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贤
秦腔脸谱和其他古典戏曲脸谱一样,是演员在面部的化妆艺术。它运用夸张的手法刻画剧中人物的形貌特征,以增强演出效果;同时又运用象征的手法向观众揭示出剧中人物的性格品质,有辨别忠奸善恶的作用。
通渭及周边流行的秦腔传统脸谱,属甘肃境内“陇中派”(兰州称中路派),它既与“陇东派”不同,又与“陇南派”有别,其风格基本与兰州中路派相同,个别的大同小异,与西安的秦腔脸谱则多有区别。如《铡美案》中包拯脸谱的两腮,通渭及兰州均涂粉红色,而西安则画黑红;《芦花荡》中张飞脸谱的眉头,通渭、兰州等地画梅花(称粗中有细的梅花张),而西安则画虎眉;《火焰驹》中的艾谦脸谱,通渭和兰州略同,都是“三片瓦”的红花脸、仙鹤下蛋的泰山眉;《白逼宫》中的曹操、《游西湖》中的贾似道等,通渭、兰州等地均画三支香的大白脸,与西安的脸谱眉头亦不相同。
几百年来,秦腔戏剧是通渭人民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形式,深受群众欢迎,不断发展盛行。仅晚清光绪元年至解放初期(1875—1949年)的七十余年中,在通渭一个县内除各乡村的业余“自乐班”外,就城乡知名的职业秦腔班社竟达十余个,比邻县均多,足以说明通渭人民对秦腔戏剧的喜好程度。这些秦腔戏班不但常年在县内外演出,并多次赴省城兰州献艺。自清朝中叶以来,不同时期,都有净角名流,各个班社,不乏花脸精英。他们对传承、发展、完善、定型“通渭秦腔传统脸谱”这一戏剧艺术奇葩,都做了一定的贡献,功不可没。
但因缺少文字记载,好多艺人连姓名都没留下,实为遗憾。这里仅将自己了解到的、自清朝中期至当代较知名的,仅为部分通渭秦腔界的净角、花脸艺人(包括各秦腔班社的箱主),分期记录于后,仅供参考了解。因艺人们从艺时间长短不一,舞台活跃时期不同,所以在前后两个时期相接的时间(年代)上有重叠,特作说明。
一、清朝中晚期 约乾隆三十年至光绪三十年(1765—1904年)
祝官(艺名,亦作“柱倌”),今通渭县平襄镇店子村东峡口人。乾隆中期通渭著名秦腔艺人,(《中国戏曲志》载:“乾隆三十一年,通渭县平襄镇店子村秦腔艺人柱倌收徒传艺”……)即“中华民国”时期秦腔班社“忠和社”箱主王富忠之七世祖。
三元官(艺名),约生于嘉庆二十四年,卒于光绪二十五年,享年八十岁(1819—1899年)本名李三元(俗称“三元子”),今通渭县马营镇锦屏山(今属三元村)人。道光晚期至咸丰同治年间,通渭著名秦腔艺人,驰名省内外。献艺于本省兰州、天水及陕西汉中、四川成都等地,擅演须生兼净角,被誉为“陇上伶界之泰斗”。授徒众多,熟记五百多本戏文,被金城梨园同行尊为“记夫子”。
黄毛子(艺名),原通渭县安远镇(1950年7月划归甘谷县)人。即兰州“耿派脸谱”创始者耿忠义之父。师承陇上名伶“三元官”,在同治光绪年间,常赴邻县演出,晚年长期在省城献艺。
乐乐子(艺名),本名陈得胜,(俗称“花脸十娃子”),家乡人称老陈大净,通渭县碧玉乡人。师承“三元官”,为同治光绪年间,通渭净角名流,多时在省城兰州献艺。
明德子(艺名),名唤陈明德,通渭县碧玉乡人。师承“三元官”,为同治时期至光绪宣统年间通渭著名净角演员,多次献艺省城。
二、清朝晚期至“中华民国”初期 约光绪元年至“中华民国”十五年(1875—1926年)
猫娃(艺名),本姓高,通渭县平襄镇店子村东峡口人。师承“三元官”,为晚清至“中华民国”初年通渭著名秦腔艺人。即“中华民国”时期驰誉金城的高峻之伯父。
王坦(绰号),因行动缓慢而有其大号,但演出时从不失场。通渭县平襄镇店子村东峡口人。师承“三元官”,为当时通渭较著名的秦腔艺人。
王疯子(绰号),因性急而得其大号,原籍陕西宝鸡,清朝晚期落户通渭县马营镇邵家滩。为当时通渭较知名的秦腔艺人。即须生演员王子俊(艺名“铜磬儿”)之父。
大象(艺名),本姓李,名唤象象,因身材高大而得艺名。通渭县平襄镇西关人。师承“三元官”。“中华民国”早期通渭知名的秦腔艺人之一。
汉中李(艺名),本姓李,佚名,原籍陕西汉中。当时在通渭知名度较高。
杨猴儿(艺名),姓杨,因面瘦而得艺名,通渭县城人。师承“乐乐子”。“中华民国”早期通渭较知名的秦腔艺人。
陈万全(1865—1944年),通渭县碧玉乡上河村人。通渭最著名鼓师,人称“老陈打鼓”,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创办了秦腔班社“万全班”,任领班,箱主。
陈树林,通渭县碧玉乡上河村人。师承“乐乐子”及“明德子”,多次献艺于省城兰州等地,知名度较高。
高仲魁,通渭县马营镇人,“中华民国”三年(1914)创办了秦腔班社“魁盛社”任社长、箱主。
三、“中华民国”前后 约清光绪三十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五五年(1904—1955年)
陈栋,通渭县碧玉乡上河村人,即陈凤鸣堂叔。师承“乐乐子”、“明德子”,多次在兰州与耿忠义对台献艺,名播金城,声望甚高。
耿忠义(1884—1947年),乳名耿福保,艺名“福保子”,原通渭县安远镇(1950年7月划归甘谷县)人,晚清通渭著名秦腔艺人“黄毛子”之子,“中华民国”时期通渭秦腔班社“耿家班”箱主耿银山之叔。幼年随其父“黄毛子”学艺,入私塾后,白天学文,晚上学戏,后来又学取陈明德“明德子”之所长,到兰州后再拜陈得胜“乐乐子”、张福庆“福庆子”(前四人均为“三元官”之徒弟)及“来喜子”、“唐待诏”等高师深造,很有文化,通晓历史,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风格,特别是巧用自己面部瘦而长的特点勾画花脸,别具一格,是兰州“耿派脸谱”的创始人。
牛连连(牛宝山?),通渭县鸡川镇苟家堡村坟坪上人。师承“乐乐子”,是清朝末年至“中华民国”初期通渭、兰州著名的秦腔艺人。
尚老二(1890年—)即尚老五(尚贞元)之兄,通渭县马营镇东关人。原籍通渭县李家店乡尚家岔,清朝晚期落户马营,“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创办了秦腔班社“尚家班”,任领班,箱主。
王壮(艺名),本名王虎臣,通渭县马营镇上店堡人。念过私塾,较有文化,能记戏文,较有特长。
牛九儿,讳牛具奎(1895—?年),通渭县鸡川镇牛家坡人。“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创办了秦腔班社“德顺社”,任领班,箱主。师承高“猫娃”。
魏五十,原籍秦安县魏家店,“中华民国”时期迁居通渭县城。为秦腔班社“魏家班”领班,箱主。因身材矮小而辈分较高,人多称“碎老家”(方言称“小”为“碎”)。
王岁顺,原通渭县安远镇大城(1950年7月划归甘谷县)人。
杨得山(1895—?年),即巧英子,通渭县平襄镇田家坡人。师承高“猫娃”。其兄弟几人(双英子、猫英子、狗英子)均为“中华民国”早期的秦腔艺人。
万班长,佚名,通渭县马营镇人。祖籍陕西省三原县,清朝末年定居马营镇头水岔。
王子俊(1895—?年),艺名“铜馨儿”,通渭县马营镇邵家滩人,原籍陕西宝鸡,清朝晚期,其父秦腔艺人王疯子(大号)落户马营。自幼从其父学艺。
孔万仓(1896—1947年),通渭县平襄镇旧店子人,为秦腔班社“祥顺社”箱主。(www.xing528.com)
蔺子文(1896—1959年),原籍通渭县安远镇蔺家店(1950年7月划归甘谷县),“中华民国”十八年前“以艺会友”,与秦腔艺人王富忠结交之后,迁居平襄镇店子村东峡口。师承“王疯子”。
尚老五,本名尚贞元(1896—1960年),通渭县马营镇东关人,原籍通渭县李家店乡尚家岔。清朝晚期定居马营镇。即秦腔班社“尚家班”箱主尚老二之五弟。师承“杨猴儿”。
王富忠(1898—1972年),通渭县平襄镇店子村东峡口人,系清乾隆中期通渭著名秦腔艺人“祝官”之七世孙。幼年从师高“猫娃”学旦角,中年改攻花脸。师承著名大净“明德子”,“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创办了秦腔班社“忠和社”,任领班,箱主。是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通渭秦腔艺人中的佼佼者。
王世福(1899—1960年),即麦旺儿,通渭县义岗川镇孟家西坡人。
高峻(1902—1947年),通渭县平襄镇店子村东峡口人。八岁从伯父“猫娃”学艺,二十几岁就名播县内外,又去西安、汉中观摩学习,后到兰州文汉臣主持的“文化社”深造,广求师教,善演须生并兼净角,驰誉金城。“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通渭“忠和社”赴兰州献艺,邀高峻助演,受到当时兰州军政长官邓宝珊的赞赏并书赠“陇南须生泰斗”锦标一帧以嘉奖。
耿银山,原通渭县安远镇(1950年7月划归甘谷县)人,即“耿派脸谱”创始者耿忠义之侄,秦腔班社“耿家班”箱主。
董佑卿,通渭县义岗川镇人,秦腔班社“万盛社”及“万盛社新班”的箱主。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约“中华民国”二十五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九六○年(1936—1960年)
蒋大汉,(大号)原通渭县安远镇蒋家山(1950年7月划归甘谷县)人,秦腔班社“蒋家班”箱主。
王耀山(约1911—?年),即七七子,通渭县平襄镇店子村东峡口人。系王耀海之兄。师承高“猫娃”。
陈凤鸣(1913—1969年),即岁娃儿,通渭县碧玉乡上河村人,是晚清时期秦腔班社“万全班”箱主陈万全之孙,“中华民国”初年名播金城的通渭秦腔艺人陈栋之堂侄。起初从其堂叔学艺,后来受高峻表演艺术的影响较深。
陈凤岐(1917—1998年),通渭县碧玉乡上河村人,承祖父陈万全之鼓艺,一生为鼓师,人称“陈打鼓”与其兄陈凤鸣继承祖业,为秦腔班社“万全班”箱主继承者。
魏启荣(1920年—?年),即岁卯儿,人称“魏大净”,原籍秦安县魏家店。“中华民国”时期,随其父魏五十(秦腔班社“魏家班”箱主)迁居通渭城。自幼从父学艺。
魏启业(1920—1977年),即掌余儿,秦安县魏家店人。
王耀海(1921—1970年),即六娃儿,通渭县平襄镇店子村东峡口人。1960年“通渭县忠新秦剧团”解散后,落户会宁县新塬乡稍沟社。师承其兄王耀山。
十二红(1922—1982年)(艺名),本名张明珠,静宁县人。1960年“通渭县忠新秦剧团”解散后,上了新疆。
王凤岐(1922—1982年),即禄娃儿,通渭县平襄镇店子村东峡口人,“忠和社”箱主王富忠之侄,自幼从叔父学艺。1955年公私联营,将“忠和社”改为“通渭县忠新秦剧团”时为第一任团长。1960年剧团解散后,移居定西县城关镇。净角演员,擅长在纸上画脸谱。
王玉玺(1924—2007年),即赵娃儿,通渭县平襄镇店子村东峡口人,“忠和社”箱主王富忠之子。师承其父。继任箱主后,就公私联营,成立“通渭县忠新秦剧团”(1955年成立,先任副团长,后任团长,1960年因国民经济出现困难而解散,1978年恢复,重建“通渭县秦剧团”)。1985年在剧团退休。
牛进山(1925年—),通渭县鸡川镇牛家坡人,秦腔班社“德顺社”箱主牛九儿(牛具奎)之子。从小随父学艺,继任箱主。
耿玉明(1925年—),艺名“硬帮帮”。原通渭县安远镇(1950年7月划归甘谷县)秦腔班社“耿家班”箱主耿银山之养子。祖籍陕西,本名李兴忠,后随耿姓而更名。
五、“文化大革命”(1966年开始,禁演历史剧十年)前后(约1955—1990年)
蔺相如(1935年),通渭县平襄镇店子村东峡口人。祖籍原通渭县安远镇蔺家店,“中华民国”十八年前其父秦腔艺人蔺子文迁居东峡口。师承其父蔺子文及义父王富忠。
王宗祥(1936—2015年),通渭县义岗川镇孟家西坡人,王世福之子。师承其父。
刘精忠(1938年—),通渭县北城乡石关邰家沟人。师承王玉玺。
王正民(1945年—),通渭县鸡川镇斗底岔人。师承王玉玺。
六、“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1978年恢复组建“通渭县秦剧团”之后)
牛锡民(1944年—),通渭县鸡川镇牛家坡人。
李存合(1962年—),张家川马关人。
王智(1963年—),通渭县平襄镇店子村东峡口人。系王玉玺之孙,师承其祖父。
郑昌盛(1968年—),通渭县新景乡郑家湾人。
蔺天信(1971年—),通渭县平襄镇店子村人。系蔺相如之子,师承其父。
通渭早期的秦腔净角艺人,通过传承、发展,使脸谱艺术逐渐丰富多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为兰州“耿派脸谱”之滥觞。今天,耿派秦腔已然发展是甘肃秦腔的第一大流派,“耿派脸谱”成为“耿派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通渭故地的传人在近百年的历史变迁中仍然以家族或师徒传承的方式延续着这一艺苑硕果,并不断发扬光大。今谨述其略,以志其功。
二○一四年夏于老家务本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