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放弃“一附小”优越的条件,只身来到上海,在一所民办学校——上音荟思实验学校(现为“上海市民办协和双语尚音学校”),开始新的教育生涯。
这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接触民办学校。开学初的新教师培训,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感觉在“一附小”学习的知识,形成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不能胜任一个民办学校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民办学校追求的和公办学校的完全不同。这里附上几篇原荟思教育机构总裁林海标先生对教师培训时所用的材料,从中可以看出民办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对教师的要求。
精 神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要保持点精神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故此,我认为,如果我们要让我们的教育成功的话,不是其他,而是是否能建立起我们自己的一份精神。
什么是精神?我们又需要怎样的精神?
我知道,对于这两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统一,也无法统一。在此,我只是想谈谈我的个人见解。
我以为,精神是一份理想,是一份不屈从于现实的追求,是一股可以为了这份追求而承受痛苦的力量,是一种可以为这份追求而放弃现实名利的选择。
我们的文化,或许是悠久历史的原因,或许是近代政治的原因,或者是我们太贫穷的原因,一切的一切,使我们的文化,失去了一份精神。我们愈来愈多的人成为了现实的奴隶:我们读书是为了一张文凭,一张文凭是为了“好工作”,“好工作”就是好收入……一切都是被社会的大流牵着鼻子!我们有多少人想过,读书是为了养育一份精神,工作是为了体现这份精神,这份精神的发扬就是一份价值的回报!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干什么?我们到底教育孩子什么?
如果说,我们只教孩子知识,这不就为了知识而知识,那么,掌握知识到底干什么?
如果我们只教孩子空乏的道德行为,那岂不让孩子们形成一种“虚伪”?
所以,我在想,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为了解放人还是束缚人?
然而,我也在想,如果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都没有一份精神,那么又如何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这一系列的问题,愈来愈使我感到,该将“教育”的神圣之冠摘除了,教育未必是对人的发展,教育也有可能成为人的枷锁。因此,理性地对现有教育的批判,是为建立一种新颖的,以发展人为本的教育的基础。而发展人的教育必然是一个理想的但又是艰辛的历程。如何在这个艰辛的历程中寻找到一份乐趣、一份愉悦、一份激动,这就需要一份精神。所以,我以为,我们需要一份真切的、真实的人性精神,我们需要一份支撑起自己、指引着自己的创新精神。
关于学校管理的断想
1.管理的本质在于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别将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在认识上人为地区分。其本质是一样的。
2.资源效益最大化的根本在于核心竞争力的保证问题。企业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不可能盈利,学校也一样。只不过不同的企业,或企业与学校的区别在于核心竞争力的内容是不同的。
3.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在于满足于消费需求的创新能力。综观世界上所有的成功企业或学校,其质量的标准是不断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或者说,是企业或学校的新标准带动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这一点尤其在IT行业可作例证)(www.xing528.com)
4.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在于对学生智能的发展力上,所以我们必须认清教育质量的内涵是什么的问题,否则,一切质量的概念都是空乏无力的。
5.一切管理方式都是围绕着保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上。也就是说,那些制度建设、教师管理等都是为了保证核心竞争力的手段。手段的采用是适时、适度的,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只要适合于核心竞争力的就是最优的。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我理解就是如此。
6.我以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就是教师发展。别指望已经有完全吻合教育新目标的老师,因为你自己对新标准也只是停留在一种思想层面。也正因为如此,是一种新思想与教师们共同去实验的行为过程,是一个共同创新的行为。因此,教师管理的本意就是为教师创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之所谓为平台,就必须做到公平、公正,要做到公平、公正,就必须要管理者做到开明与严格、包容与原则相兼。这就要让管理者放下“自我”,以“无我”之状态去面对。
经过一周的培训后,我们终于迎来新学期的开学日。这一年,恰逢启用新校舍。经过林海标先生的亲自规划和设计,新校舍和公办学校的校舍在建筑理念、功能布局等方面完全不同。学校占地不大,但设计精巧,整个建筑呈淡米黄色,四合院式的教学楼,圆形的多功能厅,优雅的琴房,设施完备的学生宿舍楼,宽敞的食堂,再加上道路两边绿树成荫,花草茂密,俨然是一个花园。进入学校,令人心旷神怡。
今年是学校成立的第二年,一年级有3个班,二年级有3个班,三年级有2个班,四年级有2个班,五年级有2个班,预初有2个班,共14个班,全校一共有296名学生,每个班20名学生左右。我当时任教的是二(2)班。一个班只有19个人。19个人,这是我从教以来所教班级人数最少的班级。要知道,在“一附小”的时候,任教的班级基本都是50多个人。人少,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学生接触,让我有了更多的精力研究课堂,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走进学生世界。
上音荟思的校舍设计,就彰显鲜明的办学特色:着力提升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实施“小班化教育”两班三教室,充分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分别设文学、英语、音乐、生活等情境室),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者与导学环境和谐互动。
课表设计上,采用大小课间相结合(大课间20分钟,小课间10分钟)、部分学科两节连上的方式等,充分发挥民办学校在自主办学方面的优势,不断创新办学特色。
小班化人数的少,直接决定了学校管理者,包括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换一种思维方式去组织和落实教育教学工作。
运动会的时候,因为每个班人数少,一些体育比赛项目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比如50米接力、拔河比赛就要适当减少人数,这样每个班才能确保参赛的人数。
小班化的课堂也和公办学校的不一样,因为人数少,所以教室里除了课桌,还有书包柜、书橱、阅读区、科技制作角、作品展示区、休息区……休息区里摆满了各种益智玩具,有棋类、乐高以及各种拼装玩具等。
学生少,教室学生的座椅摆放也和公办学校的课堂不一样,由“秧田式”的摆放变成了小组围坐式。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作相应的调整。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一起参与问题的解决,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与责任感。
2003年,是我到上海的第二年,我参加了闵行区首届新教材教学评比。我的课被安排在最后一天,执教的是沪教版二年级语文《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课。没想到,我的课给参加听课的闵行区教科所所长、区教研员和学校教师代表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让他们眼睛一亮。课堂上,教师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的选择权,关注学生学习的方式。
比如,上课伊始的预习检查环节,我在教室的三面墙壁上分别挂了三块小黑板,上面分别设计了词语(带拼音)、长句子、课文内容填空三个不同的题目,充分关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状况,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词语去读一读;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长句子读一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课文内容的填空。当然,每一个学生在完成自己选择的题目后,还可以去尝试挑战其他几块黑板上的内容,既保了底,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课堂上,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在完成一块黑板上的内容后,继续挑战其他的内容,全班还有近一半的同学将三块黑板上的内容都读或者说了一遍。这样的学习形式比组织全班一项一项、一题一题地读,学生显然更有兴趣,效率也更高,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此外,还充分发挥小班化人数少的优势,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发挥到极致,人人参与,人人享受学习的过程与快乐。比如,在学习第4自然段的时候,我采用读一读、演一演、评一评的方式,请几个同学上台边读边演,台下的同学做评委,结束后对台上同学的朗读和表演进行点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评价的基础上,再找一组同学上台表演,然后学生再点评。这样,不但上台学生的朗读和表演得到了提高,点评学生的指导与评价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课后,教科所的所长和教研员跟我沟通了很长时间,了解我教学设计背后的价值思考。那一年,我获得了闵行区新教材教学评比一等奖第一名。也就从那时候起,我开始进入教研员的视野,在之后的几年中,我几乎每学期都要为区内教师开设公开课,内容涉及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
小班化教育,让教师更加聚焦教学,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教学节奏一张一弛,教学密度疏密有致,使教学双方有充分的时空实现认知、情感、操作,乃至创造等多元素的教学目标。而大班教学,因学生人数多,教师要使每个学生都不掉队的话,往往一节课只能完成认知目标,而无法满足学生正常发展、健康发展的需求。
小班化教育也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发展。从教学目标的分层次要求,教学过程的分层次辅导,教学结果的分层次评价,充分体现了“小班化教育”关注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类型,每个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并为每一个学生设计符合他们个体自我发展需要的教育。
小班化教育规模虽“小”,但是彰显的是教育的“大”智慧、大格局、大未来,让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均衡的、充分的、优质的、阳光普照式的教育服务成为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