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幼儿教师如何处理好自己与家长关系的维度来呈现幼儿教师职业伦理的专业性特征。在我国的教育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历来被人忽视,家长依赖教师的心态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他们将孩子发展、培养的责任完全交付给教师,认为教师足以挑起这一重任。在这种依赖心态下,家长通常认为只要把孩子交给教师,就意味着把孩子的发展与进步的责任转交给了教师,从品德发展到能力培养,从学习到生活,一切都是教师的责任。那么,以此类推,教师以及幼儿园的任何失误都会使家长感到严重失望,不但影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还影响着教师以及幼儿园的形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赋予了新时期家长工作的全新内涵——家园共育。与此同时,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和谐融洽的合作关系就成了一切工作开始的基础。
幼儿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孩子,而且还有千差万别的幼儿家长。每个幼儿不仅有直接的家长“父母”,还有与之关系密切的其他“家长”,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等,要与众多的幼儿家长和幼儿的众多家长相处好,确实是一件很重要也很艰难的事情。
教师在处理与幼儿家长的关系时,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及时调整心理角色。在生活中确实有很多教师反映和幼儿相处比较自然,而与家长相处时则常常感到有些为难。因为家长是生理心理都比较成熟的成年人,而且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相当的社会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理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家长一起对幼儿的教育问题进行沟通。
第二,掌握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加强与家长的合作。教师要放下架子,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要多肯定家长好的教育方法,积极采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能够调动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使得幼儿园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家园关系。
第三,发挥主动作用,增强彼此的信任感。事实上,很多家长是带着“顾虑”送孩子去幼儿园的,对教师心存很多“顾虑”,还有不少家长怕得罪老师,有意见也不敢提——毕竟孩子还要老师继续教,如果老师要报复家长,给孩子“小鞋穿”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顾虑很多。对此,教师要主动了解家长的顾虑,抓住需要沟通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方式,开诚布公地与家长交流看法,并以实际行动及时消除顾虑,取得家长的信任。
第四,抵制不良风气,保持高尚人格。例如:有的家长出于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或者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给幼儿教师“送礼”,当然也确有家长是为教师对孩子真诚的爱所感动,主动给教师送礼物以表示感谢。那么应该如何处理这些礼物,确实是值得每一个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幼儿教师不能利用职务之便向家长谋求私利,要避免通过幼儿指挥家长,应遵守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否则不但会降低教师在幼儿和家长心目中的威信,还会影响对幼儿问题的处理。教师要清醒地保持自己人格的高尚,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要端正动机,不搞“权钱”交易,保持教师与家长关系的纯洁性,这是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基本原则。同时,幼儿教师更不能因家长地位的高低而对幼儿有亲疏之分,要尊重幼儿的家长,凡事平等协商解决。这也就要求幼儿教师在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合作时必须讲究方法,这也是幼儿教师职业伦理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1.针对放任随意型家长,应细致执著
有一些家长认为幼儿教育是“小儿科”,不需要重视,也不愿意在孩子身上多花时间。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就应该由教师全权负责了,因而对孩子的情况不闻不问。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的工作更要做得细致,不能因为家长不重视就放弃。教师应锲而不舍地与家长交流孩子的问题,可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等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以下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
我发现维维近来频繁地上厕所,有一天还五次把小便解在裤子上。我和保育员仔细观察他小便的情况,发现他小便量少且频繁,便马上与家长联系。但是维维妈妈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没关系,小孩子贪玩忘记小便是正常的。”我没有放弃,继续观察维维的小便情况和情绪反应,并记录下来交给家长。我提醒家长,孩子小便频繁可能是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并提出经常性的遗尿可能对孩子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医生。在我的执著劝说之下,维维妈妈终于带孩子去了医院,医生的诊断是神经性遗尿,需要吃药调理。家长这才醒悟,说:“多亏老师及时发现和提醒。”[1]
2.针对高傲严苛型家长,应自信从容
有一些家长文化层次较高,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教育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这类家长不仅对自己孩子的要求颇高,而且对教师的工作也比较严苛,经常来指手画脚一番,显示出自己很懂行。面对这样的家长,幼儿教师首先要有自信,要相信自己作为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不能因为家长学历高就盲目地服从他们的意见。其次,在交流前要做足准备,认真细致地观察孩子的表现,找寻相应的理论支持并思考指导策略,做到胸有成竹。对于家长提出的意见要有自己的判断,阐述观点时要有理有据,以自己的专业素养赢得家长的认同。以下同样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
淳淳入园已经有一个月了,一天,淳淳奶奶突然给我发来短信:“今天淳淳说他在幼儿园把饭全吃完了。你们作为幼儿教师,为什么忽视他的进步,不懂得对他进行及时的表扬?”淳淳奶奶采取诘问的态度,让人挺接受不了。但是我还是很诚恳地说:“淳淳奶奶,感谢您给予我们的建议。淳淳这两天吃饭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不仅在集体面前表扬了他,还奖励他‘大拇指’贴纸,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进步的肯定。我们告诉他,如果明天能把每一样菜都吃完,我们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短信内容既表达了对家长意见的尊重,又进一步表明了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在之后的交往中,我始终以自信从容的姿态与淳淳的家长沟通,赢得了他们的尊重。淳淳爸爸最近发短信说:“两位老师在促进孩子个性发展方面花费了很多心血,扎实的理论和有效的策略让我们很佩服。”[2]
3.针对支持响应型家长,应赞赏鼓励
赞赏是推进事物向良好目标发展的动力。当看到平时不好好吃饭的孩子某天吃得很棒时,就应在家长面前表扬他;当看到平时不合群的孩子某天能和伙伴玩在一起时,也应把他的进步向家长汇报……这些细微小事,一些积极响应教师的家长往往很重视,能够配合老师进一步激励孩子。积极的赞赏鼓励同时也是一种正面强化,能激发家长投入更多的热情参与孩子的教育。(www.xing528.com)
大班有一次开展主题活动,要求利用周末的时间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制作教具。周一时,好多孩子带来了和父母一起完成的沙包以及用纸叠的毛毛虫、百合花等等。我们利用活动的时间开展了给表现积极的父母和孩子颁发奖状的环节,并给予了孩子父母和孩子口头表扬,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通过这件事,以后班里组织其他活动,家长的积极性更高了②。
4.针对依赖退避型家长,应主动引导
有的家长即使对幼儿园或教师有意见也会藏在心里,不敢与教师沟通,因为他们担心提了意见后教师会向孩子撒气。另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各方面的表现都没有太大问题因而很少与教师沟通。事实上,家长不主动找教师,并不代表家长不想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他们只是由于时间关系或不愿给教师添麻烦等原因而压抑着自己。对于这样的家长,幼儿教师要主动与家长交流,积极引导,及时将孩子在园的点点滴滴向家长汇报,让家长感受到教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如,每天离园时用一两句话向家长反映情况:“今天××学会了自己系鞋带”,或“今天××吃了两碗饭”,等等。家长会报以会心的微笑,感受到孩子在教师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认为教师很细致能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从而信任教师,愿意与教师交流。请看以下的一个成功的例证。
我们发现可可不会咀嚼,任何食物都是硬吞下肚的,因此吃起饭来很痛苦。可可妈妈每天来接送都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我向她反映可可的情况,她总是露出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原来,一直以来她由于担心孩子不会咀嚼,就总是给孩子吃软食或流质,造成孩子越来越不会咀嚼。她不好意思承认,只希望教师来帮助孩子纠正。我们的“主动出击”让可可妈妈变得积极起来。我们耐心地指导,家长全力地支持配合,经过一个学期,可可终于掌握了咀嚼的方法,其他各方面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家长对我们充满了感激③。
5.针对冲动直率型家长,应微笑倾听
一些冲动直率的家长遇到问题往往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当他们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受到委屈时,不会理智地进行分析,有时会冲动地来兴师问罪。碰到这类气势汹汹的家长,教师如果稍作辩解,反而会使情况更为恶化。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沉住气,面带微笑,诚恳地倾听。面对家长的指责,我们要克制自己,不要和家长争执,而是要用微笑倾听的态度对待家长,这样,家长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尊重,情绪也会有所缓和。等家长平静下来后我们再来解释说明,效果会更好。以下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件事。
开学第一天,为为妈妈用挑剔的眼光扫视了一眼活动室,便一脸不满地说:“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的椅子面向窗户啊?那样才能对着亮光,多好啊!”我微笑地对她说:“您的想法很有道理,那样摆放我们也考虑过,但是对着窗户,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干扰,这样对培养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是不利的。”为为妈妈一听,难为情地笑了:“哦,原来排个座位还有那么多学问啊!”[3]
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负面信息做成“夹心面包”。也就是说,一开始说一些正面、积极的信息,然后再说负面信息,最后以正面信息结尾。
其次,要摆事实,不要空讲观点。和家长交流时,要拿出关于孩子的具体事例,而不要直接用一些形容词给孩子“贴标签”。任何时候都不要泛泛而谈,空下结论。最后,不要对家长发号施令。可为家长提供两三条他们可以在家实施的具体建议。注意不要让他们感到这是命令,而要让他们感到这是在其他孩子身上起过作用的经验。其实,赢得一个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把家长工作做得扎实、到位,才能抢占幼儿教育的制高点,从而获得社会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认同。良好的家园沟通更能让教师和家长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教师、家长需要共同努力来开拓一个良好的共育途径,需要搭建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1] 刘剑莺《谈谈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技巧——五位剂方 对症下药》,《幼儿教育》,2012年第3期。
[2]②③ 刘剑莺《谈谈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技巧——五位剂方 对症下药》,《幼儿教育》,2012年第3期。
[3] 刘剑莺《谈谈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技巧——五位剂方 对症下药》,《幼儿教育》,2012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