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2004-2006年度成果集》

《《宁波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2004-2006年度成果集》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评价结果表明,宁波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集群集聚度、开放程度、技术创新能力等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较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基于此,课题提出,实施区别化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推动民企外资嫁接,实现服务业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以及加大针对性的人才储备是提升宁波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攻方向。

《《宁波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2004-2006年度成果集》

林承亮 蔡水华

【摘要】课题在对宁波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AHP法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估模型,对宁波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宁波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集群集聚度、开放程度、技术创新能力等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较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基于此,课题提出,实施区别化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推动民企外资嫁接,实现服务业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以及加大针对性的人才储备是提升宁波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产业集群 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当前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据不完全统计,宁波目前共有各种产业集群145块,其中单体规模超10亿元的有6块,超5亿元的有10多块,超亿元的有90多块。产业集群数量占浙江产业集群总数的27.93%[1]。作为宁波制造业增长最重要的承载体,产业集群对宁波转换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因此就尤为重要。本文结构如下:第一节为前言;第二节对宁波产业集群的行业分布、空间分布、发展阶段及产业集群对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三节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主要是竞争力评价理论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集群竞争力评价的基本模型,为本文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第四节运用上面评价模型对宁波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第五节是进一步提升宁波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按照目前学界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产业集群的认定必须符合两个标准:地理集聚性和网络联结性。所谓地理集聚性,是指同类企业以及相关企业集聚在一个较小的地理区域之内;所谓网络联结性,是指企业之间存在密切的分工、合作、知识外溢等联结关系,而非简单堆积,因而使集群形成根植性。从这两个特征来看,产业集聚与行业集聚具有一定差异。行业集聚未必符合网络联结性的特点,而产业集聚则往往是跨行业的。例如波特在分析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地区的瓷砖产业集群时,明确把瓷砖模具制造企业、釉料制造企业、包装企业、行业协会、大学等都纳入其中。但是基于目前还缺少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统计体系,为便于反映集群的动态变化特征,我们用行业集聚度指数来衡量产业集群的分布特征。令行业集聚度指数Ai=Ni/Qi,其中Ai为某行业集聚度指数,Ni为宁波某一行业占宁波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Qi为该行业在全国的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该测算方法的价值在于简便直观,当Ai的值大于1时.表明该行业在宁波地区是相对集聚的。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计算出的宁波市32个制造行业1999—2005年的集聚度指数见表1:

表1 宁波市32个制造行业1999—2005年相对集聚度指数

(续上表)

资料来源:根据1999-2006年宁波市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根据上表,在1999-2005年7年内,32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的集聚度指数有所增长,18个行业的集聚度指数有所下降,其中C1—C14共14个行业呈现出集聚现象。这些行业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高集聚度行业。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三个行业。其中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两个行业几年集聚度指数都在2.0以上,且总体发展态势比较平稳,反映出这两个行业具有较强的应对外界变化能力。化学纤维制造业集聚度指数从1999年的0.944上升到2005年的2.16,增长速度非常快,体现了产业竞争优势的快速增加。

图1 1999-2005年高集聚度行业集聚度指数变化情况

第二类是中等聚集行业(集聚度指数在1.5和2.0之间)。包括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金届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纺织业七大行业。这七大行业中,除了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集聚度系数有所增长外,其余产业集聚度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集聚度下降程度尤为显著,从1999年的3.423下降到2005年的1.806。这表明宁波的传统产业集群在国内其他地区的产业挤压下,正在面临市场份额缩小的风险,需要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来拓展新的生存空间。

图2 1999-2005年中等集聚度行业集聚度指数变化情况

第三类是低聚集度行业(各年平均集聚度在1和1.5之间的行业)。包括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造纸及纸制品业等4大类。上述产业集群中,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的集聚度系数过去几年有明显下降,分别从1999年的1.609和2.021下降到2005年的1.391和1.017。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大行业所对应的产业大多是宁波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行业集聚度系数的下降意味着产业相对竞争优势的削弱。

目前宁波已经形成三大产业群分布带,一是以北仑、镇海为主的石化、能源、钢铁、造纸、汽车等临港大工业产业群;二是以余姚慈溪为主的塑料、模具、家电、微型轴承等传统优势产业群;三是以鄞州、奉化、江北、江东为主的服装、电子通信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群。这些产业集群在宁波11个县(市、区)分布如下表:

表2 宁波各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分布[2]

资料来源:自行整理

按照Lynn Mylelka和Fulvia Farinelli对产业集群的分类标准,产业集群按其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非正式集群、有组织集群和创新型集群[3]。宁波的绝大多数产业集群仍然处于“非正式集群”阶段,“有组织集群”的数量较少,只有少数进入“创新型集群”阶段。

表3 对宁波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的划分

资料来源:自行整理

大企业作用的提高是近年来宁波产业集群发展的显著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例如在余姚塑料制品产业集群中,有20家企业销售额超亿元,总产值超过300亿元,占集群全部产出的35%;象山针织业产业集群中,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155家,其中9家企业跻身全国针织企业50强;鄞州服装产业集群中,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36家,产生了2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和3个省级名牌。二是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组织能力不断提高。大企业的涌现以及大企业相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落差的不断加大,使一部分中小企业从大企业的竞争对手逐步转变为大企业的合作伙伴。这不但使集群的产业链得到了较大的延伸和完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集群内企业的恶性竞争程度,使集群组织化水平得以提高。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是宁波产业集群得以迅速崛起的重要动力。专业市场的形成使广大中小企业可以以很低的价格分享规模巨大的销售网络,实现销售上的外部规模经济。但是近几年来,这种市场对企业的“倒替代”程度呈现出日益下降的趋势,传统专业市场或者转型成为信息平台,或者从“买本地,卖全国”的交易辐射功能蜕变成“买全国,卖本地”的外地商品进入宁波的窗口,使本地商品的销售功能大大降低。传统专业市场功能的弱化实际上反映了专业市场作为一种交易制度安排的内在缺陷:即它在使中小企业分享外部经济的同时,也使企业不得不承受其他企业假冒伪劣、搭便车等行为带来的外部负经济,有实力的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倾向于建立独享型的销售网络实现对专业市场(这种共享型销售网络)的替代。

近几年来,宁波长期建立在内源型发展模式基础上的产业集群扩张路径得到了较大改变,集群内企业嵌入国际分工价值链的速度和程度实现了明显的突破和提高。从宁波实践来看,这种嵌入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一是出口贸易。以服装产业为例,1997年全市服装出口30亿,仅占全部服装产值的17.8%。到2006年,服装出口超过300亿元,年均递增29个百分点。在民营企业出口大幅增加的推动下,2006年,宁波全市出口287.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5%,超过全国2.3个百分点,出口增幅居计划单列市第二位。二是民营企业与外资嫁接。从2003年起,民营企业与外资嫁接成为宁波外资引进的一个新的亮点。2005年,全市共新批“以民引外”项目231个,投资总额13.43亿美元,合同外资4.42亿美元,分别占到全市总数的26.5%、15.1%和10.4%。三是境外投资,包括到境外设立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性企业和工程公司等。产业集群外向化程度的提高,可以使集群内企业逐步进入国际分工价值链,分享跨国公司的销售网络,获得更多的技术、管理、生产工艺等,各种缄默性知识的外溢,提高了集群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宁波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和长期实施人才“一号”工程形成的高层次人才大量集聚的优势,大力推动临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了传统产业集群、临港产业群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分天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在临港产业方面,2006年,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实现了60.56%、41.57%和39.15%的高速增长,带动重工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上升到65.37%,比2005年提高近2.5个百分点。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2005年,宁波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480亿元,同比增长24.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预计达到33%;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440亿元、利税168.7亿元、出口创汇45.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3%、10.8%和29.6%。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为代表的一批高新集群产业群已经基本形成。

统计分析表明,产业集群是宁波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05年,行业集聚度指数大于1的14个行业工业增加值之和为5590168万元,占宁波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4%。14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全部工业平均水平,其中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增长率分别达到32%、35%和30%,远远超过同期全部工业增加值11%的增长水平。

表4 增加速度超过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行业列表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整理

产业集群是宁波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2005年,产业集聚度指数大于1的14个行业就业人数之和为1054576人,占全市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74%。从就业弹性系数来看,产业集群表现出来的就业弹性系数基本上都要高于相应年份全部工业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这既意味着产业集群具有很高的就业带动能力,也意味着目前宁波绝大多数产业集群的增长仍然是以劳动力投入驱动为主,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速度相对滞后于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1992年以来,宁波城市化进程明显提速,年均递增2个百分点左右,到2005年,城市化率达到55%,城市化成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转移。1991年宁波农村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比例为55.31:32.57:12.12,2005年已经变为23.17:51.43:25.4,非农人口大大增加。目前宁波农民收入中有87%来自非农领域。非农收入比重的增加使农民可以脱离分散的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人口向城市和城镇集聚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八五”和“九五”期间,约有25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占宁波市全部人口的5%左右。如果考虑到2000年以后农民对城市户口的趋动力下降的情况,这一数字还将更为庞大。二是1998年以后,传统布局相对分散的产业集群向工业园区集聚的速度不断加快。围绕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形成的现代商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在工业园区附近不断兴起,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宁波城市功能的重要延伸地和新兴城市区块。三是一乡一品、一镇一品的产业集群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专业市场的发展使乡镇人气集聚能力大大提高,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动力。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宁波全市建制镇共有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306个,平均每个镇有2.8个,不少小城镇的专业市场已经成为一定区域内产品加工、销售、信息、服务和商品集散的中心,市场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4]

2006年,宁波全市引进外资项目1034项,实际利用外资24.3亿美元,同比增长5.2%。

其中第二产业引进外资项目813项,实际利用外资20.2亿美元。从第二产业新增外资的行业分布来看,产业集中度系数大于1的行业引进外资项目共计552项,合同利用外资18643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3727万美元,分别占全部第二产业的67%、55%和56%,合同利用外资数和实际利用外资数均过半数,其中大部分行业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远远超过第二产业实际外资利用的增长速度。

表5 宁波市2005年部分行业利用外资情况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整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竞争力”或者“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使用者的范围也早已经超出了学院派经济学家或者管理学家的小规模群体,成为企业家、政府官员甚至普通老百姓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但是什么是竞争力?竞争力的内涵和外延的严格界定是什么?竞争力是否有层次?决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这些基本问题都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有趣的是,尽管这些基本理论不甚清楚,但是围绕竞争力特别是竞争力评价问题的文献已经是汗牛充栋。总结起来,目前关于竞争力的研究基本上分成三个层次: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5]。本章将首先对与本课题研究相关性较大的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和评价模型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框架。

竞争首先是企业之间的竞争,竞争力理论的起点首先源于对企业竞争力差异的关注。所谓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索质(金碚,2003)。之所以一个企业能够与另一个企业相比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不同的理论流派有不同的解释。如传统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同一行业的企业提供的是同质的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差异唯一来源于企业成本或者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企业生产规模的不同,即规模经济是导致企业成本差异的唯一原因。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之间的相对地位不同,如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竞争力可能唯一取决于成本,但是在垄断程度很高的市场中,市场势力强的企业将比市场势力弱的企业天然地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企业竞争力与市场结构以及这一结构下企业市场势力的大小有关。国际贸易理论认为,竞争力首先来自于比较优势,企业所在的产业是否为该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竞争力不仅来自于企业本身,更加重要的是与企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有关,集群下的企业较之单独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企业理论打开了传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黑箱,进一步研究了企业产权关系、治理结构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拓宽了企业差异化的来源。管制经济学充分考虑了政府行为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等等。

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经济学解释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分析成为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截至目前,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法至少在20种以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因素分析法、对比差距法、内涵解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多层次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等[6]、应用上述方法,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种:

金碚(2003)在《中国工业经济》上的一篇引起广泛引用的论文中,把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为两大类:测评指标和分析指标。测评指标反映的是竞争的结果或者竞争力的最终表现,而分析性指标所反映的则是竞争力的原因或者决定因索,两类指标在具体指标构成和获取方法上均不相同(表6)。根据这一逻辑,金碚(2003)建立了一个由16个具体指标构成的企业竞争力评价基本指标体系(表7)。金硝的关于测评指标与分析指标的分类方法在后人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表6 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资料来源:金碚(2003)

表7 企业竞争力蓝测指标体系设计

资料来源:金碚(2003)

金昌(2002)设计了一种以盈利能力为基础的指标评价体系。张金昌认为,从定量评价来看,显示竞争力高低的最基本指标是盈利能力指标,它可以用资产利润率或利润总额来表示。盈利能力是企业竞争力高低的最终反映。从相互比较角度来看,盈利能力是企业各种竞争优势的综合反映;从竞争结果来看,盈利能力是企业最终取得收益水平的反映;从竞争过程来看,盈利能力的高低反映了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对竞争对象的吸引力的大小。从盈利能力角度出发来评价企业竞争力,则企业的竞争力主要由利润、资产、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数量、销售价格等因素决定,由此构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表8)。

表8 基于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张金昌(2002)

李友俊等人(2002)认为,根据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内涵,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反映企业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指标体系的构造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协调性、可行性和层次性的原则,以准确反映企业竞争力和使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相匹配为前提,构造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一观点,李友俊等人设计了一种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表9)

表9 基于企业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李友俊等人(2002)

对于产业竞争力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对产业而言,因其是一个集合概念,其竞争力必定是在不同地域间的比较,在不同地域间的比较就必定离不开区域间的交换活动,产业竞争力必然体现为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之间的各自相对竞争优势,即比较优势。但现实生活中,区域间交换活动即便完全按照比较优势规律进行,市场上也会出现比较优势相近的同一产业的比较,这时竞争力将取决于他们各自的绝对竞争优势(陈柳钦,2005)。比较优势是一种天然的较低层次的竞争力,其优势的发挥还有赖于知识、技术、资本运作、管理水平等软要素的配合。竞争优势是指一地区在市场竞争中实际显现的优势,是该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不仅与基本的生产要素有关,而且与制度、政府、知识、品牌、管理、人力资本等高层次要素有关,是一种内生的现实的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后天积累的结果。产业竞争力是指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它的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

产业竞争力可以是以一个国家或区域内部“生产同类产品或可以互相替代的产品”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它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产业内部企业的相互关系,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的状况,以及国内相应经济的体现和背景,都将对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和作用。(赵立新,2003)

这一类观点是强调产业竞争力来源于产业结构的产业分析理论,以哈佛商学院的波特为代表。波特的观点实质上是经典的产业组织范式“结构一行为一绩效“(S-C-P)。波特的理论过于强调企业竞争的外部环境——产业结构和市场力量,但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样是有吸引力的产业却有的企业嬴利而有的企业亏损甚至破产。

关于产业竞争力的不同理论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分析成为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截至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陈柳钦(2005)从产业内分地区和区域内分产业等角度进行交叉组合分析(即分为区域与产业之间的交叉和产业与产业之间的交叉两个交叉层次),提供了全景式的产业竞争力分析矩阵,使产业竞争力状况得到完整体现。任何一个分析对象都能够根据所处的区域和行业在竞争力分析矩阵中找到相应坐标。

图3 产业竞争力矩阵(www.xing528.com)

贾若祥(2001)从系统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抽象和刻画,建立了评价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从实力、潜力和产业的适应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实力反映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现状,主要通过计算影响产业竞争力因素的规模比重来定量计算。潜力反映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趋势,主要通过计算影响地区产业竞争力因素的速度指标来定量计算。但在实际计算时,往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科技因索的规模比重对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潜力影响比较大,在实际计算时归入到潜力这一项。适应能力反映的是产业对制约因素的适应能力,如对环境的保护能力,对资源或人口的协调能力等。

表10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贾若祥(2001)

陈晓声(2001)根据目前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以及产业竞争力各个方面的相互关联,考虑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六个模块构成。并对六个模块按某几个特定的指标来计算,最后评估时采用了综合指数法。基本步骤是:指标数值采集——加工测算——标准化——计算指标评估分值——计算加权综合指数值。但是总量指标的层次不够清晰,造成指标体系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矛盾,指标的分组、分类问题值得重视和研究。

图4 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模块的构成

把产业集群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竞争力评价,目前相关研究仍然非常少,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阻碍了竞争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产业集群,按照波特的定义,“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这些产业、企业或是机构对于竞争都很重要,它们包括了零件、设备、服务等特殊原料的供应商以及特殊基础建设的提供者。集群通常会向下延伸到下游的通路和顾客上,也会延伸到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和本产业有关的技能、科技或是共同原料等方面的公司上。最后,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和其他机构——像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职业训练中心以及贸易组织等——以提供专业的训练、教育、资讯、研究以及技术支援”(波特,2000)。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产业集群与经济学标准意义上的产业明显不同,产业集群下的企业既有同一产业内部的企业,也有相关产业、支持性产业下的企业;既有制造企业,也包括服务供应商、中介组织和政府,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上述主体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意味着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测度,不能简单地套用产业竞争力或者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也更加重要的是,传统关于企业竞争力或者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关注的是企业自身相关变量,如企业拥有的科技人员数量、企业规模、企业市场占有率等等,而对企业所处环境,如产业链完整程度、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政府对企业相关政策等,关注明显不足。企业的竞争力并不取决于企业内的某个部门或者某一生产环节的竞争力,而是决定于企业各部分活动构成的系统即价值链的竞争力。在产业竞争中,企业的价值链附属于一个超出单个企业本身的更为庞大的体系即“价值体系”,包括为企业价值链提供原料、零件、设备和采购服务的上游供应商、完成价值链营销渠道活动的经销商或零售商,以及最后的客户。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于企业自身价值链、上游供应商价值链、下游经销商价值链和客户价值链的总和以及四种价值链的整合程度(波特,2002)。产业集群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通过集群组织形式将制造商、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甚至客户集聚在一个较小的地理空间范围之内,大大降低了四种价值链的整合成本。因此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测度,也必须充分考虑上述价值链的整合。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波特,2002)。波特对多个国家、多个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由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等四个主要因素,以及政府行为、机遇等两个辅助因索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前四个因素是集群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索,构成“钻石模型”的主体框架。四个因索之间彼此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决定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波特钻石模型将集群竞争力的复杂影响因素抽象为4个变量,使分析框架大大简化,成为学界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个主流模型。

图5 波特“钻石模型”

在波特理论的基础上,两位加拿大学者(Tim Padmore和Henrev Gibson)对钻石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模型GEM模型。GEM模型把影响集群竞争力的要素分为三类:基础(groundings)、企业(enterprise)和市场(markets)[7],其中“基础”包括“资源”和“设施”两大要素,“企业”包括“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两大要素,“市场”包括“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从而构成了一个由6个要素组成的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

图6 GEM模型

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框架简单有力,但是其不足之处也非常清楚。一是整体以定性分析为主,导致观测者的主观因索对观测结果影响巨大;二是只能解释那些已经存在的、成功的集群脱颖而出、发展壮大的原因,但并没有对这些集群的未来发展状况做出预测;三是模型币:视国内的市场和企业,忽略国际方面的因索,具有内向型特点。当运用该模型分析研究位于像美国这样的大国的集群时,这种方法非常合适。但当分析小型、外向型经济国家的集群时,将会出现一些错误的结论。因为在开放的小型经济体系中,当个别企业愈来愈依赖国外市场的销售和生产时,本国的市场则相对萎缩,当它们运用转包合同、战略联盟等合作关系来扩展国际网络时,其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地域特性就会变得模糊不清。由“钻石模型”改进而来的“GEM模型”强调了同类要索之间的互补性,在基础类耍索中,资源的不足可以很大程度上用设施的完善进行补充,反之亦然,同时对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各个因素进行了量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钻石模型”的缺点。但是GEM模型并不能反映企业之间的网络协作关系,而且GEM模型6大因素进行量化附值的过程仍然是一个主观的评定过程,导致最化结果仍然带有极强的主观性。

由于“钻石模型”和GEM模型在集群竞争力量化评价上的不足,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在尽力探索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定量分析工具和方法。童章成、常敏(2004)在对杭州产业集群进行竞争力评价时建立了一个由区位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经济状况、自然资源、政府促进作用等5大类20个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但是该指标体系的设置没有脱离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一般框架,未能充分体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特有属性,特别是企业网络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刘爱雄、朱斌(2006)从显性竞争力和隐性竞争力两个层面,建立了一个由规模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集群空间集聚竞争力、集群资源集聚竞争力、集群网络竞争力、集群价值链竞争力、集群文化环境竞争力等9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构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可惜的是,这一方法过于复杂,大多数指标无法得到现行统计体系的支持。蒋录全等(2006)从产业集群竞争力系统分析出发,把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分为企业竞争力和结构竞争力,提出了一个5层97个观测值的指标体系结构。但是作者也承认,这一评价方法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可以从政府统计部门获得集群统计资料或者集群内企业能够自报数据。这两个途径目前都无法实现。

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理论界关于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因索的分析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如何把这些因素转化为客观的、可量化、可观测的评价指标仍然存在困难。其中的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统计体系执行的是国家标准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产业集群的分类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异。事实上,定量地判断产业集群的范围至今仍然是一个难题。二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相对产业竞争力更多地涉及企业网络、创新氛围、产业链完整程度等大量难以量化和观测的因素,一味地追求量化指标体系势必会忽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许多内核。上述问题对于研究单个产业集群还可以通过大规模的问卷、专家调查等得以解决,但是对于多个集群之间竞争力的比较,仅仅依靠研究者的自行调查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8]。金陪(2003)在分析指标选择的标准时,将数据的可获得性放在重要位置。因此,依托现有统计体系进行评价指标设计,建立以定量分析为主的评价模型,将是现阶段评价集群竞争力的主要方向。基于这一思路,建立修正后的产业集群评价模型,并用AHP法估计权数如下:

表11 修正后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

资料来源:自行整理

本模型沿用了金碚(2003)对竞争力测评指标和分析指标的两分法,其中产业集群竞争力现状用市场份额、盈利水平、出口竞争力3类4个指标测度;集群竞争潜力用科技创新、企业网络、开放程度、政府支持力度4类5个指标测度。其中政府支持表现为政府对集群在基础设施、财政科技、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投入,由于具体数据难以得到,我们假定政府对不同集群的支持力度与集群的相对地位有关,因此可以用集群产值占宁波工业总产值比重进行间接衡量。

根据表11修正后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中的①—⑨这九个指标,对本文表1中相对集聚度大于1的十一个行业[9]产业集群进行指标测算,进而计算该产业集群的加权总分,C1—C13即为和表1相对应的行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其中,加权综合一栏数据计算如下:

加权综合=指标测算结果x指标权数[10]每个产业集群加权综合的数值体现该集群的综合竞争力。

表12 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测算

数据来源:根据2005年宁波市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与贸易年鉴整理、计算得到。

通过以上对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根据竞争力差异基本上可以把宁波市产业集群分成三类:(1)高竞争力集群。主要包括:C13专用设备制造业(0.4457)、C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0.4399)。(2)中等竞争力集群。主要包括:C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3873)、C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2434)、C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3234)、C5通用设备制造业(0.3208)。(3)低竞争力集群。主要包括:C6塑料制品业、C8金属制品业、C9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C10化学纤维制造业、C11纺织业。

比较分析11个产业集群可以发现,C13专用设备制造业、C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C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C5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集群的综合竞争力指数都在0.3以上,并且有较强的发展潜力;而作为宁波市传统较强的产业集群C6塑料制品业和C1I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指数测算结果不到0.2,这些行业虽然有集聚现象,但整体竞争力却有待进一步提升。当然,在传统集聚行业中,C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加权值还是超过了0.2,主要是由于专业化分工优势明显、资产专用性程度高,已形成较强的集聚优势。基于劳动力成本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是宁波传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以上分析表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传换,纯粹建立在劳动力优势上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弱化,根据经济发展阶段转移适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大力培育和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是宁波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方向。

将产业集聚度指数、集群网络与集群综合竞争力进行对比发现,两项指标与集群综合竞争力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图7)。尤其是产业集聚度指数,与集群竞争力具有很强的拟合性。这和一直以来的经验观察和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

图7 集群综合竞争力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从图8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R&D投入强度和科技人员/从业人员数量与该集群的综合竞争力图形走势几乎相同,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建立创新型城市,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引进,对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整个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8 集群综合竞争力与集群网络、集聚度指数的关系

出口竞争力可以用集群出口交货值占全国出口交货值的比重进行反映。11个产业集群中有4个产业集群出口竞争力程度远远领先,按顺序分别为C5通用设备制造业、CIO化学纤维制造业、C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C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对比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发现,综合竞争力最强的集群并非是出口竞争力最高的,中等竞争力集群在国际竞争中表现最为出色。进一步结合集群开放程度指标分析表明,集群的出口竞争力与集群开放程度(外资数量:与资本存量之比)有着紧密关系。上述出口竞争力前四位的产业集群,开放程度也均位于全部产业集群的前列[11]。这一结果与技术创新经济学对产业集群的最新研究结论是一致的。技术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知识的函数,这一知识不仅来自集群内部,也来自集群与外部的信息交流,外资引进是建立集群与全球知识交流渠道的有效方式。因此,加快集群外资引进,推动民营企业与外资嫁接,利用外资延伸集群产业链,补充源发型产业集群的产业链薄弱环节,是提高集群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改变不同产业集群的同步发展战略,加强产业政策对集群发展的引导,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链和优势龙头企业。一是打造若干个优势产业集群。在对全市产业集群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总体规划,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定若干个比较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集群进行重点扶持,市县两级政府在土地政策、技术扶持、招商引资等政策上予以倾斜,把这些重点集群打造成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导者地位,而且在国际上具有一流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成为打造宁波先进制造业基地最重要的支撑。二是打造若干条优势产业链。宁波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大部分停留在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带动力不足。今后要按照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的原则,一方面拉长产业链,推进企业之间的纵向分工,从产品生产逐步向上延伸到装备生产和原材料控制;另一方面提升价值链,使优势企业从生产环节逐步向设计、销售、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转移,与周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同类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价值链分工,在错位发展的同时占据高端环节。三是加快培育和形成一批优势龙头企业。重点是在现有的工业园区中设立一批大企业园区,使大企业以及为大企业配套或者有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合作关系的企业逐步向大企业园区集中,提高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整合能力。鼓励大企业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建立“品牌俱乐部”,允许其他企业在统一质量控制的情况下使用自己的品牌和销售网络进行销售,实现短时间内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市场知名度的提升,再对“俱乐部”内企业进行进一步的整合。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避开国外企业的专利控制,与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形成错位发展,实现传统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转轨,是未来几年宁波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所在。政府要在深入理解产业集群演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找准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结合点,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全力培养传统优势产业集群的内生创新能力和创新冲动。一是充分发挥大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创新领导作用。重点支持大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推动宁波企业和国内外同行业领导型企业进行技术联盟。对大企业组建的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给予倾斜性扶持,使之成为集群内生性创新的主要源头。鼓励大企业的工程技术中心和检测检验中心向配套企业开放,从而推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由水平竞争向配套合作方向转变,解决因为过度竞争导致的大企业创新成果和创新平台不能为其他中小企业分享的问题,为创新源在集群内的扩散奠定组织基础。二是以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强化政府在集群创新源形成、创新扩散中的作用。建立市、县(区)两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吸收社会资本参力口,成立非嬴利性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市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机械模具等规模大、优势突出、跨区域的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研发、人员培训以及信息服务工作。每年在每个集群确定1-2项关键性技术项目组织攻关,研究成果按照保本运作原则转让给集群内中小企业使用。提供对集群企业的信息服务,定期在集群内举办本行业各种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展销会或演示会,为集群内中小企业提供行业技术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平台,帮助中小企业与集群外创新组织和行业协会建立技术与市场联系。县(区)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负责本县(区)内特色明显、市场潜力大的产业集群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研发、人员培训以及信息服务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对未列入市、县(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重点扶持对象的特色产业集群建立类似机构,进一步发展壮大本乡镇的特色产业集群。三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互动。在继续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上,重点改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集群发展“两张皮”现象,寻找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结合点,使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行为成为传统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源头。2007年首先对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机械模具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进行行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结合产业集群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对高端技术提出的要求,有目的地引进和培育一批相关的高科技企业,解决产业集群提升过程中的高端技术瓶颈问题。

利用产业集群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和营销优势相结合,参与国际分工,获取贸易收益,逐步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提升,是宁波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宁波产业集群要抢抓机遇,加快引进优势外资,在长三角产业群的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一是改进对各级政府外资引进的考核体系,从偏重于数量的考核逐步转到以质量考核为主。重点引进三类外资企业:行业内优势明显、带动性强的外资,能够有效拉长本地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和融合产业链断层的外资,能够弥补本工也产业集群核心技术缺陷的外资。二是要特别注意引入投资银行、投资咨询公司、市场调查公司、熟悉跨国并购和合资问题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现代市场中介机构,解决民营企业在寻找合资对象时缺乏广泛的、制度化、低成本的渠道,无法对合资对象进行全面深入了解的问题,降低民营企业合资的信息搜寻、谈判等成本。三是积极推动民营企业以并购方式进行合资。并购的实行不仅可以大大加快FDI引进速度,缓解因土地要索不足形成的引资瓶颈,而且并购相对项目合资可以有效改进民营企业现有的治理结构,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是进一步简化合资的审批流程,在地方权限范围内减免合资过程的相关税费,降低合资成本。五是大力推动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融合,推动集群内民营企业与引进的外资企业建立配套、外包、技术联盟等关系,充分吸纳外资对本土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益处。

服务业是“十一五”期间宁波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发展和突破的重点领域,要按照服务业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思路,重点引进和培育与传统产业集群升级密切相关的生产型服务业,满足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服务外置需要,为集群发展提供支撑。重点发展三类生产型服务业:一是知识型服务业,包括管理咨询、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工程设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高增值、高带动性的知识型服务业,满足传统企业规模扩张后技术创新、治理结构改进等方面的需求;二是现代物流业,以港口物流为重点,培育形成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启动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构筑快速、准时、多样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满足工商企业日益增长通过物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的需求;三是金融服务业。一方面要加快传统金融手段的创新,强化对集群内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如引导和鼓励建立产权清晰、完全市场化运作的、纯民间的企业业绩评估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向银行提供企业分析报告,降低银行寻找优秀中小企业的信息成本。鼓励通过企业联保方式申请贷款,解决单个企业信用不足带来的银行高风险问题。另一方面要完善投资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引进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担保公司、投资咨询、资产评估、金融租赁公司等机构,拓宽优势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企业金融要索瓶颈制约。

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知识的函数,而人才的数量、水平和结构直接决定了企业对外部知识吸纳和消化能力的强弱。因此人才对宁波产业集群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具体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外来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三类人才:即掌握理论发展前沿、具有产业高端技术攻关能力的高技术人才;通晓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具有国际化经营视野的现代管理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吸纳和转化能力,能够主动寻找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进企业生产方式的人才。二是加快本地人才的培养。围绕十大人才基地建设,培养既了解宁波产业和企业发展实际,又具有先进理论和先进技术吸纳和转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宁波产业创新提供持续性支持。三是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建立定期轮训制度,构筑终身化教育体系。重点是加强对集群内企业主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对企业主的培训,拓宽他们的经营视野,增强企业对信息化、现代管理制度和创新成果的适应能力。通过对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促使中小企业增加对创新成果的使用兴趣,帮助企业尽快地掌握其使用性能,提高对新产品和新设计的吸收、消化和进一步开发的能力,加快创新成果在集群内部的扩散。四是优化区域内人才流动机制,探索建立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单位三者之间开放式的人才资源交流共享机制,提高宁波创新型人才的利用效率。

[1] Lynn K. Mytelka &Fulvia Farinelli,“From local clusters,to innovation systems" in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Brazil”Cheltenham,UK,. Edward Elgar,2003

[2]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2OO4

[3]劬军.宁波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http:〃www.zei.gov.cn

[4]蒋录全等.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分析及指标体系设计.经济地理[J].2OO3

[5]金碚(b).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工业经济[J].2002(l)

[6]李友俊等.企业竞争力的模糊评价.大庆石油学院学报[J].2002(1)

[7]刘爱雄、朱斌.产业集群竞争力及其评价.科技进步与对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8]童幸成、常敏.块状经济竞争力评价及实证分析——以杭州为例.浙江学刊[J]

[9]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J].中国统计出版社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注释

[1]邭军:《宁波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hltp:〃www.zei.gov.cn:8080/zjeco/0223/l8.him.

[2]C1-C12代码含义同表1一1。

[3]Lynn K. Mytelka &Fulvia Farinelli,“Froin local clusters,to innovation systems" in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Brazil" Cheltenham,UK,. Edward Elgar,2003,p249-272.

[4]宁波市科技局编:(宇波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2)》,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城市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可以视为国家竞争力在城市或者区域层面上的一个应用。

[6]这些方法虽然从企业竞争力评价过程中形成,但是也适用于产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评价。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国家竟争力的评价体系差异,并不在于基本方法,而主要在于影响因素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差异。关于上述评价基本方法,具体可以参见陈海秋(2004)的综述

[7]GEM模型实际上是企业、市场三大类要素的缩写。

[8]而量化分析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不同集群之间的横向比较。竞争力更加重要的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包括不同区域同类集群之间的比较,也包括同一区域不同集群之间的比较。

[9]由于C3和C14三个行业的带有垄断性质的特殊性,不适合用本模型评价其竞争力,C12由于数据获取有难度,这里.研究时就略去了,故实际是对11个集聚行业进行指标测算。

[10]指标权数系用AHP法估计出来的表11中的权数。

[11]只有三个集群例外,分别为C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C8金属制品业、C15专用设备制造业,外资比例很高,但是集群出口交货值占全国出口交货值的比重较低。这可能与这些集群的主攻国内市场的市场定位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