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的角色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教师可说是个地位较高的职务。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是指经师而说;我国除了经师外,还有人师。所谓经师指的是专家学者且教授有方的人;人师指的为操行可以为师表的人。今天我们对教师的观念已逐渐转为统合经师,人师;对于所期望的老师,有如下的论述:那些将课文叙述的明明白白是平庸的老师;补充教材,发挥讲解的是勤奋的老师;以身作则,带领学习的是优秀的老师;注重启发,激发好奇的,才是伟大的老师到了民主的今日,老师的职责不但没有减轻,似乎有越来越重之趋势,除了韩愈所提的,还必须要了解学生需求,作为教师编撰及呈现教材的基础;有责任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真正有利于成长的需求是什么,亦即辅导学生成长之觉醒。有学者认为,一位伟大的老师应有下列特色:
人品方面:
1.人格高尚,品行端正。
2.性情温和热情,能接近学生,感动学生。
3.富有教育爱之精神,能耐心发掘学生之潜能。
4.具有人类爱之胸怀,如此能实现教育远大的目的。
5.要有接受挑战的雅量。
教育修养方面:
1.了解教育的本质。
2.体认教育目的。
3.明白学生身心发展程序及个性差异。
教育方法方面:
1.能诱发学习动机。
2.善于发问。
3.能刺激思想,激发想象,鼓励创造。
4.善用奖惩。
5.要因势利导,勿揠苗助长。
6.要协助成功,培植自信,切勿给予通融或代劳。
7.事前充分准备,切勿敷衍塞责,浪费时间;至于张皇失措,尤为大忌。
任教科目方面:
1.随时吸收新知,切勿自满自足。(www.xing528.com)
2.熟谙研究方法,能领导学生,共同研究。
3.了解潮流,趋势,与问题所在,能指导学生掌握研究方向。
在分析学者的观点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为:
1.学习历程的指导者,也是学习历程的促进者。
2.须知教育的任务是在导引他人进入公共生活之中,而分享其价值。
3.须对学生有兴趣,对人类的学习有信心。
4.须尊重人类的遗产,并了解学生的成长。
由上述的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教师的要求,并不仅止于韩愈在师说中所提的;除了要有专业外,修养也是重要的一环。在分析学者的观点之下,教师的角色似乎又有更多的扩充;我们将分析与一般学者的观点比较后,对教师所应扮演的角色做了条列式的总结,如下所列:
1.教师必须有充分的专业知识,随时都能吸收新知,了解潮流,趋势,以导引学生。
2.教师是学习历程的指引者。教师必须能诱发学习动机,适时的激发想象力,鼓励创造。
3.对学生有兴趣,耐心发掘学生的潜能,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信心。
4.要能接近并了解学生在发展与个性上的差异,如此才能在教材的编选与呈现做最佳的选择。
5.教师必须体认教育的目的,是在引导学生进入公共生活中,并分享其价值。
(二)教育引导的历程中应注意的要点
教师是一个导引者,他协助儿童共同开展和分享一个公共的世界确立教育为一种价值活动或思想模式的启发引导(initiation)的历程之后,皮德思进一步探讨引导的历程中所应注意的要点:
1.教育须同时兼顾价值内涵与个性的差异:自我实现仅能在价值内发展,皮氏说:价值的外衣,应依据个人的资质来裁剪。有价值的认知内容,若不能为学生吸收,便无教育意义,教师须多了解心理学家们有关于个别差异和儿童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发现。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3.教育活动应以外在动机激发学童开始,而以内在动机的培养为着眼点。
4.幽默感的培养:皮氏认为如果人们能够开怀的笑在一起,就可以超越年龄,性别以及地位所形成的自我中心的阴影。这种共同经验的营造,可以形成一种催化剂,有利于教室和谐气氛的建立。
5.尊重学生:皮德思认为教师所面对的是有独特知觉能力的个体,这些个体在他们的正式角色之外,还有个人独有的特质与情感;所以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有同样浓度的爱,不如强调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意识,情感和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