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谟克利特曾经说过:“鼓励和说服可以造就一个人,比法律的约束更有效。”在管理工作中,说服下属的说话艺术占有重要地位,是领导做好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说服下属时,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所以领导掌握说话艺术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说话艺术,帮助领导更有效地说服下属。
人们都有相信权威,模仿权威人士的心理,所以在说服下属时,可以适当抬出权威人士,借权威人士的语言和行动达到说服的目的。劝下属要努力工作,可以讲述几个故事,让下属知道那些名人是如何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的。劝下属团结同事,可以告诉他们某位名人因为曾经帮助自己的同事,在后来的事业中得到同事的大力回报。
陈标是公司的业务员,经常出差接触客户,开始时工作认真负责,几年后出现懈怠现象,和客户接触没以前上心了。
总经理在一次闲聊中对陈标说:“不要小看你接触的这些客户,这都是你的人脉,也许某一天他们中的某一位就可能在事业上给你很大帮助。我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就是因为受到曾经接触的一个客户的帮助。当时我刚大学毕业,像你现在一样在公司里跑业务,我和这个客户接触时态度谦虚,工作认真负责,就经常被这个客户称赞。二十几年后,他突然找到我,告诉我说:‘别在那跑业务了,给你一个发财的机会,跟我一起创业吧!我看你这人人品不错,工作踏实努力,肯定能干好。’知道那个给我机会的客户是谁吗?”
陈标好奇地问:“谁啊?”
总经理得意地说:“就是咱们的董事长,我们两个已经一起创业十几年了,现在的辉煌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陈标深受鼓舞,从那以后和客户接触认真负责,让客户赞不绝口。
领导者要有明察秋毫的能力,找出下属语言中的逻辑错误,善用逻辑关系说服下属。这种领导往往是交谈中的高手,可以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用下属语言中的逻辑错误驳斥得对方瞠目结舌。
一名记者采访一位雕刻家,回来后开始写采访稿。领导把他叫来,问他:“先和我说说你这次采访的具体情况。”(www.xing528.com)
那名记者汇报说:“通过这次采访,我了解到这位雕刻家喜欢钓鱼,说这样可以修身养性,有助于完成自己的雕刻作品。他经常坐在湖边垂钓,一坐就是一整天,从不间隔一天。”
领导打断他说:“既然一坐就是一整天,从不间隔一天,那他哪来的时间雕刻呢?”
那名记者吞吞吐吐地说:“这个……应该是……可能晚上雕刻吧!”
领导瞪了他一眼,教训道:“报纸上可以这样说吗?‘可能晚上雕刻’,这话刊登在报纸上读者肯买账吗?”
那名记者自知理亏,羞红了脸,满含歉意地说:“我工作没做好,现在就去重新采访。”
在工作的过程中,领导往往会遇到一些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需要下属来做。怎样才能指派下属接受这种工作呢?这是一件让领导十分为难的事情,尤其是明明知道这样安排会让下属厌烦。可是,工作总需要有人去做,不可能大家都置之不理。
面对这种情况,领导者可以先自责,通过这种方式说服下属接受安排的工作。例如,可以在开口安排工作之前先说:“我在你面前一直是个正派形象,今天我要做一次反面小人了。我知道接下来给你安排的这个工作会让你不开心,可是没办法,工作总要有人来做,我只能当一次坏人,把这项工作交给你了。”
这种开口之前先自责的说服方法非常有效,可以堵住下属的嘴,让他无法拒绝你。这就相当于拿胶带粘住了对方的嘴,让对方没法开口。“抬手不打笑脸人”,领导好言相商,为了安排工作向下属低头,不惜把自己说成一个坏人,下属哪有理由拒绝呢?即便是非常艰巨的工作,硬着头皮也要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