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课改现状,吴忠豪教授从语文课改之追问、语文课改之路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许多内容让我产生了共鸣。
作为一位在一线执教了二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个中滋味,甚是复杂。多年来,我感觉语文教学就像是大海上的一叶扁舟,在波涛滚滚的海面上,迎着风浪艰难前行。究其根源,我觉得有几点感触颇深。
第三期上海市“双名工程”小语一组培养基地在七宝明强小学召开课题研讨会
首先,复杂化。其中,人是最大的因素,体现在教材是越编越难。以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为例,起初,一年级一册教材有60篇课文。后来实践证明行不通,教师教不完,学生接受有难度。一学期课堂教学要完成60篇课文的教学,前两年半要完成近2 000个常用汉字的学习,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实践中,大量的生字教学一方面超出了学生的识字接受能力;另一方面,为了巩固已学生字,学生需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听默,把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消耗殆尽。经过一年的实践和调研,教材编写者们终于虚心听取了一线教师的心声,将教材的篇幅不断减少。由原先的60篇减少到40篇。教材内容的编订到底如何才能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还需要认真地研究一番。实践证明,以人为本,不能以大人为本,而要以孩子的学习起点和认知规律为本,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本。
语文教学的复杂化,还体现在教材解读越来越深上。课堂的文本解析一味地追求深、难、偏,一味地强调文本要读出与众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于是课堂成了“明星学生”的舞台,课堂上的“一言堂”让更多的学生成为陪客、看客。
其次,功利性。这是语文教学目前最大的“祸害”。十几年前,人们就在讨论这个问题,至今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不是带着学生去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品味语言运用之妙,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技巧,不断提升语文素养,而是永远将分数放在第一位。这是语文的悲哀,教育的悲哀,更是国语的悲哀。“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便是形象的写照。而这种局面的形成与教育的大环境、社会的大环境密不可分。(www.xing528.com)
再次,盲目性。当前,能够左右教育的除了教育主管部门,还有一些“专家”“学者”。中国教育的“专家”可谓数不胜数,但“教育家”却寥寥无几。有些“专家”,其所说的一套套理论往往是真空的,好看好听不中用。
最后,时尚化。学好语文是一门学问,做学问就要求耐得住寂寞,遵循规律,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但是,当下的语文教学走的却是另外一条道路——“时尚”之路。语文也逐渐被各种各样的词语所包装。课文叫文本,备课叫预设,提问叫对话,问题叫资源,等等。还有比如什么“教课文”是“教语文”,“教语文”是“教课程”,“有机”“平面到立体”“三维目标到四维目标”……各种新词可谓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语文被各种华丽的词语包装。一年年过去了,“包装”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是内在品质却没有多少提升。
这些词语的出现,折射出教育已经“生病”。多年以前,吕叔湘老先生便提出了“大语文教学观”,陶行知的“做中学”“知、行、做合一”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浅显、朴实、易懂的教育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后人总要实现超越,要超越就要动脑筋,这样的脑筋让小学语文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就是要求教师教得简单。教得简单不是说教的知识简单,而是说不要去“为难”学生。小学语文姓“语”,要教语文的东西,扎扎实实地进行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是学生一生受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