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
(一)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
由于幼儿教师服务对象比较特殊,主要是3—6岁的幼儿,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幼儿教师不需要懂得太多的专业知识,只需要会一些技能,如唱歌、跳舞、画画,性格开朗活泼,会带着小孩子游戏就可以。这种认识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家长与幼儿园管理者,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对幼儿教师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幼儿教师的专业领域并不只是音乐、舞蹈、绘画这些专门的艺术领域,而且还包括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孩子身体的发育、语言的发展、科学的启蒙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对儿童今后的发展意义更为重大。因此,构成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基础的就不仅仅是一些艺术技能,更多的应是有关艺术、语言、科学、社会发展、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广泛知识与对艺术和文化的鉴赏能力,以及有关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
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可概括为三方面: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第一,条件性知识主要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它包括学前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学前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还有学科教学论知识,这是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条件。
其中,学前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是关于教师如何“教”的知识,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是专业教师与非专业教师的区别。同时,掌握一定的学前心理学的知识与方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而教学知识则是教师的一种隐性知识,需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自己摸索。
教师对幼儿一个小小的微笑足以燃烧起孩子的自信,照亮孩子的人生。教师不能忽视幼儿的情感,哪怕是一件在教师看来很小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陶行知曾经说过:你可不要轻视孩子的感情,他作了一只纸鹤飞不到天上去,是有如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去打德国一样的怄气;他写字想得双圈没有得着,仿佛是竞选总统落选了一样的失意。看似稚嫩的孩子也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体验,教师不能忽视这一点。
第二,本体性知识主要包括幼儿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和幼儿教师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包括: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以及幼儿园各科教材教法,这些知识也是幼儿教师知识结构中很重要的方面。
第三,实践性知识主要与教育情境紧密相连,是内隐性的知识体系。艾尔贝兹最先提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教师广泛拥有的一种不清晰的、不抽象的、在面临工作时能利用各种知识资源引导其工作的知识[1]。陈向民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2]因此,幼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情境性、内隐性的特点,很多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也和幼儿教师个人的从教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幼儿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都属于理论性的知识,可以通过专业学习的途径来获得,但是幼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必须植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只有通过日常教育实践的积累和丰富,才能不断得到强化和改造。
总之,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有一定的综合性、渗透性,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更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有更多其他方面的爱好和才能。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观察了解儿童的能力,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教学反思的能力。
1.观察了解儿童的能力
了解幼儿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幼儿教师不仅要善于对孩子在一日活动中的外在行为进行观察,而且还要善于了解儿童的心理活动。如果教师能观察到儿童的异常行为,那么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从而巧妙地加以引导。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因此,在观察幼儿一日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并围绕这个观察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观察活动。以幼儿园中的游戏活动为例,教师首先应将观察的重点放在幼儿身上,要观察游戏中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或是在不同类型游戏中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并做好相应的观察记录。其次,应观察幼儿游戏空间、时间以及游戏材料等游戏环境对游戏活动的影响,如游戏场地创设、游戏时间的长短、游戏材料的投放等对游戏活动的影响,以便准确掌握幼儿当前的需要和游戏活动状况,从而提供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条件,更好地为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以利于更好地了解幼儿。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是了解幼儿的关键。观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扫描观察法,也就是教师在相等的时间段里对幼儿依次轮流进行观察。此法比较适合于教师粗线条地了解全班幼儿的一日活动情况。二是定点观察法,也就是教师固定在一日活动的某一区域对幼儿定点进行观察。此法适合于教师了解某个游戏活动或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情况,能够避免教师介入指导的盲目性。定点观察法在游戏或教学的过程中使用较多。三是追踪观察法,也就是教师根据观察目的和需要确定1—2个幼儿进行重点细致观察,适合于教师观察了解个别幼儿在游戏、教学等活动中的发展水平。教师可以固定人而不固定地点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各种情况。教师既可以自始至终地观察,也可以就某一个时段或某一个情节对个别幼儿进行观察。
2.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能力
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开展班级日常工作的依据和具体的行动规划,能有效促使教师将培养目标清晰、有目的地落实到幼儿身上,减少教师开展工作中的不确定性,找到一种方向感。教育、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四种。
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根据“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计划要体现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计划要体现适宜性和挑战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计划要体现整合性和平衡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计划的制订要体现针对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即为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其自身发展需要的条件,为每一个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在制定学期计划时,要结合幼儿教师自身对目标的理解、以往的工作经验、现有的参考教材进行选择确定,也可以进行调整和添加。月计划是学期计划的下位分解计划,主要是在总结上月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学期目标计划的实际步骤,包括上月情况分析、本月各领域重点目标、主要活动措施及活动内容等要素。周计划的重点是将月计划分解到各周逐次完成,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内容、措施,以便将一般常规工作和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但要分清轻重缓急及主次,要保证每周有一两项重点工作。日计划是一日生活中全部活动的设计规划,是周计划每天、每项内容的详细实施方案。一般由教师独立完成,包含目标、环境材料、过程与指导重点、效果分析四个要素。
3.组织管理能力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如何能合理规划、科学安排儿童的活动,启发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促进儿童发展,这就对幼儿教师的组织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幼儿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制定班级教育工作计划的能力;创设与本班幼儿发展相适宜的环境的能力;按照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分组,及灵活地指导各小组同时进行活动的能力;组织幼儿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并进行评价的能力等等。而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户外活动环节,以及活动结束与上课之前的过渡环节,同样需要幼儿教师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
幼儿教师的组织能力是搞好教育教学的保证,教育组织能力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意识地锻炼而逐步提高的。在一日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预先制定活动规则,提高幼儿的自律能力。同时加强师幼互动,加强对整个教育过程的监控,教师的管理效果就会显著增强。
总之,教师在组织各个活动时,事先对活动的步骤有详细的计划,考虑好活动的每一步骤,实施时认真细致,并且在每一次行动结束都认真地进行总结反思,那么,幼儿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就会在不断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4.沟通能力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言语是传递知识、影响幼儿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与幼儿的沟通和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幼儿教师的言语应该是确切明了、简单通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不仅要求语法正确,还要讲究语音语调以及语言的生动性,并伴以适当的面部表情和手势。一般来说,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包括“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交流中,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特别是小班幼儿,应该更多地使用肯定句式,少用否定句式。教师应讲究语言艺术,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的口语应该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并伴有体态语言。在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非言语沟通”有时候比“言语沟通”更为重要。“非言语沟通”主要指教师运用手势、表情、目光、面部表情等体态动作,向幼儿传达意愿,表达态度,教师一个肯定的目光、一个微笑或抚摸,有时候比语言更能激励孩子,增强其自信心。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则需要有了解家长的能力和与家长沟通的技能技巧。主要包括:与家长面对面交谈时聆听的技巧,适宜于不同家长个性的谈话技巧,向不同个性的家长汇报孩子不同发展情况的技巧等等。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利用多种手段与家长沟通。可以通过家长会的形式,较全面、准确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情况,听取家长意见,同时还可以主动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共同制定教育措施,做好教育工作。教师也可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短暂交谈,或采取家访、家园联系册等方式与家长沟通。
5.教学反思的能力(www.xing528.com)
任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都离不开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名教师仅仅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他只能在低水平上进行简单的重复。教学反思的能力也就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状况进行正确评价的能力。无论是对幼儿教师来说,还是对其他教师来讲,都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一个教师善于反思,无论是对她的专业发展还是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叶澜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写三十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这足以说明教学反思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教师可以尝试着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反思;对活动实施情况进行反思;对师幼互动效果进行反思;对突发事件进行反思;对幼儿行为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方式,以达到专业成长的质的飞跃。美国一篇流传很广的故事或许就能给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反思——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三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 000万美元。诉状递上之后,在内华达州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劳拉三世幼儿园认为这位母亲疯了,一些家长认为她有点小题大做,她的律师也不赞同她的做法,认为这场官司是浪费精力。然而,这位母亲却坚持要把这场官司打下去,哪怕倾家荡产。3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立法院开庭。最后的结果出人预料,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
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旅行,在一家公园里见过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一只完好无损。剪去翅膀的被放养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放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当时我非常不解,就请教那里的管理人员。他们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我问为什么?他们解释,剪去一边翅膀的无法保持身体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在小水塘里,虽然没被剪去翅膀,但起飞时会因没有必要的滑翔路程,而老实地呆在水里。当时我非常震惊,震惊于东方人的聪明。可是我也感到非常悲哀,为两只天鹅感到悲哀。今天,我为我女儿的事来打这场官司,是因为我感到伊迪丝变成了劳拉三世幼儿园的一只天鹅。他们剪掉了伊迪丝的一只翅膀,一只幻想的翅膀,人们早早地就把她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这个故事里所宣扬的教育理念,确实值得非常多的教师乃至家长去反思。在生活中,仍存在有一些小学化倾向特别明显的幼儿园,仍旧把知识的学习放到至关重要的地位,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另外,部分家长更加关注孩子一天学会了多少生字多少首诗,并以此作为衡量幼儿园好坏的标准,这无疑也削弱了幼儿教师反思的积极性。
6.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也就是教师对幼儿、对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教师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与专业理论研究不同,他们进行科研的目标、内容和行为方式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做好幼儿园教育科研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从自身出发,实事求是。对广大幼儿教师来说,教育研究的问题应该来源于自己或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一般是比较具体的应用性问题。幼儿教师具有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这也是新时期对幼儿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三)幼儿教师的专业情意
幼儿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的一种深厚的情感,教师专业化的最高境界意味着专业情意的健全。幼儿教师的专业情意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个方面。
1.专业理想
专业理想是幼儿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它为教师提供奋斗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并使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专业理想的树立意味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以及积极性的强化。
幼儿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起着导航的作用。一个有着专业理想的幼儿教师,其自身的成长会更快。
2.专业情操
专业情操是幼儿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它包括理智的情操、道德的情操和美的情操三个方面。
首先,理智的情操是幼儿教师认识教育和改造教育的一种内在的动力,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所获得的成就感,以及对幼儿教育事业充分认识而产生的自豪感。所以,在培养幼儿教师理智的情操时,要积极地引导教师研究教育、教学,对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
其次,道德的情操是专业情操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幼儿教师的道德情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基于教育,基于发展的目的。
在具体的幼儿园工作中,首先,幼儿教师要做到“一进步”、“二全心”、“三和蔼”。“一进步”是学习先进教师的敬业爱业精神,不断自我进步。“二全心”是全心全意为幼儿的进步努力、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三和蔼”是幼儿教师要对幼儿和蔼可亲,对每位家长和气有礼,并且对同事们和睦互助。其次,幼儿教师还要做到“三个贴近教育”,即在幼儿活动时,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参与活动,去贴近幼儿的内心;在幼儿做错事情时,教师一定要做到以理服人,和孩子像母子一样地去微笑沟通,去贴近幼儿情感;在幼儿有强烈的要求时,要用一颗童心去理解孩子们的要求,去贴近幼儿生活。再次,幼儿教师也一定要得到“三个信任”,即得到幼儿们、家长们、社会上的信任。只有做到了这些,幼儿教师的道德情操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美的情操是幼儿教师按照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根据自身的审美标准,对教师的专业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教师专业发展中顶级的情感。幼儿教师的审美修养影响着教学以及游戏活动等过程中美的创造,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幼儿学生的审美情趣。
3.专业性向
教师的专业性向是幼儿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特征,是优秀教师的专业趋同性。
一般来说,优秀的、创造力强的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向为:富有耐心,能够发现每一个幼儿的潜质和才能并给予指导;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力,能合理想象和正确判断幼儿的未来;自主独立,富有创造性;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人耿直、坦率、不拘小节,具有幽默感,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善于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等等。
4.专业自我
教师专业自我是幼儿教师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具有良好专业自我的幼儿教师,能够在职业生活中形成完备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教学风格。
专业自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自我形象的正确认知,积极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职业动机,对职业状况的满意度,对理想的职业生涯的清晰认识,对未来工作情境有较高的期望等。教师专业自我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源于对教育的执著热爱,也源自于对自我的肯定和欣赏。同一水平的教师,由于自我悦纳的程度不同,主观幸福感也会不同。
幼儿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过程是教师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生活个性化的过程,也是良好教师形象形成的过程。
[1] Freema Elbaz,“Teacher thinking: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New York:Nichols Publishing Com-pany,1983:13.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