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市居民闲暇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休闲学视角

宁波市居民闲暇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休闲学视角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调各方力量。课题组认为,在此过程中,以和谐为灵魂的休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健康地发展休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休闲学视角中的休闲蕴涵着丰富的内涵,与“四个和谐”有密切关系。可见,休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天然的一致性,发展休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

宁波市居民闲暇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休闲学视角

张雅静等

【摘要】本文是2005年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之一。本报从理论上论述了休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休闲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休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课题组还对宁波市(城市、农村)居民的闲暇生活进行了实地调研,在对资料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得出宁波市居民闲暇生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休闲的对策建议,以期引起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促进和谐城市、和谐农村的建设,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准备。

【关键词】和谐社会 休闲 调查 对策思考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目标提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目前的主要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又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脸,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调各方力量。课题组认为,在此过程中,以和谐为灵魂的休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健康地发展休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胡总书记对和谐社会的定义,蕴涵着和谐社会的四个要旨:即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谐。而这“四个和谐”都与休闲有关。

休闲学视角中的休闲蕴涵着丰富的内涵,与“四个和谐”有密切关系。休闲是人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美国休闲学专家托马斯·古德尔认为“休闲使人返回到健康、平衡的天性上来,返回到一种自然而和谐的状态上来。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会真正地成为自我,并因此而使生活富有意义”[1]。作为生活方式,休闲意味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休闲是一种价值取向,约翰·凯利认为:休闲应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它意味着人类摆脱“必需后”的自由,休闲是以“存在”与“成为”为目标的自由,为了自我,也为了社会[2];休闲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式,休闲参与经济创造,休闲经济的崛起,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财富在二次分配中,使更多的人受益,缓解社会矛盾,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休闲是一种新的社会资源,闲暇时间为人的“思想”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天地,为发明创造提供了可能;人通过有效利用闲暇时间可以提升自身素质,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休闲丰富的内涵,决定了休闲对于实现以上四个和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像美国著名的休闲学专家杰弗瑞·戈比教授所认为的“休闲不仅可以促进人自身素质的提升,还可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3]我国当代休闲学专家马惠娣也指出:休闲使人“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使人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伦理秩序,自觉维护社会系统中能够给人带来愉快的、有利于自身又有助于社会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即良好的休闲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4]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以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表明财富是建立在贫困基础上的;当自由时间成为财富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时,财富的价值尺度将由劳动时间转变为自由时间。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工作日的缩短和休闲时间的增加。据美国学者预测,未来15年,发达国家将陆续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也紧随其后;新技术和其他一些趋势可以让人把生命中50%的时间用于休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那时,人们用于劳动的时间很少,用于休闲的时间会大大增加,休闲成为每个人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在和谐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份额。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休闲必将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消解了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保证了所有人休闲权利的落实,正如罗素所言,现代化的条件使得“休闲能够被比较公正地分配而无损于文明的发展”。截至目前的人类文明史,总是一个阶级压迫和剥削另一个或几个阶级的历史,一个阶级拥有一切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公共权力和闲暇时间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造和传播精神文化的能力和特权),而另外的阶级除了为生计而奔波则一无所有。这在拥有闲暇和享受休闲的问题上同样严重地存在。没有最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而健康的休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正义和公平的存在。因为休闲也是民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也是公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因为没有休闲,公民连起码的教育也无法接受,连起码的政治素质也难以培养,连起码的道德品质也不能获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休闲,不再是历史上精英阶层的人们对生活方式的一种自由选择权利,而是体现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的人们对自我生活方式的一种自由选择权利。和谐社会一定是全体公民共享休闲的社会,即“民闲社会”,凸现了休闲的普遍化和公平性。

杰弗瑞·戈比教授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5]休闲使人摆脱了“压力”获得了“相对的自由”,“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做的“有价值”的活动,它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有益的。马克思认为:“自由王国只是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是在“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6]。因此,在物质生产领域人的能力总是只能有限地发展,而在艺术等精神活动领域,则能使人的能力发展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们享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一切兴趣、才能、智慧的广阔空间,在价值取向上直指人的最高和最本质的目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可见,休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天然的一致性,发展休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人的索质得到极大的提高,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与他人都处于高度和谐状态。由于休闲内涵的多元性特征,决定了发展休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而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又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进步、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闲”,不仅是生产力和文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休闲可以被用来娱乐、消费,支持有效的经济参与,正是这种消费的“再创造性”使得休闲变成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式。休闲经济的崛起,在刺激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促使货币加速回笼,使资本在运转过程中获得增殖;还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降低了贫富梯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经济的作用会加大,休闲产业会成为世界支柱产业,休闲在促进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中会发挥巨大作用。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7]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的要求和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有赖于广大人民群众民主政治素质的提升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人们首先要有从事民主政治素质培养和参政议政活动的闲暇时间。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人的幸福在于闲暇,城邦(国家、集体)的幸福在于和平;“对个人和集体而言,人生的终极目的都属相同,最优良的个人目的也就是最优良的政体的目的。所以这是明显的,个人和城邦都应具备操持闲暇的品质。”[8]且他认为,人只有在“城邦”社会中,才能使自己得到发挥,也只有在那里,个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我们知道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基本上属于民主政体。这就是说,优良(或合格)的公民不仅要具有充分的闲暇时间,而且要具有“操持闲暇的品质”(道德和智慧能力)来维护或增进城邦的幸福;同样,一个民主政体,不仅要赋予公民以充分的闲暇,而且也要具有“操持闲暇”的政治和道德的智皴和能力,确保公民的民主权利的实现。试想,一个除了基本谋生和生存时间而没有或几乎没有闲暇的人,如何成为民主政治的主体呢?如何当家做主决定自己生活其中的国家和社会事务呢?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明确指出:“只有通过把大工业所达到的生产力大大提高,才有可能把劳动无一例外地分配于一切社会成员.,从而把每一个人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使一切人都有足够的自由时间来参加社会的理论和实际的公共事务。”[9]也就是说只有当生产力大大提高,休闲时间大大增加和休闲经济充分发展的情况下,社会上才会有更多的人积极主动、不计报酬地从事社会公共事务,参与社会管理,也才会有更多的人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具备参政、议政的能力。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10]这是在公民个体道德的层面提出的要求。在这方面,休闲领域大有可为。孟子认为,对大众而言,有“恒产”方有“恒心”,如果衣食不足,因冻饿而致尸殍遍野,“此唯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孟子·梁惠王上·七》)显然物质上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具有崇高道德的前提;但仅此决不够,孟子还认为,人需要有时间“反身而诚”,存养“夜气”,因为“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孟子·告子上·八》,为了使人“成为人”,并且成为“圣人”,不仅要存养“夜气”,而且更要培养“浩然之气”。显然,没有闲暇时间,人们便难以学习礼仪,培养道德;没有浩然之气,就难有平等博爱的大善德。

拥有闲暇时间和良好的休闲,可以促进人多方面的发展,从内在方面提高人的素质。休闲是人体回归自然状态,消除工作紧张疲劳,恢复其体力和智力的过程,对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十分有利;马克思认为劳动时间的缩短和休闲时间的增加”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11],因此,休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休闲”是一种使人成为人的过程”,它引导人思考人生命的意义,追求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对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休闲还是一种愉悦的心灵体验,人与自然接触,铸造人的坚忍、豁达、开朗、坦荡、虚怀若谷的品格,人与人会变得真诚、友善、美好,坚定人追求真、善、美的信念,达到人与自我、与他人的和谐,促进人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质。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12]这是和谐社会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要求和体现。从字义上看,休闲是人倚木而“休”,休闲主体与作为休闲之环境和对象的大自然之间,处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和谐交融之境,这向来是休闲者追求的理想境界之一。休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休闲本身包含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休闲使人更多地回归自然,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使人能够更深切地体会保护生态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义,自觉树立环保意识;休闲的增加也意味着劳动的减少,从而抑制生产的无限扩大对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当人们意识到社会生产须按比例发展,“过剩经济”“消费主义”会带来巨大浪费和资源枯竭时,休闲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不仅是个人的发展和享受,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个合理使用和配置的过程;传统经济学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运动中围绕“生产”转,“生产”是主动的,其他都是被动的,而休闲经济则不同,人成为经济的主导,经济的一切出发点都将以人为核心。传统经济学关注的是有形资源,GDP是核心,而休闲经济关注的是人的资源(包括时间资源、物力资源、情感资源等)的节约。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13]这是和谐社会构建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都是人性财富的创造,就是社会和个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14]休闲,就是充分发挥自己一切爱好、兴趣、才能和力量的时间和活动,自由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创造便有了必要的保障。科学史文化史都表明,休闲与创造紧密相关,在古代正是因为有了统治阶级的闲暇,才有了脑体劳动的分工,也才有了人类有系统文字和符号的精神文化的创造,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不为生计发愁的闲暇,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培根笛卡儿牛顿达尔文等才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出现里程碑式的创造。从人性根基上看,人人都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只是因为大多数人一辈子疲于奔命而难有时间和心情来想象、沉思和创造。发展休闲,使全体人民共有轻松的工作,共享休闲的时光和心情,在闲适的身心状态下,迸发创造的灵感和思想的火花。可见,充分而健康的休闲,是使和谐社会充满创造活力的必要条件。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15]这是从社会建制或社会宏观管理层面提出和谐社会的基本组织管理原则。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社会建制,不能缺少休闲建制,因为休闲建制就是和谐的社会建制。“休闲建制有个人、家庭、社区、集体和社会五个层面,没有哪一个层面的休闲与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关系。在个人层面,合理安排工作和休闲的关系,使个人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和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家庭社会安定的基础;在家庭层面,加强休闲文化建设,提高家庭的社会文化地位,强化和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观)传播教育功能,从社会细胞健康发展的角度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在社区层面,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建设,不仅有利于每个居民和家庭的和谐向上,而且有利于弘扬平等博爱的道德传统,和睦邻里朋友关系,促进社区团结友爱,这使人民群众能够‘安屑’;在(工作)集体层面,集体关注并保障每个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自我发展,使谋生的匚作成为乐生的要素,使工作休闲化,这必然造就充满创造活力的集体和健康向上的个人,这使人民群众能够‘乐业';在社会层面,保障每个公民合法的休闲权利,在宏观上科学安排工作和休闲的时间,让更多的人拥有工作,更多的人享有休闲,努力建构’共有工作、共同富裕、共享休闲’的社会体制。"[16]这样,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一个和谐的社会。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假日经济的蓬勃发展,国民对休闲的现实需求与日俱增。休闲时间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正逐渐成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已经出现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还将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也明显增强,更加关注实现个人奋斗目标。因此,在尊重差异,激励不同生产要索拥有者发挥创造力的同时,必须处理好不同群体间的共同纽带问题,从而实现不同群体的和谐相处。和谐社会本身就代表了全社会的共同信念和共同理想,如何将这一理想转化为不同群体都能够接受的观念和追求,需要使之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而大众休闲就是基本的动力和有效的途径。

伴随着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我国的休闲产业迅速崛起,并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对实现人与自我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考。如旅游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直接导致原始生态环境被破坏这一事实,使人们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在实现人与自我和谐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于是便有了生态旅游的产生;家庭小汽车在给居民群众带来出行方便和精神生活超越性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因此,随着人们休闲活动及其范围的拓展,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认识逐渐强化,增强了广大居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科学的休闲实质上是一种多方面和谐的统一,仅有了“人与自我的和谐”是不够的,也是不可能的。当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后,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人类要善待地球”、“人类要与自然和平相处”的理念。而且,人与自我和谐的实现必须要有和谐的社会环境来保障。一个混乱的社会、一个矛盾重重的社会或者一个人与人相互漠然甚至仇恨的社会,根本不可能实现自我休闲的愉悦和精神生活的超越性体验。因此,可以断言,随着人们科学休闲理念的确立,人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的“四个和谐”统-性的内在要求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可以说,没有休闲的发展,就不可能建构一个完整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客观上要求充分而健康地发展休闲。引导并健康地发展国人的休闲,对于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道德价值追求,陶冶人们的情操,鼓励人们积极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组在宁波市老三区范围内,随机发放“宁波市居民闲暇生活状况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78份,其中有效问卷936份。调查对象涉及各个年龄阶段和各行各业的居民。在调查过程中,有的问卷采用个别发送法,由被调查者自行填答;有的问卷采用集中填答法,被调查者在企业或学校集中填答;对于年龄偏大的被调查者,采用了当面访问法,由课题组成员或委托的调查员根据访问情况填写。同时,课题组还对部分调查者围绕调研问题进行了个别访谈,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通过对资料进行梳理、分析,课题组对研究问题获得了初步认识。

课题组认为,宁波市居民闲暇生活的基本状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本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宁波市居民平均在一天的时间里,拥有的闲暇时间为5.2小时,排在生理需要时间、工作时间之后的第三位(见图1)。闲暇时间占个人一天所有时间的22%。在工作日,宁波市居民闲暇时间平均为4」小时;在休息日,居民闲暇时间平均为8.4小时。家务劳动时间缩短是导致居民有较多闲暇时间的重要因素,宁波市居民一天中只有2.2小时用于家务劳动,这与宁波市经济发达、社会服务健全有直接关系。

宁波市居民平均一天的时间分配图

人是社会的人,由于各人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素养以及社会交往的不同,因而在对待闲暇时同、闲暇生活的态度上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集中反映在休闲理念上。在调在中,有99%的被调查者听说过“休闲”这个词,对休闲内涵的理解上,有68.4%的人把它理解为“在闲暇时间里人人都可以进行的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保护环境和社会进步的一切活动”;对休闲功能的认识,有84.3%的人认为休闲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消除紧张、调节身心、陶冶情操、有利于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的活动。

在调查表中,对“您所在社区或者附近是否有以下设施”的回答,选择“有图书馆、书店、歌舞厅/辿厅/卡拉0K厅、棋牌游艺室、健美健身俱乐部、美容美发场所、网吧、桑拿(足疗、按摩)场所、酒吧/茶馆/咖啡屋〃卜吃店、花园(草坪、绿地)、全民健身设施等场所、公园”的比例见表1。

表1

(接上表)

这说明从总体上看,宁波市居民的社会休闲环境比较好,但是在“展览馆(厅/室)、科技馆、音乐厅/剧院/影院、高尔夫球场/其他豪华休闲场所及体育场馆”等四项选项,选择的人不到3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展览馆(厅/室)、科技馆”的最少,只有7%,说明宁波市展览性、科普性场所的建设缓慢,资源极度缺乏。在“您家里是否有下列用于娱乐和休闲的设施”的选项,选择结果如表2。这表明居民家庭休闲的硬件设施基本具备。

表2

在调查表“从事闲暇活动”的选项中,我们发现多数居民的休闲生活都比较丰富、有意义,在“最近一年中,您是否进行过以下活动”选项,被调查者“经常”从事的活动是“到郊区观光”,选择这一项的比例达到了51.2%.这说明宁波市郊区有吸引游客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也说明,宁波市居民喜欢距离适中、与大自然亲近的闲暇活动。此次调查,在“最近一年中,您是否进行过以下活动”一问中,“去图书馆、去书店、看消遣类书籍、到健身(健美)俱乐部/体育馆、户外体育运动(如打球、登山等)、逛公园、到美容美发场所、逛街购物、上网、泡酒吧/咖啡屋/茶馆等、去辿厅/卡拉OK厅/歌舞厅、社交活动、业余爱好”,选择“经常”和“一般”两项之和所占调查者的比例见图2。说明宁波市居民的休闲生活是多元的、多层次的,有区别的、有选择的。从统计结果来看,从事最频繁的闲暇活动是逛街购物和上网。

在休闲生活的协调度上,居民的闲暇时间里,既有用于消遣娱乐活动的时间,也有一定的用于提高型活动的时间。尤其是35岁以下的居民用于学习、自修等提高型活动的时间比较多,说明这个年龄段的人更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调查表“对下列场所设施、服务的满意度”中,对“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书店、展览馆(厅/室)科技饰、音乐厅/剧院/影院、歌舞厅/迪厅/卡拉0K厅、健身健美俱乐部、体育场(馆)、美容美发场所、酒吧/茶馆/咖啡屋〃卜吃店、花园/草坪或其他绿地、小区全民健身设施、公园”,选择“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三项之和比例见表3。

表3

被调查者认为“非常满意”的休闲服务设施是“公园、花园/草坪或其他绿地、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等”,分别占到5.1%、4.7%、4.2%;认为“非常不满意”的排名分别为网吧、歌舞厅/迪厅/卡拉OK厅、体育场(馆)。在“您对宁波市的休闲服务和设施有什么样的感受”选项中,认为“非常满意,无需改进”占到了3.3%,“比较满意”占29.1%,“满意,改进不改进都可以”占15.9%,“不太满意,需要改进”占48.4%,“非常不满意,不改进根本不行”占3.3%,选择满意的约为被调查者的半数左右。见图3。

图3 宁波市居民对休闲服务和设施的满意度

在调查表“请问您对您目前的闲暇生活状况满意度如何”中选择“很满意”的占到了6%,“基本满意”占到了47%,“不太满意”占到了30%,“很不满意”占4%,“不好说”占13%。(见图4)在“请您根据以下几个指标对自己的闲暇生活进行评分”一项中,认为“充实的”占50.1%,认为“有趣的”占49.8%,认为“愉快的”占49.3%,认为“和谐的”占49.8%,认为“放松的”占57.7%,认为“自由的”占65.1%,认为“有意义的”占54%。总体看来,宁波市大部分居民对自己的闲暇生活状况比较满意,评价也比较高。(见图5)

图4 宁波市居民对闲暇生活的满意度

图5 宁波市居民对自己的闲暇生活的评分表

但不容忽视的是,调查中课题组也发现在居民的闲暇生活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概括如下:

通过个别访谈,课题组发现很多人对“休闲”这个概念缺乏正确理解,有些人认为“休闲就是吃喝玩乐、旅游、休息”;有些人认为“闲生是非”、“玩物丧志”,休闲不值得提倡,现在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都是休闲引起的;有些人认为休闲学是“宫廷之学”,当前主要问题是解决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研究休闲对构建和谐社会没有任何意义;有1%认为休闲是“富人或有钱人才能从事的体育和娱乐活动,甚至包括嫖娼、赌博等”;有个别人根本不知道“休闲”是什么意思、,选择没听说过“休闲”这个词的占到了2%;有18.4%的人把休闲单纯地理解为休息,有10.2%认为“除了上班工作,其他的活动都是休闲”。

调查表明,大多数居民的闲暇生活比较健康、充实,但我们也发现有些人的闲暇生活不够健康:很多人的闲暇生活还比较单调,在休息日有一些人的睡眠时间超过了12小时。有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看电视一天之内就有十多个小时,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些人在休息日吃饭时间总共花费四至五小时;有些企业领导、知识分子、白领阶层拼命工作,几乎没有休闲;一些人的闲暇生活缺乏运动,几乎没有任何与运动有关的时间花费,这可能是有些人患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精神紧张、焦虑、癌症等疾病的原因。在“工作日之余您主要是做什么”选项,28.6%选择了“看电视”,有21.4%选择了“上网”,12.6%选择“做家务”,其他选项的选择都低于7%。可见,居民休闲生活还不够丰富,大部分人的大部分闲暇时间还是集中在上面的三个活动上。另外,我们发现,一些年轻人崇尚休闲时尚,认为花钱越多休闲得越好,他们甚至不顾自己的条件及身体是否吃得消,可以在歌厅舞厅玩通宵。

调查表明:中低收入居民由于收入问题,虽有闲暇时间,但他们几乎从未参加过商业性休闲项目,在“最近一年中,您是否进行过以下活动”的选项中,在“看展览”、“去音乐厅、剧院”、“到健身(健美)俱乐部”、“到外地旅游”等项目,他们都选择了“没有进行”;在“哪些因索影响了您进行更多的休闲”一项中他们大部分选择了“经济原因”、“家务负担重”、“工作压力大”。可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闲暇生活质量不是靠理念引导所能做到的。在“您对目前的闲暇生活状况满意度如何”的选项中,他们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很不满意”或“不太满意”。在对自己的闲暇生活进行评分一项,他们所有项目的平均评分都低于2分,远低于调查获得的平均数。

“您所在社区或者附近是否有以下设施?您喜欢去的地方是什么”选项的调查结果显示,一般居民所在的社区或附近都有图书馆(或阅览室)、棋牌游艺室、网吧、桑拿(或足疗、按摩)场所、美容美发场所、花园(或草坪、绿地)、健身健美俱乐部、全民健身设施等,但是,有很多人不太喜欢去这些地方,因为他们对这些设施的服务不太满意,他们认为一些网吧、桑拿、按摩、美容美发场所环境太差,有些管理很不规范,有不文明、不健康的因素存在,导致正经人不愿意去这些地方;还有人认为有些美容美发场所、健身健美俱乐部收费不规范,价格偏高,产品没有保障,消费之后服务不好也没有办法,只有不去这些地方;现有的体育场(馆)太少,利用率太低,对大众开放程度不高,有些正规的比赛门票太贵;很多人认为现有的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太少、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爱好的人健身的要求,一些小区体育活动室规模太小,根本无法满足广大小区居民健身的要求。调查中,我们也获悉多数居民对社区在满足居民休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给予肯定,比如举办广场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元宵灯会等,但他们认为对于很多活动,多数居民的参与度还不高,日常性的休闲活动还太少,有些社区已经建立书画、编织、舞蹈等社团组织,但数量和种类偏少,普及度偏低.多数居民还没有自己的休闲兴趣组织。

在西方,提出现代休闲教育理念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美国1918年就把休闲教育列为高等教育的一条“中心原则”,在有些大学有专门的院系,有不少院校还设置了休闲专业,几乎所有大学都开设了休闲教育方面的课程,中学在很多课程中都渗透了休闲学的内容,在小学也有如何利用闲暇时间的教育。在宁波市,通过调查教育机构和走访居民,我们发现:休闲观念和休闲行为对于教育对象的重要性没有被充分认识,在各级教育和培训中.休闲教育内容很少。在小学、中学、大学,一些与休闲相关的课程,如体育、美术、兴趣课也常被“主课”取代。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用于休闲的时间太少,学校里几乎全部时间都用于学习,放学回到家还有大量的家庭作业,有些学生甚至连睡眠时间都难以保证,长期的满负荷学习造成个别学生精神紧张、心情烦躁、身体状况不好等,作为教育者没有认识到任何人都存在休闲的问题,学会休闲是现代人的必要技能。对于成人,社会上有些插花、编织、烹饪等兴趣班,但正规的休闲教育培训几乎没有。

总之,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我市居民闲暇生活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已经构成了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必须及时加以引导。

现代教育除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外,还要关心人的生存,教人学会如何生活,如何休闲,休闲教育必须尽快纳入正规教育及业余教育体系中,把休闲教育扩展到人的一生之中,成为个体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在宁波市的中、小学校、高等院校应该开设一定量的休闲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休闲观,教会学生正确利用闲暇时间;社会休闲服务机构(如城市娱乐和公园管理机构、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商业机构等)都可以加入休闲教育中来,通过休闲技能的正规指导,休闲新经验的介绍,以及提供形式多样的休闲活动,发挥作用。通过系统的休闲教育,尽快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休闲理念,养成“工作时间好好地工作,玩的时间好好地玩”的习惯;健康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把消遣和提高、娱乐和学习、休闲和健身、游玩和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休闲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服务,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www.xing528.com)

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缩短劳动时间,同时使劳动时间创造更大的价值,创造更多的闲暇时间,这是保证闲暇生活方式健康文明科学发展的成功途径。减少上下班路途往返时间,对于增加闲暇时间,具有令人鼓舞的前景。为此,要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缩短职工居住地与工作场所的距离。对于某些特殊的工种和工作,可以试行甚至推行在家工作制。闲暇时间与家务劳动时间之间是一种反比关系。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省家务劳动1小时,每年就等于多出整整15天的闲暇时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减少家务劳动时间的主要措施,通过社会流动,把某人的洗衣、做饭等家务劳动变成他人的工作时间;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改变传统的饮食方式,变“慢餐”为“快餐”,增加超市半成品的数量和种类,等等,从而在社会总量上增加居民的闲暇时间。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休闲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直接为人民的休闲活动提供场所和形式,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失业和再就业人员对政府的压力,减少贫富差距.休闲产业应该是涵盖旅游、观光、度假以及与此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逋、通讯、文化娱乐、纪念性工艺美术品等全方位产业。为此,要结合宁波市的实际,以休闲文化为指导,创新休闲方式,在已有的“农家乐”休闲、渔业休闲的基础上,开拓更多的娱乐体验式休闲,如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开发网络游戏、虚拟电子游戏(与电子人对话、与电子人打球、拳击比赛等),给人们提供全新的娱乐和享受;扩大服务业规模,管理规范化,拓宽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改变休闲资源条块分割的现象,形成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要更多地开发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精神层面享受的休闲产品;同时要提供良好的个性化服务,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休闲体验。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使宁波市居民具备了“身闲”的客观基础;在此基础上,必须处理好各种矛盾,让人们做到“心闲”。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休闲秩序,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措施:对高收入群体,开发消费休闲项目,吸引资金并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对中等收入群体,改善心理预期,增加当期消费,吸引他们以消费信贷的形式购买车子,为休闲消费准备必要条件,引导他们进行度假休闲、有偿文化娱乐消费。对低收入者,要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数额和失业补贴,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增加免费的公共休闲设施数量和种类。

在发达国家,社区作为一级行政组织具有重要的管理职能,在政府的行政框架中居于重要的位置,社区任职人员都有相当水准的管理才能和科学文化知识索养,对所辖区域居民的休闲生活有重要的帮助和令人满意的服务,社区因此被视为社会系统中的一条动脉。针对宁波市社区在满足居民休闲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社区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配备具有相当专业知识水平的人员从业、任职。要进一步加强社区硬件投入,如兴建社区广场、增加社区的健身器材和休闲娱乐器材;社区要组建各种文艺兴趣社团,并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保证各社团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活动;经常组织居民开展自娱自乐的社区文化活动,增加大规模的广场文艺演出场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让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让社区在提升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居民的休闲需求,保证居民有足够的游憩空间(人们消遣、游玩、社交的场所),充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宁波市要多建能够发展休闲文化的艺术馆、美术馆、音乐厅、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对一些赢利性的项目,可以引导企业和商家去做;对非赢利性项目,必须由政府去做。只有建设广泛的公共设施,为人们提供多种休闲服务,才能引导消费者形成正确的休闲意识,形成多样性的休闲方式。目前,中国只有一个全国假日办公室,指导全国人民的假日旅游,忽视了人们休闲的多样性需求。为此,我们认为各级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休闲规划和管理部门,筹措一项专项资金用于公共休闲,对市民的休闲生活进行规划和指导,保证全体居民都能享受到良好的休闲生活。

本课题组在慈溪市针对农民的闲暇生活进行了调查。这里的“农民”是指慈溪市内所有没有获得“城市户口”的具有农民身份的本地人口。农民闲暇时间,指农民除去生产经营时间和满足生理需要、家务劳动等生活必要时间支出之后,所剩余的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农民闲暇生活方式诠释为,农民在自由支配时间内,进行具有补偿功能、发展功能和社会功能的闲暇活动方式,用来满足生理、心理和文化信耍。本次调查在全市17个镇、3个街道共随机发放“农民闲暇生活方式调查问卷”20份,回收393份,其中有效问卷368份。通过对有效问卷各项数据的分析、整理,获得了关于慈溪市农民闲暇生活的基本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农民的闲暇时间增多,闲暇活动水准有所提高,但距真正意义上的休闲还有很大差距,现将目前农民闲暇生活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调查中,针对“休闲与工作哪个更重要”,65%的被调查农民选“两个都很重要”,27%的人选择“工作更重要”,只有5%的人选择“休闲更重要”,有3%的农民选择“无所谓”,见图6。但在进行当面访谈时,调查者发现,农民不是不喜欢休闲,关键是承受着较重的生存压力无力休闲。多数人还是处在“主动工作,被动休闲”状态,少有闲适自在的从容心态,在实际生活中多数人更看重的是工作。在对休闲概念的理解上,部分人理解得不准确,有些人甚至将休闲简单地等同于"休息”。从农民对“工作”与“休闲”的态度上,我们可以推断,现阶段农民的休闲意识还不是很浓,“闲暇”在农民生活中还处于次要地位,这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现实是分不开的。

图6 休闲与工作哪个更重要?

调查显示,农民的休闲时间与以前相比有很大增加,每周闲暇时间超过了29小时。在调查中,有37%的人认为:“与去年相比,闲暇时间增加了一点”;有24%的农民认为“与去年相比,闲暇时间没变化”;有6%的农民抱怨“闲暇时间太少,不够用”,见图7。对于闲暇时间少的主要影响因索,54%的人认为是“生产劳动或经营时间太长,挤占了自己的休闲时间”。另外在调杳“您认为妨碍您参加户外闲暇活动的原因是什么(排出前三位)”中选择主要原因是“没有空闲时间”的人占到被调查者的55%。可见,农民的闲暇时间虽比以前有所增加,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欠缺,说明农民对休闲时间的心理期望值很高。另外,在与被调直者交谈中,我们发现:农民容易将休闲问题简单化,绝大多数农民对自己的休闲活动没有计划;对闲暇时间的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闲暇时间还处于一个“放任自流”的时期;闲暇时间的利用率普遍偏低。

图7 闲暇时间的变化情况

调查表明:随着闲暇时间增多,农民的闲暇活动在逐渐丰富,有跳集体舞、健身操、唱歌、看电视、旅游、上网等,但总体还较单调。“在您的闲暇时间中,您做得最多的闲暇活动是什么(请排出前三位)”选项,选择最高的是“看电视”、“聊天”、“打牌打麻将”,分别占被调查总数的51%、43%、31%;选择次高的是“体育锻炼”,占11%(这与2005年以来慈溪市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和村落文化宫建设,组织农民参与各种文体活动直接相关)另外选“休息、什么也不干”的占16%,“看书、报、杂志等”的占12%。其中,收入越低的家庭,选择研究地下“六合彩”、打牌、玩麻将、看电视和无事闲呆的人越多;学历越高,选择打牌、玩麻将、看电视作为休闲方式的人越少,他们的首选方式是看书报等文化消费和人际交往。调查还显示,农民的闲暇时间基本上是晚上(大多数农民双休日需工作),时段较集中;存在一些无事闲呆的人,有6%的农民觉得“闲暇时间太多,不知怎么打发”;农民受文化水平、经济水平所限,大部分人闲暇技能欠缺,可选择的休闲方式少。对”您在闲暇活动中有哪些特长”的回答,有53%的人选择“打牌下棋”,42%的人选择“打麻将",选“乐器”、“绘画”等技能性较强项目的人极少。可见,农民的休闲方式主要由消遣娱乐型、社交型和闲呆型活动构成,与以前相比,健康型活动的比例有所上升,但是学习型、发展型的活动所占时间和人数的比例还太小,闲暇活动总体结构不佳。

调查发现农村公共闲暇活动场所、设施及组织机构短缺,农民日常闲暇空间基本局限在本村地域之内,农户庭院仍是农民闲暇活动的第一空间和主要空间。当问及“您认为妨碍您参加户外闲暇活动的原因是什么(排出前三位)”时选择“缺少闲暇活动场所”、“缺少闲暇活动设施”的比例分别占43%和35%,仅次于“没有空闲时间”和“经济条件不允许”。对“您对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有哪些建议和要求(多项选择)”问题的回答,选择“多建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场所”、“多建图书馆和阅览室”、“多举办各种球类、棋类比赛”的农民分别占73%、54%、35%,可见农民闲暇生活迫切需要品位高雅的公共文化休闲设施和休闲环境。

调查发现,农民休闲消费意识很淡,在休闲支出方面,农村与城镇的差距甚大。占绝大多数的农民由于观念和收入问题,虽有闲暇时间,但闲暇生活区域仍集中在家里。对“在您的闲暇时间中,您做得最多的闲暇活动是什么(请排出前三位)”的回答,选择“去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剧院、上健身房”等商业场所的,只占被调查者的1%。被调查者中只有14%的人游过省外风景名胜区。当问及“您认为妨碍您参加户外闲暇活动的原因是什么(排出前三位)”时选择“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占44%。在“如果有足够的钱,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您主要选择什么消费(多选)”选项,被调查者选择“子女的教育消费”、“投入建房或买房”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各种学习消费,的比例依次占78%、39%、31%,选择“生产性投资消费”的占25%,两项闲暇生活消费”消遣型的文化娱乐消费”和“旅游消费”,选择比例为14%和22%,选择“家政服务消费”的农民最少,仅占5%。可见,现阶段农民消费意识中最重视的是通过学习提高索质,特别是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休闲消费意识中对旅游消费有所增加,这些都是可喜现象,但对消遣型的娱乐消费还比较淡漠。慈溪农民整体的休闲消费不足,近两年平均每人每年在休闲消费上的支出为183元,这与慈溪市农民较高的收入相比,显得偏低。

调查中问及“对自己的闲暇生活有何感受”,选“满意”的农民只占27%,选“基本满意”的占47%,选“不满意”的占26%。在满意度调查中,有个明显特征:个人休闲时间越少,满意度越低。当休闲时间少到每周20小时以下时,被调查者对自己休闲活动基本不满意。可见经济能力较弱及时间欠缺是导致农民对自我闲暇生活不满的主要原因丛表面看,农民对闲暇生活一般满意度还比较高,选“满意”、“基本满意”两项占到了74%以上,但这并不能代表农民闲暇生活质量比较高。因为在调查中我们多次听一些农民说“不满意又能怎么样!”“不满意也改变不了现状啊”等类似的话语,这些都反映出农民“无奈的满意”的心态。与城市居民的相关调查结果相比,总体上看,农民闲暇生活的满意度还处于初级的、低要求的水平上。

从慈溪农民的闲暇生活现状可初步推断,中国多数农民总体上还处于初级的、被动休闲状态,工作基本上只是谋生手段,从中获取的乐趣也是受到限制的乐趣(况且大多数农民从事的工作脏累,工作环境较差),距离那种将工作和休闲全面融合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乐趣还很远。农民的休闲方式总体上仍显单调,空间匮乏,在物质和精神方面也存在结构性失调,离发达的休闲文明尚有很大差距,亟须提高。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从时间分配的角度把日常生活分为四个部分:工作时间、家务劳动时间、生理需要(唾、吃和个人卫生)时间和闲暇时间。由于生理需要时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要想提高闲暇时间,必须缩短家务劳动时间和工作时间。为此,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用较少的必要劳动时间创造更多的物质产品;必须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农民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经济实力来享受生活、发展自己;开发农村闲置的休闲资源,针对失地农民和无业农村人口的闲置,政府和相关组织应该积极地组织他们就业,创造社会财富,减少农村中无序、单调、无意义的闲暇状态,使农民科学、合理、健康地利用闲暇时间。

2005年慈溪农民人均闲暇消费支出为183元,占人均纯收入8065元的2.3%。从全国农民情况来看,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只有3255元,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是1:3.22,可以推断,目前绝大多数农民还没有享受商业性闲暇活动的可能。为了丰富农民的闲暇活动内容,需要政府和社会多些投入、多为农民办实事:根据农民的文化层次和消跋能力,制定具体休闲规划方案,由专门部门负责落实;加大对农村非赢利性公共休闲设施的投入,如兴建公园、小型休闲广场;兴建农村村落文化宫(慈溪市农村村落文化宫已经广泛兴建),逐年增加图书、阅览室面积、健身器材;组建各种休闲兴趣小组,开展琴棋书画、种花种草以及文体比赛,让农民自娱自乐;把更多的文化成果送到农村,定期组织农民观看“露天电影”、“戏剧之夜”、“广场演出”等。另外,今后应该面向农民推出“文化绿卡”,使他们在闲暇时能到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艺术中心等大众场所免费享受文化大餐;还可从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角度丰富“休”的内涵与外延,如组织志愿者活动、捐助活动、慈善活动、环保、爱动物等形式,鼓励农民在闲暇活动中把自我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联系起来,营造充满温馨、友善、互助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总之,从农民群众最贴近、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为农民提供多种休闲服务,让农民实实在在得到好处,丰富农民闲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休闲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能否聪明地用“闲",关键在于我们对“休闲”价值是否有正确的理解。只有树立科学的休闲观,才能有效地开发“闲暇时间”这一宝贵的社会资源。因此,要发展农民的闲暇教育,包括休闲知识技能、文化艺术和审美知识的教育,以及休闲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并把它逐步纳入教育体系之中,通过系统的休闲教育使广大农民懂得闲暇生活的真正含义和作用,树立科学的休闲观;通过适当的引导,提高农民对闲暇时间的利用率;把消遣和提高、娱乐和学习、休闲和健身、游玩和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休闲为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服务,为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服务,为推进社会文明进步服务;要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农民休闲技能,针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发展快、闲暇活动领域呈智能化趋势,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具有享受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技能;要通过抵制低级庸俗的黄、赌、毒等不健康活动,清除娱乐领域一切低级庸俗之物,提高农民闲暇活动中的文明度,引导农民追求真善美.在休闲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

[1]托马斯·古德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2]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社

[4]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5]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6]马惠娣、张景安.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7]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8]王雅林.城市休闲——上海、天津、哈尔滨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的考察[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M].社会科学文选出版社,2005

[10]张雅静.发展休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理论前沿[j].2006(12)

[11]张雅静等.宁波市居民闲暇生活状况调查--兼论休闲学视角下和谐社会的构建[N].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⑸

[12]黄惠珍、张雅静..农民的闲暇生活水准--慈溪农民闲暇生活调查.财经视点.宁波经济[J].2006(8)

(作者单位:宁波市委党校)

注释

[1]托马斯·古德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休闲的火种撒遍浙江大地--休博圣火采火巡游》,2005年4月21日《浙江日报》电子版。

[4]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5]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7]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

[8]任钟印:《世界教有名著通览》,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0]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2]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

[13]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5]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

[16]吴文新:《从科学发展观看休闲建制》,《黄海学术论坛(第四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