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哲学运动从批评传统哲学开始,他们从语言出发,认为传统哲学所处理的形而上学用语很多过于笼统而无法检证。分析学者把命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分析句,也就是一种约定符号,例如逻辑,数学等。“1+1=2”是源自我们对“1”“+”等符号之约定。第二类是综合句,是指须经过实证经验的验证,如明天是否会下雨,关于自然科学的命题即为此类。分析学者认为凡是不属逻辑,实证两类命题者,均不具有认知的意义,如你应该诚实,这只是在表达个人的情绪而已,并不具认知的意义。如此独断的说法使许多伦理学,美学,宗教等领域都被排除在哲学领域之外,亦使分析哲学受到很大的质疑。后期的分析哲学逐渐修正之后从人们的日常语言出发,重新掌握语言与实体的关联,并重构人类生活的意义。在20世纪80年代后,诸如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结构主义方法论的拓展,对于日常生活中各种语言的论述所充斥着种种权力的宰制,剥削,歧视等都有崭新的探讨,广泛的影响社会科学。而随着电脑科技,认知心理的突破发展,心灵哲学也逐渐崭露其重要性,它结合了神经生理,认知心理,电脑程序,以及语言学的种种知识,重新诠释人类认识外在世界的历程,势必成为二十一世纪哲学的重心,经由上述我们尚可体会分析哲学在二十世纪承先启后所扮演的角色。
以下列出分析哲学发展的各阶段时期及其代表人物:
第一阶段:逻辑原子主义阶段
此一阶段在本世纪头一、二十年内,是属于分析哲学的创立时期。包括有:
摩尔开创和实践的概念分析
在20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盛行于欧洲,它包括有:
石里克,卡尔纳普为首的维也纳学圈
赖辛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
卡塔宾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
其中尤以维也纳学派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至三十年代中期的卓越活动,形成逻辑实证主义的全盛时期。第二次大战爆发时,由于希特勒的上台,逻辑实证主义者遭到迫害而纷纷迁居于美国,从而在四十至五十年代逻辑经验主义取代实用主义而成为美国哲学的主要思潮。这阶段包括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柏林学派的逻辑经验主义;以及由逻辑实证主义演变而来的逻辑语形学和逻辑语意学。(www.xing528.com)
第三阶段:日常语言分析哲学
英国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形成于20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流行于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它的主要奠基人是摩尔及后期的维根斯坦,并包括有:
威斯顿姆为首的剑桥学派
赖尔,奥斯汀,斯特劳森为首的牛津学派
其中尤以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最为著名,以后美国的塞拉斯,齐硕姆和塞勒板受其影响。
第四阶段:逻辑实用主义(美国),语言分析哲学(英国)
从20世纪五十年代后因对现代经验主义两大教条展开批判开始,分析哲学进入了第四阶段,包括有:
克里普克,普特南的新指称理论
戴维森,古德曼,达梅特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
分析哲学的四种类型
分析哲学不是一个学派,而是一场运动,各个分析哲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倾向和不同的研讨对象,按其历史的发展和理论的变迁把他们概括为四种分析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