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银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技术重点

银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技术重点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全性 系统所有“设置”操作均需要密码才可执行,根据管理权限可以设置不同的管理级别。图853 ECC系统的3项主要功能3.方案推导过程由业务运行管控需求和IT运行管控需求推导具体运行治理目标,结合实际运维管理人员情况、管理流程、技术手段和现场场地情况,梳理集成与整合方法,搭建ECC场地环境、技术平台和应用系统,实现业主方关于运行管理、应急指挥和决策支持的基本功能,如图854所示。

银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技术重点

1.设计原则

(1)可靠性 系统应基于成熟的工业控制级的软硬件产品架构,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可靠。

应是一种全面的监测、控制与管理解决方案,基于ITIL基础设施运维操作管理标准,采用传感器网络技术和标准层级软件设计架构,可以随时应变满足数据中心动态的需求变化;包括多种功能模块,能将新一代数据中心的监控管理真正做到集自动化、标准化、流程化、智能化于一体;方案定制时需要结合客户实际情况,结合业主数据中心现有运维组织架构,尊重机房维护人员的使用习惯,使整个系统易于使用、易于维护和升级,体现一体化管理思路,做到整体可视,重要系统分布可控;系统应采用全中文的操作界面,风格完全符合Windows软件设计标准,稍具软件知识的管理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即可完全掌握。

(2)功能完整 系统应具有完善的历史记录和报警功能,人机界面丰富多彩,报警方式灵活多样。

(3)安全性 系统所有“设置”操作均需要密码才可执行,根据管理权限可以设置不同的管理级别。

(4)开放性 系统应可以支持任何第三方的ActiveX控件,支持任何具有通信协议的智能设备。

(5)扩展性 系统应具有柔性和标准化的结构,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增加或减少软件模块,可灵活扩展和升级。

(6)网络化 系统是完全网络化的,操作者不但可以在本地局域网上查看或操作,也可以在Intranet/Internet上通过客户端软件或者IE进行操作。

2.确定ECC系统的3项主要功能

ECC系统具有日常运营、应急管理和决策支持及展示的功能,需求分析过程中应确定其具体定位和内容,如图8⁃53所示。

978-7-111-51885-3-Part02-222.jpg

图8⁃53 ECC系统的3项主要功能

3.方案推导过程

由业务运行管控需求和IT运行管控需求推导具体运行治理目标,结合实际运维管理人员情况、管理流程、技术手段和现场场地情况,梳理集成与整合方法,搭建ECC场地环境、技术平台和应用系统,实现业主方关于运行管理、应急指挥和决策支持的基本功能,如图8⁃54所示。

978-7-111-51885-3-Part02-223.jpg

图8⁃54 方案推导过程示意图

4.方案建议

(1)系统架构要求 建议采用模块化层级结构,软件及硬件的安装与维护集中于服务器端,易于实施和维护,客户端只负责用户界面,业务处理放在应用服务器端,当业务处理需求增加时,只需要对应用服务器进行升级或扩展成多个应用服务器,提高系统灵活性。建议总控中心(ECC)服务器双机冗余备份,如图8⁃55所示。

978-7-111-51885-3-Part02-224.jpg

图8⁃55 系统架构图

(2)操作管理平台 集中监控管理平台是各子系统管理界面的高度集成。可通过对各功能模组的点击访问进入相应的管理界面(电子地图)。在电子地图上应直观显示各被监控设备的具体位置并通过点击进入其详细工作状态界面。当子系统及任何监控功能模块有报警发生,系统服务管理平台应自动切换到对应功能模组的电子地图,显示报警的监控设备及报警状态,同时启动对应功能模块,提示运维管理和执行人员相关的处理方法,迅速排除故障。

建议各功能模块支持轮询,即设定一定的时间间隔,各功能模块界面依次切换轮询,当执行手动操作时,轮询自动停止。

运维管理人员的权限控制、各子系统的数据管理等均在集中管理服务器上完成。

具有远程管理功能,通过在管理平台上设置相应的关联按钮实现对各子系统的灵活调用。

管理平台和各子系统管理模块之间应相对独立(一个子系统发生故障,不影响其他子系统的正常运作;管理平台发生故障,各子系统仍能正常工作),同时各子系统之间又可通过联动策略发生关联。

(3)权限管理功能 建议用户的操作权限级别建立不少于5级。

第一级:登录系统查看管理界面+设备运行状态查询。

第二级:第一级+事件管理(事件确认、事件查看等)。

第三级:第二级+报表管理(报表设置、报表生成等)+日志管理。

第四级:第三级+数据的备份与恢复+设备硬件操作能力。

第五级:第四级+管理员操作权限和管理范围分配+系统参数设置+系统模块的添加与删除。

(4)查询功能 系统应对每一个监控单元的工作状态、工作参量等内容提供简单、直接的查询方式,查询的结果可以输出及打印。

(5)数据管理

1)实时数据。系统应能够监控到相关设备的实时参量,并能实时进行查询。系统应提供多种形式的实时动态曲线。

2)历史数据。对预设的监控对象有关参数,系统应自动保存历史数据。任何历史数据不允许任何人进行修改,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系统应能提供多种形式的历史数据曲线。应能提供日线、周线、月线和年线等图表,并能自定义时间跨度,生成用户所需图表。

3)数据的本地备份。系统应具备本地备份和恢复功能,系统能自动将历史数据、报警日志、数据知识库等数据备份到本地硬盘上并于必要时进行恢复。本地硬盘的容量应满足所有监控数据保存一年的要求。(www.xing528.com)

(6)系统参数管理 系统允许最高级用户对某些管理参数进行重新定义,其重新定义的范围,应保证不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

(7)报警管理 通过对相关采集数据与数据知识库内设定数值进行对比,当实时采集数据超过设定数值时,系统产生报警,并对报警数据进行归类分组,从而实现报警管理功能。

系统的报警级别按重要性分级,级别越高的报警,表示重要性和危害性越大。系统应具有并行处理报警的能力,对报警事件按优先级的高低进行处理。

可以根据报警事件的报警级别提供不同的报警方式:窗口报警、短信报警、拨号报警等。

当报警发生时,系统界面应自动切换到报警设备的运行状态界面,并对报警情况做出直观、形象的说明。

系统应提供完整的报警事件查询功能,报警日志应包含每一报警事件的报警时间、地点、报警设备、报警内容、确认人等信息。查询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允许用户根据不同的组合条件对报警事件进行查询。

系统默认对每一个报警事件均需进行确认,确认人的相关信息可以在系统日志内自动记录。

(8)报表管理 通过数据知识库功能模块,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归组,利用系统报表组态功能,按用户定义形成报表模板,从而实现报表管理功能。

系统应允许用户根据需要选择生成单项报表。

报表的生成分为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通常日报表和周报表可设为自动生成,其他报表通过手工方式进行定制。

(9)日志管理 系统日志应至少包括用户操作日志、系统运行状态日志、报警日志等。所有日志可以根据查询条件即时生成报表,并可打印输出。

系统日志原则上不可被任何人修改;除最高级用户外,系统日志也不能被删除。

系统日志的默认保存时间为3年。超过保存时间需要删除时,由最高级别用户根据时间段进行删除。

(10)联动功能 通过对采集数据与数据知识库内相关设定数值进行对比,当采集数据与设定值不符时,触发相关系统动作,从而实现联动功能。

通过设定联动逻辑,可以将不同监控设备或不同子系统进行联动,即可以设定一些事件触发条件,当满足这些条件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执行某个功能或者起动另外一个设备工作。

(11)系统维护 系统支持可在线维护,即系统运行时,支持实时的修改和维护。

(12)Web浏览功能 集中监控管理平台支持Web浏览功能,可通过操作终端的浏览器访问管理平台,并且浏览界面与服务管理平台界面保持一致,方便管理人员操作。

5.总控中心的场地设计

总控中心场地设计应体现现代化、高科技、简洁大方,以及以人为本等设计理念。

总控中心一般设置在环境噪声较小的场所,不应布置在用水区域的垂直下方,不应与振动和电磁干扰源为邻。

总控中心的使用面积一般根据监控设备、人员座席(控制台)以及多功能实现要求确定,以规则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宜;对于大型总控中心,要考虑安装拼接屏显示系统,层高与面积都要酌情增加。大型总控中心专业功能区通常包括ECC监控大厅(一般分作业区、调度区、指挥区和保障区)、应急指挥室或决策室(需考虑决策人数)、专家会商室(需考虑会商人数)、VIP接待室(需考虑人数及规格)、参观区域与参观通道(需考虑并发人数)。

总控中心内装修材料的选择,应该满足消防甲级防火要求。同时应注意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符合环保要求、在温度和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具有表面静电耗散性能的材料。

总控中心围护结构的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防潮、防尘等要求;地面应光滑、平整、不起尘。

总控中心应设置独立的舒适性空调系统和新/排风系统。

总控中心值守人员工作区的温度宜为26℃左右,相对湿度宜为30%~75%。

总控中心应设置双路电源,需引入应急柴油发电机电源,需采用不间断电源(UPS)系统,电池后备时间不少于15min。

总控中心灯具配置上应充分考虑节能、可控、无眩光等措施,平均照度为300~500lx,除正常工作照明外,还包括应急照明(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和值班照明。

总控中心内的电缆、控制线的敷设宜设置地槽:当为改建工程或监控室不宜设置地槽时,也可敷设在电缆桥架、墙上槽板内,或采用活动地板。根据机柜、控制台等设备的相应位置,应设置电缆槽和进线孔,槽的高度和宽度应满足敷设电缆的容量和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总控中心内设备的排列,应便于维护与操作,并应满足安全、消防的规定要求。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m,背面和侧面距离墙的净距不应小于0.8m,主要走道不应小于1.5m,次要走道不应小于0.8m。

978-7-111-51885-3-Part02-225.jpg

图8⁃56 总控中心的场地图1

总控中心的场地图如图8⁃56和图8⁃57所示。

978-7-111-51885-3-Part02-226.jpg

图8⁃57 总控中心的场地图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