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执教了沪教版三年级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一课。
课文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大徒弟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的骆驼头,小徒弟虽然只画了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但画面却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让人拍案叫绝。
课堂上,我带领着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激发思维,积极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备课的时候,我遵循了这样几个原则:
一是立足双基,夯实基础。
学生到了三年级,虽然学科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了段的教学上,但是和两年级的词句教学还是应该有个衔接。课堂上,我在生字的教学中紧紧抓住“两”和“俩”的区别,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根据字形区别字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默写“密密麻麻”“许许多多”“连绵不断”三个词语,既是预习的检查,又是表示多的词语的积累。
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基础知识教学仍然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不但利于促进学生的预习,增强预习的针对性,而且,为课文内容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立足双基,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夯实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生的发展才有底气。
二是品味段落,激发思维。
课堂上,我紧扣课题,从学生默写的三个词语——“密密麻麻”“许许多多”“连绵不断”出发,紧紧抓住文章中写三个徒弟画骆驼的句子。分别是:
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
于是他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
原来,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此环节的设计,既是上一个环节词语积累的延续和推进,又直扑文章的重点。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从关键字词的理解中感悟画的骆驼的多。在品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语言,展开想象,体会三个徒弟在作画前的思维活动。
为了画出最多的骆驼,大徒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画出最多的骆驼,二徒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xing528.com)
为了画出最多的骆驼,小徒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课文中的语言得到内化,自己的语言也得到了提升。
三是迁移运用,提升能力。
学生在想象说话的基础上,我出示了写话训练:
听了画师的介绍后,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结合画师的话,联系自己学文后体会,有的学生说,明白了要以智取胜。有的说,明白了要学会反向思维,不要走入死胡同。还有的同学说,要学会由一点发散开去,要有创新,不能按常理出牌……
事实证明,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过程,这样,才有可能将文本的语言在迁移运用的过程中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反思这一节课,我觉得也还有今后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比如:
教师的资源捕捉意识和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在写话的交流中,有的学生说,要想取胜,首先要学会智取,要有妙计等。这里,如果我能及时地抓住,通过反问,让学生进一步说一说该课中运用的“智取”或“妙计”是什么,学生在进一步的思考中就会逐步明白。其实,小徒弟之所以取胜,就是以虚代实,以少胜多。如果学生能够理解到这一步,那么对课文的理解深度将会提高。
课堂教学的组织细节还需进一步关注。
同样是写话练习,课堂上,一部分学生写得快,还有一部分同学写得慢。我当时看着那些写好的同学没事干,突然想到了美国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同伴分享学习”。于是,我轻声地说:“先写好的同学,可以去看一看别人写的内容,特别是你最想看的那个人。”此言一出,很多同学离开座位,但是我发现,有许多同学围在了小潘同学的桌子旁(因为小潘是班级里大家公认的写作高手,大家很想看看小潘这次写什么),可此时的小潘还没有写完,这么多人往他的身边一围,他明显受到了干扰和影响,无法再写下去了。我也突然意识到了此举的不妥之处,无奈之下,我只好提前结束同学之间的分享交流,迅速进行全班的交流,将干扰降到最低。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关注作者语言,学习作者表达,并积极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积极进行迁移运用,将作者的语言逐步变成自己的语言,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