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是职业道德修养,所以,其最主要的任务首先是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是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主要包括:提高幼儿教师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以及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四个方面。
(一)提高幼儿教师道德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任何行为都是受一定思想支配的。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道德认识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
提高幼儿教师的道德认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教师的奉献精神。2008年汶川地震中出现的“范跑跑”事件,引发了大家对教师奉献内涵的争论。不管大家如何评价这一事件,“教师在面对学生安全时,首先是一个教师,然后才是人”这样的说法一致获得大家的肯定。但总而言之,“范跑跑”的事件却让我们对教师的奉献精神有了一定的反思。而2013年初,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决定与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联合举办“寻找身边的‘张丽莉’”活动,却让我们发现:就在我们身边,不乏甘于奉献的教师,这也使人倍感欣慰。而我们再来反思我们的学前教育,反观幼儿教师群体,由于部分幼儿教师的虐童事件,使整个幼儿教师群体陷入了信任危机。2012年,浙江温岭幼儿教师颜××虐童一事引发社会关注,同所有极端个案一样,这一次,颜××虐童事件把幼儿教师群体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间,幼儿教育、幼儿教师的话题引发社会集体质疑。很显然,发生在温岭的这一虐童事件,使幼儿教育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群体性信任危机,对幼儿教师群体触动很大。这也使提高幼儿教师道德认识的工作迫在眉睫。
首先,对幼儿教师道德关系的认识,是构成其道德认识的基础。在幼儿教师道德关系中,幼儿教师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幼儿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与幼儿的关系都是主要的道德关系。在幼儿教师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中,需要摆正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位置。这就不仅要求幼儿教师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还要做到凡事以集体的利益为重。在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中,应该正确地对待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作为幼儿教师,要积极地参加幼儿园内、外的各种教学技能比赛以及培训等活动,在涉及涨工资、提职称等直接的利益冲突中,仍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保持和同事间的良好道德关系。在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中,一方面应全身心地爱孩子,一方面也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时,坚决不能使用体罚或变相体罚手段。无论任何时候,赏识教育都应该成为教育孩子的主流,讲究一定教育方法的惩罚教育(不等同于体罚或变相体罚)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对幼儿教师道德关系的认识,是构成其道德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幼儿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前提。
其次,对幼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是幼儿教师道德行为的前提。客观上来讲,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比其他行业有着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例如,在部分行业中“穿衣戴帽,个人所好”,似乎不涉及道德问题。然而,在整个的教师职业尤其是幼儿教师职业中,对着装却有着严格的规定。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保育员,都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外在形象,在幼儿面前保持清新、端庄、美丽大方的模样,使之能对幼儿产生良好的影响。同时,在幼儿教师与社会的关系上,要求幼儿教师热爱学前教育这个职业,尊重家长等;在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上,要求教师要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幼儿;在幼儿教师与同事的关系上,要尊重同事、团结协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创建一个优秀的集体。
最后,幼儿教师的道德认识还包括对幼儿园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只有那些能够正确认识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并且能在具体的幼儿园工作实践中正确运用这些规律的老师,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的职责,实现其道德目的。对幼儿教师而言,专业知识是其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在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一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而且还要精通相关的专业知识。虽然幼儿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不能等同于其品质的高下,但是能折射出幼儿教师不同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虽然说认识是行为的指导,但是一个幼儿教师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她就有了相应的道德品质。例如:个别幼儿教师明知“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常有水”的道理,但是还是不愿意下苦功夫去丰富自己的知识,仅仅满足于自己的“一碗水”甚至“半碗水”,这也说明在具备道德认识的前提下,道德情感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陶冶幼儿教师道德情感
师德情感是指教师心理上对师德规范所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荣辱、美丑等的情感体验。幼儿教师的道德情感主要包括正义感、自豪感、荣誉感和幸福感等。
近年来,整个社会对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使幼儿教师自身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心理保健,努力避免走进职业倦怠的状态,而且更要做一个健康、快乐的教师,提升自身的幸福感。提升幸福感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要从孩子身上找到幸福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幼儿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差异、宽慰和愤怒。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悦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如果你把孩子看作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倦怠;如果你把孩子看做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可爱的天使。
第二,要平等地进行师幼交往。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实的自我与幼儿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会发现幸福和快乐就在自己身边。师幼交往中,当教师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以一份真诚的爱来回报老师。以哲学的思维来看,与成人之爱相比,孩子的爱更显得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这也是为什么孩子的爱能有那么大魅力的原因。
第三,幼儿教师还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还曾说过:“如果你想让你的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老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1]。只要我们进行研究,就会发现每天的太阳是“新”的,幼儿的精神面貌是“新”的,孩子的反响是“新”的,每天的收获是“新”的。这样的工作当然是其乐无穷的。(www.xing528.com)
当幼儿教师有了职业幸福感,进而有了荣誉感等情感体验,才会使幼儿教师的道德情感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磨炼幼儿教师道德意志
教师道德意志是教师履行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的精神。
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困难和阻力。道德意志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依据某种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果断地进行道德行为的抉择,为实现道德目的排除一切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干扰。
首先,幼儿教师的道德意志表现为其在道德实践中克服困难的勇气。一是面对幼儿教师同事之间的竞争以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不信任危机,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和毅力,就可能在行为选择时放弃自己的初衷,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半途而废。二是面对个人教育、教学能力的局限,身体状况的不佳等主观因素,道德意志也能帮助幼儿教师克服困难,促进其专业的良好发展。
其次,幼儿教师的道德意志还表现为其在道德实践中战胜诱惑的能力。教师在其道德生活中,不仅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且还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诱惑。面对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面对“跳槽”的诱惑,幼儿教师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来战胜诱惑,以坚定的职业理想做支撑,坚守这块暂时清贫却蕴含希望的阵地。
最后,幼儿教师道德意志表现为其在道德生活中战胜自己、超越自我。幼儿教师必须时刻注意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这就需要战胜自身品质中的自私、懒惰的成分,战胜自己的不良习惯。在幼儿教师的道德实践中,只有那些具有顽强意志的教师,才能经得起挫折和磨难,才能有持之以恒的人生追求,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趋于完美。
因此,幼儿教师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是达到较高的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如果幼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遇到了困难乃至危险,仍能以全部的热情和力量勇往直前,那么,她就具备了坚强的道德意志。
(四)培养幼儿教师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在道德动机的支配下产生的,它表现为道德行为方式和道德行为习惯。张丽莉老师面对危险勇救学生的行为将这一点诠释得淋漓尽致。2012年5月8日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瘫。媒体报道此事之后,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媒体的报道中,“最美女教师”都成了张丽莉的代名词,而张丽莉留下的人性光辉将长时间闪耀在人们心中,闪耀在每一位教师心中,继续温暖着她的孩子们。她不仅仅是教师道德模范的代表,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一次道德素质的升华。无论对于幼儿教师还是中小学教师,张丽莉老师都是教师们学习的楷模。这也使得广大的幼儿教师应该去反思一下自己的道德行为,切实提高道德认识进而提升道德行为。
总之,提高幼儿教师职业修养的过程是提高教师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四个环节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