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对师范教育非常重视,其对师范教育的重视源于他的人才思想,但最重要的根源还在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对教育改革的强烈诉求。在他创办洋务实业之时,正是国家受辱、外族入侵、民族危机严峻的历史关头,所经历的近代社会深刻巨变使他越来越认识到,人才是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关键。而想要培养社会急需的新式人才,创办新式学堂,就必须从建立师范教育入手,奠定了师范教育思想的现实基础。
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大抵带有救亡图存的色彩,强烈的政治诉求给教育赋予了富国强兵的历史使命。盛宣怀作为当时清政府官僚资本体系下的实业家,同时也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实践者,其教育思想是在不断探索稳定社会秩序、求强求富的道路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他主张教育自强论,认为中国要想实现求强求富的目标,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广兴学校。“为一代得治人,胜于为百代立治法。”“惟办事必需人材,成材必由学校。”又多次提出“实业与人才相表里,非此不足以致富强”“得人尤为办事之先务”“不难于集资,难于得人”等人才救国思想。
人才的培养必赖于学堂的普兴。盛宣怀清晰地意识到西方的强盛源于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自强万端非人莫任”,所以“兴学树人为先务之急”,学校为人才之所出,人才为富强之本源。他更是从中日甲午战争中清醒地认识到,日本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东方强国,其根本在于重视教育,兴办新式学堂,“日本维新以来,援照西法,广开学堂书院,不特陆军海军将弁皆取材于学堂;即今之外部出使诸员,亦皆取材于律例科矣;制造枪炮开矿造路诸工,亦皆取材于机器工程科、地学化学科矣。仅十余年,灿然大备”。而中国的教育依然仅限于诗词歌赋中,缺乏对新式人才的培养意识及任用机制,“中国智能之士,何地蔑有,但选将才于俦人广众之中,拔使才于诗文帖括之内,至于制造工艺皆取材于不通文理不解测算之匠徒,而欲与各国絷长较短,断乎不能”。因此,他呼吁建立新式学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而“树人如树木,学堂迟设一年,则人才迟起一年”。盛宣怀对新型实用人才的培养有一种唯恐延迟而影响战略全局的急切心情,培育新型人才,兴办新式学堂,必然对师资的需求量极大,这也决定了当时师范教育的迫切性与重要性。(www.xing528.com)
进而,盛宣怀又从对我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师资养成,缺乏专业的教育方法,以致教育效果低下的角度,阐述了创办师范教育、培育新型师资的重要性。“中国民间子弟读书,往往至十四五岁,文理尤不能通顺。皆由教不得法,故学亦无效。此等子弟虽入中学,仍须从事小学功夫,久费年力,岁不我与,欲求深造,常苦老大。”传统教育模式耗时久且成效差,常常事倍功半,不管是从培养时间上还是人才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建立近代新式教育体制,培育新型师资,故此他提出“臣唯师道立则善人多,故西国学堂必探源于师范;蒙养正则圣公始,故西国学成必植基于小学”的教育论断。即学必有师,唯有创办师范教育培养新型师资,才能使新式学堂名副其实,进而达到培养新式人才的目的。在19世纪末师范教育仍处在萌芽阶段的状况下,盛宣怀能够初步建构师范教育的概念,并从教育的根源上论述师范教育的重要地位,足见他在教育领域的高瞻远瞩。盛宣怀的师范教育思想可谓近代师范教育的宝贵资源,他也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倡导师范教育为数不多的领头人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