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不但保存了传统建筑等物质遗产,还保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民间习俗和一些独特的传统民俗活动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传统村落,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由此散发出的永久魅力,没有居民和他们过着的“传统生活”,没有地方特色民俗活动……那么,这个村落就不是“活”着的。已经没有人生活的古村落,是没有灵魂的躯壳。
而培田是有灵魂,有血有肉的“活”着的传统村落。这里不但有几百年留存下来的传统民居,还有过着几百年“传统生活”的居民,祖宗神桌上的香火是长年不断的,流经全村的水圳,几百年来依然滋润着这里的居民,水圳边洗涤的村妇、古街上嬉戏的孩童、村落里袅袅的炊烟和偶尔听到的鸡鸣狗吠……构成了一幅难得的传统乡村的动人图景。
更主要的是,这里还经常有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培田的民俗活动,多姿多彩。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一年两次的扫墓祭祖……培田人都是隆重对待的。到时候,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游龙游灯,大摆筵席,好一派热闹景象。
培田大型的公共民俗文化活动,近几年越办越有规模,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十三年轮一次的“迎公太”民俗活动是比较大规模的民俗活动,培田人将其作为最盛大的节日来对待,要热闹好一段时间。一年一次的“春耕节”,也是隆重的民俗活动,给培田古村带来了勃勃生机。
“迎公太”是“河源十三坊”轮流供奉“珨瑚公”的民俗活动,从明朝宏治年间到现在已延续了五百多年。“珨瑚公”是何方神灵?一百多年来,一直有争议。现在一般将其认定为五代十国时期的闽王王审知,但是学术界仍有不同看法,认为王审知活动年代与“河源十三坊”形成年代相差太远,而且王审知为何会被称“珨瑚公”,难有令人信服依据……然而,包括培田人在内的十三坊居民,从来就没有认真去追究“珨瑚公”是谁,也不想去追究。因为,在信奉祖宗崇拜的“河源十三坊”民众心中,“珨瑚公太”、“公太老人”就是能够护佑平安,带来幸福的“老祖宗”……这其实也是客家人信仰多元和祖宗崇拜的一种表现。
培田人“迎公太”非常隆重。农历二月初三这一天,高举各色彩旗和彩帐的游行队伍,加上各种彩车,长达数公里,沿途放炮、敲锣打鼓、踩街,晚上游龙灯、各种演出,热闹非凡。期间家家户户大摆筵席,款待各方来客……比过年还热闹。二月初三以后,各家各户要轮流“承公太”,又是游行、放炮、请客……轮到“迎公太”的村庄,这一年都闲不了。
已连续举办数年的“春耕节”,现在已经演变成培田特有的民俗文化节。“春耕节”一般在“清明节”前后举办,在春暖花开的日子,举办这样一个节,给古村落带来大地回春的景象,也很有意义。春耕节期间,有民间民俗活动、全国“爱故乡”志愿者组织的文化活动,也有县里有关单位组织的各项下乡服务活动,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研讨活动……
近几年,连城县有关文化单位、全国“爱故乡”活动的志愿者和培田在外乡亲,不断把现代文化活动引入到培田,让传统的民俗活动和现代文娱活动相结合,成为新的农村文化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良好的开端。“历史文化名村”应该有历史、有文化,同时也应该适应新时代、新潮流,古村才能有持久生命力。(www.xing528.com)
本图集记录了几场民俗活动的花絮,包括部分现代文化活动在古村的记录,主要是想为培田的文化活动留下一点记忆。
老戏台上表演木偶写字
北京来的“大地民谣”乐队演唱
节日摆摊
游龙
游龙
游龙
下乡演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