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善说的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当顺从人的本性去发展,扩充人的善性。在智育与德育的训练方面,则采取积极与自动的方法,相信由此教育出来的儿童,必有良好的效果。孟子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又说:“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主张随顺本性发展。西方性善论的教育学者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且良善的,主张教育是培养自然人,培养本性尽量发展,未为社会所改变的自然人。教育的材料与方法,应依据受教者的年龄与个性而异其设施,头其自然阶段发展。对于12岁以前的儿童,卢梭主张消极教育,即顺从自然,让儿童自发活动,他甚至认为“书本是儿童的毒物”。
(二)性恶说的教育理论:性恶论者多主张教育应矫正人的本性,使用各种严格强制的方法,在知能与品德方面训练学生,达成教育目的。如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主张“化性起伪”,其中以礼乐最为为有效,他会说:“先王之道,礼乐其盛者也。”“穷本极变,乐之情也;着诚去伪,礼之经也。”西方人性恶论者,均深信罪恶在人性中根深蒂固,非教育力量可以拔除,必须依靠神的力量协助,才能得救。如中世纪的寺院教育,厉行禁欲主义,注重悔过,祈祷,以锻炼意志,而冀得救。如叔本华即是主此。
(三)人性亦善亦恶说的教育理论:强调人性的善恶在可能范围内有消有长,虽不能完全消灭,却可以有限度地改变,这种改变正是教育效能的所在。王充说:“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及扬雄所说的:“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柏拉图认为理性,意性,欲性为性灵的三要素;而人有理性乃有睿知之德,有意性乃有勇敢之德,有欲性则需要节制之德。且三性又各有偏胜,教育应依据三性,发展三德。亚里斯多德对于教育的主张,与柏拉图略有不同,认为人性最高部分的作用为理性尽其控制活动的职能,方为人生的善行或幸福,亦为教育目的。德不存于仅有的善知识,而存于知识的见诸实行。亚氏所谓的德,包括智德,行德,体德三者,因此,教育亦有智育,德育,体育三个部分,其教育方法,已具备教学,训导,体育三部分。(www.xing528.com)
(四)人性非善非恶说的教育理论:认为人非生而善或恶的,但具有趋于善恶的可能性,即受环境的优劣影响行为的善恶。康德在其《教育论》中说:“教育是完成人类本性的大秘密,人性以教育之力可以继续不断地改善,渐渐到配做人的地步。”又说:“儿童应受教育,然而不是为现在,而是为将来。人可能改良到一种境界,适合于人类理想与人生全部目的。”认为教育目的即人生目的,其目的就在“发展人类本性,适合人类理想”。对于儿童,康德主张在身心两方面须用保育,约束及训练的方法;道德方面须养成自觉的品性,自由的人格。在康德的教育理论中,道德教育乃是最高的道育,而义务观念尤为其教育思想的中心,与其人性观一致。
关于中国性无善无不善的教育理论,仅告子有“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桊”主张以教育的力量,完成其道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