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状况总的来说是好的,绝大多数未成年人是健康成长的,但有些现象也令人吃惊。一位先生带孩子到机场送朋友,道别时,孩子忽然大声说:“祝你一路顺风,半路失踪!”先生连忙打住,事后得知,这些顺口溜是现代校园里流行的童谣。另据报载:一位做教育工作者的母亲问女儿:“将来妈妈老了、病了,你怎么办?”女儿回答:“给你安乐死!”这段听起来像是黑色幽默的对话,揭示了当今部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缺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呢?
社会评价重智育、轻德育。尽管素质教育的大旗已高举多年,但许多学校还没有能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在升学考试未被取消的情况下,为了追求升学率,必然造成学校智育与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至使学生缺少真正有效的德育课堂。社会、家长也只要孩子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生活在这些家庭中的“小皇帝”“掌上明珠”,劳动意识淡薄,他们怎么能不染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些“独生子女综合征”,他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严重,他们缺乏集体主义思想和艰苦奋斗精神,社会责任感薄弱。难怪成了大学生的刘海洋为试验熊的嗅觉灵敏度,竟残忍地拿硫酸喂熊,导致五熊受伤而不认为自己有罪。浙江省17岁的张力只因为不能忍受母亲对其学习上的唠叨,而将其残忍地杀害……重智育,轻德育,使不少未成年人成了真正的“危险品”。
德育内容多空虚,少实际。打开教科书,听听德育课,不难发现,德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存在严重脱节现象,道德标准高深单一,内容抽象,给学生理解和参与带来了困难。
听说这样一个故事:某小学思想品德训练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内容是:“现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为了什么?”题中给了三个备选答案: “A.将来找一份好工作;B.建设现代化强国;C.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一个孩子选了答案A,结果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 。她说,她的父母都因为没有多少文化,只能做辛苦而收入又低的工作,所以她选了这个答案;她一个同学的母亲是残疾人,生活很艰难,但母亲从不因此亏待她,因此,同学选择了答案C,老师也给打了“×” ,老师公布的标准答案是“建设现代化强国”。据说这道题旨在使学生从小树立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为找份好工作或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学习,思想境界好像不太高,不符合教科书的教育教学目的。我们不禁疑惑,找一份好工作、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建设现代化强国之间难道是冲突、矛盾的单选题吗?用这样呆板、简单的选择题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难道真的能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真的能促进社会的文化道德水平?思想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它有其潜在的特殊性和针对性,在教育影响的过程中,万万不可如教学“1+1=2”那么简单、直接。
德育方式多传统,少创新。清明时节,学校组织学生去祭扫烈士墓,孩子们非常高兴,但在纪念馆里参观的时候,孩子们并不关心参观的内容和讲解员的讲解,注意力只集中在所带的食品和跟同学聊天上,老师一个劲在维护秩序却不见效,为什么呢?原来这些孩子从没吃过苦,根本不知道苦日子是什么滋味,怎么愿意了解这些先烈,学习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甘愿牺牲的品质呢?平时,教师教育方法简单,学生一旦“出轨”,教师动辄以罚代教或邀请家长共同会审,家长“恨铁不成钢”,打骂成为家常便饭,多动好奇的学生就会从自由自在的“百草园”到“我想唱歌不能唱”的“三味书屋”了,学生失去了自由,“逆反”心理加剧,教育“疗效”必然甚微。时代不同了,我们教育学生的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并力求手段新颖。如果我们在扫墓前加强教育,扫墓时适时引导,事后认真总结;如果家长也能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交流,了解事情真相,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可能结果会有所不同。我们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德育成员多单干,少合作。不难看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目前主要是依赖学校教育,很少有家长、社会参与。学校教育虽是主体力量,但必须有家庭、社会各界的配合和支持。事实上,面对商品经济的大潮,不少家长、部门缺乏对后代教育的社会责任感,难以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因为社会有关方面对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力量分散,各行其是,所以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有这样一件真事,有位学生家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吵架吃了亏,他不是让孩子接受教训,反而训斥孩子为什么不打对方,继而责备学校和对方家长管教无方,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这样的教育怎能不在学生的心灵上抹上阴影!社会现象对学生的影响更是如此,现在能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产品不多,质量不高,图书影视作品凤毛麟角,缺少像《奥特曼》《哈里波特》这样有影响的大作,就我市来说,至今还没有像样的图书馆、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部分领导对未成年人的关心也不够,而许多格调低下的非法出版物却禁而难止,严重侵蚀学生心灵。同时社会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一些错误的舆论导向,也影响了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效果。其他如赌博、吸毒、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污染了社会生活环境,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大诱因。
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学生道德的“知”“行”严重脱节了,那么作为未成年人引路人的学校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觉得,当前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www.xing528.com)
改变教育模式,注重实践体验。很多老师反映,现在的未成年人思想固执,逆反心理严重,不愿接受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这说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不适合当代未成年人的需要,我们应该真诚地对待他们,改变德育教育的模式,让他们在社会中感受,在体验中认知。我们要坚持道德教育上的知行统一,注重实践,以实践为检验、评价学校道德教育的标准。学校道德教育要重视引导未成年人自觉地投身道德实践,把参加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与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体验和修养结合起来,突出在道德实践中的内在过程,使未成年人获得丰富、真实、深刻的道德体验。开展社会实践等体验教育活动,还要通过老师、家长的以身示范,通过社会风气的转变、周围环境的熏陶,使德育过程建立在直接性、动态性、体验性基础上,使未成年人在体验中学习、思考、领悟,从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道德品质。“妈妈,洗脚……”中央台公益广告中孩子那甜美的喊声,正是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心灵体验的结果。
巩固教育阵地,鲜活德育形式。道德教育要革除说教的弊端,积极引导未成年人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学校要为道德实践建立活动阵地,并在未成年人 “常见、常听、常去、常在”的地方加大阵地建设力度。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应当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现象,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代表时代精神的优秀人物的典型事例,引进学校,带入课堂。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在学校推行《文明用语一百句》,开展了“文明之星”评比、小公民生活技能大赛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学校中所有的橱窗、画廊、校刊、小报是学生德育体验和交流的窗口,学校中的图书馆、阅览室以及电子网络室是学生了解历史、认识现实、面向未来的重要阵地。在对全市上网人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未成年人占90%以上,我们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组织开展“健康网上行”等活动,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公约”,全方位占领网上思想教育阵地。
另外,针对未成年人放学后闲暇时间多的现象,我们还结合社区,建立“雏鹰假日小队”,由社区老党员、离退休干部等组成各种学生学习兴趣小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积极营造适合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当然,从目前来看,不少地方文化阵地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的文化需求。我们建议,各地应本着全面规划,量力而行的原则,把青少年文化阵地建设作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纳入规划,大力加强青少年宫等活动阵地的建设,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吸引未成年人,更好地为未成年人成长成才服务。
讲究教育方法,养成行为习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们知道,未成年人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大多是后天逐步培养起来的,因而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实践告诉我们,由于未成年人的人生阅历浅,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往往失之偏颇,导致种种不正常事情的发生。我们在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灌输教育和疏导教育相结合;典型示范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我们要随时了解未成年人思想的动向、生活状况、学习上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未成年人走出认识的误区。给他们多一点关爱,用“春风化雨”的执着和真诚去打动他们,可以采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开座谈会、说理想、讲故事、私下谈心或是推荐一些好书给他们阅读。经过这样的一些教育,相信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当然,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通过必要的惩戒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辨析中学会道德选择,在集体活动中增强自我调控的能力。
古人云:“善教育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需要我们的爱心和耐心,更需要全社会的齐抓共管。党中央8号文件强调指出:要育人为本,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这样的大好形势,我们没有理由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祖国的希望、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