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三彩与彩绘天王降魔形象

唐代三彩与彩绘天王降魔形象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陶俑类别包含:天王、镇墓兽、官吏及侍从、仪仗、出行、伎乐、动物等几类。除天王、镇墓兽外,后面几类俑均侧重生活化内容。要特别说明的是,镇墓兽俑虽兼具降魔职能,但因多数陶俑中缺少具象的鬼、魔形象,故不做谈论,本文重点谈论唐代三彩及彩绘天王(护法)俑中的降魔形象。

唐代三彩与彩绘天王降魔形象

唐代陶俑类别包含:天王、镇墓兽、官吏及侍从、仪仗、出行、伎乐、动物等几类。除天王、镇墓兽外,后面几类俑均侧重生活化内容。而天王、镇墓兽俑则指向了“降魔”内容。要特别说明的是,镇墓兽俑虽兼具降魔职能,但因多数陶俑中缺少具象的鬼、魔形象,故不做谈论,本文重点谈论唐代三彩及彩绘天王(护法)俑中的降魔形象。

唐代天王俑多呈制式组合,即上为天王,下为鬼魅,上下之间,善恶有序(图1)。被降于脚下的恶鬼也称为夜叉,夜叉一词应为药叉讹传,《一切经音义》:“阅叉或云夜叉,皆讹也。正言药叉,此译云能啖鬼,谓食啖人也。又云伤者,谓能伤害人也。”[1]又《妙法莲华经》:“夜叉,此云勇健。飞腾空中,摄地行类诸罗刹也。罗刹,云暴恶,亦云可畏。彼皆讹音,梵语正云药叉罗刹婆。”[2]

图1 唐三彩釉陶天王踏鬼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

图2 唐三彩釉陶天王踏鬼俑
台湾曹兴诚收藏

值得注意的是《一切经音义》《妙法莲华经》中被视为啖人恶鬼的药叉,在另一些佛教典籍中“恶行”将有所转化,这种转化是受到佛陀教化后的弃恶从善,我们在毗沙门掌管的天龙八部之中可见药叉成为护法神的转化结果。毗沙门属于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闻天王,为佛教护法大神,《佛说灌顶经》卷七:“北方天王名毗沙门。主诸魑魅魍魉往来鬼神作灾异者。以神王名厌之吉。”[3]引文中明确了毗沙门掌管诸鬼、药叉的职责,同时,文中还提供了“以神王名厌(厌:古文同压)住恶鬼则趋吉避害的具体管束手段。这段文字也为天王踏药叉形象的出处提供了答案。综合以上典籍,我们了解到,毗沙门天王与药叉之间既存在着上下级关系,同时也包含降服与被降服的内容(图2)。

唐人将负责守护佛祖的毗沙门天王进而转化为护佑亡灵的地煞,这种转变源于人们对于佛教的笃信,也源于视死如生、视亡如存的生死观,在天神地煞的转换过程中,毗沙门管制药叉的职责和威力丝毫未变。但在多数唐代三彩、彩绘天王俑中呈现的夜叉形象,显然还没有完成由鬼到护法的身份转化,唐俑中药叉所呈现的依旧是恶鬼姿态,和天王之间的对立仍旧紧张。将唐俑中的药叉形象加以归纳有如下特点:头发竖立、怒目圆瞪、阔鼻立耳、四肢与上身裸露、裆部着“T”形裤、爪分三爪、五爪两类、身形健硕、呈挣扎欲起状态,个别药叉则以牙齿撕咬天王脚部,但这类撕咬形象在唐代药叉形象中较为少见(图3)。

在上述形象中,最具共性的形象是头发部分,据观察,95%以上人形药叉头发都呈现出火焰样式,这种程式化的发式与佛经中记载的“药叉绿色火焰发式”有所对应。但就目前国内外馆藏及个人收藏的此类唐俑而言,药叉头发颜色多数呈现红色(红橙)火焰状和黑色火焰状,相对于红焰发式,绿焰发式则相对较少,目前仅见此例(图4-1)。

图3 唐三彩釉陶天王踏鬼俑(局部)
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收藏

图4-1 唐彩绘红陶天王踏鬼俑
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收藏(www.xing528.com)

图4-2 唐彩绘红陶天王踏鬼俑
(局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载:“药叉是鬼名,有男、女之分,男子丑陋无比,女子则美貌丰腴。”[4]《华严经》中药叉有男女之分的描述,在唐代天王俑中的确有所对应(图4-2),陶俑脚下所踏药叉有三个,正面呈现的两个为男性药叉,背后则是一位女性药叉。一尊天王与三个药叉组合出现在唐俑中的现象十分罕见,但三药叉的同时出现是否可以理解为《维摩诘所说经》中的这段述:“药叉,秦言贵人,亦言轻捷。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5]在天、地、虚空三类药叉中,天药叉又称作空行药叉,传说空行药叉身生两翼,能在空中飞行,千变万化,时而变化为红色,时而呈现蓝色。身体有时变为人身兽头,或牛头,或马头……在已知的唐代三彩、彩绘天王俑中,脚下所踏既有人形药叉,也有卧兽形式,较为常见的卧兽有牛形、鹿形、羊形、虎形(图5)。

图5 唐三彩釉陶天王兽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