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崛起改写了欧洲地图,速度之快,连拿破仑也难以望其项背。然而正是由于德军装甲部队的崛起才使希特勒得以一度所向披靡。若无装甲部队,希特勒的梦想难以成真。装甲部队才是他制胜的王牌,其作用远远大于德国空军和各国的叛国者。装甲部队速战速决,横扫千军如卷席,非其他手段所能比肩。希特勒有远见,支持发展装甲部队,然而他也没能倾其全力支持装甲部队,并最终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坦克”的故事是由托马将军在1945年告诉我的,他也是德军第一代坦克战指挥员中的佼佼者,其声望仅次于古德里安(当时古德里安是美军战俘,本书初版问世后我才得到古德里安的口述,现将他与托马所述相应的部分用括号插入)。托马将军为人强悍,却也不无和蔼可亲之处。他生性好战,堂堂正正,尊重有水平的对手,在一个坦克称雄的时代,像他这样富于激情的军人可谓是生得其时。如果在中世纪,他肯定是个快乐的骑士,跃马横矛在十字路口,为了荣誉向南来北往的过客挑战。坦克的问世犹如上帝赐予他的礼物,使他可以重温盔甲骑士的旧梦。
他向我讲述了自从希特勒使德国摆脱凡尔赛和约束缚后德国装甲部队的发展概况。“多年来德国只能拿一些模拟坦克来进行演练,1934年当德国拥有自己真正的坦克兵时,我们感到无比惊喜。此前我们只能在苏联政府的协调下,在苏联的实验基地进行一些实战演习。基地靠近喀山(Kazan),主要在那里研究一些坦克战术问题。但到1934年,我们在奥尔德鲁夫(Ohrdruf)成立了第一支坦克营,名为‘摩托教导突击队’。由我负责该支部队,它是德国所有装甲部队的先驱。”
“后来又在佐森(Zossen)组建了两个坦克营,我的那支部队也扩充为由两个营组成的团。这些部队的武器是根据工厂的产品逐步配备的。最早的是空气冷却的克虏伯Pz 1型坦克,它仅配备两支机枪。第二年来了Pz 2型,换成了水冷式发动机,配备20mm机枪。1937年到1938年,来了Pz3型和Pz5型,这些坦克又大又好。与此同时,我们的组织也在发展。1935年,组建了两个坦克纵队,每个纵队下辖两个新成立的装甲师。德国坦克部队的军官都遵循英国坦克战战术观念,尤其推崇你和富勒将军的坦克战思想(李德·哈特和富勒一起被认为是“现代装甲战之父”——编者注)。他们对英国最先组建的坦克旅的开创性行为极感兴趣。”英国坦克旅组建于1931年,当时还处于试验性质,其指挥官是布罗德(Broad)上校(现已晋升为将军),1934年坦克旅成为永久性编制,当时的指挥官为旅长霍巴特(现已晋升为将军)。
我问他是否如通常所报道的那样,德国的坦克战术还受到戴高乐将军(General de Gaulle)那本有名的著作的影响(指戴高乐1934年发表的《未来的军队》一书。书中预见到装甲部队在新的世界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主张改造法国军队体制——编者注)。他的回答是:“不,当时那本书还没受到多大的注意,我们认为里面的主张有点想入非非。它缺乏足够的战术指导,过于虚幻,不切实际。而且这本书问世之前,英国人已经阐明了坦克战的可行性。”(古德里安说:“托马的叙述是正确的。我是在1937年才读到戴高乐将军的《未来的军队》的德译本,那时德国的装甲部队早已组建成功,戴高乐的书对德国装甲部队的发展没有什么影响。我读那本书也是出于兴趣和好奇,想知道法国人是否接受戴高乐的观点,有幸的是他们并没有。”)
托马继续说:“你可能会感到吃惊,像在英国一样,装甲部队的发展在德国也遭到高级将领的抵制。这些老家伙唯恐装甲部队迅速发展,因为他们对坦克战术一窍不通,对这种新式武器不无反感。至多他们也就是抱着怀疑和谨慎的态度对坦克略表兴趣而已。若不是他们的这种态度,德国的装甲部队将发展得更快更好。”
西班牙内战爆发时,托马受命带领一个德国坦克营到那里。“当时看来西班牙似乎可以成为‘欧洲的演兵场’。内战时期我负责指挥德国在西班牙的地面部队。媒体夸大了德军的人数,其实在那里的德国军队从来没超过600人。”(空军和文职人员未包括在内。)“德军的任务是训练佛朗哥的坦克部队,同时也可以积累实战经验。”虽然德国陆军领导层反对直接干涉,但面对实战机会,托马这样的军人是不会满足于顾问的角色。瓦尔利蒙特(Warlimont)将军在8月作为德国军事特使被派往西班牙辅佐佛朗哥将军,他说过“托马将军自始至终是德国地面部队在西班牙内战中所有军事行动的灵魂和核心”。
托马继续说:“我们对佛朗哥的援助主要是武器装备,如飞机和坦克。开始时他只有一些陈旧的武器。9月,第一批德国坦克到达西班牙。10月,又送去了一大批坦克,那些全是Pz1型坦克。”
苏军的坦克早在7月底就到达西班牙敌方阵营,他们的坦克装备更好,我们的坦克仅配备了机关枪。我开出重赏,每俘获一辆苏军坦克奖励500比塞塔(西班牙货币)。我当然乐意将这些为我军所用。沼泽地给部队的行动带来诸多不便。你听了肯定会有兴趣,我的对手正是科涅夫(Koniev,Ivan)元帅。
我精心组织了赴西班牙的人选,这些精干的德国军人可以训练大批的西班牙坦克兵。西班牙人学得快,忘得也快。到1938年,我手下已有4个坦克营,三个连组成一个营,一个连配备15辆坦克。有4个连配备苏式坦克。我还有30个反坦克连,每连配备6门37毫米的反坦克炮。
就像所有的老派将领一样,佛朗哥将军也曾想把这些坦克分派到各个步兵师,我一直坚持与他这种想法抗争,努力将坦克集中起来使用,佛朗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一着。
西班牙内战结束后,我于1939年6月回到德国,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整理成文。不久我被派去指挥在奥地利的坦克团。此前我曾受命要去指挥一个坦克旅,但我提出由于自己长期在国外,希望能先到一个坦克团工作,以熟悉国内德军的情况。勃劳希契将军同意了我的请求。但是为了波兰战役,在8月我就被派去指挥第二装甲师下属的一个坦克旅。
第二装甲师下属李斯特(List,Sigmund Willhem)将军的军队,驻扎在喀尔巴阡山脉的另一边,位于德军南翼的尽头。我受命向亚布伦卡关隘(Jablunka Pass)进军,但又有建议动用摩托旅。我带领坦克旅从侧翼穿过茂密的森林,翻过大山,到一片山谷中的村庄,发现村里的人都上教堂去了。当他们看到坦克出现在教堂门口时别提有多吃惊了。一个晚上急行50英里,没有损失一辆坦克,就这样穿越了敌军的防线。
波兰战役之后,我进入总参谋部,被提升为机动部队的参谋长。机动部队包括坦克部队、机械化部队、当时仅存的一个骑兵师和摩托车队。在波兰战役,我们有6个重型装甲师、4个轻型装甲师。每个重型装甲师下辖一个坦克旅,每个旅由两个团组成,每个团由两个营组成。起初一个团约有125辆坦克。在计算平均战斗力时,根据经验,战斗开始几天后,坦克总数就得减少四分之一,因为有些需要维修。
托马解释他所谓的战斗力仅包括在连队实际参战的坦克数量,如果包括用于侦察的轻型坦克,总数应为160辆。
轻型装甲师还处于实验阶段,其战斗力也各不相同。但其编制基本上是下辖两个机动步兵团(每个团由三个营组成)和一个坦克营,此外与重型装甲师一样,轻型装甲师也还有一个装甲侦察营和一个摩托营,以及一个炮兵营。
波兰战役以后,我们就终止了这种实验,轻型装甲师全部改编为装甲师。到1940年发动西线攻势时,我们已经有10个装备齐全的装甲师。至那时中型坦克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轻型坦克。
托马透露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他说进攻时,德国总共才有2400辆坦克,而不是像法国一开始所报道的有6000辆。托马没算轻型坦克的数量,他说那不过是一些“沙丁鱼罐头”。“法国的坦克质量比我们的好,数量也胜过德国,但是他们行动的速度太慢。正是依靠速度,出其不意的速度,我们才战胜了法国。”(古德里安说:“法国的坦克在装甲、火炮和数量上超过德国,但在速度、无线电通信和指挥能力上不如我们。在重要的战区集中所有的装甲部队,速战速决以及发挥各级军官的主观能动性,这正是我们在1940年致胜的主要因素。”曼陀菲尔评论道:“在和平时期,我们都低估了坦克在战场上的速度。坦克速度的快慢要比装甲钢板的厚薄更为重要。”)
在谈到坦克的不同型号和质量的优劣时,托马说,如果要让他在“钢板厚”和“跑得快”之间作出选择,他肯定会选择后者。也就是说他更看重速度,他从实战经验中得出结论,总而言之,速度才是最令人称心的素质。他继续说,他认为最理想的坦克团应由三分之二的速度较快的大型坦克和三分之一速度极快的轻型坦克组成。
谈到1940年的攻势,托马说:“全体坦克军官希望由古德里安来负责装甲部队,指挥突破阿登高原的战斗。克莱斯特不像古德里安那样对坦克战有深刻的理解,他过去曾是反对发展坦克的主要人物之一。任命一个对坦克战持怀疑态度(即便怀疑的程度有所改变)的人为坦克战的最高指挥,这就是德国陆军当时典型的行事方式。无独有偶,在你们英国情况也如出一辙。人们认为古德里安个性太强,而只有希特勒拥有最后决定权,他批准了对克莱斯特的任命。不过,还是让古德里安来负责突破,他就按照在1937年陆军大演习时所做的那样付诸实战。突破敌军防线后,古德里安率领军队直扑英吉利海峡。他全力以赴,以‘不顾一切’的姿态乘胜追击。这种突破方式堪称绝杀,它让法国根本没有时间集结兵力。”
“德国陆军经常有人说古德里安脾气暴躁,就像一头好斗的公牛。(1)我不同意那种说法。1941年我在斯摩棱斯克(Smolensk)服役时曾与他打过交道。当时敌方的防守十分顽强,在那样困难的格局下,古德里安将军并没有蛮干,而是心细如发以智取胜。”
我问托马,在二战初期德军装甲部队所向披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列举了五个主要因素:
1. 在轰炸机的配合下,集中兵力攻其一点,突破深入。
2. 乘胜前进,通宵急行。常能做到出其不意、深入敌后。
3. 充分利用敌方反坦克力量的不足和我方的空中优势。
4. 装甲师备有的汽油足够坦克长驱150—200公里。如果先头部队急需汽油,就用飞机空投油箱。
5. 坦克备有足够三天的给养,装甲团备有三天以上的给养,装甲师备有三天以上的给养。
托马举了一些装甲部队长途奔袭的战例。他说波兰战役德军花了7天时间从波兰南部的上西里西亚进军到华沙,包括作战,日均行程约30英里。在法国战役的第二阶段,从马恩河(Marne)到里昂(Lyon)的进军速度也是如此。1941年俄罗斯战役,从洛斯劳尔(Rosslawl)到基辅以东,20天内日均行程15英里。期间从格鲁考夫(Glukov)到奥廖尔(Orel)的突袭,3天内每天要跑40英里。最高纪录是一天行军60英里。[古德里安曾给我演示他的装甲军团入侵俄罗斯的行军路线。进军的速度甚至比托马所说的还要快。古德里安的一支先行装甲师第一天就奔袭50英里。从前线到明斯克(Minsk)有210英里,他们花了6天时间就到达了目的地。其中有一天就行军50英里。]
托马强调了装甲部队指挥员身临一线的重要性,要“身处坦克群之中”,要像过去的骑兵将领那样在“在马鞍上发号施令”。“指挥员要深入战场来制定战术,他必须亲临现场。行政事务可以交付给参谋长。”
托马谈到了俄罗斯战役开始前德国对装甲部队的重组,他明确地表示这是一步极大的败着。“从每个装甲师抽调了两个坦克团,以便组成新的坦克师,让坦克师的总数达到20个之多。我不同意这个决定,向希特勒表示了自己的异议,因为希特勒对技术问题是比较关注的。”托马认为重组的最终结果将削弱德军的战斗力,因为那将增加参谋部的人员,还得配备相应后备部队,而装甲部队的攻击力却没有得到任何提升。“但是我没能说服希特勒,他热衷于装甲师数量上的壮大。装甲师在数量上的增加满足了他的妄想。(古德里安认为:“俄罗斯战役开始前,托马对德军重组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装甲师的力量就在于坦克。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我也赞成曼陀菲尔将军的一些观点,他是德军中最有进取心的坦克战将领之一。”)
希特勒没有插手波兰战役,但公众对“他的谋略”的大肆吹捧,以及法国战役后这种吹捧的变本加厉使希特勒的脑袋大为膨胀。他对战略战术略知一二,但对如何具体实施却一窍不通。他常会有一些好点子,但往往像岩石一样顽固不化,结果那些好点子在落实时也多半功亏一篑。
20个装甲师听起来部队壮大了很多,其实坦克的数量并没有增加。我们可投入作战的坦克是2434辆,而不是俄国人所说的12000辆。此时中型坦克占三分之二,而第一次战役时,轻型坦克占三分之二。
在谈到侵苏战役时,托马说当时德国装甲部队发明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战术。“装甲师在夜晚突破俄军的防线,然后埋伏在防线背后的森林里。俄军很快就会派兵来重守被攻破的阵地。第二天早上,德国步兵就向这些防线尚未巩固的阵地发起进攻,而埋伏在那里装甲部队则从背面向守军发起猛攻。”
在1942年的战役中,已被证明无用的骑兵师解散,新建4个装甲师。3个步兵师进行了机械化重组,在1941年战役时,已经有10个步兵师进行了机械化改造。“但是在20个装甲师中仅有10个加强了装备。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德国加强了U型战舰的制造,反而忽略了提高坦克的产量。”
托马对德军高级将领和希特勒严加抨击,指责他们没能充分认识到装甲部队的绝对重要性,没能及时发展装甲部队的规模和提升它的素质。
我们的力量足以打败波兰和法国,却没法征服俄罗斯。那里幅员辽阔,道路难行。我们装甲师的坦克本该增加一倍,而且我们机械化步兵的机动性也有所欠缺。
我军装甲师最初的模式十分理想——两个坦克团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团。但步兵师本当配备装甲车,尽管那需要更多的汽油。对苏战役的初始阶段,运载步兵的卡车还能及时抵达战场,他们通常被运到离火线四分之一英里的地方下车参战。但是当苏军投入更多的飞机后,我们的步兵就难以及时抵达战场了。运兵车队经不起飞机的轰炸,在远离战场的时候步兵就得下车疏散。只有乘装甲车的步兵才能符合机动战的需求,及时投入战斗。(www.xing528.com)
更糟的是这些笨拙的卡车常常陷于泥沼。法国的地形最适宜装甲部队作战,而俄罗斯的地形则最糟,它幅员辽阔,到处是沼泽和沙地。有些地方的沙子有两三英尺深。一下大雨,沙地就成了泽国。
托马还说:“相比较而言,非洲简直是装甲师的天堂。那些曾参与侵苏战役的部队一到非洲就会感到行动自如。所以如果把非洲战役的经验应用到不同的国度就会铸成大错。对你们而言,未来的难题还是俄罗斯,非洲沙漠不成问题。”托马讲话就是这么直来直去。
托马指出侵苏战役另一个重大错误就是装甲部队和空军缺乏配合。“结果使我们在许多地方功亏一篑。原因是伞兵部队属于德国空军,而高层对于往哪里配置伞兵往往意见不一。尤其戈林老是要搅局。还有德军的自动推进式大炮也不行。这种武器本来极有威力,但我们的大炮都是些水货,底盘太笨重了。”
1942年秋,托马在阿拉曼被俘,所以他无法就二战最后阶段的战况提供证言。曼陀菲尔将军堪称那个时期的坦克战骁将,他的论断在总体上证实托马所言不虚,当然在某些方面也有所补充。曼陀菲尔对我详述了他的观点,在此我感到有必要向非专业读者介绍一些他的见解。“坦克就要快。我认为这是坦克设计中最重要的教训。豹式坦克行动迅速,堪称典型。我们把虎式坦克谑称为‘大篷车’,虽然虎式坦克在发起进攻突破防线时算得上不错的机械,但速度实在太慢,在法国还算差强人意,到幅员辽阔的俄罗斯,它就成了一种累赘。”
在评论苏联的坦克时,曼陀菲尔说:“斯大林式坦克的重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它履带结实,装甲坚硬。还有一个优点是个头不高,比豹式5型还低51厘米。作为攻坚的武器,它无疑是不错的,但速度实在太慢。”
曼陀菲尔还谈到了德国装甲部队本可避免的两大失误。
装甲师的每一个单位都应配备紧随战术梯队的机动修配车间。我军将机动车间安置在后方,那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机动车间必须突前,随时待命,因为战术指挥官与车间没有无线电联系。这样,除了那些严重受损的坦克,其余的故障就可以当夜修复,这是事关重要的,它能减少损耗,避免意外的伤亡。前线指挥官没法等到坦克在后方修好后才行动,他们常常要完成力所难及的任务,因为作战方案根据正常的坦克数量来制定的,及时的修复可以弥补坦克受损所带来的恶果。
装甲师拥有自己的空中力量也至关重要。空中力量包括一个侦察机中队、一个战术轰炸机中队和一个飞行速度较慢的供指挥官和参谋使用的通信联络机中队。装甲师的指挥官本当经常在空中指挥作战。苏联战役之初,德国装甲师配备有直属空中小分队。但在1941年11月又被最高司令部以加强中央控制的名义收回了。那已经被证明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我还得强调,空中机队与装甲师的配合在和平时期就应当加强训练。
军火、汽油、食品和兵员的空中运输也非常重要。在未来的战争中装甲师的作战范围将更大。要有一天进军200英里的准备。战前我读过不少你的著述的德译本,我了解你对空中力量在装甲战的作用相当关注。装甲战与步兵战完全是两回事,步兵不懂装甲战。这就是我们在战争中遇到的一大麻烦。
在谈到坦克的设计和战术时,曼陀菲尔讲到设计自重较轻的坦克的价值,这种坦克行动灵活,不易被击中。但问题在于这种坦克在行进时必须清除路障,否则在通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或碰到岩石和树桩时就会被“开膛破肚”。“不过只要善于观察地形,一些轻微的障碍是可以克服的。敏于观察是驾驶坦克必备的素质。”
曼陀菲尔以1944年5月在罗马尼亚雅西(Jassy)附近的塔古尔弗鲁摩斯(Targul Frumos)之战为例来说明他的观点。此战使苏军攻占普洛耶什蒂(Ploesti)油田的企图首次遭到挫败。500辆苏式坦克直扑曼陀菲尔指挥的“大德意志”(Gross-Deutschland)精锐装甲师。该装甲师由160辆坦克组成,一支部队配备虎式坦克,另两支部队配备豹式坦克,还有一支部队配备老式的马克4型坦克。“这是我第一次与斯大林式坦克交手,我们的虎式坦克在3000米向它们开炮,炮弹击中它的外壳,却被弹了出去,直到在1500米距离时才能穿透它的甲板,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但是我充分利用地面掩护,靠机动灵活的战术来战胜苏军强大的坦克。”甚至连体量相对较小的马克4型坦克也巧妙地绕到苏军坦克的后面,从1000米的地方向它们开火,炸坏了不少庞大的斯大林式坦克。曼陀菲尔说,俄军的攻势衰竭后,战场上留下了350辆被击毁的斯大林式坦克,在逃散的坦克中也有不少受到重创。德军仅损失了10辆坦克,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坦克受到重创。
虽然对德国而言这是一场防守战,但在由两个步兵团精心选择的防守区域内,德军的装甲团却充分应用机动进攻的战术克敌制胜。曼陀菲尔德强调:“坦克战以动制胜,不动则败。”作为一个军人,回忆起这次成功的战例,他显然难掩得意之情,他说:“看到这场战斗真会让你感到赏心悦目。”
他还谈到在现代战争中,为了赢得先机,确保在战术上的主动,必须精心挑选坦克的机组人员。“满足了这个条件之后,在设计坦克时则需对外壳、火炮、速度等进行综合的考虑,尤其要对空袭、伞兵和火箭对坦克的威胁予以充分的考虑。”
接着曼陀菲尔向我全面讲述了他对坦克战的心得。“火力、装甲、速度和穿越国境长途跋涉的能力皆为坦克战的要素。坦克设计如能成功地将这些互为矛盾的要素结合起来,那就是最好的坦克。在我看来,德国造的豹式5型堪称此中翘楚,如能将其轮廓设计得再低一点就更为理想了。实战时坦克的速度最最重要,对此重要性的认识应当超过战前乃至战时人们通常的认识,这是从我的作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主要教训。速度对于坦克具有生死攸关的作用,速度快就能迅速变化位置,就能躲避敌人致命的炮火。机动性由此可以演化为‘武器’,其作用通常不亚于火炮和装甲。”
曼陀菲尔和托马的观点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他们都强调跨国作战时坦克的速度至关重要,且将其称之为“机动变位”。拜尔莱因(Bayerlein,Fritz)也对我表述过同样的看法,他是年轻一代的坦克骁将之一,坦克战的经验异常丰富。在入侵法国和俄国时,他曾是古德里安手下的一员大将。在非洲战役的后阶段,他出任隆美尔的总参谋长。后来在诺曼底和阿登高原指挥过利尔精锐装甲师,在莱茵兰(Rhineland)指挥过装甲军团进行最后的抵抗。拜尔莱因将军说:“在未来的坦克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机动灵活和速度。其次是火力(射程和大炮的口径)。再次是装甲。‘机动性至高无上’,它是未来战争的决定因素。运动、开战、出其不意,越快越好。”
在另一次交谈中,曼陀菲尔对未来的军队编制谈了他的看法。“时代条件表明军队内部应分为两类。最佳选择是组成‘精锐’部队。为此须挑选出几个师,给予最好的装备,充足的训练资金和精选的人员。一个大国的军队中应当有三十个以上这样的精锐师。当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给上百万人的军队配备精良的武器。一支庞大而平庸的大军,装备陈旧,训练水准低下,其战斗力远远抵不上一支精锐部队。精锐部队须加强空中支持、空降部队和火箭。当前装甲部队的炮兵规模不利于机动作战。目前受条件所限,只有榴弹炮才能俯射。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火箭将成为有效的替代物。”
曼陀菲尔继续说他赞成我著述中的观点,即当前基本的军事问题是亟待减少辅助部队及其车辆相对于一线部队的比例。
但是先得让最高司令部人员学会机械化战争的全新语言,才有可能取得这样的进展。
新的军队模式需要设计新的战略战术,而要让人们接受这些观念,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要让所有的新型部队由一个有实权的领导统一指挥。与此同时,为了加强精锐部队的团队精神,不仅要给它配备最好的装备和训练设施,还得让它有独特的军装,着装越帅气越好。
经过一段时间对作战经历的反思,曼陀菲尔对未来的战争提出具体详尽的结论。其主要观点值得引荐。
军事领导必须掌握在1945年有效的战争新观念,有能力找到保证机动作战的手段。
像德国军队那样,在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坦克部队时,必须与陈旧的做法完全决裂。在实施新的作战技能时一开始不要着急,逐步加以巩固。德军在1939—1941年以及1942年在非洲的战例都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利用摩托化的机动武装进行运作和战斗,而是一种全新战术的应用,其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以最快的速度识别目标,机动灵活速战速决,也就是最高程度的机动性。
空降部队配合快速装甲编队无疑将在未来的战争中起到极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两大手段解决了时间和空间问题。
现代化的炮兵将与1939—1945年的炮兵截然不同。火箭和原子能武器是其发展方向。
不过曼陀菲尔还是陈述了改进火力控制的方法——以集中火力取得更猛烈更灵活的效果。“随着炮火威力和配合的增强,战场上面对面的肉搏战终将被淘汰。”
要不断加强侦察,也就是说,这样才能在进攻遇到抵抗时仍可达到自己的既定目的。加强侦察的原则在战时没能得到充分的强调……因缺乏有效的侦察,对战事就难以作出准确的预见,排兵布阵就经常受到挫折。
行军作战应当常在夜晚行动,首先这能尽量减少敌军空袭造成的损失,军队必须善于夜间作战……军训部队习惯了这种作战方式后,就不会在敌军进行大规模夜战时感到束手无策。如苏军进行强大的夜间攻势时,德军就曾感到十分紧张。
就本人的战争经验而言,我仍清楚地记得在进攻时人造烟雾非常有用。在未来的地空二维战争中,其重要性还会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当我方空军无法在有限的区域和最佳时间给予地面有效支持时,人造烟雾的作用就更为显著。化学专家应当发明一种低沉难消可以覆盖大片区域的烟雾。
要在最佳时间和地点布置部队作战,确保武器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这就是所谓的战争艺术。在我看来,现在还应扩大范围,将汽油也归入“战争手段”和“武力”的范畴……为了确保在战斗中有足够的汽油,所以必须把汽油供应的控制提升到战术高度。
在探讨未来的军队编制时,曼陀菲尔形象地描述了仍将继续存在的两大类型战斗师:配备摩托车的步兵师和装甲师,他喜欢将装甲师称为“机动师”。战后一见面,他就和我探讨起装甲师的编制问题。他主张的编制(本书初版曾加以引述)与二战后阶段时流行的编制比较相像,只是增加了装甲师后备部队的半履带运输车的份额。但当他对战争经验进行更多的反思后认为,应当大大增加坦克的规模,而如果能用全履带装甲车来运载步兵进行跨国作战,就可以削减步兵师的数量。原先每个坦克师有三个坦克团,每团有60辆坦克。他认为应扩大到四个团,每团配备100辆坦克。步兵师由三个装甲营组成,而不是原先的四个仅有半履带车和卡车的步兵营。那样就回到了战前的装甲师建制,而当时坦克的自重和火炮比较轻。“有人认为随着坦克火力的加强,就不需要增加坦克的数量,这种看法完全错了。何况经过行军作战,能投入战斗的坦克就会迅速减少,减少的数量之多令人吃惊。”
德军在苏联战役之前重组军队,装甲师分出一半坦克,增加一个步兵团。曼陀菲尔赞同托马的观点,认为这次重组得不偿失。“本当全力加强坦克的攻击力,那样做却使装甲师元气大伤,丧失了以坦克为核心的突破能力。这下进攻的速率取决于步兵,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种做法都是错的。在装甲战中,坦克的作用首屈一指,其余的一切都等而下之。唯有加强坦克的核心作用,才能增加装甲师的力量。”(后来我得知古德里安将军也倾向在装甲师中扩大坦克的规模,他认为比较理想的数量是400辆左右。)
“大批的坦克作为前锋是装甲师进攻的必要动力,步兵的任务是协助坦克作战,所以在主攻点上要尽量集结大量的坦克。将步兵作为装甲部队的主力的看法是绝对错误的,它使装甲部队的发展停滞不前。有人以为装甲部队的发展已经绰绰有余了,事实决非如此。”
至于后备力量,曼陀菲尔认为:“那些辅助坦克的武装,如装甲步兵、工程兵和炮兵都应配备军车,以便在战场上和坦克步调一致。在作战时,坦克炮是以底盘为依托的,以后应当做得更为实用,炮架可以设计得更为轻便。装甲兵和工程兵曾用过一种半履带式SPW型轻便装甲车,这种车擅长在乡间行驶,它在苏联战场上穿越沼泽的能力令人叹服。装甲师刚成立时,只有一个步兵营和一个工程兵连配备半履带式装甲车,随着战争的推进,能够配备装甲车的部队越来越多。有些装甲师中有一个装甲步兵团,还有些由半履带式装甲车运载的AA型大炮和一些越野炮,也就是说全都实现了机械化。将来常规步兵战斗梯队都可以配备这种装甲车,而装甲师的步兵则应配备全履带式的装甲车。装甲师内的所有战斗部队都应如此,军车必须是越野式的。火炮必须是自动控制、安装在坦克底盘上的,而不是靠拖车来运输。
(1) 我注意到有些德国高级将领在批评那些胆大出奇的军官时常用“公牛”一词来形容,因为那些军人作战不像老将军那样有板有眼循规蹈矩。其实“公牛”应该指面对坚固的防守死拼硬打的军官,而不是那些凭借胆略和速度来取胜的军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