肋(lierne)、网状拱顶(net)、扇形拱顶(fan)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拱形结构发展得越发复杂精细。各式各样的拱形结构使大教堂在实际或观感上更加宏伟。
人们认为,盛期哥特式建筑外立面上的雕饰和独立雕像是自然主义风格的。建筑物上呈现的人、动物和植物是立体的,复现了大自然中的景象,工匠在石料上雕刻出逼真的纹理。这些装饰物各部分的比例也是符合真实情况的。如果有些部分被拉伸或压缩了,那就是为了突出具有象征意义的信息。事实上,无论是雕像的摆放,还是刻意改变自然比例以造成变形的手法,都和复杂的雕塑图像学有关。哥特时期,在建筑外立面上表现事件场景的情况越来越多。人们常说,这些外墙作品的丰富内涵,丝毫不逊于经院哲学精湛的思辨成果。
以上是哥特世界的大致情况。不过我们必须再次强调,各地的差异(为了方便,我们会使用民族流派或地方流派这样的粗略称呼)还是很明显。解释这些差异并不容易。为什么德意志许多雕刻作品表现的形象个头都比较大?跟其他地方的作品相比,德意志雕塑中的人(特别是女人)的形象总是比较丰满,显得生活不怎么清苦。德意志人似乎比较欣赏丰满的女性形象,这从表现圣母(特别是圣母和圣子同时出现时)的雕塑中就能看出,有些学者主张,这是因为德意志雕刻流派更偏重于情感,较少受到教条约束。但这样的看法无从证实,也回避了问题:偏重于情感、不受教条约束的,到底为什么是德意志人,而不是意大利人?(www.xing528.com)
意大利有自己的哥特式流派。可以想见,意大利式哥特风格的特点与雕刻家喜欢在作品中融合古典时期元素有关。虽然古典时期的遗迹就在那里,可供中世纪的意大利人参考模仿,但雕刻家和其他艺术家并不都会选用古典元素。皇帝腓特烈二世喜爱古典艺术,我们或许以为艺术家们在皇帝的影响下会更多借鉴这一时期的手法,但13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家对古典风格并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那样热情。在意大利流行的是哥特式的自然主义风格,在法兰西也能见到类似风格。意大利人喜欢把女性雕像雕成胯部偏斜的姿势,所形成的身体曲线带来了一种戏剧化(在某些人看来有些情色意味)的效果。13世纪时,锡耶纳(Siena)是意大利雕刻技法的中心,尼古拉·皮萨诺和乔瓦尼·皮萨诺(Nicola and Giovanni Pisano)这对父子雕刻家就住在那里。
在绘画领域,哥特风格大约出现于13世纪初。这类画作的常见载体包括玻璃、织物(许多祭坛布的图案是画上去的,不是绣上去的)、墙体(壁画)、大小木板(小的木板画常放在祭坛上)、羊皮纸手抄本。像其他视觉艺术形式一样,同一流派中的艺术品具有共性,但同时也有地域、时代特征,不同地区艺术家喜欢用的材料也不同(画在木板上的祭坛画在德意志很常见,在其他地方则不然)。
引人注目的手抄本绘画或手抄本插画几乎在所有地区都能见到。插画往往有类似于哥特式建筑结构的边框,画的周围常饰有葡萄藤(vines)和树叶。事实上,小插画之所以叫“vignette”,就是因为艺术家喜欢在小插画的周围画上许多枝叶来装饰。
边框内的图画有不同风格,就像雕塑有不同风格一样。13世纪有两个大趋势:其一,古典风格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经意大利和西西里传播到德意志);其二,以精致人像著称的拜占庭式绘画技法得到了广泛传播,特别是在1204年十字军征服君士坦丁堡并建立拉丁帝国之后。由于传统上的接触与早期的几次十字军远征,西方的法兰克艺术家们很早以前就接触过拜占庭艺术品。十字军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占领这座拜占庭都城直到1261年,拜占庭艺术风格不仅传到了圣地,更传播到整个西方。制作于13世纪中期的“兵工厂版《圣经》”(Arsenal Bible,藏于法国的兵工厂博物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一些权威学者认为书中插画绘于十字军活动的重要港口阿卡。
许多艺术史学家都注意到,法国人似乎热衷于把具有建筑风格外框的小插图绘制得很华丽,色调则以红色与蓝色为主。有些学者还认为,一些法国哥特式绘画作品中出现了夸大化(近乎情感化)的自然主义风格。常见的形象是身体扭曲的人——受难的基督。在西班牙的着色雕刻作品(包括木雕和石雕)和绘画作品中,十字架上的耶稣这一血腥骇人的形象也相当常见。
许多带有插图的手抄本也配有页边图(visual marginalia),页边图该如何解读往往有争议。页边图通常描绘乡村场景,至少图中的野兔等动物能让人联想起乡村生活中的玩闹和狩猎场景,但也有些页边图颇为不雅。如果页边图能和旁边的文字内容对应起来,那么解读就会比较容易。那样的话,页边图就是对文字的说明,传统上,学者也更看重文字。这样的看法也许过于刻板,但至少有据可循。
如果没有与页边图明显对应的文字,那么要找出二者的关系(假设二者有关系)就难了。一些图描绘的是猿猴等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和杂耍艺人之类的社会边缘人,这类不雅页边图和祷文放在同一页,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吗?是在说沉迷于恶行、生性懒惰、贪图享受的人从不祷告,还是说他们需要祷告?如果需要祷告的话,谁来祷告?是手抄本的阅读者/赞助人还是其他人?也许这样的页边图只是表现了阅读者心目中的社会等级。也许,不雅页边图是要通过展现世俗享乐的愚行来反衬祷告的重要性。当然,也许画这样的页边图只是为了取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