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生的道路由自己走出来,未来的方向靠我们自己来掌舵。但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需要有灯塔为我们点明方向。
课程目标结构
对于学英语的学生来说,我们不时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有人说英语是一种工具,也有人说英语也算一门文化。社会到底需要多少英语人才,需要什么样的英语人才?(www.xing528.com)
首先,有关英语性质的问题。众所周知,语言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我们国家每年有大量的英语专业学生从各大高校毕业,可是社会上英语人才却仍然存在很大缺口,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这不是因为学习英语的人少,而是在于真正能精通英语的,具有广泛知识面和文化背景交流的尖端人才稀少。绝大多数人把英语仅仅是当作一门工具,一种交流的工具,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出于对英语文化的欣赏而学习英语。或者说在学习谋生手段的过程中过于心急,不想学习“虚无缥缈”的文化。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社会上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教育倾向明显,“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相当普遍。有的院校甚至把学位的取得与否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挂钩,通过四、六级考试几乎成了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直接动力。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实践里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其实,作为一门必修的语言课程,大学英语,不仅体现为一种工具。所以,如果我们想让自己在英语学习上提升档次的话,对文化的涉猎将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应该通过阅读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还应该通过一些新闻报刊了解时事,增进对西方国家的认识。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英文电影、电视剧或者一些电视节目,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交际礼仪,他们的餐桌文化、节日文化、禁忌以及一些思想。我们不仅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也需要有宽阔的知识面,因为社会需要一个“通才”。
说到人文性,那么我们如何做到人文通识呢?“人文教育内在回答的是如何生活、怎样生活的问题,帮助人们树立人生理想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轻视或忽视人文教育,影响的将是一代人的快乐与幸福。”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汝信呼吁,每个人都应该重视人文教育在当代的重要使命,都应该怀有一颗敬畏人文之心。所以,作为一名学英语的学生,我们必须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一种对文化的包容和欣赏。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有对文化的好奇心。文化的差异使我们对不同的文化产生好奇心。我们一旦有了好奇心,就必然会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兴趣,这使得我们不断去探寻,在探寻中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其实也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的英语知识。其次,我们要通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我们交流和更深层次了解文化的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所以说,知识的积累过程必不可少。第三,要有不怕困难和挫折的毅力与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这也是最起码的做一个人的原则。第四,我们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我们必须得了解我们的社会,在对社会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找到不同文化社会之间的共通性。总结起来,那就是我们要有科学的学习态度,不以考试为目的,不让学习工具代替学习本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