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泉旺等
【摘要】服务业是衡量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服务业,是宁波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招商引资即是这一重点工作的战略举措之一。本文在界定服务业概念、范畴及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综述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宁波发展服务业的动因和背景以及介绍宁波服务业的现状、特点,阐述了加强宁波服务业招商引资的战略意义。同时,通过展示宁波服务业招商引资取得的成就,指出了宁波服务业招商引资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宁波服务业招商引资的十项对策。
【关键词】服务业 招商引资 对策
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宁波的服务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与城市定位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现实需要,是顺应宁波现代产业演进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宁波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招商引资即是这一重点工作的重中之重。宁波服务业的招商引资不仅可以带动本地服务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可以改善制造业的投资环境,从而形成产业联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宁波服务业的招商引资还有利于引进更多的服务业主体,更新的服务业种类以及先进的服务技术和营销理念,通过竞争,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服务业水平,进而促进服务业对宁波经济的贡献。
宁波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已取得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现实困难和很大的竞争压力。对此,宁波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应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整体经济环境出发,着眼于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并借鉴其他城市招商引资的经验和做法,创新自己的招商模式,探索出适合自身的招商引资策略。
20世纪30年代中期就有了对服务业或服务产业的理论解释,但什么是服务业,人们还有不同的认识。
黄维兵(2003)将服务业的概念界定为: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1]他同时指出,服务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全面地理解服务业:第一,服务业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由于服务业生产的主要是非实物产品,因而相对于农业、工业来说,其概念往往显得抽象;另一方面,服务业所生产的服务产品,不论是何种形式,都能满足人的需要,因而是具体的社会产品,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属性。第二,服务业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服务业是一个大的产业系统,其门类十分繁杂,包括五花八门各种类别的行业,其中的许多行业在产业性质、功能、生产技术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服务业所包含的行业数量,历来就多于其他产业,现代服务业更是如此。第三,服务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是不同的。在服务业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它所包含的范围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拓宽。服务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任何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服务业的形成过程来看,它当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例如,传统服务业以生活服务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不仅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大量的新兴服务业也在不断涌现,今后必然还会发生变化。我们应当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服务业。
晁钢令等人(2004)指出,在运用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时,往往对“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两个概念交叉使用。如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都是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提法来对经济活动的领域加以区分的,从其内涵来看,分别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对应,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同时,他们认为,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内涵则是一个相当有争议的问题。
郑吉昌、夏晴(2004)认为,在行业构成上,服务业十分接近于第三产业,但是服务业又不完全等同于第三产业。
李善同(2005)认为,服务业不同于制造业,也不只是旅馆、餐饮等生活服务业。在现代经济中,服务业还包括公共管理服务部门,以及国民经济的命脉部门,如金融、电信等。
实际上,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国家就普遍接受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来对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实施分类,进而发展为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分类方法。我国迄今为止没有专门的服务业统计分类体系,只有第三产业的分类和统计数据。根据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最新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我国三次产业的范围是: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2]为与我国统计口径相一致,本文所使用的“服务业”应视同涵盖于第三产业之中的行业。其中,使用“现代服务业”是基于与传统的生活服务业类别相对应的分类。现代服务业重点包括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服务、旅游、会展和信息服务等。
郑吉昌、夏晴(2004)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作了评价:第一,以“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我国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不仅落后于其他经济领域,还落后于其他国家。第二,以“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来衡量,服务业就业缓慢上升,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第三,以“服务业价格指数”来衡量,服务业尚属垄断经营,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第四,以“服务行业结构”来衡量,优势集中在传统服务部门,新型服务业发展落后,服务业结构有待完善。
裴长洪、夏杰长(2005)认为,我国的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某些劳动密集型的服务领域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传统服务业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服务网络,对服务对象和服务市场比较熟悉,缩小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入世后受外企的冲击也不大。新兴服务业需要雄厚的资本、高新技术、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创新能力,进入壁垒高,是中国的弱项。
裴长洪、赵楠(2005)认为,中国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会逐渐扩大,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
从产业需求和发展的角度上讲,宁波发展服务业,是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宁波现代产业演进规律的必然要求。从产业现实条件来说,宁波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与城市定位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宁波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宁波市委、市政府既定的一项大政方针。另外,从宁波所处的长三角区域经济来看,位于这一区域的上海市及江苏省和浙江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都把服务业作为各自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一方面出台政策、拨出专款,倾力打造服务业;另一方面,各地纷纷使出招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国内外大批资金,为本地服务业注入活力,极大地推动了长三角服务业的发展。
上海市编制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从加强组织领导、放宽市场准人、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发展环境、吸引专业人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工作举措。
江苏省的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据江苏省外贸厅统计,2005年1-9月,全省新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87个,协议和实际到账外资分别达到57.6亿美元和13.13亿美元。[1]
浙江省2005年前半年也发布文件,对外商投资在产业方向上做了具体引导。一份由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浙江省外商投资优先发展产业目录》中明确提出,浙江省外商投资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为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事业四大类。其中,现代服务业重点包括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服务、旅游和信息服务等。在2005年6月8日举力、的“第七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浙江的很多城市都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了现代服务业上面。
据统计,目前长三角16个城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接近万亿元,达到947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2%。[2]可以说,宁波发展服务业已势在必行。
近年来,在宁波市政府和相关招商引资职能部门的努力下,宁波市第三产业及服务业招商引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据宁波市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05年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增长13.6%,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幅1.1个百分点。[3]与2004年同期相比,宁波市第三产业增幅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跃至第一。更为可喜的是,2005年上半年宁波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8.4%,处于历史最高水平。[4]“一度是宁波‘短腿’的服务业,如今开始领跑宁波经济了”。
2005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达963.7亿元,增长14.3%,高于GDP增幅1.8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比重39.4%左右。[5]服务业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吸纳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全年实现服务业税收155.8亿元,其中属于地方收入的达90.8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2.8%;服务业从业人员约95万人,同比增长10%。[6]2006年以来,宁波第三产业继续承接上年快速发展的态势,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一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4.3%。增幅在全省各市位居第二,位次比上年同期提高三位,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对GDP贡献42.7%,拉动GDP增长5.7个百分点。而且,一季度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八位,较上年同期上升三位,增幅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7](厦门16.6%、青岛16.2%、济南16%,三个城市的三产增速快于我市)就总体而言,我市三产增速仍处在较快发展的行列。
同时,服务业异军突起是2006年我市利用外资的最大亮点。一季度全市新批外商投资服务业项目51个,合同外资2.59亿美元,实际外资1.06亿美元,同比增长几乎在两倍以上。[8]应当说,我市服务业的发展取得相当成就,在传统的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现代物流、旅游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猛,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基本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求。[9]据有关预测,宁波市将于2010年至2015年左右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比重将呈现出超越工业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将逐步转变为“三二一”,服务业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宁波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发展前景美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宁波市服务业的总量当中,传统服务业的比重过大,现代服务业优势不明显,新型业态发展不足,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程度较低。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城市定位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我市现代产业演进规律的必然要求。但同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服务业如果市场化程度低,将会缺乏动力;产业化程度低,将会缺乏活力;国际化水平低,则会缺乏竞争力。因此,加快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步伐,是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措施。而目前这些措施得以实施的关键则在于加强服务业的招商引资。
改革开放以来,在宁波经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基本格局,宁波也获得了华东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称号。服务业的发展一直屈居第二的位置。因此,从三次产业划分的角度上说,“二三一”即是宁波近年来的产业格局。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现代产业演进规律的必然要求。发展先进制造业可以为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而发展服务业可以反过来支撑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产业联动,共同发展的局面。从宁波服务业目前的现状来看,要能真正支撑先进制造业并与先进制造业形成产业联动,还有一段路程。因此,必须加强服务业的招商引资。也只有通过招商引资才能壮大服务业的体系,才能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才能使服务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决定了其投资的流向、市场调节的方向,以及各种调节措施的倾斜程度。[10]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宁波政府政策的选择,服务业招商引资即是这一政策的配套政策或辅助措施。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和推进,宁波服务业内部结构会进一步得到有效调整。目前,宁波服务业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商贸零售等传统服务行业,新兴服务业利用外资刚刚起步。加强服务业招商引资,有利于进一步发展新型服务业种类,拓宽服务业范围,从而使现行的服务业结构得到有效的调整。
招商引资,可以引进更多的服务业主体,更好的市场机制,开展更有效的竞争,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使服务业市场充满活力。同时,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改善投资环境,吸纳国际先进要素,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平台,服务业的国际化已经成为联结一国或地区与全球产业及市场的纽带。[11]加口强服务业招商引资,尤其是引进外资,有利于引进国际经营理念及国际行业规范和国际服务标准,有利于提升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和提高服务业国际化程度。
2004年以来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使沿海各地区的招商引资面临土地、能源、原材料等要素的制约。宁波的招商引资也离不开这个大的环境和背景。面对现实,宁波应该把招商引资这篇文章作在服务业上面。与第二产业相比,服务业具有无污染、无耗能、无占地的特点,且服务业对解决就业、方便居民生活、服务于生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服务业现有基础上,加强招商引资既能突破制约要索的“瓶颈”,又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在中共宁波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发改委、市经委和市贸易局等职能部门齐心协力、互相配合,一致向服务业招商引资的先进地区和城市看齐,狠抓落实服务业招商引资的各项工作措施,使我市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创出新的业绩。
200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6.8%,低于长三角地区40.5%和全省39.7%的平均水平,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倒数第一。[12]与宁波经济总量名列前茅形成鲜明的对比。为此,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政府做出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大部署。2004年宁波市出台了《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该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服务业作为利用外资的拓展领域,要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力度,要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引资工作,要突破重点,要积极引进现代服务业。
随着推进服务业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酒店管理、旅游服务、房地产和物业管理、仓储物流和管理咨询等第三产业项目正逐渐成为外资在宁波的拓展领域。2004年,宁波市多个服务业领域利用外资有了新的突破,有的外资项目甚至填补了相关服务业的空白。2004年全年共新批第三产业外资项目143个,合同外资4.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44%、72.87%和71.71%。三产外资增幅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也从2003年的不到7%提高到了12%。[13]
2005年初,宁波市政府依据《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纲要》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修编)等重要规划,出台了《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宁波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功能区划、战略重点与保障措施等。在宁波市政府和相关招商引资职能部门的努力下,宁波市第三产业及服务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2005年上半年宁波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就达到38.4%,处于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9月,由宁波市政府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共同举办的“2005甬港经济合作论坛暨香港一宁波周活动”在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在以“甬港现代服务业合作”为主题的研讨会上,宁波市重点推介了现代服务业,并推出了商业贸易、物流、会展、金融、保险、中介服务、城市建设等项目56个,总投资约25亿美元。[14]这是宁波市首次在境外进行如此大规模、高投资额的现代服务业推介活动。宁波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引起香港工商界极大的投资热情。在首场签约仪式上,甬港两地就签订了19个服务业合作项目,总投资达6.95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4亿美元。[15]香港是宁波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和重要的贸易伙伴。截至2005年8月底,在甬港资企业已达3856家,合同外资99.2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8.49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数的39.6%、41.15%和42.51%,香港已位列宁波外资来源地之首。[16]随着《内地与香港关于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进一步实施,宁波与香港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必将更加频繁和密切,两地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也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宁波服务业正在并将继续呈现出“港资甬动”的局面。
2005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达963.7亿元,增长14.3%,高于GDP增幅1.8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比重39.4%左右。[17]2006年一季度,服务业引进外资成效显著,一季度共签约51个项目,合同利用外资2.6亿美元,增长193%,实际利用外资1.07亿美元.增长232%。[18]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努力的结果。
宁波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已取得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现实困难和很大的竞争压力。
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省商贸流通领域等传统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行业内部竞争也十分激烈。但应当看到,仍然有不少服务业领域政府管制过严,行业垄断经营没有改变,体制机制严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19]在浙江省,宁波市是改革开放比较早、步伐比较快、改革程度比较深的地区。但由于受整体环境的影响.宁波在市场准入、行业竞争等多方面还未突破政府管制过严、行业垄断较深的状态。由此,宁波的经济产业结构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二三一”的分布局面。银行、保险、电信、铁路、教育等行业市场准入限制多,服务业真正市场主体尚未形成,也影响了服务业的产业化进程。
由于垄断制约的影响,一些具有招商潜力的服务业项目无法剥离出来,而能够称之’为项目的却又不免有些单薄,招商推介时,真有点儿“拿不出手”。能拿出来的,有些是不配套,甚至是“单打一”,更谈不上服务业的产业链。产业链和要索不配套正是制约宁波招商引资的重要因素。[20]
宁波吸引外资来源结构相对比较单一。虽然来宁波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近90个,但其主要来源于港、台等地区。有统计显示,宁波有超过50%的外资来源于港、台地区和亚洲发展中国家。2004年,宁波实际利用外资中,港、台占44.79%,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宁波的投资很少,美国占7.46%,日本占6.87%,新加坡占1.39%,德国、英法、加拿大和荷兰只占0.2%—0.6%。[21]这种外资来源结构单一化的格局,说明宁波吸引外资的渠道比较狭窄。
这几年长三角一些主要城市陆续出台政策,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提升本地经济水平的重要举措。位于这一核心区域的上海市及江苏省和浙江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适时地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各自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一方面出台政策、拨出专款,倾力打造服务业;另一方面,各地纷纷使出招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国内外大批资金,为本地服务业注入活力,极大地推动了长三角服务业的发展。上海市编制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从加强组织领导、放宽市场准入、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发展环境、吸引专业人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工作举措。江苏省的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据江苏省外贸厅统计,2005年1—9月,全省新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87个,协议和实际到账外资分别达到57.6亿美元和13.13亿美元。[22]浙江省2005年前半年也发布文件,对外商投资在产业方向上做了具体引导。一份由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浙江省外商投资优先发展产业目录》中明确,浙江省外商投资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为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事业四大类。其中,现代服务业重点包括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服务、旅游和信息服务等。在2005年6月8日举办的“第七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浙江的很多城市都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了现代服务业上面。
此外,山东和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也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这将加剧上述区域或地区的服务业对外资的争夺。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上说,竞争有着积极的经济意义。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竞争也一样,本无可厚非。但有些地区把招商引资强调到了不切合实际的高度,形成了高压态势。一些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当作第一要务,称为“一把手”工程。一些地方将招商引资的成绩登报公布,排列名次,对各级政府部门形成巨大压力。政府干预下的招商引资,使本应在成本导向下的企业投资行为与追求地方利益的政府行为合二为一,扭曲了市场信号,由此产生了无序竞争、弄虚作假等种种现象,出现了一个县内的各个园区之间也存在着招商引资的竞争。[23]
以近几年争夺台资为例,有关业内人士评价说:“一场没有硝烟,目前也看不清局势的混战在方圆5万平方公里的长江三角洲打响。”参战方是位于长三角内的10个城市:苏州、昆山、南京、镇江、无锡、吴江、常州、上海松江、杭州、宁波。目标只有一个,争取台资在本城落户。此外,有关机构对外发布的报告指出:“在这场争夺台资的混战中,十城市的招商活动已经出现混乱迹象。"看来,服务业招商引资的竞争将不可逆转地愈演愈烈,宁波将面临和承受很大的竞争压力。
2005年,宁波全市新批第三产业项目125个,合同外资6.92亿美元,实际外资3.26亿美元,比重分别同比增加6.08个百分点和2.07个百分点。[24]领域涉及燃气生产和供应、物业管理、工程勘察设计、客货运输、仓储服务、计算机和软件应用服务、专业咨询和法律服务等。说明我市在开放第三产业及服务业领域正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开放服务业领域,既是我国国内市场化取向的要求,又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作为一个开放型的城市,宁波应进一步开放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外贸、商业、文化、旅游、医疗、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及国际货运代理等领域。通过开放上述服务业领域,从而促进服务品种的创新和服务业管理体制的创新,促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标准的引进。同时,宁波应加快城市公交、燃气、水务、垃圾处理、再生资源利用等公用事业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继续加大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改革的力度,在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文化等领域积极进行改革,探索产业化经营、产业化运作的路子。鼓励、支持、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大力发展餐饮、旅游、商业、家政、养老服务等服务业,降低准入标准,夯实服务业发展的基础。
开放服务业领域和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操作层面上,二者应相互一致。因为开放服务业领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把握好一个基本原则即开放的服务业领域不与国家有关规定相冲突。就是说,除国家特殊规定以外的其他服务业领域,应向各类资本开放。同样,凡是鼓励外资进入的服务业领域,应向境内各类所有制经济同等开放。实施优惠政策的投资领域,优惠政策对所有投资主体同等适用。在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时,我市应改变部分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低的状况,应按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标准,逐步形成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放宽部分行业市场准入的资质条件,鼓励中小企业在更广的领域和更大的范围内参与本市服务业的发展。
目前,宁波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在过去的两年中,出台了《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外资」二作的若干意见》和《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等指导性文件,提出了宁波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功能区划、战略重点与保障措施等。为把这样一项工作和事业推向深入,宁波市政府还应抓住机遇,尽快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办法等政策,包括服务业产业发展需求、开放领域、引进方式、准入条件、审批部门和程序、政策支持、利益保护、管理与监督等内容,让有意进入服务'业的投资者吃下“定心丸”。同时,应组织力量抓紧编制《宁波市服务业引资目录》,该目录既可以作为我市服务业招商引资的依据,又可以作为投资者选择投资的“线路图”。
在服务业招商引资过程中,应健全经委与贸易局两个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制度。做到信息互通、信息共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把我市服务业招商引资这盘棋走好。为此,应对招商项目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流程、统一报批,专人负责、责任到人,自始至终,有标准、有要求。应建立大项目的联系结对和联络员制度,对在谈项目和新签项目分类管理,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特别是对项目洽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以便获得各部门的配合、支持,确保规划好的项目进得来、落得下。
设立服务业招商引资咨询机构,是政府向投资者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属于政府服务范畴。投资咨询机构的设置,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增加机构或部门,而是政府部门职能的延伸,主要是为满足投资者的实际需要。实践中,绝大多数投资活动都要从咨询活动开始。对于咨询机构来说,表面上是在做一项政策解释性的工作,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却意义重大。因为,他们要“吃透政策”才可能规避投资风险。为此,建议设立宁波市服务业投资咨询服务中心。同时,将投资审批部门与该中心合署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这样,既可以提高审批效率又可以为投资者省去不必要的麻烦。核心是要简化审批程序。
服务业项目是服务业产业生成的因素,是服务业产业主体得以依存和发展的载体。服务业项目的好与不好,它的营利程度和发展空间直接决定了投资主体的投资取向。因此,宁波在推出服务业项目时应进行很好的整合,应选取最好的产品和最富有竞争力的项目。而且选取的相关项目还应当是能够形成产业链或者直接就是现有产业链上的项目。
据悉,2006年宁波市对外招商合作项目推选工作已经完成,共筛选出项目271个,合计总投资额1543757万美元。项目分别由全市17个地区(部门)上报,分属11个行业。其中:服务业项目130个,同比增长83.1%;总投资额为767645万美元,同比增长109.93%;服务业项目总投资额占当年推选项目合计总投资额的比例由2005年的40.80%提高到49.73%。[25]上述130个服务业项目筛选出来以后才算完成了基础性的工作,接下去应做的事情就是对这些项目进行很好的整合,并对这些项目进行精心的策划和包装,然后将项目分门别类,制定推介实施方案和建立项目资料库。服务业项目的策划和包装对整个招商引资工作都非常重要。因此,应聘请专家型的人才来完成。
宁波目前的外商投资主要来源于港台地区,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宁波的投资很少。[26]这种外资来源结构单一化的格局,说明宁波吸引外资的渠道比较狭窄。因此,宁波在服务业招商引资时除继续引进港台地区的投资外,还应下大力气进一步拓宽渠道,把目标重点指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因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业起步早、发展快、水平高。以美国为例.服务业是当今美国经济中最为庞大、发展最快的部门。据美国官方统计,美国的私营服务业平均每年以3.8%的速度递增,高于其他产业,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达60%。[27]多年来,美国一直是世界服务贸易中最大的进出口国家,美国主要的十大服务贸易行业是旅游、运输、金融、教育培训、商务服务、通讯、设备安装维修、娱乐业、信息和医疗保健,这些部门在世界上均居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28]此外,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的服务业水平也比较高。因此,服务业引进欧美投资,既可以改变宁波的外商投资结构,又可以提升和推动宁波服务业整体的国际化水平。
在长三角地区发展服务业,尤其是消费型服务业,宁波与相邻的杭州和上海相比,优势不很明显。故宁波在招商引资时应避免与杭州和上海在该领域的竞争。从宁波服务业目前的现状看,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有较强的优势,而且宁波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和浙江省的经济中心城市,其最大、最独特的优势是港口。而且,近年来宁波市以港口建设为目标,在积极推进宁波一舟山港口一体化的建设中,形成以石化、能源、钢铁、汽车、造纸等临港工业为主体,以纺织、服装、电子、机械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和临港产业群的崛起,为宁波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宁波发展服务业应紧紧抓住临港工业这个基本点,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引进生产型服务业。因为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制造业为服务对象的,而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29]服务业是个行业涵盖范围大、技术层面广的产业。既包括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传统产业,也包括现代金融、信息技术等高端产业;既有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根据宁波的实际和各行业不同的特点,首先必须加快七大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包括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会展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这七大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对构建城市现代服务业体系,提升产业索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0]可以说,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与引进将决定宁波今后一个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及其协调发展。
总之,宁波在服务业招商引资以及整个服务业的发展中,要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借鉴不同城市发展服务业的经验,从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整体环境出发,挖掘宁波相对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社会文化、经济欣地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塑造自身服务业的特色。[31]
就服务业招商引资而言,宁波市有关部门和城区也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由宁波市政府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共同举办的“2005甬港经济合作论坛暨香港-宁波周活动”;海曙区去年以“港口城市与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题举办的高峰论坛暨海曙区第四届商贸文化艺术节;江东区发展楼宇经济的无地招商模式;余姚市把招商引资与产业聚集和与城市功能的实现相结合的模式;宁波开发区服务业项目的引资等都在运用一些有特色的招商模式或引资办法,而且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可以说,成功的招商引资确实“有法”,但无“定法”。关键是招商引资的模式应切合实际,应该创新。没有招商引资的创新,就没有招商引资的发展。正如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方生声指出,近些年来,苏州地区,特别是昆山市,引进外资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新纪录。许多地方纷纷提出要采用“苏州模式”或者称其为“昆山模式”。这种虚心学习和赶超精神是可嘉的,但是,盲目追随不可取。[32]
结合宁波的实际情况,宁波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应着眼于中介服务机构。宁波中介服务机构从事服务业的招商引资活动,不仅可以壮大服务业队伍、完善服务业体系,而且还可以提升服务业水平,使宁波服务业走向多元化和现代化,完全符合宁波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中介服务业发展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是市场机制完善和成熟的重要标志。[33]
近年来,宁波中介服务业发展迅速,潜力巨大,已成为推动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34]而且,中介服务业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强大的支撑作用被列为宁波服务业发展的重点。[35]运用和委托中介服务机构招商,既可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又可以降低招商引资的成本,还可以分解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任务,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转变其职能提供了可能性。
事实上,包括服务业在内的招商引资,本应该就是企业行为和市场化运作。政府仅是提供政策引导、提供服务和实施监督。政府介入招商引资必然会扭曲市场信号和市场机制,属于政府的“错位”行为。从发展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关系的角度上说,宁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试行把服务业招商引资的有关事宜交给中介服务机构。具体实施办法可以是从现有中介机构中通过招标选择,也可以直接从外部引进。
此外,还可以探索“雇员式”招商引资方式或手段。雇员式招商方式符合国际惯例。这种办法是通过在国外设立办事处,聘请国外专业人士作为驻外商务代表,实施招商人员“本土化”,既可以提高招商信息的传递速度又可以降低招商成本。
服务业的招商引资离不开对硬件的投入和建设。昆山和南京在这方面走在了长三角各地的前面。目前昆山开发区已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的投资。昆山开发区招商引资取得成功,主要靠"四大招数"。[36]其中的一招是以高标准的硬环境吸引外商。他们坚持发展,但不以牺牲环境和超越政策法规为代价,区内实现“七通一平”,处处是明净的天空,清澈的河流,活跃的小鸟,形成“城在林中,绿在街中,人在景中”、人与自然和谐的格局。还有,南京在发展服务业中的投入也可以称作是“大手笔”。去年,南京市出台了一项打造现代服务业的一揽子宏伟规划:用近400亿元的总投资托起十大重点项目,其中现代物流集聚区项目4个,软件产业集聚区1个,工业设计平台项目1个,产品交易市场和商贸、商务服务集聚区项目4个。十大重点项目建成之后,南京将成为长三角的“服务业中心”。[37]宁波应关注昆山和南京的做法。
近几年,外商对中国的投资环境的关注重点已逐步从优惠政策转到法律执行、产业导向、技术标准等方面,对中国进一步健全法律制度,增强执法能力和水平,提高监管制度的透明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各项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资本流动更趋理性的趋势下,我们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吸收外商投资的法律体系,保持外商投资政策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为外商投资创造统一、稳定、透明、可预见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要增强法制观念,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为外商创造良好的法律执行环境。实行“法律环境优先”策略,即把加快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大力改善外商投资的法律环境,作为利用外资工作的要务。[38]同时,应更多地关注投资的其他软环境的建设,包括人文环境、劳动者的文化素养、生活环境、政府服务质量、社会治安状况等。事实证明,投资的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39]
从近几年长三角各地乃至其他区域的发展情况看,硬件的建设都相差不是很大,主要的区别还是在软件方面。像苏州所实行的第三代投资促进政策,关键是通过建构和完善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制度安排,来提升投资软环境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并且更加强调体制、法规的透明度、公正性和高效率。[40]所以,近年来苏州的招商引资成绩显著也决非是偶然。
近年来,我市通过投资环境整治月活动,被国际权威机构列入中国内地最佳投资地区之一。[41]2004年我市在外商服务月期间,曾组织了外商投资企业民主评议机关活动,让外商对我市的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进行总体评价。结果在5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的“面试''中,我市投资环境建设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其中,投资硬环境满意332票,占60.7%,基本满意215票,占39.3%,不满意为零票;投资软环境满意299票,占56.4%,基本满意231票,占43.6%,不满意为零票。与上次外商的评价相比,投资硬环境满意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投资软环境满意率提高了2.7个百分点。据了解,这是我市外商投资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打分中,首次没有“不满意”的评价。[42]
随着我市推进和实施如审批制度改革、口岸大通关建设、外商评议机关、百名干部下百家企业、建立投资软环境建设责任状制度、为外商换发驾照、办理在雨外商绿卡申请、解决外商就医难、子女就学难、协调解决外资项目用地难等一系列举措,投资软硬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而且,从2005年以来,我市已实现了外商投诉零积案。我市投资环境获得外商的肯定是历年投资环境建设成果的综合反映。
但应当清楚的是,与利用外资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的投资环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我们应始终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外商过去和现在对宁波投资环境的满意,不等于说今后也会满意,更不能因此就说宁波的投资环境已经完美了。因为“投资环境建设是一项没有终点的长期工程”。
在政府服务方面.宁波前几年也获得外商的赞赏,说“宁波注重营造服务高地.政策洼地”。但对于宁波来说,仅此还远远不够。政府的服务应是长久的、持续的和不可储存的。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过程中,只要有一个阶段出现服务较差的情况,就会影响到整个招商引资的工作。因此,宁波在服务业的招商引资过程中,政府的服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政府的服务意识也只能增强不能松懈。
江苏省在招商方式上,强调综合性招商与专业性、专题性方式相结合。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加强各类主题招商,加强专业性、小分队的招商,点面结合,重点突破。同时,江苏省也明确提出,招商引资要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特别应注意分析和预测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特点、动态和方向,抓住重点国别和地区、找准主攻目标,采取“密集轰炸”、“大兵团作战”与“小分队跟进”相结合的招商引资方式,以求得实效。[43]以无锡为例,2005年6月27日至7月16日,由69人组成的无锡服务业招商引资代表团赴东南亚举行招商及推介活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锡也因此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大中城市里以服务业为主题走出去招商的第一家。无锡在东南亚的招商活动重点在新加坡、泰国和香港,其招商内容涉及旅游、社会事业、市场物流及中介商贸、金融、保险、基础设施等方面,共171个项目,最终签约55个,总额达11.323亿美元。[44]有报道说,无锡在三地的招商活动期间,到会的很多客商是不请自去的,而且会上出现资料不够发、座位不够坐的热闹场面。中国驻新加坡大使侑官员也说,无锡在新加坡举行的服务业招商引资活动是他们在新加坡看到的第一个服务业专题招商会。在目前全国各地还大多停留在工业园区招商层面上时,无锡能率先突出服务业主题,对于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增强新优势具有战略意义。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对无锡在香港举办的服务业招商活动也高度称赞,认为把服务业作为专题招商,具有战略眼光,很有创意。[45]
在长三角各地的招商引资,包括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当中,苏州的招商方法是最多的。苏州运用“以外引外”、“敲门招商”、“委托招商”、“会议招商”、“全民招商”等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外引外,又称链条式招商,引进一家后,便特别注意追踪该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动员与这家企业相关的企业投资。敲门招商,指招商官员有针对性、有准备地前往那些有意在此投资的台资企业敲门。据称,这一招目标明确,不走弯路,命中率极高,而且通常引资数额较大。委托招商,即委托各种关系,随时了解投资者的信息,进而介绍他们来苏州投资。会议招商,是指在本地或外地、境外举行各种各样的洽谈会、投资说明会、情况介绍会,或派人外出参加各种会议,进行游说。全民招商,扩大招商主体,即发动越来越多的部门、企业、单位加入招商队伍。另据苏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一份工作计划,苏州市从2005年下半年起在组织好赴欧洲招商的同时,还将搞好对日、韩的招商活动,并注重健全招商信息网络,改进招商办法,加强招商队伍建设。由此可见,苏州是全国招商引资的典型,确实名不虚传。进而,杭州市在2004年召开的全市招商引资大会上提出了要学习苏州、开始新一轮招商引资“三年倍增”计划也就不难理解了。
实际上,杭州与苏州的差距,关键是招商引资上的差距。当然,杭州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在长三角地区也是小有名气的。早在2004年,对台资北移迹象有所察觉的杭州市就北上苏州,南下广东、福建等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定点招商,力争做大“台资板块”。同时,杭州在引进欧美大商、名商和强商方面也多有作为。如果说“以外引外”是苏州招商引资的成功秘诀之一的话,那么,“以民引外”则是杭州市近年来招商引资获得成功的一^途径。
从杭州市2005年的招商引资情况看,杭州市已经把“走出去”和“引进来”作为今后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正在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把弓I好、引大、引强作为招商重点。而且,目前杭州市实施产业链招商的思路也已形成。[46]
为使现代服务业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2005年青岛市提出了“两手抓”的工作思路,一手抓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推动服务业扩大总量提升层次,一手抓楼宇经济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培养建设。为此,青岛市建立起了由经贸委牵头、30个责任单位参与的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机制。市经贸委瞄准韩国的金融机构、欧美的保险公司、国际一流的商贸服务品牌加大招商力度;市交通委在空港、铁路等物流业引资改造方面争取突破;市建委推进奥运场馆招商,重点引进建筑设计事务所;市旅游局重点推进酒店和重点景点项目的招商;市南区发挥商务楼宇优势,营造金融保险、商务商业旅游等引资载体等。
根据青岛市经贸委的数据,2005年青岛全市新引进和在谈的现代服务业项目97个,其中批准项目74个,实际引进外资16591.4万美元,在谈项目23个,计划引进外资23941万美元。[47]这一成绩的取得与青岛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扎实性和有效性密不可分。
厦门市2005年合同利用外资(包括服务业)完成12.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包括服务业)完成7.07亿美元。另从2006年厦门第一次外资项目调度会上透露,2006年厦门市吸引合同外资(包括服务业)目标为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目标为7.8亿美元。[48]为此,厦门市要求引资工作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招商。具体要把握两点:一是工业招商要瞄准大项目、龙头项目和产业链项目;二是服务业招商要“抓新”,引进对厦门城市服务功能有提升作用的项目,如港口物流、旅游会展、中介咨询、服务外包等。
大连市的招商引资有两个特点,一是体制上的创新,二是方法上的到位。2005年下半年大连开发区在招商引资体制上做出重大改革,构建了全新的招商框架:在经济贸易局内成立4个招商分局,各部门责权结合,进一步强化了招商引资力度;健全激励机制,采取同工同酬,取消了事业编制及公务员编制与社会聘用制人员的工资标准的区别,激发招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大连星海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创新性地采取了两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与银行联手招商,只要项目可行,投资可靠,具有30%-50%的建设资金就可以启动项目,不足部分由管理中心介绍给银行给予贷款,以增强外商的投资信心。二是提前给外商提供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对项目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核算,对产品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同时,每一个项目都派专人负责,从项目立项、合同审批、企业注册到与各职能部门协调,为外商免去很多麻烦。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宁波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是中共宁波市委、市政府既定的一项大政方针。为落实这一大政方针,宁波必须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工作。而且,宁波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应以《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整体经济环境出发,着眼于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并借鉴其他城市服务业招商引资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开放服务业领域,切实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出台招商政策,编制引资目录,健全机制,建立制度,设立咨询机构,简化审批程序,整合服务业项目,做好策划、包装,拓宽引资渠道,目标指向欧美,突出招商重点,实行错位竞争,以中介机构招商为模式,探索“雇员式”引资手段,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全面推动宁波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1]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M](www.xing528.com)
[2]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M]
[3]宁波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M]
[4]浙江省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M]
[5]宁波市统计年鉴2000-2005[M]
[6]宁波市经济研究中心.宁波市中介服务业发展专题研究.三讲论坛[J].2005(3)
[7]敬明光.把握服务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培育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经济丛刊[J].2005(3)
[8]钱春燕、冯芳、徐婧.利用外资:宁波需拓展空间.宁波经济[J].2005(8)
[9]吴才坤.走出招商引资困境.宁波经济[J]2005(8)
[10]吕祖善.努力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浙江经济[J].2005(16)
[11]浙江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M]
[12]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联合课题组.浙江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新思路,浙江经济[J].2005(I4)
[13]长三角报告.2004[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4]孔繁来.中国服务业问题研究评述(附录1).江小娟主编.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报告.NO.1——迈向全面小康的中国经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5]苏允琴.服务经济理论的若干热点问题(附录2).江小娟主编.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报告.NO.1——迈向全面小康的中国经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6]国民经济研究所.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状况分析.商贸经济[J].2006(2)
[17]张红霞、李平.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商贸经济[J].2005(4)
[18]陈凯.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外理论评述.商贸经济[J].2005(12)
[19]晁钢令,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0]潭立元.洪锦兰,招商引资工作管理手册[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1]姜明生,招商引资实用知识读本[M].中国吉实出版社,2004
[22]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M]
[23]江苏省“十五”服务业综述[M]
[24]李善同.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宁波“港口城市与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及”论坛上的讲话.2005年9月28日
[25]裴长洪、夏杰长.中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基本格局、路径选择与战略思路.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M].NO.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6]裴长洪、赵楠.中国服务业吸引FDI分析,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M].N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宁波市经委)
注释
[1]黄维兵:《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另见郑吉昌、瓦睛著《服务业、服务贸易与区域竞争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2]郑吉昌、夏晴:《服务业、服务贸易与区域竞争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3]深圳物流网2005-08-26,引自《宁波晚报》。
[4]深圳物流网2005-08-26,引自《宁波晚报》。
[5]宁波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发展处:《2005年服务业发展情况及2006年展望》,宁波市政府网2006-03-13。
[6]宁波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发展处:《2005年服务业发展情况及2006年展望》,宁波市政舟网2006-03-13。
[7]宁波政府网2006-05-06。
[8]《我市抛出154亿美元引资绣球》,中国宁波网2006-04-24。
[9]敬明光:(把握服务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培育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经济丛刊)2005年第3期。
[10]晁钢令主编:《服务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11]《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战略意义正在凸显》,《浙江经济》2005年第14{期。
[12]《加快发展服务业解族》,中国宁波网2004-10-13。}
[13]《宁波市利用外资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中国宁波网2005-08-05。
[14]《甬港携于共谋服务业双赢》,宁波信息网2005-09-15。
[15]《甬港现代服务业19个项9签约》,宇波信息网2005-09-19。
[16](甬港经贸合作基础良好》,中国宇波网2005-09-11。
[17]宁波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发展处:《2005年服务业发展情况及2006年展望),宁波市政府网2006-03-13„
[18]宁波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发展处:《2005年服务业发展情况及2006年展望》,宁波市政府网2006-03-13。
[19]全祖善:《势力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浙江经济》2005年第16期。
[20]何伟等著:《宁波活力》,宇波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21]钱春燕、冯芬、徐好:《利用外资:宁波需拓展空间》,《宁波经济》2005年第8期。另见,宇茂市利用外资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中国宁波网2005-08-05.
[22]《江苏:六个“加速”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华网江苏频道2005-07-20。
[23]吕伟旗:《浙江利用外资:重在质的提高》,《浙江经济》2005年第8期。
[24]《我市服务业利用外资越来越"精”》,中国宁波网2006-02-06。
[25]宁波市发改委对外开放处:《今年我市对外招商合作着重推出服务业和基础设施项目),2006-04-04。
[26]具体投资比例请参见本文第四部分(三)的内容。
[27]郑吉昌、夏晴:《服务业、服务贸易与区域竞争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28]郑吉昌、夏晴:《服务业、服务贸易与区域竞争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29]郑吉昌、夏晴:《服务业、服务贸易与区域竞争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30]宋宇宇:《现代服务业:发展市域经济的重点产业选择》,《三江论坛》2005年第5期。
[31]《宁波发展现代服务业十大商机》,宁波江东网上招商会http:〃www.nbjd.com/2003-07-07.
[32]《长三角报告,(200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页。
[33]林崇建:〈中介服务业发展趋势与宇渡的机遇》,《三江论坛》2005年3月(下半月版)。
[34]张世清:《宁波市中介服务业发展思路与目标》,《三江论坛》2005年3月(下半月版)。
[35]林崇建:〈中介服务业发展趋势与宁波的机遇》,《三江论坛》2005年3月(下半月版)。
[36]>姜明生主编:《招商引资知识读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板,第32页。(第二招是以人为本的软环境服务客商,第三招是以特色功能的我体招揽客商,第四招是以主导产业来加大、拉长产业链。)
[37]《400亿建长三角”服务业中心,《江南时报》2005-08-26。
[38]余凌云:《“十一五”引资政策向左?向右?》,《中国外资》2006年第3期。
[39]尚红:《共赢——长三角16城市市长访谈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40]洪银兴、刘志彪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
[41]何伟等著:(宁波活力》,宁波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42]《宁波投资环境受外商肯定》,中国宁波网2005-11-21。
[43]茶志强:《招商引资竞争激烈,浙江怎么办》,《浙江经济》2006年第1期。
[44]《引擎启动务必加足油门——无锡服务业赴东南亚专题招商后的思考,新华网无锡频道2005-07-11,引自《无锡日报》。
[45]《引擎启动务必加足油门--无锡服务业赴东南亚专题招商后的思考》,新华网无锡频道2005-07-11,引自《无锡日报》。
[46]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经处:《杭州市实施产业链招商的基本思路》,《浙江经济》2006年第7期。
[47]人民网青岛视窗2005-12-13。
[48]海峡网2006-02-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