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师范教育思想精粹:教师培养的全面发展

中国师范教育思想精粹:教师培养的全面发展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之洞较早地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体育方面,张之洞将其视为教育“第一桩”,认为强健的身体是成业的基础。另外,在实践能力方面,张之洞认为,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他在强调传统教育的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意蕴。

中国师范教育思想精粹:教师培养的全面发展

张之洞较早地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他考察日本教育,发现“总义以德育、智育、体育为三大端,洵可谓体用兼赅,先后有序”。张之洞在论述德育、智育、体育时,强调“体用兼赅,先后有序”,以德育为体,以智育、体育为用,即以德育为先,重视德育的发展。

在德育方面,张之洞强调师范学堂应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既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又要注重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德育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忠君爱国之心,激发爱国志气。师范生将来有教育国民的重任,应当“激发其爱国志气,使之学成后必当勤学诲人,以尽报效国之义务。……必须常以忠孝大义训勉各生,使其趣向端正,心性纯良”。意思是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他们要对自身言行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忠于职守,潜心教学,报效国家。1904年制定的《学务纲要》规定,在学堂中要“以忠孝为敷教之本,以礼法为训俗之方”。张之洞还强调应“砥砺学生志操”,培养学生善良、高明正义之心,引导学生培养家国情怀,树立利国利民的伟大抱负。

在智育方面,张之洞认为,“人才之贫由于见闻不广,学业不实”,要求学生所掌握的科目内容广泛,新旧兼学,政艺兼学,既要学习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等“旧学”,又要学习西政、西艺、西史等“新学”。对于师范生,则有特殊要求,张之洞认为师范生应当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师范学堂要加强语言训练,将组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起来,作为师范学堂的学生,除学好课堂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知识外,还应当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积累知识,扩充知识面,以便将来能胜任教师工作。他在办理湖北师范学堂时提出“于普通学外另加教育学、卫生学、教授法、学校管理法等科,专为养成中小学堂教习”。因此,张之洞反复强调教师不仅要掌握中西方的文化知识,更要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及管理学等纳入师范学堂的专业必修课程,以此来帮助师范生掌握教育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在体育方面,张之洞将其视为教育“第一桩”,认为强健的身体是成业的基础。他把“身体健全”作为师范学堂招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张之洞注重师范学堂的体育发展,规定各级师范学堂都开设体操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训练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他还要求从事学务管理之人考究研求学校卫生学,对酗酒和吸食鸦片等影响身体健康的恶习严令禁止,对有恶习的学生立行斥退,决不宽恕。(www.xing528.com)

另外,在实践能力方面,张之洞认为,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在《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中,他讲道:“湖北现在省城设师范学堂一所,择地城东宾阳门以南,老官庙以东,青草坡地方创建屋宇。以东路小学堂附属其旁,归师范学生教课,以资实验师范课程。”并明确提出在湖北师范学堂附近设立附属小学,作为师范生实习实践基础,主要用来为师范生提升教学实践能力。“附属学堂之设,所以备研究普通教育之成法,以图教育进步,为各普通学堂之模范,且以资本学堂学生之实事练习。”所以张之洞认为要通过各级师范学堂设立附属学校,为师范生提供实习与实训场所,来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由此可见,张之洞的教育目的观体现出“中体西用”总体文化观。他在强调传统教育的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意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