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做教师:预习培养独立思维

学做教师:预习培养独立思维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充分地感知文本,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文本价值取向。学生课前对教材预习得越充分,课堂学习的效果就好,反之,课堂教学推进就存在困难。课前预习,首先是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教材。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有的说山羊是勇敢的,有的说山羊很聪明。

学做教师:预习培养独立思维

我国著名作家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俗话说,有了一个好的习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有许多的习惯需要养成,比如热爱读书的习惯、善于提问的习惯、遵纪守时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需要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逐步培养。

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充分地感知文本,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文本价值取向。实践越来越证明,学生课前对教材预习得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课前对教材预习得越充分,课堂学习的效果就好,反之,课堂教学推进就存在困难。

课前预习,首先是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教材。感知教材离不开读书,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认读,字字音准,文通句顺。所谓“正确”,即做到“六个不”:不读错,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不顿读,不重复。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圈圈画画,质疑问难,完成书后的练习等。没有对教材的正确认读、充分感知,学生对作者的写作目的和作品的思想内涵便不能准确把握,课堂上对文本的价值取向只能是囫囵吞枣,甚至会张冠李戴。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教师,在上课之前,也必须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准确、正确地解读教材,让教材解读尽量贴近作者的本意。上课前,教师要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谋篇布局、写作意图,了然于胸。文章的行文之道、语言特点、词句表达,历历在目。这样,上课的时候,才不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课堂上,学生对教材解读不够深刻,或不够准确的时候,教师才能及时地发现、纠正、引导。

《狐假虎威》是沪教版二年级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狐狸老虎之威吓退百兽的故事。这样的寓言故事,学生非常喜欢,而且大多数孩子在入学前已经读过这个故事,对内容和情节非常熟悉。

我曾听过这样一节课。课堂上,教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狐狸非常聪明。”有的学生说:“狐狸非常狡猾。”有的学生说:“狐狸非常会耍小聪明。”还有的学生说:“这只狐狸非常了不起,居然把‘森林之王’——老虎哄得团团转。”……面对学生的“精彩”发言,此时的教师不但没有指出部分学生理解上的错误,还对学生的回答大加赞赏,表扬学生肯动脑筋。(www.xing528.com)

这样的课看似热热闹闹,学生实则没有一点进步。课堂上,教师抛开文本的价值取向,甚至与作者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学生的价值判断、理解和欣赏能力更毫无长进可言。

再如,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二年级语文有这样一篇课文——《狮子和山羊》,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学们,狮子、山羊和豺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有的说山羊是勇敢的,有的说山羊很聪明。学生说完后,教师加以了肯定。接着,有的学生说狮子很胆小,有的说狮子很愚蠢。教师听了很满意。最后,当有个学生说“豺狗很聪明”的时候,教师突然愣了一下,也许这个答案是她没有想到的,但是,教师马上调整了过来,反问学生:“豺狗我们能说聪明吗?”学生们一下子明白了老师的意思,纷纷改口说“狡猾”。教师听了,马上在黑板上写下“狡猾”二字。这样,教师预设的三个答案全部都在黑板上了。

学生之所以说豺狗聪明,是因为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豺(chái)狗是很聪明的。”对于这里的“聪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豺狗又提议说:‘你沉住气,跟我一块儿回到洞里去,把这个冒牌(pái)的东西当着一顿饭吃了吧。’”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去细读、品味这一句,学生便能感受豺狗的凶残与狡猾。

这便是典型的学生对教材内容不熟悉的表现。《礼记·中庸》指出:“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意思是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对教材充分感知,尽量贴近作者的本意,学生的学习才有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