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教育是崇高的事业,教师要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社会有高度责任心。教师以教为职业,也以教产生乐,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他从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从未间断过教育活动,就是在他从政的5年时间里,也同时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另外,在周游列国时,孔子四处讲学。按照“来者不拒、勤耕不辍”的要求,孔子直到晚年也没有结束教育工作,培养了3 000余学生。
教师“诲人不倦”的品质,不仅表现在教师终身从事教育上,还表现为以耐心说服的态度引导学生。虽然有的学生思想品德较差,起点很低,屡犯错误,但是孔子不加嫌弃,依然耐心教导,促其成人成才。例如学生子路,他原是粗野的人,长期与圣贤相处,经过潜移默化的熏陶,逐渐改变了气质。子路“未入孔门时,戴鸡佩豚,勇猛无礼,闻诵读之声,摇鸡奋豚,扬唇吻之音,聒贤圣之耳,恶之甚矣”,但“孔子引而教之,渐渍磨砺,阖导牖进,猛气消损,骄节屈折,卒能政事,序在四科。斯盖变性使恶为善之明效也”。子路在到孔子那里学习之前,不知礼节,比较野蛮,听见读书声就反感。后来跟着孔子学习几年,性格变化很大,能够从事政治工作。孔子身教言行,将子路改造过来,并成为杰出的人才,是对“诲人不倦”品质的坚守。(www.xing528.com)
为什么孔子能长期诲人不倦呢?他曾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说:“爱他,能不以勤劳相劝勉吗?忠于他,能不以善言来教诲他吗?”在这里,孔子讨论的是做教师要有“忠爱之心”。对学生要爱护,但爱护也有方法,是对他娇惯纵容,还是用艰难困苦磨炼他,如果就事论事,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因为这是最合理的做法。孔子认为,真正的对学生之爱,应该是故意创造条件让他“劳”,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愚忠,大家都理解它的内涵,这里重点强调,忠不应该是愚忠。当学生出现明显差错时,要加以规劝教导。如果对学生一味“点头称是”,任由他们犯错误,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伤害,也会造成事业的损失。所以孔子才强调“忠焉,能无勿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孔子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