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当代电影的社会历史批评:多元化发展

中国当代电影的社会历史批评:多元化发展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内部自身观念的开放和对外借鉴多种的批评方法,社会历史批评获得了宽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姿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首先是社会历史批评有着多种批评的形态,逐渐从单一走向多元。电影与观众的关系成为了社会历史批评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历史批评是中国文艺批评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批评方法。

中国当代电影的社会历史批评:多元化发展

由于内部自身观念的开放和对外借鉴多种的批评方法,社会历史批评获得了宽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姿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首先是社会历史批评有着多种批评的形态,逐渐从单一走向多元。新时期以来,社会历史批评摆脱社会政治批评的束缚,开始用宽容的态度辩证地审视其他批评理论,从而迈向“社会—现实型批评,经由历史—思想型批评以至于文化—心理型批评的三级跳跃和多元并存的批评格局”,[53]这在批评范围的扩张、批评深度的掘进等方面形成了对以往电影批评的全面超越。除此之外,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同时并存的,还有若干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在消除了政治偏见,以电影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多种批评理论、多种批评倾向的社会历史批评与其他学科的批评方法兼容并蓄、多元共荣,自信而坚定地向“电影”自身迈进。

其次是从传统迈向现代化。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和人文科学的发展。社会历史批评逐渐从依赖传统的批评分析方法到借鉴并融合现代化科学方法的方向发展。以往在实践中被忽视的方法,如对观众心理的注重,以及市场生产流通的重视,这些范畴重新纳入考虑范围并获得了时代的新的特色。随着现代电影社会学理论和接受美学的引进和研究的深入,增添了电影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武器。电影与观众的关系成为了社会历史批评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历史批评可以把目光聚焦于中国电影观众结构的特殊性和层次性上,通过掌握各时期社会心理的变化趋向,使电影作品更符合观众的需求,以获得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在批评方法上,社会历史批评既可以借鉴传统社会学中常见的定量分析、统计方法来进行调查研究,也可引入现代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探讨信息发出者(电影创作者)与信息接受者(观众)之间的关系。再如,现代传播理论把电影看成是一个巨大的文化传播系统,社会历史批评还可以借用系统论的概念和方法,考察电影的生产和传播过程,分析电影在生产—供应—使用—消费各个环节上的特点,以及制片厂—发行部门—放映单位—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探寻其基本规律。可以预见,随着新的学科方法和思维观点的补充和注入,将会不断使社会历史批评获得新的活力,赢得现代化的姿态。

最后是从民族化走向国际化。社会历史批评是中国文艺批评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批评方法。受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思维模式及文化心理的影响,社会历史批评广布并延绵于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虽然,在其绵长的发展过程中,它曾有过被扭曲的行程和经历,但新时期以来,社会历史批评开始转型,它抛弃了政治一元论的僵化批判视角,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的科学性。在全球化语境下和电影向产业化迈进的过程中,社会历史批评应力求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对中国电影批评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如今,社会历史批评在关于世界性与民族性、综合性与多元化、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现实意义和审美意义、继承发扬与借鉴吸收等问题上有了崭新的理解。同时以多样开放的思想观念自觉地进行批评观念的建设,开始向多元并存的批评格局掘进,形成了开放的、动态的、宏观的批评视界,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电影和批评与世界电影和批评在逐渐接轨,并从以往的臣服和失语状态走向协商和对话。社会历史批评也会在完成了传承和借鉴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向超越迈进。

总的来说,固守是没有出路的,未来需要拓展。社会在发展,电影在更新,电影与社会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中。因而,社会历史批评应该不断地调整和充实自身,以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时代、新的电影的挑战。一方面,社会历史批评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全球性将为其自身的发展和传播提供方法、策略和场所;另一方面,多学科和多视角研究参与其中,又必然会使社会历史批评获得朝气和活力,使其面向未来,保持不朽的生命力。因此,曾走过一段沉重而丰富的历程的社会历史批评正面临着通向未来的诸种可能性。

[1]洪治纲.走向多维的批评空间[J].南方文坛,2009(6):5.

[2]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赵一凡,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5.

[3]黑格尔.美学:卷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9.

[4]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59.

[5]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28.

[6]雅克·德里达.声音和现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3.

[7]朱印海.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2003:3.

[8]王德胜.娱乐化的历史——9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历史”问题[J].当代电影,1998:1.

[9]饶曙光,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364.

[10]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13-14.

[11]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17.

[12]谢尔盖·爱森斯坦.爱森斯坦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12.

[13]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12.

[14]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39.

[15]鲍德里亚.仿真和拟象,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M].浙江: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330.

[16]尹鸿.中国电影面对数字化的挑战[N].人民日报,2001-7-1.

[17]尹鸿.告别了普罗米修斯之后——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电影[J].当代电影,1994:2.

[18]邵燕君.“宏大叙事”解体后如何进行“宏大叙事”[J].南方文坛,2006:6.

[19]池笑琳.宏大叙事在当下文学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6.

[20]邵燕君.“宏大叙事”解体后如何进行“宏大叙事”[J].南方文坛,2006:6.

[21]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26.

[22]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赵一凡,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

[23]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2.

[24]陈犀禾.影像美学的崛起[J].电影研究,1987:40.

[25]郑洞天.仅仅七年——1979—1986中青年导演探索回顾[J].当代电影,1987,(1):49.(www.xing528.com)

[26]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444.

[27]景虹梅.论新时期电影的多元态势与整合拓展[J].齐备艺苑,2005(4):32.

[28]王人殷.永不凋谢的现实主义[J].当代电影,2008(11):23.

[29]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二元性发展[J].当代电影理论文选,2000:195-196.

[30]夏尔·戴松.爱与微笑的时节——评贾樟柯的影片《小武》[M].转引自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235.

[31]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历史见证——论90年代中国的影视文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8(1):82.

[32]阎嘉.学理论精粹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33]洪治纲.走向多维的批评空间[J].南方文坛,2009(6):8.

[34]周斌.要有自觉的批评方法意识[J].电影通讯,1991(7):35.

[35]叶纪彬.浅议文学批评观念的更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6(1):5.

[36]阎嘉.文学理论精粹读本·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

[37]詹艾斌.多元思想与文化语境下的相对——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状况的一种描述[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1):133.

[38]於可训.论多元格局中的社会历史批评[J].湖北社会科学,1988(9):43.

[39]庄桂成.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兼谈建构汉语批评的一种途径[J].长江学术,2007(2):152.

[40]刘雪松.建立多元互补的批评格局[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24.

[41]王先霈.批评家的困惑和批评的出路——倡导开放性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J].湖北社会科学,1988(7):25.

[42]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5.

[43]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全集:上卷[M].上海:三联书店,1958:167.

[44]马克思.马恩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24.

[45]杉沐.站在当代审美高度——对开放性社会历史批评的一点理解[J].湖北社会科学,1998:10.

[46]陈墨.从“新方法热”到“新美学—历史批评”观[J].文艺理论研究,1988(6):54.

[47]陈墨.从“新方法热”到“新美学—历史批评”观[J].文艺理论研究,1988(6):54.

[48]陈墨.“新美学—历史批评”论纲[J].福建论坛,1989(5):49.

[49]金惠敏.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纲[J].文学评论,1987(4):21.

[50]豆丁网.电影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N].http://www.docin.com/p-6586036.html.

[51]於可训.论多元格局中的社会历史批评[J].湖北社会科学,1988(10):45.

[52]杉沐.站在当代审美高度——对开放性社会历史批评的一点理解[J].湖北社会科学,1988(10):46.

[53]李凌泽.从复兴到超越新时期社会历史批评的演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3):1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