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揭秘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揭秘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感动过鱼和水的依恋,羡慕过树和叶的亲近,但老师和学生到底有多远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真正做到和学生零距离接触。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特别要关注细节,因为细节带给孩子的影响是久远的、深刻的,学校每天的生活就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应当是心与心的接触,心与心的沟通,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揭秘

(镜头一)从事教育工作,有许多细节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做个细心人会有好多收获。有一次听课,上课开始了,小朋友都坐在小板凳上,那位上课的老师时不时要操作电脑,所以端坐在高椅子上。这时,我听到旁边一位听课的老师在小声嘀咕:“她干吗不也坐在小板凳上?”老师们呢,有的也像孩子一样,坐在小板凳上,颇有闲聊的感觉。还有几位,就像上述的这位老师一样,也许是因为诸多不便,也许是因为不好意思,就坐在高凳子上,让人看了有些别扭,有点“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可点灯”的感觉。

曾感动过鱼和水的依恋,羡慕过树和叶的亲近,但老师和学生到底有多远的距离?蹲下和学生说话真的就那么难吗?当然,还有许多场景我们也很熟悉:学生排队洗碗,老师插到前面,学生自然让开了位置,于是老师洗完扬长而去;和学生一起用餐,教育孩子要什么菜都要吃,要注意节约粮食,老师却挑三拣四,不爱吃的饭桶里一倒。这些细节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不能把“尊重学生”只当作是一句口号,而要把它的真正意义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我们必须放下老师的架子,身教重于言教,融入孩子们中间去,想他们所想,感他们所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真正做到和学生零距离接触。

(镜头二)我们习惯于从成人的视角安排、实施教学活动,而漠视了学生的需求。有一天到外校听课,一进班级我就被那精美的“学生园地”所吸引,信步走过去,里面的内容可真丰富啊,我看着看着有点眼花。“这么高,孩子看得见吗?”于是我请来一位学生,让他也看看,只见他仰起头,很费力地看着。我问他觉得怎么样,他告诉我看不清楚。孩子的一席话,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布置的教室是要给孩子看的,可他们却看不到,那么我们的精心布置还有多大的教育效果?成人低低头、弯弯腰能完成的事情就给孩子一个方便吧!怎么方便学生就怎么安排教育教学活动,这是一种育人的理念,它企求一种深切的关注,那就是站在儿童的高度,与学生的眼光平等地对视,平等地交流,为学生着想,给学生服务。(www.xing528.com)

(镜头三)有一天下午活动课的时候,我想去启航楼看看,路过中院,户外的阳光暖洋洋地普照着大地,微微的小风吹拂着孩子们的脸颊,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油然而生——多么舒适的春天啊!阳光热情地沐浴在孩子们的身上,多半小朋友开始出汗了,头发湿漉漉的,我发现他们将自己的小手笔直得碰在一起,眼睛紧紧地闭着,两条腿交叉地盘坐在地上,一副很虔诚的样子。有一个小朋友抬头发现了我,连忙不好意思地对着大家喊:“老师来了,老师来了。”大家一听,好几个都尴尬地笑着,起身准备离去,在她们高兴的时候,我笑了笑悄悄地走开了。我不想因为我的出现而破坏了他们游戏的兴趣,我远远地站着,从楼道的缝隙里看着,笑过后的他们四处看看,发现我不在了,似乎长叹了一口气,消除了刚才的紧张气氛继续玩他们的游戏。

对学生的反应我似乎有些不知所措,老师,这个让我倍感自豪的称呼,是不是让我有意无意地放不下老师的架子,有意无意的总以高高在上的施教者身份出现在孩子们的中间,这也就有意无意地拉远了老师和孩子们的距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特别要关注细节,因为细节带给孩子的影响是久远的、深刻的,学校每天的生活就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我们应当关注细节,研究细节,让学生在细节中成长,在细节中感受教育的魅力。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应当是心与心的接触,心与心的沟通,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唯有在不经意间、在细微处感知生命的本真和善良,体会相互关爱的战栗和快乐,心灵的距离才会缩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