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好的文章从来都是“有情物”。语文是以“言”传“情”的,情感借助语义、语音、标点符号的表象意义来显现其相应的涵义。
学生在课堂学文时,通过分析语义,体会语调语势,把握标点的情感意义,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作者所描绘的情感氛围中,受到感染熏陶,得以内化,这便是情感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在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审美情趣、旺盛的求知欲以及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热情。
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是学生获得文明生活的基础,对其成长具有导向作用。
首先,渲染熏陶——激情。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知识流动的同时,情感也在流动,教师的情感无时不在激发和感染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确立畅通的“情感流”,使学生从教师的身上获得情的感知、情的启迪。
一是教师的语言必须倾注情感:或渲染情意,或语出惊警,或慷慨激昂,或低沉悲哀,凭借这些富有感情的语言,拨动孩子们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世界强烈的反响与共鸣。
如教学《我喜欢小动物》一课,我非常关注各教学环节之间过渡语的设计,如开头声情并茂地说:“让我们先跟随作者一起去逗弄逗弄一条小鱼——过山鲫,感受过山鲫给作者带来的乐趣吧。”
文中趣事和蠢事之间的过渡语:“每次逗弄过山鲫,总是给作者带来无穷的乐趣,但作者也有做蠢事的时候。”
再比如结尾的总结:“作者喜欢小动物,逗弄小动物,不但获得了快乐,还受到了启发。看样子,喜欢动物也要了解小动物的习性,同时还要注意合适的方式,否则会受到报复的呀!”
这样不但将文章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更是让学生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的态势,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是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情感的细微变化,保持较高的情感态势。教学中常常出现“感”而“不染”的现象,表明情感在流动中受到阻碍。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情感信息,保持较高态势,启发引导,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涛。
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时,老师问学生:“诗人为什么劝元二再喝一杯呢?”有的学生竟然回答:“因为到安西就没有酒喝了。”很显然,其感情偏离了目标。对此,这位老师先说:“是吗?”然后满怀激情地吟诵了一遍诗,说:“每次朗诵这首诗,我的心情总不能那么平静。元二要出使的安西在千里之外,就是用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也要走半年之久,诗人何年才能再见到自己的朋友元二啊!”孩子们一下子从教师的情感中,体会到诗的感情内涵,明白了诗人与元二之间难舍难分的真挚友情。
其次,熟读体味——悟情。
熟读是理解课文的基础,也只有在对文章熟读的过程中仔细体味,才能领悟文章的美、作者的情。一般地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熟读中悟情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朗读,悟语言美。小学课文多是文质兼容的,小学生在朗读时,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在读、听、思的过程中,可体会到语言的准确、优美、和谐,受到语言美的熏陶,激起对语文的热爱。
二是体味,悟形象真。学生在熟读中,借助语文的表象意义,对文中所描绘的形象,会渐渐清晰起来,或赞美,或敬佩,或同情,或惋惜,受到感染。
三是想象,悟情意深。朗读中,在轻重缓急语调变化的情况下,借助语言含义,并结合自身经历,学会浮想联翩,通过再造想象,容易感知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和文中所描绘的深远意境,激起美好的情感。
四是综合,悟结构巧。学生在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弄清文章的结构美,让他们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巧妙地表情达意。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既可让学生受到结构美的感染,又能培养学生的理智感。
如教学《我喜欢小动物》这篇课文,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1)朗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几小节写了趣事,哪几小节写了蠢事。
(2)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逗弄小动物的部分在你头脑中会产生一个怎样的画面。
(3)轻声读课文第4、第6自然段,体会文章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读读想想,作者是如何巧妙地表情达意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学生在读、想之间,既领悟了“情”,也把握了“理”。(www.xing528.com)
再次,品词品句——析情。
课堂教学的情感培养,离不开分析情感的载体——语言、语句、符号及内容的安排,通过品词品句,分析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又一重要途径。
一是品味语调、语势。语调即语音的语气变化,其平静、激越、凝重都体现一种深深的情感。
如《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诗中开头写道:“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的眼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多么掷地有声,多么豪情满怀,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热爱中国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
“语势”则是通过语言的节奏运动构成的一种鲜明语气,能使语音强化而造成一种情感态势。
如《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中“黄土高原是我的胸脯,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液,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等句,节奏鲜明,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有致,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画面。
二是研读词句。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每一个词句都有它特定的情感内涵。课堂教学中的释词析句,除了弄清思想内容,还要分析情感意蕴。
如《泊船瓜洲》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便能体会到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三是推敲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时能起到语言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种标点符号均能参与情的表达,如问号的情绪急切,感叹号的情思奔放,省略号的舒展延续,破折号的递进强调,逗号的层叠激进,冒号的韵味云集等。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句:“她从家中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该句情感的主要力量表现在一个问号和一个破折号上,使小女孩与大拖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寄托了作者对小女孩命运的同情,也烘托了文章的悲剧色彩。
四是揣摩详略安排。一般来说,文章中最能够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部分详一些,其他必须交代的部分略一些,在分析文章时弄清详略有利于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统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我是一只小虫子》一文段落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主要讲小伙伴们觉得当一只小虫子一点都不好。第1自然段总写,第2自然段具体写了当一只小虫子不好的原因。
第二部分是课文的第3—7自然段,主要写“我”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同样先总写,然后从几个方面展开具体写,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略写第一部分,详写第二部分,把小虫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写了出来,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迁移内化——生情。
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接受了教师的“情”、作者的“情”以后,还必须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体验,才能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情感内化的过程主要有三步:
一是评价。即对教材、教师所呈现的情感内容进行评估,看看是否自愿接受、投入。教学中有时启而不发,感而不染,就是学生通过评价不愿接受的表现。对此,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使“接受”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二是切己。用朱熹的话来说,读书需切己体验,“就自家身上推究,让学生进入角色——见作者所见,思作者所思,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将接受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情感结构”。
如教《我喜欢小动物》一课,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放到小秦牧的突出位置上,看看假如自己被鳖咬了,大人们知道了此事,自己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然后师生配合演一演,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是扩展。这是情感内化的最高层次,主要是指学生接受情感,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体验,并能积极主动地扩展到其他事物上去。
如学习了《给予树》之后,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与体贴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他们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有的同学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有的同学开始将自己的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由此可见,学生接受的情感开始扩展,达到了情感培养的目的。
不过,总的来说,与语文知识的传授、课堂能力的培养相比,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培养还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可测性,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